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狼行三國在線閱讀 - 第269節

第269節

    燕軍東西兩線大勝的軍情從青兗之地傳來不過半月,北平朝野之間對于燕王繼位正大統的言談已然是沸沸揚揚,燕郡涿縣等各個繁榮之地都有祥瑞出世,更有人大膽而上萬民書備述燕王之德!朝中御史中丞向朗上表奏曰:我大漢自高祖開國以來,經文景之治,武帝揚威,光武中興,一時強盛之極,但與桓靈之時卻是內臣外戚當道致使朝政凋敝,民不聊生,后又黃巾亂起諸侯逐鹿不知尚有朝廷之所在!幸有燕王起于上黨,揚威與亂軍之中奉迎天子與北平忠心可昭日月!后震懾北疆異族使之莫敢不服,更滅高句麗正大漢上國之名,似此種種不勝枚舉,我大漢之興旺實系與燕王一身爾……如今天子病逝已有兩年之久,國不可一日無君,宗室之內舍燕王之外卻有誰可當此任?

    平心而論向朗的上表是有頗大的風險的,可他這份洋洋灑灑數千言的嘔心瀝血之作亦為燕王稱帝之舉吹響了最強的號角!書中雖不無贊賞溢美之言可所表各事莫不是鐵一般的事實,亂世之中論及對大漢朝廷的貢獻也確無人可與劉毅相提并論,此處無人可以加以反駁,縱有一些不合禮儀之論也早就被湮沒在了一片贊成聲之中!在此身為大漢主流言論所在的幽州書院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那些博學鴻儒包括鄭玄在內都在為燕王的登位引經據典,力證此事不違祖制亦合禮法。

    在一片聲勢之中向朗的上書便如同一塊巨石投入勢頭激起了層層漣漪,緊隨其后便是烏桓大頭領呼延碩,部落長圖葛兄弟,匈奴大單于于夫羅包括鮮卑大頭領拓跋宏等人的上書來朝,前兩者可謂真心實意,至于后者之中亦有戲志才等人的手段在內,前番燕王一番鐵拳拳打別列古納臺兄弟將大漢強硬的態度展示無疑,也直接促成了今日之果,至少在此時鮮卑想和劉毅爭一日之長短無異于癡人說夢。

    至此朝中群臣再無異聲傳出,更與三日之后早朝之時齊齊論起此事,當日世子劉桓連稱惶恐退出了朝議,這也是他必須要做出的姿態,有的時候就算上下皆知實際如何該當所為之情卻是不能不表,父王一日未歸他絕不會在此事之上有任何的言語!而有代政之權的伏皇后對于此也似乎早有準備,其實這兩年以來她已然將朝中之事看的通透,何況伏完在此之中亦會對其詳說厲害,眼下它已經無力阻擋這陣洶涌的民意,退一步則可保家中一世富貴,何去何從自然便不難選擇!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身登九五 二十一

    漢中之戰魏延奇襲米倉山,兗州之戰燕王親自阻擊過馬嶺,這兩戰與動輒數十萬人馬的戰場之上并不算波瀾壯闊,可卻直接決定了東西兩線戰事的成敗。 曹軍軍糧被焚不得不退,劉備救援魯國不果為防陷入燕軍重圍亦必要迅捷而走,加上陳留曹昂及于禁曹仁二將的突圍,戰場之上已然形成了曹軍全線后撤之勢,燕軍竭盡全力發起追擊攜全勝之威爭取將戰果進一步擴大,這場近半年的決戰形勢既明。

    漢末雙雄劉毅曹cao之間的第一次大規模對決以燕軍的兩線齊勝而收場,拋開雙方將帥在戰場之上的運籌帷幄不論,燕地強大的后勤和科技力量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無論在攻守之間燕軍的強悍都超出了曹cao與麾下一眾群臣的預料,劉毅定下的兩年方略之策給自己的頭號大敵與此戰之中帶來了太多的“驚喜”,也都受到了極佳的成效。

    如今張虎趙云率領燕軍各軍齊動全線追剿后撤之中的曹軍與揚州軍,此番大戰還需要有一個完美的收場,在劉毅的想象之中莫過于將劉玄德渡江而來的大軍留在江北!不過作為大戰的收官,燕王本人就未親身參與指揮之中了,過馬一戰他敗張飛傷關羽神威蓋世,但擊敗這兩員熊虎之將也讓自己付出了頗為沉重的代價,據隨行醫者診斷必須要靜養三月不上戰陣且還不可動怒,需要沉心靜氣加以調養。

    本來劉毅是要親自領軍加入到這場大戰最后的大追擊之中的,在他看來自己的傷勢根本沒有醫者所說的那般嚴重,最多不再親上戰陣便是,這半年多來勞心勞力與戰事之中,如今戰局明朗燕軍大獲全勝指日可待他也想為其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可這個想法卻遭到了包括賈詡郭嘉趙云等人在內的全力勸說,在當前局勢下燕王是否親自參與追擊已經只有象征意義,并不能起到太過關鍵的作用,與之相比他的身體才是重中之重,聽得陣上士卒談起當日過馬一戰之后文和等一種謀臣莫不有心驚膽跳之感,黃忠突施冷箭之時劉毅確是生死俄頃!

    出言勸阻劉毅的自然不止一眾文武,聞聽夫君受傷,風若曦第一個趕到軍中妥善伺候,甄宓與方仙兒二女亦是不顧顛簸快馬從鄴城趕來,看著丈夫略顯蒼白的面容,曦妃梨花帶雨楚楚可憐,又是一陣軟語相求,這種種綜合一處,朗生亦不得不按下了親自出手追擊的打算。 不過后世商場習慣了談判的他也是有條件的,便是暫時不會鄴城而是坐鎮魯國一來安定新的二州之勢,二來也嚴厲監督三軍奮勇而進。

    對此賈詡眾人倒是一致選擇了贊成,燕王的威望不光會在戰場上發揮極大的作用,與政事之中也是一般,有他在魯國高坐,對于青州兗州民心的穩定將會影響深遠!各軍士卒聞聽燕王親自上陣擊敗關羽張飛等天下悍將因而負傷無不鼓勇而上,將一場全線的追擊戰演繹的轟轟烈烈,讓曹軍與漢中和兗州兩處都在后撤之時遭受了沉重打擊。

