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東唐再續在線閱讀 - 第231節

第231節

    俘虜狡辯道:“哪里有糧,就到哪里征?!?/br>
    崔禮光問道:“你迭剌部有多少人馬?又有多少人過河來征糧?”

    俘虜道:“我部有騎兵三萬,今天有五百人過河,明天卻不知有多少?!?/br>
    崔禮光問道:“你這話怎么講?”

    俘虜傲慢地說道:“我家夷離堇是大可汗的兄弟,他不僅可以讓迭剌部的人馬過河來征糧,還可以讓八部所有人馬來掠人口搶牲畜?!?/br>
    崔禮光再問道:“這么說,是大可汗讓你家夷離堇胡作非為了?”

    俘虜道:“那倒不是。是我家夷離堇和大可汗打的賭?!?/br>
    崔禮光追問道:“他們打什么賭?”

    俘虜道:“如果我家夷離堇能自由出入遼東,就讓他當下任大可汗!”

    原來,阿保機有五個弟弟,依次是:剌葛、迭剌、寅底石、安瑞、阿蘇。阿保機當上大可汗以后,就把迭剌部的夷離堇讓給老二剌葛來做。剌葛十分興奮,以為耶律氏從此可以壟斷大可汗大位,兄弟們都有機會來做大可汗。有一次六兄弟一起打獵,剌葛就把心里話說出來。

    剌葛說道:“大可汗是三年一選舉,大哥先做三年,然后我再做三年,接下來就是老三、老四、老五、老六,大家都來做一回大可汗,至少可以做十八年?!?/br>
    阿保機聽了這話就十分反感。他可不是只想做三年,也不是想做十八年,而是想獨坐天下到老到死,可從來沒想過讓兄弟們輪流坐莊?,F在不便駁回二弟的夢想,就順情說道:“既然是選舉,就未必是輪流。大可汗要由英雄來擔當。契丹與渤海一向以遼河為界,如果你們之中有人能把遼河變成自家河流,河東河西自由往來,就可以做下任大可汗?!?/br>
    剌葛狂笑道:“小小遼河,何足道哉!我要是當了大可汗,就到長白山去打獵,到松花江去放馬!”

    這本是阿保機兄弟們狩獵時開的玩笑,可是剌葛卻當了真。他為了當上下任大可汗,就不斷地向河東進犯。起初還只是利用張秀實來扇動新羅難民鬧事,后來就發展成派小股騎兵過河來sao擾。他想使用sao擾山西和河北的辦法來sao擾遼東,先搶牲畜,再搶財物,然后搶劫婦女兒童和青壯年男子,剩下老弱病殘無力保守故土,只好任他自由往來。

    崔禮光道:“這是剌葛有預謀地挑釁。我看不必審了?!?/br>
    大審理道:“拉出去,砍了吧!”

    親兵上來,把兩個俘虜拉出去砍了。這樣輕率地砍殺俘虜,是當時邊境上常有的事,各方都是這樣做??墒沁@次砍的不是刁民土匪,而且迭剌部的騎兵,就可能成為引發兩國戰爭的導火索??墒谴髮徖頉]有想到砍殺的后果,更沒有想到他自己和他的國家都將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親兵用木盤托上來兩俘虜的人頭,大審理看了一眼,揮手讓親兵退下,向崔禮光說道:“契丹人再敢過遼河,來多少我殺多少,看他的脖子硬,還是我的刀斧硬?!?/br>
    崔禮光道:“契丹人歷來是向南sao擾,與山西河北結怨極深?,F在劉守光做了燕王,一定會和契丹人有一場爭斗。大將軍可以和燕軍聯手挾制契丹人。本官回京后也要向陛下提出聯燕制契的建議?!?/br>
    大審理道:“能不能和幽燕聯盟,要聽陛下裁決。我只管守衛遼河?!?/br>
    崔禮光回到上京,向渤海國王述職。渤海國王大瑋瑎終于得到盼望已久的中原皇帝冊封詔書,成了名符其實的天孫國王,對崔禮光贊賞有加。崔禮光卻想著對左熊衛大將軍大審理的承諾,立即向國王提出聯合燕王的建議。

