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繁忙的車隊
“二十倍的產量?還特別耐旱?荒地也能種?” 當袁江發現車隊里僅有的兩輛貨車上,有一輛裝的還是不能吃的工具器械時,他臉上的笑容比哭還難看。 而當袁江得知那些工具是用來給村子打深井的時候,笑容才又變得真切起來。 最后,當他聽到紅薯這種新作物的產量和特性時,那種驚訝和狂喜,是窮其一生也未曾體驗過的。 而車隊里的每一個人,對這種場面已經習以為常了。他們熟練地按照一路上各自的分工,往村內村外鋪開活計,熱火朝天地工作起來。 孤村,這是閩州東北部的最后一站了。 這已經是車隊走過的第幾個村子了?沈其音有些記不清楚了。 賑災進行得十分順利,種薯已經發下去了大半,每個村子都打了幾口深井。有朝廷救濟的糧食吃,有旱澇保收的紅薯種,再加上確保水源的深井,沈其音親眼得見,災民們臉上的表情轉憂為喜。 心里沒了負擔,再看上一場豐富多彩的演出,沉浸在久違的歡聲笑語之中,一座座在絕望中掙扎的村子,就這樣紛紛起死回生。 王鶴跟著車隊走了三天,確認了沈其音此種賑災思路的成效,第四天就打馬離開,把主導權完全交給了沈其音。他游走于各個縣城之間,穿插在車隊行進的路線上,除了完成自己欽差大臣的本職工作之外,也不忘親自督促地方官員給車隊備好補給。 沈其音很驕傲,為自己的團隊感到驕傲! 此時,孤村內外,每個人都在緊張有序地忙碌著。 沈其音自己不方便總是拋頭露面,所以和村民們的交流,大多是肖錦在做。而這個任務,正好發揮了肖錦的特長。 不管對方是什么樣的人,肖錦都能第一時間把關系拉近,氣氛炒熱。有他在的地方,絕對不會有冷場的時候。 肖錦就像是沈其音手里的一根線,把整個車隊的人員事務串聯起來不說,還能在最短的時間里和村民們完成對接,然后擰成一股繩。 與肖錦截然不同,車隊里最放不開的應該是陳有年了。 他一開始還有點怯場,面對一道道飽含期冀和敬仰的目光,說話都不太利索。但一個村子一個村子走下來,現在的陳有年已經有了點農學院專家的派頭,拿著種薯和藤苗,在不同質地的土壤旁指點江山,耐心回答村民們提出的問題,愈發地游刃有余了。 “咱們這說是四季如春,其實冬天還是有一點冷的,現在下種也不是不能長不能活,只是產量會低一些。老漢在遙州第一次種的時候,就是吃了這個虧?!?/br> “陳師傅說得沒錯,可現在這不是斷糧絕收了嘛,地里要不種上點東西,這心里也不踏實??!” “嗯,這話也實在。好在這次的種薯,是比較耐寒的品種。按咱們這里的氣候,一年種上兩季不成問題,最好的下種時間是二月和六月。這次給大家帶來的種薯數量不少,可以先試著種一部分,到明年二三月,積累了經驗,氣候更合適的時候,再開始大量種植。咱們先說說育苗……” 幾乎所有的莊稼漢都圍在陳有年身邊,豎起了耳朵,大氣都不敢喘,生怕漏聽了一個字。李豐和他的大兒子就擠在最中間的位置,聽著陳有年的講解,眼睛還盯著他手里的那一枚紅薯。 個頭真大??! 吃上一個,就能頂一頓飯了吧? 紅薯雖然還沒種在地里,但它已經在李豐的心田里生根發芽。有了它,孤村就再也不怕旱災饑荒了! 李二鐵也想聽朝廷派的種田師傅講種紅薯的秘訣法門??赡敲炊嗳硕枷肼?,李家已經占了兩個位子,就不好再跟別人擠了。 于是,李二鐵就帶著李小柱,去看人打井。 竇靜閣雖然不是打井專業戶,但方便掘土挖地的器械,他還是懂得打造的。而閩州府委派的隨行人員里,也有幾個打井的好手。 而最讓人意想不到的助力,竟然是小墨。 沈其音最初帶上小墨東行還有點不情不愿,后來她在船上和竇靜閣討論打井的難點,說起位置選擇只能憑經驗運氣的時候,正好被小墨聽見了。 竇靜閣前腳離開,小墨后腳就跳到了沈其音的面前。 “切,不就是尋找地下的水源嗎?這有何難?對本座而言,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這可真是意外之喜!小墨既然愿意顯擺,沈其音又怎么忍心不給她一個機會呢? 于是,沈其音就在那群打井工匠面前天花亂墜地編了一套說辭,順利地讓小墨成了打井人的吉祥物。 “二叔,他們打井為啥要帶只貓咧?” 李小柱指著人群中的小墨問道。 李二鐵也不明所以,倒是一個在旁邊監工的軍士隊正順口回答了稚童的疑問。 “娃娃不懂,那可是只神貓呢!只要在它刨土的位置上打井,肯定能出水。這一路上試了多少回了,百試百靈??!” “還有這樣的貓?那可太金貴了!”李二鐵不可思議地感嘆道。 若是知道這貓會說話,肯定會有不少人把它當成妖怪!可若只是有些靈性,懂得尋找水源,那么大部分人還是愿意相信,也是可以接受的。 “那可不是!你看看那貓主人喂它吃的是什么?牛rou干!聽說在常寧城里,這貓每天都吃那什么自在餐,雞鴨魚rou全都有,還有番邦的新奇吃食……乖乖!這比當皇上還舒坦了吧!” 那隊正一時口快,話說出來立刻覺得不合適,趕緊咳嗽兩聲,轉到另一邊去了。 留下目瞪口呆的李二鐵,還有吃著手指流口水的李小柱。 此時,阿藍帶著沈其羽和宋思珞在內的演員找了個僻靜的地方進行著簡單的排練。雖然一路演下來,每個節目都十分熟練了,可是阿藍依然半點都不放松。而演員們在感受過災民們發自內心的熱情與認可之后,也都產生了更加重大的使命感。即使沒人督促,也會反復練習,細心準備,將自己的狀態調整到最佳。 而護衛車隊的一百軍士,除了跟著工匠去打井的,大多都去幫忙搭建舞臺了。還有一些眼睛尖射術準的斥候三兩一組,散進了山林。一方面尋找獵物,給災民們打點rou食;另一方面,也有巡視警戒之意。 這閔胡交界之處,可不太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