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更何況, 這前家后家都是親戚,這不是落個尷尬的局面? 他還不是不趟這個渾水了。 “表哥,我才一點大呢,不急不急?!毙鞂W文搖著頭,“表哥,你怎么好端端的,怎么想要養蜜蜂了?” “我家種果樹的,養蜜蜂不是很正常的?回頭蜜蜂采了蜜,果子也能成氣候,這多好?” “表哥,你說我家能不能也種果樹?” “你怎么這么問?種果樹雖然也好,但是這個不像種糧食那么踏實,種糧食怎么都餓不死,果樹的話算是經濟作物,若是賣不出去,又或者開花的時候下雨了,那就沒多少收成。如果是想要多點收入,可以在不重要的地里或者山腰那邊種些枸杞或者金銀花什么的,這個對天氣的要求不高,最多就是費點人工,就是虧了也就虧點本錢?!?/br> “表哥,你跟爺爺想到一處去了,爺爺在你家住了一個月,回去就開始種金銀花和枸杞了,中秋我不是回去了嗎?那些金銀花和枸杞都活了?!?/br> 白寧吃了一驚,原來徐外公這么有經濟頭腦的嗎?行動力還這么強。 “那他種了多少?上哪里找的種條?” “不知道,我也沒問,他說就是山里找的?!?/br> “他也沒說要種,早知道就讓他在我這里剪種條回去就好了,我種的那個種條挺好,結得多,味道也好?!?/br> 徐學文見白寧的心思放到了果樹上,整個的都松了一口氣,這好好說什么成親的事情??!真是在家奶和姆父說,來了這里,還有二姨大表哥,恐怖哦! 他們來的巧,恰好蜂巢那邊分了窩,本來養蜂人喂了三窩蜂的。分了一窩,就變成了四窩。 白寧說要買兩窩,養蜂人也就猶豫了一下,還是賣了。他還有一窩蜂,看樣子明年就要分蜂了,這樣,他還是有三窩。 買了兩窩蜂回去,一窩蜜蜂不貴,兩窩才三兩銀子。不過養蜂人的服務那個周到,也看的出來他挺喜歡蜜蜂的,用他不用蜂窩幫白寧他們把蜜蜂裝了回來,又教他們怎么養,要好好保暖,有時候還要用蜜水喂,免得沒蜜可采的時候,蜜蜂就餓死了或者凍死了。 白寧特意給蜜蜂搭了一個棚子,還去譚大伯那里給它們新做了兩個蜂巢,讓小蜜蜂也住一下新屋子。 這時候沒啥熱鬧可看。 特別是秋收過后,地里也沒有什么忙活的了,哪里有一點熱鬧的事情,就一窩蜂的都跑去了。村里人聽說白寧又養了蜜蜂,所以一窩蜂的也跑了過來看熱鬧。 就兩個空箱子,一堆的人也看的精精有味的,還不時點評一下。 看了蜜蜂,總要去看看豬圈里面的豬的。 反正白寧這豬養得好,村里人都知道,豬圈那里的土地,時間一久,簡直比大路上面的還要結實些。 白寧也不吝嗇,別人問他為什么把豬養的這么好,白寧也就說是閹割過的,連怎么閹割他都說了。 連張秀才都稱奇了一把,感覺這家的主夫郎未免也多才了些,并且一點也不藏私,真是個品德高尚的人。 白寧該怎么說呢,這些東西,除了異能屬于他自己的,其他的都是別人教他的。比如,閹割豬這個問題,在他們那個世界古代的時候就有了,聽說商朝就有了,并且還留有文字記錄,為什么沒有大規模的流傳下來,白寧就不知道了。 還有那些種子,那些種子的問題,就更好解釋,為了大不打眼而已。 所以,跟品德高尚一點關系都沒有。 過了幾天,白寧開始收西瓜了,這個時候吃西瓜是有點涼快了。依舊是三畝多地的西瓜,這次異能給得足,養了豬,肥料也足,所以西瓜長得還要更好,口感也更好。 一共收了大概有六千多斤,論個數的話,也是五百多個。 這次白寧小氣了,除了親戚們,誰也沒有給,都反復收拾了一間屋子放起來。 白寧就等著什么時候瓷窯那邊的瓷罐送過來了。 但是等到十月,眼看白菜都做成了酸菜,瓷窯那里還是沒有消息,白寧坐不住了。 瓷窯主人也是為難了,站在燒窯都是木柴,但是這溫度下去的,今年又是冷天,都需要燒炭來保溫的年,木柴價格貴了不說,這成瓷率也低了。 半個月,他做了六百多個瓷罐,燒了四次窯,但是成功的不到六成。 眼看瓷土用完,下一批的還沒有送過來,他正準備去找白寧說明一下情況。 溫度不夠,白寧知道啊。 “你有沒有試過用黑炭燒窯?我聽說黑炭燒窯溫度極高,價格比柴碳還便宜些?!?/br> “黑炭?”瓷窯主人記得他貌似聽過這個東西的,就是時間久了,他便忘記了。 “黑炭就是一種黑色的碳,比木炭堅硬,有些像石頭,能燃燒,也不容易引燃,但是比木炭耐久,不過燒起來有股不太高溫的味道,若是在密閉空間燃燒黑炭,人可能會窒息而死?!?/br> 聽白寧這么一解釋,瓷窯主人便明白了,他曾經聽說,有人冬天用黑炭取暖,結果死了的事情。 “但是若是用來燒窯,那就沒有關系了?!?/br> 瓷窯主人其實不太信,但是今年的失敗率太高了,他也沒別的選擇,“那我試試?!?/br> 然后瓷窯主人就給白寧說了沒有瓷土的事情,他家的瓷土都有固定地點挖掘的,那是要下雪了,今年是不能開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