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之庶女凰后、天將暮雪、秦漢帝國的崛起:前漢演義(上)、末日戰神、我以妖格擔保、重啟極海聽雷我們女兒找來啦、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元史演義、正攻總是不出現、戀戀不忘:總裁的命定甜妻、掌中巫界
雨瀾就看向四姑娘,果然她的臉上有些不好看,堆出來的笑容里就有一些勉強。四姑娘母女兩個這些年一直依靠著大太太討生活,對于八姑娘的討好不遺余力,可是八姑娘卻總也瞧不上她。見雨馨待雨瀾這樣好,心里的滋味又怎么會好受。 雨霏有些不明白,從什么時候起,七姑娘雨瀾的人緣變得這么好了,不但下人們齊聲夸獎她親和仁厚,九姑娘雨晴待她如同親姐,連八姑娘雨馨也同她親近起來。 雨瀾暗嘆一口氣,今天綠枝來得的確有些不巧。她又是個直性子,不懂得避諱。不過大宅院中想讓每一個人舒心滿意是不可能的,雨霏心里有疙瘩她也沒辦法。 綠枝、曉月和曉玉都在看她。接不接受八姑娘的好意得由她做主。其實根本不用考慮,八姑娘雨馨那種性子,雨瀾要是不要這些玩具和五十兩銀子,雨馨非覺得雨瀾瞧不起她,以后再想和她搞好關系那就難了。何況,雨瀾手頭的確不寬裕,上上下下哪里不需要銀子打點啊,不要說五十兩,就是五百兩她也不嫌多呀! 雨瀾就笑著說:“既然是八meimei的一番心意,我就收下了?!本徒袝栽聦⒑凶邮樟?。曉月歡天喜地去了,雨瀾看得直搖頭,這丫頭就是不如曉玉穩當,以后還得好好j□j。 綠枝出了一口氣,笑道:“還是七姑娘明事理,今天這東西你要是不收,回去我們姑娘非得生氣不可?!?/br> 雨瀾道:“回去替我好好謝謝你們家姑娘,就說我等她在怡寧居擺宴款待我呢,到時候要是席面不好我可要笑話她!還有,回去告訴她,我這里以前是沒有什么好東西,不過前兒祖母賜了我幾兩武夷巖茶,說是宮里的貢品,讓她有空過來,我用收集來的雨水親自煮茶給她吃?!鞭D向雨霏:“四jiejie到時也一定要來?!庇纸忉專骸氨緛斫袢站驮撚H自煮茶來款待jiejie,只是如今膝蓋上搽了藥,行動略有不便,四jiejie還請見諒?!?/br> 雨霏忙道:“自家姐妹,說這些干嘛?我還會挑meimei的理不成!” ☆、22 七姑娘無緣上巳節 送走了雨霏和綠枝,一夜無話。第二天雨瀾醒來,膝蓋已經好得差不多了,叫來曉玉一問,她的臉也基本沒什么問題了。 吃過早飯,因為禁足在家,不用去上學,便叫曉月去楊府書房里找幾本《楚史食貨志》來看。曉月答應著卻不就去,而是問:“姑娘,別家的姑娘就算要看書,也挑些志怪小說才子佳人之類的偷偷的看,你怎么喜歡看這么怪癖的書?” 前幾天,雨瀾從書房里找到一本正統朝的《食貨志》,如獲至寶。曉月見她看得認真,就問她書里寫了什么。雨瀾便拿給她看。曉月看了幾段就頭大了,只見那書中記載的不是田制、戶口、賦役、倉庫、漕運,就是鹽法、雜稅、錢法、市糴和會計制度,紛繁復雜,沒個頭緒。 曉月看到過枯燥的書,但從沒見過這么枯燥的書。只覺得四書五經也比這書有意思多了。