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節
書迷正在閱讀:逆行仙途、都市夢探、甜妻來襲,總裁霸道寵、邪神桃花劫、末世穿書文之女配、龍臨異世、相公種田忙:帶著系統去重生、混是一條路、真靈九變、超度
原本正常狀態下的蚊子,只要有合適的繁殖環境,再加上充足的食物,短短一周就能繁殖出新的一代,這種周期,在許多昆蟲中還不是最快的。 在變異后,它們的繁殖速度更是大大提高,提高到讓人類難以快速滅絕的程度。 原本在狹小的島嶼上,大部分的變異昆蟲因為缺少食物,無法完成繁殖行為,沒有足夠的營養,是不可能成功進行繁殖的,這對于所有的生物都是一致的,小到細菌的分裂,大到人類的繁衍,都要吸取足夠的養分才能進行。 現在脫離了那個牢籠,這些昆蟲們,終于肆意地繁殖起來。 大量的植被被毀滅一空,人類終于驚慌起來,單靠人力,是不可能應對大數量的昆蟲的,何況它們的體型更是增大了許多倍。 唯一指望的就是殺蟲劑,病毒武器,細菌武器,人類寄希望于科學家們快速拿出針對性的殺傷性武器,傳統的殺蟲劑毫無作用,實際上這些殺蟲劑,連一些有了耐藥性的病蟲害都無能為力,又怎可能對這些發生了特殊變異的昆蟲起到作用。 而各種和變異昆蟲相關的病菌或病毒實驗也在緊張地進行著,昆蟲本身的天敵也有很多,許多病菌一樣可以殺死那些看似繁殖速度極快的昆蟲,一旦找到有效的病菌,以病菌的擴散和繁衍速度,足以解決這次危機。 這也是這次變異昆蟲危機中,人類最有希望的一條道路,而其他解決道路,無論是收縮抵抗,還是進行常規武器的消滅,甚至核彈這種大殺器也毫無意義,如果人類早下決心,核彈倒有可能起作用,但現在對這個數量的變異昆蟲,繁殖速度極快,分布到了全球范圍,那么任何常規武器都無法真正完全消滅這些變異昆蟲,只能臨時清理一些干凈的區域。 大量堅固的全封閉堡壘被緊急建設了起來,在靠著常規武器還能起作用的情況下,一些區域被迅速清理出來,大量的防彈玻璃被用于建造全封閉的溫室,來給人類留下最后的避難所。 但在這個過程中,大量人類被拋棄,被昆蟲們獵殺,當昆蟲們進入各個大洲之后,僅僅過去一個月,就殺死了超過九成的人類。 普通人類根本無力對抗這些變異昆蟲,他們雖然個體比起人類還是要小得多,但一來數量極多,二來變異的口器和肢體,成為了有力的武器,人類普通的防御手段,在它們面前毫無意義。 靠火焰驅散這些昆蟲,它們往往有著比人類更久的耐心,一些昆蟲可以數天不吃不喝,但人類卻做不到這樣,在收集食物的過程,在尋找飲水的過程中,人類唄迅速地消耗著。 沒有人出現特異功能,也沒有哪一個主角突然爆種,找到這些昆蟲的人類。 在真實環境的演化中,沒有導演的安排之下,那么人類總是要付出極為慘重的代價,在不停地試錯中,去找到解決辦法。各種困難的解決,都不是那么容易,在沒有先知的情況下,想要找到解決道路,總是要靠不斷的努力,再加上必要的運氣。 解決方法,其實人類一直在尋找著,人類曾經靠著一種病毒武器,殺死了在澳大利亞蔓延成災的兔子,現在人類想要殺掉這些突然出現的變異昆蟲,也只能寄希望繁殖力更強的病毒或者細菌。 他們在不停地尋找著,無數人類科學家夜以繼日地工作,無人懈怠,沒人是為了榮譽而工作,這個時候,只要一個稍微有些智商的人,都明白人類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 幾乎整個地球百分之九十的土地上都遍布了這些昆蟲,它們繁殖速度之快,讓每個人都無法接受,一片片的草原變成荒蕪的土地,一座座青山變成禿山,人類好不容易維持下來的環境,在短短半年中,就變得不能再糟糕。 人類的數量只剩下了幾千萬,這些人只能集中在一些最堅固的堡壘中,這些堡壘無一不是全封閉的,上空是堅固的玻璃,下面的是厚達幾米的水泥澆筑地面。 