    當然過馬一戰劉毅絕招盡出血龍六擊攜天地之威擊敗燕人張翼德甚至差點取其性命乃是事實,之后力戰關羽卻是實實在在的兩敗俱傷,云長與無影擊之下右臂受創,但他春秋斬的反擊亦給劉毅右肋留下了一道長有近尺的刀痕,刀氣入腹使得朗生內腑都稍稍受損,否則吳普也不會有靜養三月之說。單單論起傷勢怕劉毅還要稍在關羽之上,說其力戰勝之便多少有些鼓舞士氣的意圖在內,不過在與之力戰之前朗生已然和張飛大戰百余合體力消耗極大,又在黃忠神箭之下負了輕傷,這時再和關羽兩敗俱傷說是連勝關張二將倒也絕不為過。

    坐鎮魯國之地,朗生一待就是半月之久,曹軍固然遭遇了燕軍的強力打擊,劉備的揚州軍在徐晃麴義周倉裴元紹數將合力的圍追堵截之下日子也很不好過,幸虧諸葛亮見機極快,大軍回撤迅捷無比,加上豫州曹軍郡國的相助方能大致完好的退回江岸一線,不過在此過程之中丹陽精兵、無當飛軍尤其是張飛的飛燕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倘若不是周瑜親領水軍接應他們恐怕還無法回轉揚州之處。

    而漢中燕軍在張虎統帥之下亦是氣勢如虹,虎衛軍、燕云軍、長安營、司州營這四路強軍齊頭并進緊緊黏住曹軍大隊人馬不放,與米倉山一役建立此戰最大功勛的魏延又建奇功,他不顧自身安危毅然率軍從曹軍大隊的肋部切入,如同一把利刃將對方硬生生的切割了開來,這一戰燕軍作為奇兵使用的一萬五千虎衛軍士卒損傷過半,但卻讓曹cao不得不舍棄了尾部將近四萬士卒,經此一戰漢中戰局的強弱便更為明顯,張虎等人一直將曹cao大軍驅趕進葭萌關之后方才罷兵。

    戰局至此漢中兗州二處已然大局定矣,可劉毅卻不會像之前那般先安定地方休養生息之后再徐圖進取,兩年方略之中面對南方三雄不斷擴張實力的隱忍就是為了這一刻!無論在兵員后勤還是經濟實力上燕軍都具備了長時間連續作戰的條件,劉毅要在大勝之余繼續用無窮無盡的攻勢將那兩年之內三方取得的成效盡數收回,還要加上利息。

    在大戰之后安定地方休養生息撫慰百姓都乃必為之道,可以燕地多年以來豐富的行政接受經驗與穩固之極的經濟基礎這些與戰事是可以并存的,唯一需要在意的就是控制戰局的規模,似之前漢中兗州兩處同時開戰投入數十萬大軍及數十萬人力還是會對領地的發展和生產的恢復有所影響,因此在和賈詡龐統徐庶郭嘉等人充分交換意見并認真聽取了田豫等人的戰備詳報之后劉毅的選擇便是猛攻局部。

    經過半年的作戰,此時青州、兗州、徐州全境都落在了燕王手中,豫州之地亦是在所難免,大戰的戰損決定了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無論曹cao還是劉備都將對劉毅處在守勢之中而無力反擊,至于孫策作為三雄之中最弱的一環還不能獨力對燕軍形成巨大的威脅。穩定徐兗青豫四州猛攻荊襄便成了眼下的最佳選擇,劉毅亦可穩步進取不求實地,但要通過連續的作戰和消耗將曹cao遭受沉重打擊的基礎徹底拖垮!

    以重騎營加太史慈北平軍高覽疾風軍繼續威懾壽春曹軍,高順的遼東軍兼顧燕軍占領的長江北岸一線,麴義的烈火軍與甘寧的飛虎軍攜手水陸并存震懾揚州劉備,徐晃的龍驤軍及燕王直屬兵團的白虎玄武朱雀三營就能加入到荊襄戰局之中,加上縱橫此處的燕軍鐵騎營,兵力的絕對優勢依舊屬于劉毅一方。曹孟德想要增援荊州必須要從蜀中調動兵力,且不論此處曹軍已然成為疲勞之師張虎十萬大軍陳軍葭萌關下亦會使其不敢妄動,也許在這場局部戰中孫策才是唯一變數,可即使小霸王親自率軍前來劉毅亦不懼怕,強大的鐵騎可應對一切。

    之前劉毅就有過編成大兵團用于決戰之中,此時亦正好可以用上,荊襄之處趙云便可坐鎮全局,輔以郭嘉賈及一眾猛將當不會有失,徐南之處則由甘寧統領龐統徐庶輔佐,更有徐晃高順助戰,賈文和負責豫州方面的戰事,漢中自然由張子才獨攬,四大兵團交相輝映穩如泰山燕軍進可攻退可守猛攻緩攻皆在選擇之列其勢亦是雄渾無比。

    此乃軍事上的全局部署,戲志才、田豫、陳群、簡雍,江東二張、郭圖審配等人都會加入到對新得領地的接受以及后勤補給的加強中去,劉毅的預計是在一年之內徹底讓數州之地恢復或是高于戰前的生產水準,且八大主力軍及鐵騎營亦要達到滿編之數,這絕非是朗生自己心中的臆想,一切盡是通過麾下干才的詳細商議計算。與兩年方略不同,這一年燕軍將會以不斷的局部攻勢讓南方三雄得不到太多的喘息之機,此一戰已然不僅僅是軍事領域的對抗范圍也會更加寬泛。

    前線出劉毅與一干謀臣猛將詳細謀劃布局來穩定此番大戰勝利的戰果,當這個消息傳到北平之后更引起了城中十余萬百姓的歡呼,世子劉桓下令北平各處張燈結彩以慶祝燕王此次足以左右天下大勢的勝利,更是組織了多次幽州書院年青學子的游行!這還是父王當日曾經對他提及過的宣傳之道,而今用之實際劉桓亦是得心應手!