見自家姑娘看完了那一本不算,還要自己再去借一本,這下就更加不明所以了。 雨瀾笑道:“你懂什么?這《食貨志》可比一般的志怪小說才子佳人好看多了!里邊記載著的可是仕途經濟之道,是這個世界運行的大法則大道理!”作為一個曾經的商人,當然會對這個未知社會的經濟情況感興趣。 曉玉白了她一眼道:“姑娘叫你去你就去好了,恁多廢話!” 曉月吐了吐舌頭,轉身去了。不一會兒便回來了,不但帶了兩本《食貨志》,還帶了九姑娘雨晴進來。 雨瀾老遠就聽到她們兩個的說笑聲,挑了簾子出來迎接,“九meimei,你不去閨學上學,怎么跑到我這兒來了?” “七jiejie!”雨晴拖著長聲跑過來,伸手拉住她的袖子,就像一只見到主人的狗兒,就差用臉在她衣服上蹭幾下?!八葧r才開始上學的嘛。我先來看看jiejie,再去上學也不遲?!碧煺鏍€漫,純真童趣,非常招人喜歡。 “昨天就想來看jiejie了,可姨娘說天太黑了,路不好走,死活不許我出來,氣死人了呢?!?/br> 雨瀾心中一動。二太太為人厲害,二房中的人口就比較簡單。九姑娘的生母徐姨娘在二房中討生活就有些戰戰兢兢的,極為小心翼翼。徐姨娘不放九姑娘來看她,是害怕九姑娘和她走得太近而得罪了大老爺和柳姨娘吧? 雨瀾嘆了一口氣,這個后宅中,沒有一個人是過得輕松的?!耙棠锒际菫榱四愫?,你要多聽她的話知道嗎?”說著拉著九姑娘進了堂屋。 雨晴開心地笑著,一張圓圓的小臉上還有些嬰兒肥,雨瀾看著心情就好了起來。 “我知道姨娘對我好,jiejie對我也好!” 曉玉早就知趣地擺上了糖餅、山藥糕、芙蓉糕等點心甜食?!爸谰殴媚飼?,我們姑娘昨天就準備下這些吃食了?!?/br> 雨晴歡呼一聲,一手拿起一塊山藥糕,一手抓著一塊芙蓉糕,就往嘴里送去。雨瀾看得直笑:“慢點兒,沒人和你搶!早飯吃過了沒有?” 雨晴道:“辰正時牌吃的?!?/br> 雨瀾就笑:“那還吃這么多零食,小心變成一個大胖妞,將來嫁不出去!” “jiejie你笑話我!”雨晴不依地追打雨瀾,一屋子的丫鬟一起跟著笑。 吃了幾塊點心,雨晴悄悄湊過去問:“聽說大伯父發了很大火呢?他為什么要罰你跪,還讓你一個月不許出門。再過幾天就上巳節了,我還想和你一起出門登山踏青呢。聽說大jiejie這次也要和我們一起呢。都怪五jiejie,一定是她又欺負你了!” 這話勾起了雨瀾的愁緒。她自從穿來古代之后,除了病剛好的時候偷偷溜出去見識了一番,看見了那個妖孽王爺,其余時間就像養在籠子里的金絲雀,一天到晚能夠涉足的只有楊府這一畝三分地,悶都快悶死了。 好不容易挨到了三月三上巳節,難得有個一年一度名正言順出門游玩的機會,還被禁足了。嘿,我招誰惹誰了這是? “大jiejie也要和你們一起?你聽誰說的?” “聽太太說的?!庇昵缱炖锏奶傅氖嵌?。大姑娘雨珊是楊府的嫡長女,大太太的第一個孩子,今年二十歲,嫁給吉安侯世子陸仲亨做正妻,吉安侯爵位世襲罔替,沒有“君子之澤,五世而斬”那種襲爵五世就要收回爵位的尷尬,吉安侯又頗受皇帝信任,如今手握京師兵權,加上陸仲亨人品端方年少有為,是門很好的親事。 