人類的食物倒是不缺,雖然常規的糧食,大多數被這些昆蟲消耗一空,但這些昆蟲很多變異后,仍然可以食用,比如蟬之類的幼蟲,原本就是美味,甚至蚊子之類的,被殺死之后,只要不計較,也是可以吃掉的。 這些昆蟲數量之多,足以供給人類相當時間的食物,當然隨著全球的植被被毀滅,不懂得種植的昆蟲們,遲早會被餓死大半,直到它們的繁殖速度和植被恢復速度之間達成平衡。 人類到現在還無法相信,僅僅不到一年,一場似乎看似不起眼的危機將人類逼入了絕境。這原本是一場看起來可以輕易被解決的危機,因為它不像洪水那樣無法抵御,也不像彗星那樣難以抵抗,僅僅是一些看似變強的蟲子,仍然是沒有智慧的,但卻將有智慧的人類,逼迫到只能被動防守。 事實上,不能怪那些科學家們不夠努力,但一種藥物的發明,本來就是極為困難,何況變異昆蟲有無數種,想要找到一種普適的病毒或細菌武器,更加困難。 當時澳大利亞政府對付兔子就先后使用了無數武器,最后才找到針對性的病毒武器,感染了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兔子,才讓這場災難停止。當然后來很多人調侃,這種兔子災害永遠不可能發生在某些國家,因為那個國家的人比兔子多得多了,讓兔子是不可能有肆意繁殖條件的,也只有澳大利亞這種空曠草原太多的地方,才能讓兔子這種看似無害的動物變成心腹大患。 這些變異昆蟲的危害,遠比兔子更加大,它們已經吃掉了整個地球表面上的植物,除去海底的那些,得以幸存,現在一塊綠色,已經變成了奢望。 第四百五十六章船行海上(上) 第四百七十意義 李林在上空之中,以現在的本事,自然不必擔心會被人類此時的觀測手段看到,他從頭到尾地看了一場末日危機的起始,發展,尾聲,現在只剩下結局。 人類該如何破局不是他關心的重點,他此來的目的,究其根本無非是找到在虛空中移動空間的方法。 而一個空間在虛空中的空間坐標會發生變動,最平常的情況,就是它擴張或者縮小的時候。擴張自然不用說,體積變了,在虛空中相對物質宇宙的坐標自然會發生改變。這點易于理解,也是最容易觀測到的。 這個《末日危機》次元空間,是他最早控制在手的一個次元空間,積累的資料極其豐富,不說這次昆蟲變異危機,單單是之前無數次末日危機,關于這個次元空間的變化,主神空間內就積累了無數資料。 這個次元空間體積發生擴張的時機,出現在輪回結束后這個次元空間再次從虛空中誕生,擴張的條件,則是之前那次末日危機,人類成功渡過,完成這次輪回,下次這個《末日危機》次元空間誕生時,才會在體積上發生增長。 在整個輪回復生的過程中,整個次元空間相對于物質宇宙的空間坐標大體不動,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自然不可避免地發生著變動,這其間的過程,就是李林觀摩并且吸取經驗的途徑。 他來到這里,直接目的便是從中體會如何移動一個次元空間,想要做到如此,便要首先明白,這次元空間誕生之妙,從其誕生的根本上,才能體會cao控其運動的根本道理。 這不同普通的空間規則,空間跳躍,空間投放,看似高妙無比,但實質不過是在空間內部移動一些物質罷了,與cao控整個空間在無盡虛空中運動,難度無異天淵之別。 如果找不到根本竅門,單靠積累的精神力驅動,憑借他現在的積累,無異癡人說夢,根本無濟于事。本源意志做到了將永恒堡壘在無盡虛空中移動,那是因為永恒堡壘存在于本源意志中,猶如船在海上一般,海上隨意起一個風浪,便能讓巨船移動位置。而他想要做到同樣的事情,就如同船上之人移動船一般,必須要讓船得到移動的動力,而這個動力來源,就是其中關節所在。 