    無論在那個朝代,年輕學子都是最容易被鼓動的一部分力量,往往大的變局也都是從此而始,加上主流社會的推波助瀾這場活動竟是越演越烈,而它的核心只有一個,大漢失去國君已然有兩年之久,如今天下萬民都需要一個具有足夠威望的領袖振臂一呼,帶領大漢走向下一個輝煌,這個人毋庸置疑只有唯一選擇,那便是燕王劉毅!

    第一千零七十章 荊襄之戰 一

    劉毅在北平登基稱帝,異族之中烏桓無疑是表現最為積極的一個,大頭領呼延碩之子呼延玉就在幽州書院之中學習漢學,此處在數月之前關于燕王稱帝之時就已經傳得沸沸揚揚,便是遠在千里之外呼延碩亦可極快的得到大漢的訊息,這一次他是親自趕在劉毅正位之前來到北平,并極為正式的遞上了稱臣的降表,言辭之中全以下臣自居,須知便是獻帝在位之時烏桓雖也恭順可在名義上還未如此的清晰。

    朗生初為燕郡郡守之時青嶺關一戰可謂讓烏桓盡皆膽寒,是役之后呼延碩、金善、圖葛兄弟等人便尊劉毅為兄,一方面是由于其人的蓋世武勇用兵如神,但更重要的還是對方能給他們帶來更好的生活。這一點在十數年間表現的極為明顯,漢族與烏桓的通商各取所需使得兩族百姓尤其是后者的生計有了長足的進步,久而久之已經有很多族人不再逐水草而居,邊境也形成了好幾處頗具一定規模的城市。

    說起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烏桓與高句麗是最為徹底的,也自然是以更為先進的漢學為主導因素,假使青嶺之盟時呼延碩等人還存著半分不甘人下的心思的話,劉毅在數年之間迅速的崛起百戰百勝包括對匈奴奔狼一役都讓他們感受到了大漢武力的強悍,對奔狼一戰幾名頭領私下也有過商談,假使易地處之面對呼酌泉集全族之力的十余萬鐵騎,縱使圖葛彪這樣的混人都沒有那份氣魄敢與之正面決一死戰!可劉毅不僅敢還通過各種精妙的設計以弱勝強,就算沒有烏桓鐵騎的相助,呼延碩也相信最后的勝利一定會屬于劉毅,因為當他們趕到戰場之時,在那陣驚天狼嘯之后便戰局已定,目睹如此波浪壯闊的一戰及漢軍的血勇與謀略,烏桓眾人都再無半點與劉毅爭雄的想法。

    之后的十余年劉毅一直遵守著青嶺之盟中定下的盟約,將烏桓視為兄弟之邦,他的一言九鼎和無雙戰績亦讓族中之人佩服,在與大漢有了更多的交融之后,烏桓的實力也得到了極大的增長,原本屈與匈奴之下的他們已然有了凌駕之勢。便連更為強盛的鮮卑敢對于夫羅的部落動手卻不敢加一兵一卒與烏桓眾部落,其中除了對其戰力的忌憚之外亦有大漢的威懾!劉毅之眼光無人懷疑絕不僅僅對于大漢子民而言,便在異族之中他也有著絕大的影響力,呼延碩對其就心服口服。

    這些年來烏桓各部不但在經濟與生活水平上有著極大的進步,文化方面也是一樣,劉毅深知此處的重要性,比之戰爭它雖然見效不快但卻勝在穩定持久。此時在北漠富貴一些的頭領家中都有漢家典籍甚至還有專門的教師,民間漢語的使用率也是極高,已然成了一種身份與時尚的象征,就連圖葛彪都會時不時掉上兩句文就更遑論呼延碩這個烏桓大頭領了,本來就不缺乏長遠眼光的他加上十余年來的熏陶,對大漢眼下的形勢以及自己這個“大哥”他是有著深刻的認識的。

    燕王未曾登基之前他便看出漢家天下已然無人可以阻擋劉毅的一統之勢,而今后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與富貴很大程度上就要取決于他們和大漢皇帝之間的關系,從奔狼到司隸呼延碩對于劉毅的要求幾乎無所不應,也從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當燕王終于登基稱帝之時他就要把事情做得更為徹底!大漢南方有曹劉孫三雄,北方之處亦有匈奴烏桓鮮卑三族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似此烏桓的行動就要搶在二者之前方能讓劉毅覺得他們最大的誠意,而在他做出這個決定之后,金善、圖葛兄弟等人亦是贊成,對于劉毅他們與呼延碩一般的信服。

    當然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斷也是基于呼延碩對劉毅的了解以及對華夏歷史的細致研究,雄才偉略的君主們在國力強盛之時便會毫無意外的向外擴張,很顯然在呼延碩的心中劉毅絕對可稱得上雄才大略,與烏桓族中燕王亦是一等一的英雄豪杰!假如大漢真的對烏桓動手他們能擋的住嗎?以他對燕地實力及燕軍戰力的了解,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顯而易見的,當年劉毅麾下不過六萬人馬就能一戰破匈奴十四萬聯軍,如今其帶甲百萬兵精糧足,揮戈一擊天下何人可以阻擋?

    打不過就要服氣,這個道理倒是北疆三歲孩童盡知,燕王劉毅天下無敵,鮮卑一時強大氣焰熏天可其族中頂尖勇者別列古納臺兄弟在北平還不是被燕王一頓暴揍至今了無聲息?比之呼延碩在史書之中讀到的那些華夏君主,劉毅不光不遜與之更有著一身蓋世的勇武,這一點以及燕軍的強大也成了他說服部族長老與各頭領的最好借口。

    呼延碩的這番打算與心思并沒有白費,見到他提前送上的上書劉毅亦承他的這份情,現在自己的全部精力還是集中在南方三雄身上,可一旦江山一統他首先要拿下的不是西域也不南疆而正是北疆的這些異族,在劉毅心中他絕不需要用之地域外族入侵的萬里長城,似扶余、鮮卑這樣的勢力就只能臣服在漢軍的鐵騎之下,至于烏桓與匈奴就要看他們的態度了,呼延碩此時的這份上書可謂十分及時,讓劉毅在對北方異族的形勢衡量上更有了計較,只不過一切還需時日準備。

    燕王登基改元大赦天下,分封諸路功臣,減少百姓在賦稅與徭役之上的負擔,一時間燕地可謂人人歡騰,而在軍營之中就更是士氣高漲,將軍終于成了大漢至高無上的存在,令得每一個士卒都與有榮焉,況且劉毅從來就不是只會動嘴的人,不光軍中將領得到了地位與榮光,士卒們的收獲亦是頗豐,這些也在他們后方的家中得到了兌現。

