第911章 揸fit人
此言一出,在座的頗不爽快。 但也沒什么表露,現在不是97前了,某些人早就洗白上岸,一顆紅心向祖國。何況眼下在大陸,對方身份極重。 剛才聊了半天,想法都已了解。 細節上有分歧: 港方希望能大量選用香港從業人員,大家一起恰飯。許先生希望按規矩來,官方定的規矩和行業通行的規矩。 1,誰出資多,誰提要求。 2,大陸主演要保證數量和戲份。 內地元素沒有談,其實就這兩點。 很難接受么?一點都不難。老板們不在乎,他們只想賺錢,怎么賺的無所謂,只是要考慮小弟們的飯碗。 更主要的是,他們沒料到內地竟有這么個人物,啪的立在自己跟前! “……” 氣氛一時沉默,連機靈的王胖子也左顧右盼,好似一只qq在登陸。 許非看了看,繼續道:“認同的,我們交朋友。不認同的也沒關系,官方文件就在那里,您有本事疏通,我也佩服。 至于別的,我想沒必要太細了,下面的人做事,交給下面的人?!?/br> 說罷,他起身送客。 夜雨不停,淅淅瀝瀝,紅燈籠輕輕搖擺。 一群人很晚才從這座前清的貝子府出來,又上了那一串商務車,返回貴賓樓。 龍五哥坐在車里,閉目沉吟,末了問:“你怎么看?” “我們在內地沒有發行權,等于渠道被掐死。他們兩家獨大,關系又好,真要聯起手來,我們打不進去的?!蓖跖肿拥?。 “你是講合作?” “也不一定,合拍片可以先觀望,看看別家怎么做?!?/br> 另一輛車上。 楊老板捏著大雪茄,破口痛罵:“撲街仔!爛仔!你當你是揸fit人?!” “老板,現在怎么做?”屬下問。 “哼,我了解大陸那些家伙,現在他們最想發展合拍片,政策一定寬松。我們回去就送一些項目,隨便找幾個大陸貨就ok了! 程龍??!謝庭峰??!twins??! 我不信他一個人擋得??!” ………… 香港,陽光影業。 老宋回來就吩咐:“《無間道3》的資料我看一下!” 員工送上。 他仔細翻看,大體沒問題,想了想又提筆加了幾句話:“發給中影?!?/br> …… 銀都機構。 竇守芳哈哈大笑:“沒想到啊沒想到,居然還能等到這么一天!” 香港都知道陽光經常跟內地合作,殊不知,銀都一直在蟄伏。 “把我們籌備的幾部片發過去?!?/br> …… 寰亞。 林公子在辦公室里踱步,終于下定決心。 他不準備學楊老板那么投機,也不打算像龍五哥暫且觀望,而是先拋出一部低成本電影試試水。 “把那部戲,哎呀就是那部嘛,送過去看看反應?!?/br> …… 龍五哥觀望,王胖子卻沒閑著。 他自己有工作室,遂找一家小公司合作。 “《求愛上上簽》,找個大陸演員,看能不能拿到投資,反正先試試水嘍!” ………… 電影界波濤暗涌。 又過了些時日,暗潮漸漸浮上水面。 最明顯的就是合拍片項目,以前每年有十部就差不多了,但在協議簽訂后的短短時間,中影一共收到60多個合作意向。 辦公室內。 吳孟臣、韓三坪,外加一個影視策劃部主任,石東明。 老吳的存在引起了不小的蝴蝶效應,比如楊步亭這個曾當過董事長的人,迄今沒有進入中影系統。 三人在開小會,石東明抱著一摞劇本,道:“60多個項目,除去一看就不行的,我挑了二十多個。 然后這幾個我覺得很重要?!?/br> “《新警察故事》,楊老板投資,預算1億港幣。程龍、謝庭峰、吳彥祖、楊采妮主演,陣容強大。 那邊希望我們能參與,做成合拍片?!?/br> 韓三坪表示同意:“1億聽起來多,還不到2千萬美元。程龍有票房號召力,華語區發行一圈就能賺了?!?/br> “……” 吳孟臣沒理他,仔仔細細看了遍資料,道:“投資比沒有講,我們希望是各拿一半,中影負責內地發行。 而且這個不符合規定,里面沒承諾大陸演員的戲份,也沒有內地元素,算不上合拍片?!?/br> “老吳,這是大片啊,正是我們需要的?!表n三坪勸道。 “是啊,政府正推廣這個,咱們心里清楚,審核不會那么嚴的?!笔瘱|明也道。 “我說兩位……” 吳孟臣抖了抖資料,皺眉道:“這不叫合拍片,叫偽合拍片!我知道審核會松,也必定有人鉆空子,但我們沖在第一線,更要把好關。 否則就是花費我們的資源幫別人做嫁衣,自己卻沒有提升,這根本是違背初衷!違背原則!” “……” 韓三坪現在癡迷大片,但對方把原則問題擺上來,也不好說什么。 吳孟臣繼續看別的,又拎出一份,笑道:“你看這個,《無間道3》。陣容更強,影響力更大,但人家就守規矩?!?/br> 嗯? 韓三坪拽過來一瞧: “《無間道3》,主演巴拉巴拉。 邀請陳到明擔任一重要角色,初步設定為來自內地的企業家,背景復雜。 計劃將《無間道3》打造成第一部在內地上映的合拍大片,希望官方予以支持,演員基本不計片酬,只做制作預算……” 他一看就明白了,立典型嘛! 再想出品方,陽光,陽光老板是某人的手下。 咝! 韓三爺一身冷汗,細思極恐?。?! “既然有知情知趣的,我們為什么還要跟投機取巧的合作?” 老吳看了他一眼,把《新警察故事》推回去,找了找,又拎出同為楊老板投資的《千機變2》,一并推回。 “不符合條件,讓他們修改?!?/br> ………… 歷史上,這兩部片都作為合拍片上映。 《新警察故事》有內地演員,演吳彥祖爸爸的孫淳,還有于榮光、蔣怡——這倆不曉得入沒入港籍。 關鍵是戲少,根本不符合“主演”條件,且沒有半毛錢內地元素。 《千機變2》也一樣,里面有范小胖、瞿穎打醬油,就能頂個合拍片的帽子。 你官方定的規矩,你自己不遵守,給別人開空子,就很特么惡心! 而后世居然有一種觀點:大陸演員毀了合拍片,合拍片毀了港片。 從數量上講,03年之后港片的確越來越少。某些影迷對老港片總有一種情結,嚷嚷沒有港味兒,沒有港味兒。 但要知道,情結光環太重,就會令事實偏頗。 港片當年什么環境? 沒有劇本,粗制濫造,趕工跟風,壓榨從業人員,收不到酬勞,黑澀會泛濫,向臺灣、東南亞賣片花騙錢,自己消耗信譽,不思進取,小作坊思想…… 我們看到的老港片,是從無數爛片里大浪淘沙得來的! 港片是自己玩死的!有臉賴誰??? …… 話說回來,消息傳回香港。 楊老板無能狂怒。 “讓我們修改?真讓我們修改?” “他們說不合標準?!?/br> “程龍、謝庭峰??!” “他們說不合標準,不會投資,要么就作為引進片或協拍片上映?!?/br> “滾!” (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