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孤村的希望
千里之外,閩州的一座孤村里,同樣有人在飯桌上嘆著氣。 腌咸菜,干餅子,一家五口人就圍著這點東西咽口水。 挺好,口水咽多了,就能少喝點水。 “爹,我餓了……” 李家唯一的小孩子小柱拽了拽他爹的衣服。 李大石摸著小柱的頭,輕聲說道; “乖娃,再等等,等爺爺回來再吃?!?/br> 一旁的李二鐵也是前胸貼后背,忍不住問道: “大哥,要不俺去把爹叫回來?” “算了,就在這等著吧,省得惹爹生氣。反正今天就這點東西,早吃晚吃都一樣。這頓晚點吃,晚上就沒那么餓了?!?/br> “可是……” 李二鐵看看媳婦微微隆起的肚子,再瞧瞧她那又黃又瘦的臉,心里特別不是滋味。 “放心,一會我們兩口子的飯,多分你媳婦一點。她懷著娃呢,怎么也不能餓著她?!?/br> “謝謝大哥!謝謝大嫂!” 雖然全家都在饑餓線上掙扎,但是為了懷孕的媳婦,李二鐵也沒法推辭哥哥嫂子的好意。大不了等孩子生下來以后,再好好報答他大伯! 前提是……他們能挺過這場旱災。 去年旱災,家里的那點積蓄就用得差不多了。全家上下還指望著今年豐收,可誰想到老天爺造孽,又是滴雨不降,地里的莊稼全死了。要不是半個月前聽到官府開倉放糧的風聲,李大石到附近的縣城拉了一車米面回來,他們這一家六口,現在已經做了流民了。 其實要按李二鐵的意思,做流民也比守在這孤村里強。 為什么叫孤村呢? 這村子三面環山,都是小矮峰,山里還有點鐵礦。村落最開始形成,就是采礦之人在此定居。 可過了千百年,山里的礦采空了,這座村子的飯碗就碎了大半。 村子周圍的土地貧瘠,常年歉收。位置又有些偏僻,處在閩州和胡州的交界處。窮了不知多少年,以前的村名再沒人叫了,連村子里的人都自稱孤村村民,可見生活艱難到了什么地步。 為什么不離開村子,另尋出路呢? 唉,最傳統的中國人吶,就是故土難離。只要還有一丁點活下去的可能,都不愿意背井離鄉。哪怕太陽系毀滅了,都要帶著地球去流浪,而不是尋找下一個宜居星球去殖民。這就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所在吧。 然而想要拼出個新世界的開拓者也不是沒有,比如李二鐵,他就很想帶著媳婦離開村子,去別處安家??上Ю细负痛蟾缍疾煌?。 現在的李家,至少還有三個勞力能下田。李豐李老漢也才五十多歲,身體還挺硬朗,種起地來比兩個兒子都利索。李家在這孤村里頭,已經算是生活富裕的人家了。 按李老漢的意思,只要餓不死,就老別想著往外跑。 可現在倒好,連續兩年的旱災,李家人可能真要餓死了! 然而李老漢偏偏不信邪!他告訴兩個兒子,朝廷不會不管他們的。這大成國的皇帝可比先前的陳越皇帝好多了,不加賦稅,徭役也少。這次受了災,朝廷一定會派人來救的。 后來,果如李老漢所言,有欽差到了閩州,官府也開倉放糧了。 可日子也僅僅是好過了那么一點點……地里沒有收成,到底還是坐吃山空。而且,誰知道明年還會不會再鬧干旱呢? 李二鐵再次說出了自己的擔憂,可李豐倔強得很,自從老伴死了之后,他就越來越容易鉆牛角尖了。 “俺不是說了,朝廷不會不管咱們的!你們看著吧,過不了幾天,欽差就會到村子里給咱們送糧食來!” 欽差會來這窮鄉僻壤的地方?說出去誰信吶! 可李老漢偏偏就信了自己隨口一說的話,每天都要去村口等著。還不能勸,誰勸跟誰急! 這樣的日子已經過了好幾天了,現在,連李大石也開始懷疑,老父的堅持,是不是有點沒道理?也許,離開孤村才是正確的出路。 一家人圍在飯桌旁,就這么沉默著各想心事。忽然,一個熟悉的聲音由遠及近,越來越清晰的喊聲里透著興奮和自豪: “來啦!來啦——有車隊往村子這邊來啦!” 李家兄弟聽出了父親的聲音,趕緊出門察看。這時候李豐已經跑到了家門口,滿面紅光,就像李小柱剛出生的那天一樣。 “真讓俺給說著了!朝廷派人給咱們送糧食來了!快!快跟俺去村口迎接!” 李大石知道,父親也許會鉆牛角尖,但肯定不會說謊騙人。所以哪怕心里還是無法相信,李大石還是帶著弟弟,跟著李豐往村口趕去。李小柱好奇,也拔腿跟上。被李二鐵看見,一把提起來抗在肩膀上。 李家的四個男丁全體出動,留下兩個女人看家。 不止李家,李豐的大嗓門,把全村人都給驚動了。一扇又一扇木門打開,跳出了一張又一張充滿期待的瘦臉。 村長袁江,都顧不上在村民面前維持自己的威儀,拼命地奔跑起來,想追上最前面的李家父子。 可這種時候,哪個不是心都飛出去了?前后左右的村民沒一個給村長讓路的,袁江沒辦法,只好夾在人潮里往村口沖。 孤村居高臨下,兩三里外都能看清楚。 袁江一到村口的大土坡上,就看見遠處的那支車隊了。 沒錯,有高頭大馬,有皮甲長槍,確實是朝廷來人了!沒想到啊,李豐這條老倔狗,還真說準了一回! 袁江瞇起眼睛,開始估算起這支隊伍的人數,以及大車里裝載糧食的數量了。 一輛,兩輛,三……嗯?不對,那是空車,后面還有坐人的馬車。蓋著布裝著貨的大車只有兩輛?而且看樣子,好像還沒裝滿? 袁江原本火熱的心,一下子又冷了下來。 孤村里幾百口子人,就不到兩車的糧食?那才夠吃幾天的!而且看這支遠道而來的隊伍,不管是官還是兵,加起來也有上百了。他們的口糧呢?該不會也在那車里裝著呢吧! 這么算下來,能分給孤村的糧食,又有多少? 算了,有總比沒有強。之前官府開倉放糧,村子里也得了一些糧食。算起來,各家各戶至少都能挨過今年。只是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把明年的糧食種上。而在收獲之前,朝廷還會不會再來人派糧了…… 袁江正想著,就見越來越近的車隊開始爬坡了。前面裝貨的馬車顛簸了一下,從車上掉下來一個土疙瘩似的東西,順著坡道就往下滾。 袁江有些傻眼了:那是什么?難道車里裝的,不是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