    自從張繡率軍拿下義陽,徐晃兵進南陽和夏侯惇孫策酣戰幾場敵軍后退形成對峙之態后,荊州的局面一時間便安靜了下來,身為戰役總指揮的賈詡郭嘉二人暫時停下了一切的軍師行動,一來給麾下士卒足夠的休整時間以期在今后的作戰之中發揮出更強大的戰力,二來亦是在等待燕王登基之舉塵埃落定。雖是遠隔千里但雙方之間的書信來往卻是從未斷絕,二人與劉毅在戰略上的見解并無二至,就在漢中兗州大戰結束的一刻,燕軍一統天下的腳步就已經毫不停頓的展開,與往常的全面打擊不同,這一次是握緊拳頭突擊敵人最為要害的地方,此處就正是荊襄之地,對燕軍而言這一戰更是要求得必勝的局面。

    劉毅在登基當日北平就以飛鴿傳書將開元皇帝的旨意傳達四方,賈詡郭嘉等人得到消息也不過就是相隔兩三日之久,為了進一步的提升軍心,他們還特地在主營校場之上組織了一次場面宏大的迎接天子旨意的儀式,張繡、華雄、嚴綱、文丑,除了龍驤軍統領徐晃徐公明需要坐鎮南陽全局未曾趕來之外燕軍一眾猛將亦是濟濟一堂。聽著天子頒布的一條又一條任命,看著自己的同袍或是上下級上臺接受二位軍師的嘉獎,士卒們的求戰之心在這一刻被扇動到了頂點。荊襄之處根本不需要天子御駕親征,他們定要在最短的時間拿下此處也算是為新帝登位獻禮,之后帥帳之中一干將領也莫不是摩拳擦掌……

    圣旨是賈詡當眾向所有士卒宣示的,因此他身為大漢右丞相及郭嘉為兵部尚書的消息亦是滿營皆知,荊襄一戰便會由此二人來統領全局,且常山王在遼東、北平、疾風三軍完成整補與修養之后就會從冀州出兵側擊,和賈郭集團形成鉗形攻勢,燕軍五大主力匯聚一處還要加上鐵騎營十萬精銳,但就局部戰役而言這一次的場面依然超越了之前所有,而此處曹軍孫軍加在一塊不過十余萬,強弱極為分明!

    燕軍的實力占據絕對優勢此乃不爭的事實,可無論是賈詡郭嘉還是身在北平的劉毅都絕不會因此而有半分輕敵,這近半月的時間燕軍義陽大寨之中二位軍師與一眾將領都在反復專研此戰將要采用的戰術,盡量要將之完成的盡善盡美,不出則已,一出就要讓敵軍全無還手的余地!總之這般優勢之下不能讓任何的意外在戰場上出現!

    幾番斟酌之后,眾人還是把突破口選在了徐晃龍驤軍進攻的南陽郡,這里先歸劉表,后又為袁術攻取,之后幾經反復再落在曹cao手中,至此亦不過年余時間,在荊襄九郡之中算得上是對方根基最為薄弱之處,前一段龍驤軍在數場大戰之后已然占據了數縣之地并將夏侯惇孫策聯軍逼退,一旦消息從荊南之處傳來,燕軍的總攻就會立刻發動!

    %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荊襄之戰 二

    燕王登基頒下旨意將曹cao劉備稱為逆賊并將之昭示天下,繼漢家正統之后劉毅更能把政治宣傳這個手段運用到淋漓盡致的地步。兵法之中有天時地利人和的說法,身登大統乃是得天時,宣傳造勢就是破壞對方的人和,此二者皆得加上燕軍擁有的戰力優勢,劉毅要將所有對自己有利的一面都利用起來,這個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情是絕對的,一日曹劉不亡就不能排除他們意外翻身的可能,此處絕不會因為登上帝位而沖昏頭腦,他更需要謹慎的布局安排來防止一切意外的發生。

    曹cao攻取蜀中之地后用法正之計故意讓劉璋及一眾臣子北逃葭萌關為引蛇出洞之法誘使張任嚴顏出關接應,二員戰將忠心耿耿雖是猜到其中可能有詐但主公之安危卻不能不顧,關下一戰二人力戰身亡劉璋也為曹軍大將夏侯惇所擒拿!和劉備一樣為了穩定川中人心曹孟德亦未敢將劉季玉殺之而是將他送到南郡公安安養囚禁,此時這也成了他的罪狀之一,徐晃的龍驤軍首攻南郡亦不無解救劉璋之意,倘若此人在手對燕軍與漢中發動攻勢將是極大的利器,正面進攻只是其一,暗影與劉云所訓練的那支特種小隊亦在展開營救計劃,這支小隊劉毅幾番斟酌之后將之名為“狼眼”,此次也是他們的第一次亮相。

    曹孟德手中有劉璋劉季玉,劉備亦有劉琦,劉毅與劉表同為大漢宗室,乃是族兄弟之分,此番宣傳攻勢之中這也成了北地的重點,既然已經被斥為逆賊,曹cao的驃騎將軍合劉備的揚州刺史自然就要被天子所罷免,劉毅登基為帝他的意志就代表了漢室,除非二人敢于自立否則就算不論北地在宣傳上的絕對優勢曹劉亦是有口難言。此時可不是另一個時空中曹cao身為魏王的時候,他們的實力也達不到自立的程度,強行為之袁術便是前車之鑒,由此亦可見劉毅登基帶來的好處。

    開元皇帝七月末登基為帝,荊襄之戰的重開卻直到九月方才開始,大戰之后整整兩月的時間各主力軍都輪換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前線的一時平靜和后方的熱火朝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田豫、郭圖、審配、張竑等人的全力以赴之下,無數的兵員、輜重、器械、糧草在向各軍屯扎之處不斷匯集,條條主要的官道之上莫不可見連綿數里的運送隊伍,經劉毅與一眾麾下干才多年精心治理,燕地的富強在這場大戰之后顯露無疑,強大的后勤保障能力正是燕軍連續作戰的基礎。