大姑娘嫁過去之后,很快生下一個女兒,卻不想懷孕時胎位不正,生產的時候就有些難產,好不容易母女平安,大姑娘卻又落下了病根,一連兩年再無所出,婆婆的臉色就很不好看了。大姑娘頂不住婆家的壓力,只得往陸仲亨的房中放人。 如今不但陸仲亨房里的兩個通房先后懷了身孕,更因為大姑娘身體不好,無力管家,早已交出了中饋的主持權。大太太對陸家便有些微詞,可她再cao心,女兒身體不好,不能生育,她也沒有辦法。 因為身子不好,大姑娘連歸寧的時候都少,成日呆在陸府調養身體。在雨瀾的印象中,她是一位溫柔嫻雅的真正的大家閨秀,雨瀾還是蠻想見見真人的。 又說了陣子話,九姑娘的大丫鬟雙喜進來了,手里提著一個籠子,里面裝著一只肥肥白白的兔子。 一屋子的人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了。雨瀾問:“這不是你的心肝寶貝嗎?你把它提過來做什么?” 雨晴拍手笑道:“jiejie悶在屋子里一定很無聊。我把‘白白’借給你養幾天,你就不會那么悶了。不過,過了這段時間jiejie要還給我的哦?!卑装拙褪沁@只兔子的名字,是九姑娘的心肝rou,九姑娘最是在意,平時等閑小丫鬟都不許接近的。 雨瀾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這下真的有些感動了。其實雨瀾對養兔子實在沒有什么興趣,但是看見雨晴那殷殷切切的眼神,一時竟找不出話來拒絕。 “曉玉接著吧。找個好地兒安置它,再好好請教一下雙喜,問問這只兔子喜歡吃什么,平時有沒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不是兔子,是白白!”雨晴糾正。 “好!好!問問白白怎么養!”雨晴親自指揮曉玉安置好了兔子,又千叮萬囑一番,才在丫鬟的三催四請下去了閨學。 午時閨學散了學,九姑娘不回自己的小院,卻踅到了綠靜齋,先去看了兔子,才回頭與雨瀾說話。 雨瀾就逗她:“你是來看我的,還是來看兔子的?”雨晴好一陣不依。 看看午飯的時間快到了,雨瀾道:“要不九姑娘賞個臉,中午就留這兒陪jiejie吃頓飯?” 雨晴眼睛一亮:“真的嗎?可以嗎?”她從來沒有單獨在外面與jiejiemeimei吃飯經歷,平時總是被徐姨娘拘在屋子里,不是讀書就是繡花,要不就讓她學些大家閨秀的做派。雨瀾這般一說她就高興壞了。 “有什么不行的?”雨瀾伸手捏了捏雨晴圓圓的臉蛋,“來,告訴jiejie,想吃什么?jiejie今天請你吃大餐!” “大餐?嗯,我喜歡吃酸筍雞皮湯,還有糟鵝掌,還有野雞爪子……”機關槍似的報出一大串,雨瀾笑著問曉玉,“記住沒?” 曉玉笑著重復了一遍,雨瀾滿意地點點頭:“好。你快去大廚房,告訴張財家的給我們加菜,再把九姑娘還有她身邊幾個丫頭的份例一塊兒領到這里來?!?/br> 曉玉答應著去了。雨晴卻有點不好意思了:“讓jiejie破費了!”平時都是跟著大廚房吃的,加菜的話需要額外給錢。 雨瀾沖她眨了眨眼睛,壓低聲音說:“沒事兒,jiejie我最近剛發了一筆小財!” 很快曉玉便提了食盒子回來,雨瀾讓丫頭們在里間擺了飯,姐妹兩個圍坐在小八仙桌旁吃飯,沒有人拘著,也不用講究“食不言寢不語”,雨晴高興的像只剛會飛的小麻雀,嘰嘰喳喳的,不停地給雨瀾夾這個夾那個。 