    崔禮光奏道:“臣在遼河沿岸親眼看到契丹人過河來擾??磥泶蚱醯ひ咽羌谙疑?,不得不發。然而力戰不如智戰。臣在汴梁結識孫鶴,回程時參加了燕王晉位慶典,深知幽燕和契丹是世仇。臣建議陛下聯合燕王共制契丹?!?/br>
    崔禮光這個建議是正確的,也是及時的,可惜渤海國王沒有注意到這項建議的價值。這時候渤海國王正被來自另一個方向上的威脅所困擾,那就是從新羅國分裂出來的后高句麗國。金弓裔把他的國名定為后高句麗國,就是要恢復前高句麗國的疆域,不僅要把新羅國北部分裂出來,而且要把渤海國南部據為己有。渤海國南海府已經多次受到他的進犯。

    渤海國王大瑋瑎道:“聯燕制契的事先放一放。孤王正有另一件外交大事要等你來辦。新羅國叛臣金弓裔在松岳稱后高句麗王,野心勃勃,意欲恢復高句麗舊國,長白山以南和大同江以北都是他要爭奪的范圍。孤王與百官議定了扶助新羅國消滅金弓裔的方略??墒遣澈c新羅國已有三十余年不相往來,必須有一位精明強干的縱橫家去打破僵局。這件事就非你莫屬了?!?/br>
    崔禮光奏道:“扶助新羅國消滅金弓裔,既可以消除南海府的危機,又可以和新羅國化干戈為玉帛,這是陛下的英明決策,臣愿竭盡全力去促成?!?/br>
    渤海國王道:“右熊衛大將軍達姑狄已經率領一萬騎兵在南海府待命。孤王授予你臨機處置之權,可以和新羅王約定時間,直接向申德發出進攻金弓裔的命令?!?/br>
    渤海國全權大使崔禮光肩負著渤海國王大瑋瑎的重托,出使新羅國。這是五十年來渤海國使節首次出訪新羅國。渤海國渤海國王大瑋瑎希望這種主動修好的行動,使兩國關系恢復友好,進而實現兩軍聯合行動,消滅金弓裔建立的后高句麗國政權,鏟除兩國共同的隱患。

    崔禮光到達新羅國都城的時候,新羅國孝恭王正在病中,代表國王來接待的是宰相金成烈。五年前,金成烈以鴻臚卿身份聘問大唐長安時,曾經和渤海國親王大封裔發生爭位事件,一直對渤海國懷著強烈的敵意?,F在由他來和崔禮光舉行會談,就注定了崔禮光要面臨重重困難。

    崔禮光是主動來訪者,自然要先拿出自己的談判方案。他鄭重地聲明道:“兩國山水相聯,本是接壤鄰邦,卻有數十年不相往來的歷史,實為兩國之痛?,F在金弓裔建后高句麗國,分裂新羅國土,危害海東安全,實為兩國之最大禍患。本大使此次來訪,意在消聊隔賅,一致討賊,鏟除金弓裔分裂勢力?!?/br>
    金成烈回應道:“金弓裔本是憲安王的庶子。十余歲入世達寺為僧,自號善宗,長期隱居。后來投江原道叛軍首領梁吉,率部攻取北原以東地區,封為將軍,勢盛自立,據有新羅西部及西北部。后來又移師松岳,攻占三十余城。初立國號摩震,年號武泰。又改國號泰封,年號水德萬歲?,F在竟然自稱后高句麗國之王,實在是叛祖叛族叛國的罪人。他欺世盜名,居然不顧新羅王族的身份,打起恢復二百年前仇敵之國高句麗國的旗號,不僅是新羅國的災難,也是渤海國的禍患。新羅國愿與渤海國聯手鏟除這個惡賊?!?/br>
    崔禮光道:“我家國王之意是除惡必須趁早?,F在渤海國大軍三萬人馬已經開赴南海府待命,希望新羅國出兵五萬,約定時間,同時進攻,令其首尾不能兼顧,可一鼓而破之?!?/br>
    崔禮光故意把渤海國派往南海府的一萬人馬說成三萬,既是炫耀渤海軍的雄厚實力,也是為了讓新羅國投入更多的兵力。金成根對這種虛張聲勢的行為并不理會,他也在打自己的算盤?,F在新羅國要應付的不僅有北方的金弓裔后高句麗國,還有南方的甄萱后百濟國。金弓裔的都城原州距新羅國首都金城有一千里,甄萱的都城光州距離金城只有五百里。對于新羅國來說,最危險的敵人是南方的后百濟國。如果渤海國出兵牽制金弓裔,新羅國就可以全力以赴剿平甄萱。這才是新羅國最希望的。所以金成烈的回應更是真假參半。