    與此同時青州、兗州、豫州、徐南等地的接收工作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當中,燕地的官員們在這些工作上已經積累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經驗,出于穩定的考慮,對地方上那些基層官員經天耳探查能夠不動的劉毅都盡量不動,但分批分期接受施政綱領的培訓卻是必然之事,有著幽州等各州富強先進的經驗在前,這些留守官員們在經過了一陣短暫的恐惶之后便能安定下來,稍有能力想在官場之上有所作為的亦在培訓之中顯得極為的認真,他們所聽所見的很多都可說是生平僅見。而在這個過程中劉毅的一言九鼎重諾守約亦起到了絕大作用。

    倘若將之前的燕王現在的開元皇帝統領之下的大漢各州比作一臺機器的話,漢中兗州這場事關漢末全局的戰事結束之后這臺機器便開始滿負荷的運行起來!一統天下固然最后要靠武力說話,可之前這些事無巨細的準備工作也是不可或缺。開元皇帝自己就是個工作狂,上行下效這段時日田豫簡雍等人亦是不知日夜的cao勞,他們這番努力并沒有白費,短短的一個多月,新得的三州之地大體上已經恢復了戰前的穩定,農業生產也沒有遭受到太大的破壞,按照北平陳群等人根據各地數據作出的預估今年這三州秋收之后的收獲較之往年大約要減產兩成,這對于方經戰火的三州而言已然可算是一個奇跡,而這個兩成的損耗其余各州增產的數字便能完全補充,沒有任何缺口。

    對于處在社會最底層的絕大多數百姓而言,他們的要求再簡單不過,兩餐溫飽、傳宗接代,老婆孩子熱炕頭,而在亂世之中這個要求還要更為降低,能夠有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活環境不用整天擔心自己及家人的生命安全,勉強可以糊口就足夠了!而劉毅不但給了他們一個安全穩定的生活,更讓他們漸漸的變得富足起來,家中有田耕、年年有余糧,逢年過節還能在市集之上偶爾奢侈一回,什么叫幸福,百姓心中這就是幸福!飲水思源他們就自然對給予他們這一切的劉毅感激不已,朗生在燕地如此高的威望以及司隸之戰中的表現便不難解釋。

    除了不具備劉毅來自后世的眼光,曹cao劉備二人及他們周圍的干才治政之能亦不會在燕地眾人之下,但就是這種眼光多年下來就有了很大的差距,兗州乃是曹孟德起家之地,在此處算得上根深蒂固,百姓生活穩定自然也就有了很大的忠誠??煞彩伦钆碌木褪潜容^,自己家里一日兩餐不愁可在燕地卻是三餐,自己家中勉強只能養活兩個孩子還拙荊見濁可在燕地竟然還有當地縣府給予分擔,更重要的是家中后輩足夠優秀的話他們還可以得到受教育的機會,那些行商四方的商人總會將燕地的富強向四處宣揚,這不是有意為之的宣傳戰卻要比前者更具真實性,人們對更好生活的向往是無法抑制的,在這場戰亂之后他們也切切實實感受到了那些傳言的真實,此乃諸侯之間的攻伐并非異族侵略的戰場,很快這些百姓就能適應這種新的生活節奏。

    輿論上開展宣傳攻勢,采取各種有效的手段安定民心,使得新得之地能夠長治久安,軍事上采取大部休整蓄力重點突擊的方法使得對手始終得不到休養生息的時機,劉毅登基前后亦可謂數管齊下。當然還有一條策略便是分化之策,本來以曹劉孫三人的見識都可以看出他們不加聯手對抗北方就是死路一條,因此在當時想要離間分化三雄并不容易,可如今隨著兩線戰場的勝利形勢又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本來三雄聯手的實力還并不在北地之下,但經此一敗之后及時他們能同心合力在軍事上也要落在下風,更不用說政治經濟民生等處,這個差距拖的越久還要更為明顯,此時用上手段就是最為適合的時機了。

    前往荊南與孫策接洽是頗具風險之事,雖然有著很大的把握小霸王不敢傷害自己派去的使者但為萬全計似郭嘉賈詡這般的重臣劉毅還是不會派出,此時天耳之首劉云主動請纓,說起對孫策轄下的了解當今天下怕也無人可出此君其右。多年來領導天耳在隱蔽戰線上屢建奇功,二掌柜的隨機應變之能無人敢加質疑,劉毅考慮再三答應了劉云的請求,當然他天耳之首的身份絕不可暴露,只是作為天子密使。

    當年群雄一處討伐黃巾孫堅與劉毅相見之下就頗為相得,后他擔任先鋒進擊汜水關卻為袁術拖延糧草急于求戰之下又遭華雄西涼鐵騎伏兵,江東子弟損失慘重,孫策殺出重圍求救正是朗生前往苦戰將之解救,說劉毅對孫堅父子有再造之恩并不為過,論起來孫伯符也是他正兒八經的晚輩,此戰之后小霸王對兄弟三人可是一口一個叔父。

    劉云此去自是要攜帶天子的親筆信件以及密詔,劉毅在信中追憶當年與孫堅的同袍之情,言道文臺公其時為國討逆忠肝義膽,亦是建立功勛,而今伯符不繼父親遺志為大漢效力反而要與朕為敵實乃不智之舉,君之帳下周公瑾魯子敬皆乃眼光深遠勇謀兼備之人,對當今天下大勢不會看不通透,倘若爾等三人真為一家說不得還有一拼之力但以此時又豈能真正做到齊心合力?曹cao劉備朕已然將之列為大漢逆賊,誓要興兵除之,唯對伯符還念幾分故人之情,望君可以迷途知返為漢家出力則孫家榮光可以得到保存亦可為子孫后代謀福取利。

    劉毅在信中并未對孫策提出任何割地而治理的許諾,他能保證的只是孫家的名聲與富貴,但在政治上就不可能再有更多的訴求,且通篇洋洋灑灑數千言,沒有只字片語提及當年的救命之恩,朗生根本不屑為此挾恩圖報之事,隱隱之中亦透出一股極為強硬的態度。在外交而言這并不是一種太好的辦法,俗話說漫天要價遍地還錢,倘若換了旁人小霸王定會懷疑他的誠意而不屑一顧,可劉毅卻是例外,他是無敵天下的猛將亦是百戰百勝的統帥,這信中所言才是他真正的風格,亦沒有人會懷疑劉毅承諾所具備的效力!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荊襄之戰 三