雨瀾也很歡喜,心想要是每個姐妹都想九姑娘這樣可愛,那楊府的日子就好過多了。吃完了飯,雨晴小孩兒心性,精力旺盛,不肯睡午覺,便拉著雨瀾去逗那只兔子。玩兒了一會,又纏著雨瀾教她寫字。 時間很快,眨眼又到了快吃晚飯的時間。雨晴扭扭捏捏的說:“七jiejie,要不晚飯我也在你這兒吃吧?” 雨瀾道:“行,你天天在這兒吃,jiejie也歡迎!” 曉月笑著打趣她:“九姑娘干脆別回竹韻軒了,以后就住在綠靜齋算了,明兒我就把東廂房給你收拾出來!” 雨晴臉上一陣興奮莫名,想想覺得不可能,臉又垮了下來。 正在興高采烈地研究晚上要吃什么,徐姨娘派了一個小丫頭來叫雨晴回去,雨晴哪里肯回去,三言兩語就把人打發走了。 僅僅過了一刻鐘,又一個小丫鬟來請,雨晴仍不肯回去,又把來人打發走了。 過了一會,徐姨娘身邊的大丫頭墨竹來了。雨晴臉上已經十分不高興了。 果然小丫頭給雨瀾見了禮,小心地看了雨瀾一眼,對雨晴說:“九姑娘,徐姨娘叫我喊您回去呢。姨娘說,姨娘說她偶感風寒,讓您趕快回去瞧瞧呢?!?/br> 雨晴年紀雖小,卻也不傻:“騙人,你們騙人!早上出來的時候姨娘還好好的,怎么就忽然感染風寒了,我知道,你們就是不想讓我陪jiejie多呆一會兒!” 墨竹大為尷尬,頗有些手足無措:“您在綠靜齋呆了這么久,七姑娘還要給老太太抄錄經書,耽擱太久了可不好?!?/br> 雨瀾哪有個不明白的。想想徐姨娘也不容易,大老爺柳姨娘哪個都不敢得罪,就勸雨晴說:“九meimei快去看看姨娘吧,等以后有空了,你再來我這里吃飯?!?/br> 雨晴低著頭想了一會,終于依依不舍地跟著墨竹回了竹韻軒。 ☆、23 眾姐妹私語話表哥 就這么過了幾天,雨瀾每日抄抄經,看看書,偶爾被曉玉曉月逼著做一會兒針線,雨晴還是隔三差五來看她,只是不敢過多耽擱,雨瀾倒也沒覺得有多悶。 三少爺承宗很快也知道了雨瀾的處境,立刻派了蕓兒過來探望,雨瀾便讓蕓兒帶話給他:“我一切都好,并沒有受什么委屈,你無需擔心。倒是你這次機會千載難逢,切不可錯過。讀書要刻苦,但也不要熬壞了身子,須知欲速則不達。你深明事理,我不過白囑咐一句?!?/br> 內宅藏不住秘密,二少爺和三少爺只要能考中秀才就可以寫入大太太名下,成為法理上的長房嫡子的事情,早已傳遍了全府。三少爺讀書也就愈加刻苦了。 二少爺被大老爺禁足在外院文軒閣,柳姨娘稟明了大老爺親自出了垂花門,到文軒閣探望,和二少爺密談了整整兩個時辰,柳姨娘走后,二少爺也收斂了亂七八糟的心思,用功讀書起來。 大老爺甚感欣慰。大太太那頭也再沒有什么動作,仿佛一切都成竹在胸。 又過了幾天,雨瀾發現王mama神色張皇,行跡頗為可疑,便讓曉玉出去哨探。曉玉下午回來,雨瀾屏退一眾丫鬟,屋里只留下一個曉月。 曉玉還沒說話呢,就是一臉高興的表情,曉月是個急性子:“你都打聽到什么了?趕快告訴姑娘??!” 曉玉道:“王mama這次真是焦頭爛額了。她兒子在賭場里輸了六十兩銀子,收賬的潑皮無賴把他打了一頓,打得他好幾天下不來炕,揚言要是二十天內還不上銀子,就砍掉他的一條腿?!?