他對此已經有所領悟,永恒堡壘這艘大船在無盡虛空中的移動,最終還是要以精神力為基礎,但問題癥結,就在于船本身能夠提供的動力有限,他本人更是沒有力氣撐起竹蒿,讓船前行,非得借助外力。 但仍然有些辦法,否則之前永恒堡壘就無法度過那場危機。 辦法極為簡單,船行大海,沒有蒸汽燃油動力之前,或者借助風力,或者借助洋流,或者兩者皆備,其道理一樣。李林現在要做的,就是如同早時行船一般,借助風力或者洋流,這兩者歸于無盡虛空之中,那就是找到虛空中能夠讓次元空間位置變化的因素,cao控其來移動次元空間,如同借助風力洋流一般。 而這些引起次元空間變化的因素,已經涉及到整個宇宙的根本奧妙,哪怕是那些高等文明,仍然未能踏足,否則他們就不會被誤導,導致白白浪費一次攻擊。 他來之前,已經看遍了主神空間關于這方面的資料,心中略略有數,此時親身過來,便是要進行實地試驗,這一過程關乎自身根本安全所在,自然不能假手他人,連分毫都不能讓外人知曉。 一旦掌握了風向洋流,在大航海時代,無異于有開辟一個新的黃金航道基礎。而在當下,如果能夠掌握精神海洋的風向和洋流,那就意味著他擁有自保的力量,命運之觸固然好用,但它卻不是決定性的規律,而是概率性的,就如同之前在dota世界中的幸運之神,一切都可以看成幸運,就算施展了神術,也只是有增大幾率,而不會保證絕對成功。 而涉及到他根本安全之事,一次或可憑借運氣度過,但長久之事,卻不能次次寄托于運氣,否則就無法掌控自身生死,因此掌握如何主動移動永恒堡壘,是當下最關鍵之事。 受到之前被高等文明鎖定空間坐標的教訓,他現在已經將永恒堡壘在物質宇宙中留下的空間坐標盡數毀去,這就使得他們在很長時間無法找到永恒堡壘在無盡虛空中的具體位置。 但這并不意味著絕對安全了,高等文明固然現在無法再通過物質宇宙的空間坐標,直接鎖定永恒堡壘的位置,但不是說他們就沒有辦法找到,只是需要花費太多力氣。從他們暴露出來的技術來看,至少他們可以通過最笨的辦法,不停地進行無盡搜索來找到永恒堡壘。 雖然無盡虛空沒有物質宇宙的距離概念,但并不是說它內部的事物就胡亂排列,而是如同腦海之中的事物一般,距離沒有意義,就如同人可以自己瞬間想象到長安和洛陽,兩地之間不會有任何距離的障礙,但實際上的相對排列關系不會改變。 永恒堡壘同樣如此,盡管它在無盡虛空之中,但實際上相對于物質宇宙的位置仍然有跡可循,那就是在地球附近,因為它最早便是來自地球,其次元空間的開辟,也是相對于地球的位置而來,只是由于無盡虛空本身毫無距離概念,因此物質宇宙的其他位置,對它而言也沒有區別,但反過來,物質宇宙的人對它就不是這樣,因為物質宇宙帶有距離概念,這些高等文明從地球附近進行次元空間的搜索,遠比其他地方要容易找到永恒堡壘。 這些事情,李林在長久的次元空間探索中,已經非常清楚,只是這些東西都是最高機密,普通人類是絲毫不知道內情的,甚至連物質宇宙之下,還有無盡虛空的概念也不清楚,這些更是科學理論難以涉及的領域,以人類的理解力,也只能用一些猜想的理論去做推演的基礎,而因為沒有實際觀察數據的支持,不能真正理解。這些事情,他當然也不會暴露給第二個人知道,雖然那些高等文明應該了解這些,但目前還不是將它們公開的時候。 現在落到當下,如何移動一個次元空間,就要用到這些概念。 無盡虛空,只是一個抽象概念,其對應的就是這個本源宇宙的另一面,它隱藏著無數次元空間,如同本源宇宙的另一極。 虛空之中,究竟有哪些因素來影響次元空間的運動,李林需要親自觀察,在已有資料基礎上,進行推演和驗證,以便讓他能夠確定該如何執掌這些因素。 當下這個《末日危機》次元空間變動的很快,一次末日危機的周期,往往不過三五年,相對于本源宇宙來說,更是一段極端的時間。