    開元皇帝登基大封群臣,并在皇宮之前正南方位建立功德碑,一眾有功文武及燕軍將士將會鐫名其上,亦有專人前往當年奔狼大戰立碑之處重新修繕,但只此舉便讓天子盡得全軍將士之心。當然軍中自古以來就有派別山頭,燕軍亦不能免俗,分封眾將劉毅已然盡量考慮細致但所謂眾口難調,這戰功高低與資歷深厚也原本就難以說清。

    當年北海太守孔融被黃巾張牛角圍攻,東萊太史慈殺透重圍前來燕地向劉毅求助,后二人并肩入黃巾營中,視千軍萬馬如無物,本來此事已了子義當去投奔其時的揚州刺史劉繇,但與朗生一番并肩作戰卻是深為其人的心胸氣度所折,后亦投在劉毅麾下十年來東征西戰屢建戰功,此次身為北平軍統領的太史慈被天子封為前將軍并九虎上將之一可謂名高位重,但在其麾下依舊還有不少下屬在為其鳴不平。

    甘寧為靖海王,趙云為常山王,此二人乃是當今天子結義兄弟,同生共死十數年戰功彪炳,與燕軍之中具有絕大聲望眾將自不會與之相比,龍驤軍統領徐晃、虎衛軍統領張合久隨燕王亦是名揚天下,龍驤虎衛向來并稱燕軍兩大王牌,此二人為眾將之首當是名至實歸。北平軍眾將士為他們的統領鳴不平的乃是張遼高順二人位在其上,他們還是在并州戰役之后方才投效燕王的,當然在軍中誰也不敢言天子有所偏頗,但以武安國為首的一干將校還是對此事很有些意見。

    至于子義本人倒沒有與此任何的想法,如今他功成名就妻賢子孝只想著為天子在戰場上再建功勛,在性格上太史慈與趙云多有相近之處,皆是那種為大局著想并不太過在乎自身名利之人,麾下士卒有些怨言一開始子義也不愿多言其過,可后來此言竟在軍營中越傳越盛他才出面將眾將訓斥了一番。征南將軍張遼張文遠武藝超群將略非凡,司隸一戰若非他冷靜沉著力挽狂瀾就不會有后來天子親征大破韓張聯軍,此番漢中之戰守衛堅城力拒數十萬曹軍精銳堅如磐石!

    征北將軍高順高敬方當年在司隸之戰便受燕王重托領軍攻克虎牢,其時便連公明雋乂二將軍亦在其帳下聽調,亦未曾聞二位有任何微詞,兗州之戰正是高將軍領兵攻克樂平生擒曹軍大將樂進為我軍立下頭功,有此等功績陛下將之位于慈上乃是真知灼見,陛下知人之明誰敢不敬?這大漢亂世若無陛下豈有我等家人之福?慈今生只愿為陛下征戰沙場雖百死亦不改其志,爾等之言可以休矣,再若聞及休怪本將軍不顧情面以軍法治之,此時陛下方剛身登大統,曹劉二賊尚還未滅,正是盡心竭力與此中之時,豈可將心思用在這些細枝末節之上。

    子義這番話義正言辭擲地有聲,一腔忠誠之心溢于言表,眾將聞之皆是信服,便不再多言,后劉毅聞之贊曰:大丈夫進不求名、退不取利,子義實乃為丈夫也,當為我大漢軍中之表率!天子登基之禮一成靖海王與常山王便聯袂自北平而回,到得軍營之中常山王對太史慈此舉亦是大加贊賞,并與荊襄一般在營中為眾將進行授銜儀式。

    軍中既有子義這般不將功名利祿放在心間的大將,卻也有為此力爭之人,這倒也不能完全說前者就勝于后者,便是爭功之中也能見男兒之志!此處說起來便是嚴綱與華雄二人,對張遼高順他們倒是信服,疾風軍統領高覽高亭軒早在司隸一戰拼死阻擊韓張聯軍便是建立殊勛,其統軍之能亦是可圈可點,嚴仲甫與華子威不服氣的乃是烈火軍統領麴義,說起來與虎衛軍統領張合還脫不開干系,雋乂對麴義可是一肚子意見,二人素與之交好亦是一般。兗州之戰烈火軍雖也是立下戰功但在主力軍中并不太過突出,當年在冀州軍中麴義的驕橫跋扈等事亦成了眾人的理由,對此事劉毅采取了冷處理的方法,只要不影響各軍的合作,這些相爭也并非壞事,相信麾下將領絕不會不顧大局。

    當然在登基之后劉毅亦是忙的不可開交,說是日理萬機也絕不為過,九五至尊可不是那么好做的,除非你想做一個昏君,否則那種工作強度絕非常人可以承受。且手中掌控大漢江山之后劉毅還有著更多的理想要去實現,種種新政與利民之策都需要通過它的手去實施,這每日勤政殿上的燭火幾乎都是徹夜不滅,也就是朗生有狼王之體天賦異稟精力旺盛之極,但面對那四地云來的奏折也是頗有頭疼之感。

    華夏傳統向來是男主外女主內,開元皇帝埋首與繁復政事軍事之中,皇后蔡琰亦要為后宮之舉勞心勞力,劉毅登基自然不會再住在原本的燕王府中而是全家搬入北平皇城,這里歷年以來都經過不斷的修繕與興建,此時規模已然不在當年東都洛陽的皇城之下,且隨著燕地經濟與生產的不斷發展,各種工藝亦有了長足的進步,北平皇宮就將此體現的淋漓盡致,較之東西二都還要更為恢弘大氣匠心獨運!