/br> 雨瀾和曉月聽得都是一陣解氣。王mama母子兩個沒一個好東西,王mama仗著大太太陪房李mama的勢力,欺壓主子打罵奴婢就不說了,從主子奴婢身上死命扣銀子。她兒子更是不務正業,整日只知吃酒賭錢,就是萬貫家財也早晚都敗了。這樣的人渣不值得一點同情。 曉玉說道:“王mama正四處借錢呢,可她這個樣子,誰敢借錢給她。如今她在綠靜齋貪不到銀子,又拿捏不住姑娘,就嫌咱們這里賞賜太少了。今天她求到李mama那里,想叫李mama給她換一個賞銀給的多的主子伺候。被李mama好一頓臭罵!” 雨瀾心想王mama真是糊涂了,她是大太太在綠靜齋的眼線,自然不會讓她去別的地方。 雨瀾沉思了片刻,問道:“裝銀錠子的匣子、首飾盒子,還有箱籠的鑰匙都在你們兩個手里吧?” 兩個大丫頭一陣點頭。 雨瀾道:“若是王mama找你們拿鑰匙,你們就說所有的鑰匙都在我手里,讓她直接來找我?!?/br> 曉月詫異道:“這老太婆不會這么沒臉沒皮吧?” 雨瀾道:“人要是走投無路了,什么事情做不出來?” 果然當日一吃了晚飯王mama就進了倒座房找到曉玉和曉月,碰了釘子之后又進了堂屋找到雨瀾,一開口就借二十兩銀子。 雨瀾心中冷笑,臉上卻是一派溫溫柔婉約:“mama辛苦服侍我一場,難得張一回口,于情于理我都不該不幫你這個忙……” 王mama大喜過望:“還是七姑娘仁厚,體恤我們下人……” 雨瀾擺擺手打斷她的話:“王mama聽我說完。你張口的時間太不巧了。前些日子我手里著實有幾兩銀子,不過昨日九meimei看上了一匹大紅洋緞,她手頭銀子不夠,缺了幾十兩。你知道的,我和九meimei感情最好,就把銀子借了給她。不過你也不用著急,九meimei說了,幾個月之后等銀錢湊手了,一準還我,你若是不急,就等上幾個月吧?!?/br> 王mama訕訕不已,又胡亂閑扯了幾句就灰溜溜地下去了。 雨瀾看她狼狽的樣子心中一陣痛快:“讓我把銀子給你打水漂,我還沒有白蓮花到那種程度??!” 雨瀾叫曉月曉玉看好了值錢的東西,就呆在一旁靜觀其變。 上巳節轉眼就到了。前一天延慶郡王府就派人送來請柬,邀請老太太、三位太太以及眾位姑娘去京郊南山杏子林觀賞杏花。延慶王妃將在杏子林置酒,大會京城眾位貴婦貴女。 延慶王府與楊府關系非比尋常。延慶王妃,就是楊老太爺的嫡出女兒,雨瀾的親姑姑。 大楚太宗朝以來,幾經清洗,宗室子弟凋零殆盡。太祖一脈十余個皇子死了個干凈,如今只剩下晉王葉邑辰一棵獨苗,秦王一脈也是半斤八兩,千頃地里只留下葉楓齊一棵苗。太宗這一支雖然得以承嗣大統,但長子早殤,次子又患有精神疾病,便由三子繼承了皇位,也就是當今的正統皇帝。 延慶郡王母妃位分卑微,沒有撫養皇子的資格,便從小養在景仁宮賢妃名下。賢妃就是當今皇上的生母。也就是說,延慶郡王是與當今皇上是一個屋檐下長大的,感情自然非比尋常。 因此正統皇上剛一即位,就下旨封他為延慶郡王。延慶郡王身份貴重,卻深通韜晦之道,整日浸yin于書法之中,超脫朝局之外,反而更受皇上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