    金成烈回應道:“鏟除金弓裔,新羅國責無旁貸。既然渤軍三萬人馬已經在南海府待命,新羅國愿調六萬人馬參加會戰。務必要把金弓裔一舉鏟除?!?/br>
    崔禮光道:“請約定起兵日期,以確保南北同時進兵?!?/br>
    金成烈道:“兵貴神速,遲則殆。從今日算起,第十五天為進攻日期,到時新羅軍從南向北推進?!?/br>
    崔禮光道:“本大使立即趕往南海府督軍踐約?!?/br>
    金成烈道:“金弓裔覆滅之日,渤海軍可以盡取其錢糧財物帛,但不能占據一寸土地。請貴國務必遵守?!?/br>
    崔禮光道:“我軍只求殲敵,勝利之日,輕裝而返,不掠一草一木,不占一土一石?!?/br>
    會談圓滿結束。崔禮光直奔南海府,向駐扎在南海府的右熊衛大將軍達姑狄傳達了渤海國王的圣教,解釋了兩國合約,命令達姑狄按時起兵。達姑狄率兵來到南海府,就是要和金弓裔決一死戰,現在終于開戰之期在望,就召集眾將,下達了向原州進軍的命令。

    右熊衛左將軍尹誼,右將軍高子羅,各率三千騎馬兵,分左右兩路向原州推進,十天之后左路軍到達豐巖里,右路軍到達龍門,安營扎寨,休整待命。再過兩天達姑狄的中軍大帳前進到春川,與兩路前鋒形成三角布局,就象巨蟹張開鰲鉗,只等約定的時間一到,就要把原州鉗為碎片。

    金成烈調集了一萬人馬,以王子金興昌為將。金成烈向金昌興授計道:“你將一萬人馬分成六隊,虛設旗幟,冒充六萬,開到忠州安營,待渤海軍向原州開戰之后,如果金弓裔逃走,你就專打逃跑之敵;如果金弓裔堅守,你就虛張聲勢,切不可力戰。保存實力國上策?!?/br>
    金昌興依宰相之計,行軍到忠州就停止不前,安下六座大營,觀察戰局,等待時機。還有兩天就是與渤海軍相約進攻的日子,金昌興不知金弓裔是逃是守,也不知自己是該進還是該退,緊張得夜不能襪。明天渤海軍就要發起進攻了,金昌興的心情越來越不平靜。身為大將,他知道不如期進軍會造成怎樣的后果。渤海軍不能取勝事小,金弓裔不能消滅事大。畢竟金弓裔是新羅國的切膚之患,新羅軍怎么可以隔岸觀火呢?金昌興在最后關頭下定決心,要如期進軍,配合渤海軍,消滅金弓裔。

    可是,就在金昌興召集眾將布置明天進攻原州大計的關鍵時刻,金成烈派快馬送來緊急命令:金昌興立即回軍救金城。

    原來金弓裔也不是等閑之輩,他早已洞祭到渤海軍和新羅軍的意圖,就提前使了個同樣的計謀,派人去和甄萱相約攻新羅國,用后百濟國來牽制新羅國,逼迫新羅軍從北線轉往南線,他自己則可以全力應付渤海軍。這是四國相爭,兩兩結盟,各施計謀,處于中間受兩面夾擊的新羅國和后高句麗國,都采用了智退一路敵軍的策略,避免陷入兩面受敵的困境。

    新羅國宰相金成烈原本就把主力軍布署在西線防甄萱,沒有下定決心全力配合渤海軍消滅金弓裔,現在果然后百濟發兵來犯,只怕金城有失,就急忙下令讓金昌興回軍來救金城。金昌興也知道保衛金城比消滅金弓裔更緊迫,就立即拔營南下。