實際上無盡虛空中,空間距離沒有意義,時間長短也沒有意義,而次元空間內部的時間,相對于本源宇宙來說,更是有不同的時間差,就看其與本源世界的差距。 李林要等的就是這個次元空間進入輪回,讓后等待它的重生,寄希望從這段過程中,找到影響它運動的諸多因素。 此時這個世界已經演化到了最后時刻。 “導致這些昆蟲變異的是這塊來自太空的隕石,從昆蟲的蔓延情況來看,正是它導致了這場危機。這塊隕石原本是在xxxxx處,我們已經找到了,它的體積只有一個拳頭大,但就這么小小的一塊石頭,導致幾十億人的死傷,是一切的罪魁禍首。但這些昆蟲的變異基本完成,毀掉它也不可能讓這些昆蟲變異停止,重新退化,我們只能分析出來它導致昆蟲變異的原因,……” 在變異昆蟲肆虐地球一年多之后,僅存的人類終于找到了這起危機的根本起源,尋找原因的過程無比曲折,畢竟昆蟲的變異難以解釋,但通過派出了大批部隊到昆蟲變異最初起始之地,不惜犧牲,四處搜索,先后使用了無數技術,才終于檢測到一種奇特射線的存在,又耗費了大量時間,進而發現了那塊隕石的所在,再通過一些實驗后,很快就發現了它可以讓普通昆蟲發生基因變異,進而導致巨大化的結果。 這個過程實際上在昆蟲變異危機出現時人類就開始進行了,并沒有真正耽誤時間,但最早沒有給予充分重視,到了后來,昆蟲危機蔓延時,才得到了高度重視,但一塊小小的石頭,想要找到談何容易,如果不是通過某種特殊儀器發現了那種奇特的射線存在,最終通過尋找輻射源的方式,才找到了那塊隕石。 在找到隕石之后,很快這股射線的特性也分析了出來,它能夠影響昆蟲發生變異,但這種射線強度超過一定程度,反而能夠將昆蟲發生退化,就好像適當的溫度可以讓昆蟲繁殖,但過高或者過低卻會讓它們無法生存。 這種射線的強弱,對其他生物基本沒有影響,在確定了它的實地作用,的確可以讓大量昆蟲退化,變成以往那種對人類構不成致命威脅,充其量只是一場蝗災程度。 在這個基礎之上,人類開始研究如何通過人工來制造這種射線。 這種研究自然很快,有了針對性的目的,以及實驗對照物,科學家們在一個月后就拿出了成果。 短短時間內,人類最后剩下的工業基礎,就制造了大量可以發射這種射線的機器,并且把它們裝配到僅剩下的動力器械上,汽車、飛機,加滿了僅剩的燃料,開始一個城市一個城市地區收復人類的失地。 每收復一座城市,就恢復電源,安裝大功率的特殊射線發生器,進行全面的防護,凡是入侵的昆蟲,成片地開始退化,基因的瞬間退化,導致了那些變大的昆蟲,無法繼續支持相對龐大的身軀,紛紛在空中死去。 基因崩潰,意味著器官壽命到頭,再兇猛的昆蟲,也無法抵抗這種自然規律。 一場末日危機再次以人類的勝利結束,但這不過是一個輪回的開始。 末日次元再次和以往一般進入了輪回,從一個物質空間退化成精神的凝結體,退化為無盡虛空中一個小點,如同一枚卵一般,等待涅槃重生。 這個過程李林一直在注視著,正如最初他感受一般,這個末日次元的精神海洋又擴大了少許,連帶著凝結成的卵,也跟著變大了一絲,這種擴大是不可能用rou眼看到的,只是他在上面有過精神烙印,才能感覺到其體積的增加。 至于這個空間的物質,他也能夠看到,化成了無邊的能量存在,歸還給了無盡虛空。虛實相對,虛空之中,隱藏著無限能量,物質宇宙的熱量散失,最后是歸于虛空,唯獨在無盡虛空之中,方能實現虛實轉化,物質宇宙中,物質能夠變成能量,虛空中能量可以變成物質,這種轉變,便是在精神干涉的作用下,方能由無形化有形,由虛轉實,其中奧妙,涉及到整個宇宙本質輪回,其中內里細節,還遠不是他可以真正掌握的。 當末日次元消失之時,他就回到永恒堡壘之中,只通過意識對本源意志的接觸,卻歸納受著這個末日次元的演化過程。 一個空間在虛空中衍生,精神與物質的交互構成新的空間出現,如同陰陽互濟一般,其中道理看似玄虛,卻有本源為證,并非虛妄。