    新皇登基自然要有新氣象,月來皇宮之中又有了一番擴建,劉毅將之命名為紫禁城,雖是除他之外再無人知其典故卻也是人人叫好,所謂紫氣東來富貴之極,正應為天子所用!原本燕王府中一干女眷侍婢隨入宮中,而那些仆從就不能與之一般了,皇宮內院當要以內臣為侍,其實在劉毅心中一直覺得此法頗為殘忍,可此乃祖制卻非他一人之力可以更改,便是想一切從簡都無從說起,這內宮的主管便是當年獻帝身邊的心腹張云,此人心思細密行事穩重亦頗得劉毅的賞識。

    身為燕王劉毅有側妃十人,侍妾十余人,如今身登九五這個數字顯然就太過單薄了,天子勤于政事無心于此,自登基之后皇后亦在不斷充實著后宮的人員,衛家次女衛若蘭便在劉毅稱帝之后十日被迎入宮中為淑媛之一,此外亦在民間甄選美女百人入宮,這些舉措皇后為之有理有據,也得到了群臣的一致支持,京中百官家有適齡女子者也很是積極的參與其中,能與皇上攀上親家可是很有誘惑力的一件事。

    天子每日與群臣議事并在勤政殿中cao勞國事之后還是依照以往的慣例由眾妃侍寢,丈夫的心思蔡琰不是不知,但身份地位的變化卻決定了他不能如前一般,那些青春年華正盛的少女亦需承天子恩澤好為皇家更多的開枝散葉,使得大漢皇室越發興盛。于是乎一月之間劉毅每晚都要觀瞧那些甄選而出的美女圖畫,換做他人可能會是一種享受,可對見過后世無數高清照片的朗生而言卻未必如此,一月的時間天子在新進后宮的女子之中亦只寵幸過衛淑媛一人,皇后倒是有心相勸只不過見夫君天天埋首在如山的案牘之中又怕損及了他的精力,這方剛登基千頭萬緒,此后宮之事自己料理完善再從長計議卻也不遲。

    漢時商人的地位較為低下,原本的天下六大商家能夠有如此的聲威名望亦與亂世及族中有人擔任要職有關,不過這種情況在劉毅擔任幽州刺史之后就已經漸漸得到了改善,此次天子專門設立商部亦算得上是一次真正的正名!多年之中對劉毅支持力度最大的無疑是冀州甄家,燕王登位之后他們獲得的名望地位也是最高,甄宓之地甄均、甄安皆在商部之中擔任侍郎之位,甄家亦成了開元朝四大官商之首。

    這四大官商乃是甄、趙、衛、張,劉毅為此事的目的便是參照后世國家資本的做法,有一些經濟領域是必須要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的,說白了亦與國有企業有相同之處,當然為了防止他們坐大而導致壟斷的出現亦會有一系列與之相關的律法出臺,如今向朗、魏悠等人亦在全力協助天子完善大漢律,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有著商法的影子。

    甄家的根基在冀州,產業涉及煤鹽鐵米等各個領域,他最強之處還是為燕軍提供軍械,隨著需求的擴大單單器具所及其下屬的能力已經難以滿足百萬燕軍的需求,片面擴大亦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和甄家開展緊密合作不但可以擴大生產規模亦可帶動整個民間產業的提升。

    衛家乃是司隸第一大家,其車馬行亦為眾家之最,在四大官商的定位之中他的主營將會是日后的大漢交通建設,包括那條貫穿南北的大運河,而在衛若蘭入宮之后他們與天子之間的聯系亦是越發緊密。

    此二家原本就在六大商家之列,至于趙張兩家顯然就和劉毅的關系更為密切,趙家之主趙海與朗生實有兄弟之義,而張家之主張海更是天子的娘舅,原本他們雖是發展極為迅速但比之六大商家尚有一些差距,可此次朗生以劉氏的部分產業填補其中亦使之一躍便有與之分庭抗禮的實力,論資產還要在糜朱秦等四家之上!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荊襄之戰 四

    作為一個穿越者,在登上天下最高權力的皇位之后,劉毅對于大海的期盼是要遠超華夏歷史上所有君主的,假如你將眼光放寬到整個世界,那么近代人類歷史的大發展便是始自歐洲的大航海時代。一代又一代冒險者們用探索未知世界的無限激情拉開了一副波瀾壯闊的序幕,而在當時可以稱得上最為強大帝國的明朝雖然擁有領先世界數十年的先進航海技術,卻因為閉關鎖國的政策和封建勢力的過于強大而將社會制度發展的萌芽扼殺在了搖籃之中。之后華夏的前進速度遠遠落后于西歐,也造成了近代受壓迫的歷史,豈不令人扼腕嘆息?

    那些不堪回首的屈辱歷史劉毅可不想讓之重演,而這個時代的現實也給了他更多的發揮空間,畢竟自秦至漢封建社會雖也是高度發展起來但還不至于似后世明清那般達到頂峰,此時利用自己極高的威望去加以改良受到的阻力也會小上許多。也許自己并不能左右那段千余年的歷史,但至少可以盡力去為之埋下一些種子并打下一些根基。

    封建社會的根本矛盾是什么?近代馬列主義對此的分析還是頗為準確的,土地日益集中在那些大地主大世家的手中造成占據社會絕大多數人口的百姓難以擁有自己的土地,這種情況愈演愈烈就會讓生路斷絕的他們揭竿而起,而王朝更替根本制度不加改變就只能讓之周而復始始終不能解決本質問題。此外就是皇權的過于集中,雖說有時獨斷專行比之民主制度還要擁有更高的效率但人是不可能不犯錯的,一般人付出的代價最對是自己或家人承擔,但九五之尊若是有錯承擔這個后果的就是整個國家及千萬黎民百姓,這些例子亦是屢見不鮮。

    知曉這些只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就算如今朗生身為天子大權在握也不可能采用太過激烈的手段去加以改變,否則只會造成社會的動蕩。劉毅苦思良久而得的方法便是先從制度與外圍做起逐漸向內延伸,這樣的改良是不可能在他有生之年完成的,但他亦要去改變人們的一些根深蒂固的想法!在此大漢律便是一個頗為有效的手段,以法律的形式來限制地主階級甚至是皇族的權力怕也是唯一可行的辦法,今后擺在劉毅面前的重要任務就是加強律法在所有人心中的地位。

    這些乃是從社會政治制度出發,與之相應的經濟基礎就必然也要做出調整,封建時代是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作為基礎的,農業生產就是最大的根本,雖然在各個朝代亦不缺乏興盛的商業但商人的地位卻是始終底下,這就決定了他們不可能發出對社會具有決定性的聲音!劉毅興商就是從這個角度出發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隨著此后的不斷發展當他們的力量強大到可以獨立成為一個階級的話就自然可以推動社會的變革,哪怕因此付出額代價是自己建立的王朝崩潰朗生也在所不惜,只要整個華夏名族得以繁榮昌盛他并不會在意家天下會如何,而幾乎每次社會制度的進步亦會伴隨著社會的激烈動蕩。