    這樣一來,就形成了渤海軍和金弓裔獨對的局面。渤海軍統帥達姑狄對這種戰局毫無準備,而金弓裔卻是如愿以償。兵法上說,有備無患。金弓裔對這種戰局有充分的準備,就如魚得水。達姑狄對這種戰局毫無準備,就步步錯亂。當渤海軍如期向原州發起攻擊的時候,立即遭到金弓裔的頑強抵抗。兩軍在原州城北展開激戰,達姑狄以為新羅軍會出現在敵軍后方,金弓裔很快就會首尾不能兼顧??墒切铝_軍此時早已向金城退去,金弓裔無后顧之憂,依托原州堅城做后盾,糧草補給充足,軍民同仇敵愾,將士越戰越勇。渤海軍沒有料到單獨對敵,沒有準備長期對峙,糧草要從南海府遠途運來,戰斗不能速勝,就開始急燥起來。急中可以生智,燥中也可能出錯。達姑狄恰恰就是急躁中出了錯。

    達姑狄召眾將來中軍大帳,重新布署戰術,他傳令道:“新羅軍背信棄義,使我軍單獨對敵,所有戰術必須重新調整。明日本帥和金弓裔對陣,兩位先鋒去攻原州。將他巢xue搗毀,他必然驚恐逃竄,那時我軍乘勝掩殺,可獲全勝?!?/br>
    達姑狄決定分兵去攻原州城,搗毀金弓裔的老巢。這是一個貌似精明實則愚蠢的戰術。因為渤海騎兵善于野戰,不善于攻城。如果在郊野對峙,或許還有打敗金弓裔的可能,拿騎兵去攻城,就是舍長用短,使騎兵的威力大打折扣。

    左先鋒大將尹誼和右先鋒大將高子羅領了軍令,立即率本部人馬,連夜開赴原州城下。次日乘金弓裔和達姑狄大戰之際,瘋狂攻城。原州是后高句國的都城,金弓裔早就防備新羅軍來攻,把城墻加高了三尺,城頭上堆滿了各種防守武器,具有很強的反攻擊能力,絕不是渤海騎兵可以一蹴而就的。尹誼和高子羅攻了一天,毫無進展。

    金弓裔和達姑狄激戰之際,得到原州遭到攻擊的消息。這個叛國叛家的賊首有著和常人不同的思維。他聽說渤海軍分兵去攻打原州,不僅不急,反而竊喜。他想,達姑狄分兵兩路,戰斗力已經大減,我如果乘機將他殲滅,就可以把南海府奪到手中。原州不過是山區中貧瘠的彈丸之地,南海府卻是依山傍海的豐腴之鄉。我寧可丟了原州城去占南海府。此念頭一生,他興奮異常,信心百倍,竟置原州于不顧,置自家妻兒老小于是不顧,傾盡全軍之力去攻渤海軍的中軍大營。

    金弓裔沒有因原州遭到攻擊而驚慌失措,也沒有分兵去救原州城,而是全軍來攻渤海軍中軍大營,這就大大出乎達姑狄的意料之外。他的營寨只有一萬人馬,抵不住金弓裔三萬人馬的猖狂進攻,不得不棄營而走。于是,達姑狄前頭走,金弓裔后面追,就成了惡狼趕羊之勢。達姑狄想要回頭迎戰已不可能,只好一路退到南海府。

    南海府已經長久沒有經歷過戰爭,對敵軍來攻城毫無防備。達姑狄倉促組織防守,卻因為兵力不足,民心不齊,防守漏洞百出。勉強支撐了三天,就被金弓裔打破南門。南海府是一座擁有二十萬人口的大都市,一旦被敵軍屠城,就會血流成河。達姑狄到了這時,就算可以不顧自己榮辱得失,也要考慮百姓的生死存亡。他驅馬奔向南門,擋在城門下,向擁進城來的敵軍大叫:我是達姑狄,要和金弓裔說話!

    敵軍把他擁到金弓裔馬前。達姑狄向金弓裔叫道:“達某愿以項上人頭,換全城百姓不死!”