正如一切道理到了最后,終究回歸于一致,其根源無非是這些道理如果以求真為唯一目的,其真實只有一個,萬千空間,其根本都來自于最初意志,求真到了最后,總歸要求到這上面來。 不知道過了多久,末日次元終于再次成型,其誕生猶如雛鳥破殼,一聲初啼,從虛空中一點上往外傳播,在精神海洋中起了一陣風暴,隨后無盡能量蜂擁而來,在其cao控中向物質進行轉化著。 李林竭盡全力地注視著,不敢有絲毫放松,雖然他看過不少次元空間的輪回過程,但每一次都有新的理解。 尤其現在面臨生死存亡,更是投入了莫大的精力。 如果說以前他只能籠統地認為次元空間的誕生是精神與物質的交互,那么現在他明白了更多的細節。 精神如何干涉的物質,物質又如何出現,都在這個末日次元的誕生過程中揭示出來。以往是看不明白,現在則是能夠從種種景象中明悟其中深意。 神說,要有光,因此有了光。有了光,才有世界。光就是能量,光照亮世界,就是能量轉化成物質的過程。 末日次元所在的一個小點,就綻放出了難以直視的一道光芒,它在無盡虛空中傳播,所到之處,原本無比黑暗之處,都被照亮,而所照亮之地,原本空無一物,此時卻一一呈現,從真空,到帶有稀薄物質的太空,再到星球,再到太陽,一種種物質世界的事物,紛紛相繼出現。 他看到這些東西,才第一次從實際過程中看到一個次元空間,究竟是如何在世界意志cao控之下,于虛空中生成。 雖然這與他以往的理論認知大有徑庭,但他明白這才是正確的景象,至于本源宇宙的大爆炸理論,那又是另外一回事,與本源世界中次元空間演化是兩個概念,兩者或有某些相似,但本質上的差別還是決定著兩者的誕生過程有著巨大差異。 別的不說,當前所在的本源宇宙演化,是遵循著嚴格物質規則,斷不會在如此短暫時間內,就將一個世界成型,一個星球的出現,都是億萬年時間的星云凝聚,才能最終成型,一個文明的星期,同樣是走過億萬年的道路,從最初的有機大分子,到單細胞生物,再到多細胞生物,植物,動物,各種各樣的生物競爭中,出現一種智慧生命,最后出現文明。任何一個文明的出現,都是一個傳奇,任何一個有意識個體的誕生,都是一個神跡。 人擇原理可以強硬地解釋這種極低的概率出現,但在有意識的智慧個體身上,他們仍然不會因為這種冷冰冰的理論,就不去感嘆生命的奇跡。 而這個次元空間的演化生成,就違背了一切科學道理,沒有時間差異,沒有距離限制,光照亮之處就是世界,一切都是瞬間成型,地球出現,森林出現,海洋出現,陸地出現,人類也是同時出現。 誕生就成型,成型后就開始運轉,沒有絲毫演化過程,文明不必從頭開始,更沒有復雜的物質演化過程,一個次元意志體就可以做到這些神跡一般的工程。神話中的開天辟地,演化萬物,就是如此。 任何一個人類如果能夠看到這一幕,就會明白為什么各個種族,不同文明,不同意識形態,都會有類似的世界開辟傳說,這都是因為世界意志在他們誕生后的意識中冥冥中刻下了世界生成的影像。 當有人開始領悟時,就會明白世界誕生的一種可能。 次元意志體在誕生演化時,就如同神話傳說中一般,它們并非對本源宇宙無所影響,而是在凝聚了本源宇宙中的智慧意識之后,又將本身的信息反饋過去。 第四百五十七章船行海上(下) 李林一邊思考,一邊看著末日次元演化完畢,演化后的世界,從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原樣恢復一般,但根據天眼給出的細節統計數字,整個末日次元空間輪回之后,與上次的對比,其體積增加了極少的一部分。不過雖然說是極少的一部分,但換算成普通質量單位,也是一個天文數字,畢竟這是一個空間的擴張。 更多細節的變化,就難以直接看出,但他能夠從中看出一些新的東西。 