    工商不分家,在近代社會之中工業更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就目前而言大漢還沒有真正的工業可言,但器具所的發展和造船業的逐漸興盛就會讓現今的這些手工作坊及規模較大的造船廠發展起來,因此航海業就成了劉毅必須去提倡發展的,一旦海路得到拓展各種各樣的需求就會增多,亦會反過來推動國內各個與之相關行業的發展。

    如今大漢的海事還多是軍事用途,也是以官方為主,這樣的方式在今后劉毅還會堅持加以推廣,但亦要重視民間的力量,有的時候商人為了利益是能做出人們難以想象之事的,偉人說過戰爭的偉力存在與民眾之中,這推動社會的創造力也是如此。如今以房山船塢的規模在保證供應飛虎軍軍用的同時也可以有一些余力用作其他,當然運用民間的力量劉毅也要找一個信得過的人,趙海就成了最佳的選擇。

    過馬一戰劉毅負傷,趙海心念兄長不遠千里前來探望,那段時日直到回京他都陪伴在朗生的身旁,對于自己這個能夠平等相交的朋友劉毅亦有著很深的了解,在趙海身上絕不缺少那種探索未知的激情,須知現今的這幅大漢全圖可是有著此人不小的功績!而在相談之中劉毅所描繪的那個充滿新奇與刺激的世界亦讓趙海激動不已,他肯定不會懷疑兄長言語之中的真實,哪怕再過荒誕再過不可思議,雖然不知道劉毅的這些知識究竟來自何處,但趙海對劉毅的信任近乎盲從。

    還有一點是趙海沒有想到了,兄長竟然將劉家將近三成的生意轉交給他,現在的趙匡胤絕非當年那個強搶民女的紈绔子弟,他的生意由小到大也近乎到了六大商家那般的地步,這三層生意的背后可是數以千萬計的財富,但在劉毅口中卻是那般的輕松!對此趙海感激無比的同時自然堅辭不受,兄長給他的實在太多,朗生苦說半天無果亦只有動用強硬的態度,并言及這三成生意并不是白給,自己無法脫身有很多的想法都需要趙海來代替他完成,至此后者方才承擔下來。

    兄長一力托付之事趙海為之自然是全力以赴,在此后的數十年中趙家儼然成了大漢航海業的一面旗幟,亦在其中推陳出新略有建樹,為漢帝國乃至整個時代對海域的探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影響之大范圍之廣都是前所未見,與大漢帝國之中百姓提起趙家皆以七海名之,七海趙家便在數千年后的史書之上亦為后人所津津樂道!

    海路交給了趙家,這陸路之上與四方的交流劉毅亦準備以張家為主導,他要將絲綢之路的影響進一步擴大,讓大漢在拓展自己視野的同時獲得更多的支援與發展動力,西域使團已經先行為此打下了基礎,通往周邊國家的安全路徑亦有所探明,商業之間的交流不但能讓漢朝的經濟更為繁榮亦可為之后漢軍的兵鋒所指提供足夠多的信息。

    “中原一甄、見道即衛、七海有趙、萬里見張?!边@是后來大漢百姓對于四大商家的概括之言,中原一代礦產豐富,以鑄造業為主導的甄家自然要以此為根基,亦是華夏最為中心的部分;見道即衛說的乃是衛家在交通建設方面的成就,幾乎有官道的地方就有衛家的影子,七海趙家不必多說,這萬里見張說的正是將域外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的北平張家,便是遠行萬里之外都可以看見張家行商的商隊。劉毅是希望通過樹立起幾個大商家來為后世的變革增加一些力量,這個目的能否達成就要留待百年之后再觀其后效了,此時也難述優劣之處。

    天子帶頭勤政不止,一眾文武官員也不敢有絲毫的疏忽,新皇登基往往也是立威之時,誰也不愿意在這個當口作為反面典型出現?;蕦m之中的勤政殿如今就是劉毅的辦公室,其守衛之森嚴比之以前的燕王府及州府之中都要嚴密十分,就是太子劉桓都要依照程序方可求見父皇,縱算朗生本意并非如此但這也是皇室數百年來的規矩。當然凡事都有例外,有一個人是被特許隨時進出的,那便是戲志才。

    哪怕手頭有再多的大事要辦,統一之戰的進程仍然是眼下的重心所在,劉毅之所以沒有御駕親征乃因剛剛登位諸事繁雜,待稍稍理出一個頭緒一切踏上正規之時他還是會親自領兵南下的,揚州劉備以及與他為敵十數年的曹cao他都要親手給他們一個結局!因此荊襄之戰雖是遠在千里之外可每日軍情都必須飛鴿傳書報來京中,這些軍情會先由戲志才及天狼眾人分析匯總再由前者親自入宮向天子面稟詳情,雖然身為刑部尚書可郭嘉此時不在京中,一應事物亦由戲志才兼管。

    曹昂等人在壽春之處為趙云親率大軍所逼退,曹營眾將連同兗州撤離的十余萬曹軍亦撤到了襄陽之處,這無疑增強了曹軍在荊襄之處的實力但與之相應在常山王回歸之后前征北將軍高順的遼東軍與前將軍太史慈的北平軍兩大主力也被解放出來,至于高覽的疾風軍則要連同麴義的烈火軍一道配合靖海王在豫州徐州筑其穩固立體的防線。

    時間進入九月,各地的秋收都在如火如荼的展開,各主力軍的整補與休整也大致完成,身在壽春的常山王趙云手中可以動用的機動兵力已有十余萬之多,正是與賈詡郭嘉集團配合對荊襄進行總攻之時,此時他們都還在等待著天子發動總攻擊之令,而劉毅與戲志才在等的卻是劉云與孫策方面溝通的消息,九月十五將會是最后的期限!



<u id="0bgj4"></u>
  • <wbr id="0bgj4"><source id="0bgj4"></source></wbr>
  • <sub id="0bgj4"></sub>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legend id="0bgj4"></legend></wbr>

        <sup id="0bgj4"></sup>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wbr>
        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