    金弓裔笑道:“好,算你有種!朕只想要城要人,不想殺人屠城?!?/br>
    達姑狄道:“請大王暫緩進城,容我勸全城官民歸順?!?/br>
    金弓裔道:“給你兩天時間。后天官民來降,朕和平進城,如果不降,朕就武力進城?!?/br>
    轉眼到了第三天,南海府四門大開,達姑狄率領南海府官員出城來降。金弓裔趾高氣揚進城,封達姑狄為南海府都督??墒沁_姑狄無顏面對南海府百姓,當晚就在府中自刎身亡。

    金弓裔下令,按都督之禮厚葬達姑狄。消息傳到原州城下,尹誼和高子羅十分震驚。戰爭失敗,主帥已死,再打原州已經沒有意義,二人就分頭率部北撤。尹誼退到北水白山以東的白巖城安營,高子羅退到北水白山以西的江界城扎寨,一面向鴨綠府都督求援,一面派快馬向上京發出敗軍的戰報。

    第214章 秦王之尊(卅二)

    憨娃兒出手從不留情,王宗范的牙兵豈是他的對手?一名離得最近的牙兵上前掣槍欲刺,被憨娃兒猛然前躍,一記金烏天降打了個腦漿迸裂。

    另一名牙兵見了,慌忙從背上取下弓箭,彎弓搭箭射出一箭。憨娃兒以耳當眼,順手一抓一擲,那箭便反插進了牙兵的咽喉。

    王宗范見他舉手投足之間連殺兩名牙兵,大吃一驚之下,反應也是極快,來不及思考李曜為何出現在此,怒聲喝道:“擒賊先擒王!李存曜,某來拿你!”猛然抽出腰間長劍,朝李曜疾沖而來。

    李曜不與人對陣已有數年之久,但一身功夫卻也從未落下,聞言也抽出橫刀,傲然道:“那卻要看夔王能耐如何了!”

    王宗范所用兵器說是長劍,但唐朝的“劍”,其實仍是以橫刀居多,也就是后世日本刀的始祖,只是不加彎曲,平時用正面刃口對敵。他的劍法是為戰陣所練,風格自然是大開大合,此處乃是山林,略微有些施展不開,十成本事,只能發揮七成。

    李曜所用也是橫刀,不過他的三十六路青龍劍法卻并非專為戰陣所學,而是頗有游俠兒之風,在單人對戰之時,反占優勢。最近幾年他親自沖鋒陷陣的時間越來越少,親自對敵更是罕見之極,按說在對敵經驗上必然不如王宗范。然而武學一道,除了勤修苦練,也有悟性一說——其實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對自己和對手的優缺點進行判斷,繼而揚長避短、爭鋒相對——而在這一點上,李曜卻有優勢。

    事實上無論李曜還是王宗范,都絕非憨娃兒那種以力取勝的悍將型武將,“一力降十會”完全不是他們的對陣特點,因此他二人的對陣,從一開始就更加偏向于“智力型武斗”。

    王宗范搶上前來,招招搶攻,每一招都是出招迅速,但仔細看來,卻都是致傷致殘卻不致死的招式。李曜卻一反在指揮作戰時那種隨時搶占主動權的做法,毫不在意退讓,只求將王宗范的招式防得嚴密,不使其有可趁之機。

    事實上,他二人對戰局的把握都非常準確,因為有一個前提幾乎是肯定的:王宗范剩下的三名牙兵絕非憨娃兒的對手!

    王宗范知道自己一旦拿不下李曜,待憨娃兒收拾完剩下的三名牙兵轉身來斗他,自己也絕非此人的對手。他此刻已經明白李曜口中的“憨娃兒”,必然是名動天下河中軍“擎天一柱”朱八戒!朱八戒號稱“馬前無三合之將”,威名直逼李存孝當年,王宗范又不是魯莽之輩,豈敢看輕半點?