次元空間本身輪回的意義已經昭然若揭,在積累了如此眾多的探索資料,李林可以肯定,這些次元空間的每次輪回都可以看成從本源宇宙中掠奪物質和精神資源的過程,它們通過這個過程來壯大自己,每成功完成一次空間主題,就相當于滿足了本源意志中的某些意念,進而利用某種渠道,從本源宇宙中汲取更多的物質和精神上的資源,用于下一次的空間構建。 而一旦空間主題失敗,那就意味著它們在輪回結束時要被迫釋放一些物質和精神到本源宇宙中,導致其整體的削弱。 這種輪回的根本意義,對于所有次元空間應該都是一致的,但每個次元空間的根據其分類不同,對輪回本身卻有不同的態度。 次元空間李林將它們分成兩類,一種是科技類,一種是幻想類,區別就是前者沒有主動意識,后者往往有主動意識,或者可以生成主動意識。 科技類的空間很簡單,輪回的開始和結束,都受早已設定好的規律進行運轉,一個空間主題從誕生時就決定了,主題完成與失敗有明顯的判定,比如末日次元,如果人類全部滅亡,或者沒有度過危機的希望,自然是主題失敗,反之,如果人類成功度過末日,重新獲得發展的機會,就意味著主題成功,這兩種結果都會導致整個空間進入下一次輪回,空間意志體不會主動干涉或者阻止其中的過程,更不會主動幫助人類,所謂的命運之子,也只是預先設定中的主題人物,其后如何行事,如何演化都是根據空間內部固有規律而進行,不再有外部力量去干涉。 對于科技類空間意志體,輪回本身對它沒有本質影響,因為它沒有主動意識,不會有生存或者死亡的改變,就如同植物生長和死亡一般,沒有痛苦或者欣喜的概念。 但幻想類次元空間就不是如此,幻想類次元空間往往在一次輪回中,會產生一個有意識的世界意志,也就是所謂的創世神,或者其他同樣的稱呼。既然它有主動意識,那就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本能就懼怕死亡,而一次輪回對于這些幻想類次元意志體來說就是一次死亡重生的過程,上一個輪回中的次元意志體和下一個輪回中的次元意志體是完全不同的,雖然本質一樣,但如同雙胞胎一樣,就算幾乎完全一致的基因,一致的面容,也不能改變是兩個人的客觀事實。 這就導致了幻想類次元意志體往往會拖延輪回的到來,它們往往會通過各種手段使得整個空間的壽命變長,哪怕是主題已經完成,達到了輪回的條件,它們也不會如同科技類次元空間一樣,直接進入輪回,只要整個空間還穩固,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規則的破損而發生空間崩潰,就會一直存在下去,基本上都是達到空間最大壽命之后,被迫進行輪回。 就好比《暗黑破壞神》中一樣,那個空間在偉大之眼戰勝其他兩個空間意志體候選者之后,成為整個空間的唯一意志體,人類也在世界上占據了統治地位,而三大魔神早已被消滅,它們被整個次元空間放逐,那么主題就是完成了,應該進入輪回,但就天眼的觀察,至今為止還沒有進入輪回狀態,偉大之眼仍然在指導著那里的人類進行發展和進步,數百年內,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各種破壞性的魔法被限制,反而是建設類的魔法,以及相關的超自然力量被鼓勵,整個空間的爭斗被限制了極小的范圍之內。 根據天眼的估計,那處次元空間至少也有數十萬年的壽命,這些時間,足夠一些科技類次元空間輪回千百次了,但對方雖然應該知道輪回可以壯大空間本身,但由于生命本身的自私性,還是會選擇對自己有利,對整個空間不利的方式,那就是不主動進行輪回。 這些東西非常重要,不僅對李林未來的決策有著巨大的意義,就對當下的問題解決也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