    然而問題是,眼前這位大唐右相,竟然絲毫不弱!王宗范覺得自己疾風一般的攻勢在他面前就像遇到了一座大山,山上樹木雖然被疾風吹動,但那山體卻永遠巍然不動。李存曜雖然時不時就后退避讓,但那明顯是深悉自己欲速擒而結束戰局的心思,才做出的判斷。王宗范連攻十余招,雖然將李曜逼退七八步,卻連李曜的衣角都沒沾著,瞥眼一看憨娃兒,他果然已經在追殺最后一名牙兵了。王宗范心中頓時生起一絲不妙。

    果然,李曜的劍法這時好像猛然變了風格,口中低喝一聲,再不退讓,反而迎著王宗范的劍鋒硬接一記。這一下大出王宗范意料之外,本想將原本的六七成力道加到十成,可瞬息之間哪能做到?

    只聽得“鏘”地一聲,金鐵交鳴,王宗范悶哼一聲,身子一晃,似要穩住,卻力不能力,踉蹌著退了三步,手中長劍已然斷做兩截。

    原來李曜見王宗范分神,立刻聚集全力反擊一刀,以硬碰硬,在這一瞬間扭轉攻守之勢。

    心戰勝于力戰,對于這一點,李曜已經掌握得極其熟練了。

    王宗范見憨娃兒已然提棒前來,倒也干脆,扔掉長劍,悵然道:“我敗了?!?/br>
    李曜笑了一笑,橫刀入鞘,道:“此刀名叫‘守正’,年前我親自監工制成,今日雖未見血,也算開了個好鋒。你雖敗于我手,其實是敗于此刀?!?/br>
    王宗范卻搖頭道:“我并非敗在這把刀上,而是敗于心思被你看穿?!?/br>
    李曜仍然微笑,道:“那便是敗于此刀?!?/br>
    王宗范微微蹙眉,一時不能理解。

    旁邊黃崇嘏忍不住道:“夔王還不明白右相的意思么?他這刀,名叫‘守正’,方才他之所以贏你,也正是因為‘守正’二字?!?/br>
    王宗范面色微微一變,想了想卻搖頭:“敢問右相,你如何知道自己所守的,就是正?”

    李曜道:“我《新儒論》中有說,儒之大者‘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便是我心中的正。我堅守此心,便是‘守正’?!?/br>
    王宗范雖也學文,但論辯才,哪里是李曜的對手,當下語塞。

    智乾卻問道:“若按‘為生民立命’之說,右相東征西討,大纛旗下游魂無數,卻該如何理解?”

    李曜不知他的底細,但剛才暗中偷看時已經知道他與王宗范本來并非一伙,而且看起來面色和善,并無殺氣,便回答道:“大唐并非西天極樂世界,天下紛爭,非由我起,非我能止。我所能做的,不過是讓天下盡可能快地恢復太平。我的關中河中等地興修水利、開荒勸農,又農商并舉、鼓勵創新,無非是希望世間萬民俱能平安喜樂,為此即便被某些人斥責為變亂風氣、奇巧yin技也在所不惜?!?/br>
    智乾還欲說話,王宗范已然問道:“右相今日擒我,意欲如何處置?”

    附文:

    近來對契丹、渤海以及前蜀著墨見多,有些讀者似認為偏離本書大綱,與主旨無關。前蜀是中原版塊,讀者諸君大致還能理解無風的用意,契丹與渤海大概是有異議的地方。這篇附文主要以契丹來說明我開始加強這些周邊勢力著墨的重要性。

    歷史上,公元907年時,唐朝滅亡之時,阿保機即契丹可汗位,比本書中即位略遲數年。按照原歷史,9年后,阿保機仿漢制稱帝,建元神冊。無風以為,對916年這一時機選擇的準確把握,離不開對907年的理解。而要明白907年的決策背景,又必須對唐天復元年阿保機主政后的作為進行分析。

    唐末中原戰亂頻仍,契丹乘時而動,時有入寇幽燕之舉。但在阿保機崛起之前,由于沒有一位強人領袖,契丹南下侵擾,在軍事上并不成功。而天復元年阿保機以迭剌部夷離菫的身份主政后,局面迅速有了重大改觀。根據《遼史》,唐天復二年七月,即阿保機主政的第二年,契丹“以兵四十萬伐河東代北,攻下九郡,獲生口九萬五千,駝、馬、牛、羊不可勝紀”。以阿保機親自領軍的這次南征為標志,他主政給契丹政權帶來的根本性變化,是契丹政權對外擴張的一次結構性突破,其勢力開始真正越長城而南向。

    阿保機對中原政局的介入,不僅表現在南侵,更重要的是,他開始與中原軍閥接觸,周旋于唐末最強大的兩支藩鎮勢力晉王李克用和梁王朱全忠之間。天祐二年(905),“唐河東節度使李克用遣通事康令德乞盟。冬十月,太祖以騎兵七萬會克用于云州,宴酣,克用借兵以報劉仁恭木瓜澗之役,太祖許之。易袍馬,約為兄弟”。三年,“汴州朱全忠遣人浮海奉書幣、衣帶、珍玩來聘”。

    阿保機與李克用結盟的內容,據李錫厚和曹流的考辯,實非討伐劉仁恭,而是合兵攻梁,但事后阿保機并未遵守盟約。據上引文,阿保機與朱溫的最初往來,即發生于云州之盟的第二年。次年“四月丁未朔,唐梁王朱全忠廢其主,尋弒之,自立為帝,國號梁,遣使來告”。從《遼史》來看,似乎朱溫篡唐后急于得到契丹的承認,再次伸出橄欖枝,而契丹對朱梁的頻頻示好似乎并不熱衷。不過,在中原文獻中,天祐三年朱溫遣使契丹全無蹤影,四年契丹與朱梁的往來也完全是另一副圖景?!缎挛宕贰肪痛擞幸欢尉C論:

    (云州盟后阿保機)既歸而背約,遣使者袍笏梅老聘梁。梁遣太府卿高頃、軍將郎公遠等報聘。逾年,頃還,阿保機遣使者解里隨頃,以良馬、貂裘、朝霞錦聘梁,奉表稱臣,以求封冊。梁復遣公遠及司農卿渾特以詔書報勞,別以記事賜之,約共舉兵滅晉,然后封冊為甥舅之國,又使以子弟三百騎入衛京師?!瓬喬氐戎疗醯?,阿保機不能如約,梁亦未嘗封冊。而終梁之世,契丹使者四至。

    按袍笏梅老使梁事又見《五代會要》、《冊府元龜》、《新五代史·梁太祖紀下》及《資治通鑒》,前三書均作梁開平元年(即唐天祐四年)四月,唯《通鑒》曰五月。據《冊府元龜》及《新五代史·梁太祖紀下》,同年五月,契丹使又至?!哆|史》記天祐三年朱溫遣使至契丹,恐非無中生有,可能是朱溫在得知李克用與阿保機結盟后,急于拆散這一同盟,故此籠絡阿保機。中原文獻不載天祐三年事,應當是羞于朱梁示好夷狄之舉。這一態度可以得到《冊府元龜》的驗證。該書紀開平元年五月契丹來使后曰:“契丹久不通中華,聞帝威聲,乃率所部來貢。三數年間,頻獻名馬方物?!笔惆哑醯っ枥L成了敬仰上邦之蠻夷,主動朝貢,恐非實錄。結合中原與遼朝文獻,我們其實大體可以推斷,在朱全忠伸出橄欖枝后,阿保機之回應還是相當積極的。

    在李克用主動示好后,阿保機并未如約出兵攻梁,反而背盟與梁交通,反映出此人對中原局勢的密切關注和敏銳的政治洞察力。阿保機雖是偏處一隅的異族,但就此看來他不僅對唐王朝即將覆滅有所預期,而且對唐末中原的混亂局勢有相當的認識??赡苁且驗榭闯?,無論是李克用還是朱溫,在這場較量中都不具備絕對優勢,因此他選擇了依違二者之間。在天祐三年朱全忠來使后,阿保機認為時機已成熟,因此次年正月取遙輦痕德堇而代之,登上了契丹可汗之位。李錫厚指出,阿保機之所以能代痕德堇為汗,在于其在中原聲威的增長。根據上文的分析,李克用和朱溫競相籠絡阿保機,的確可以支持這一論斷。



<u id="0bgj4"></u>
  • <wbr id="0bgj4"><source id="0bgj4"></source></wbr>
  • <sub id="0bgj4"></sub>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legend id="0bgj4"></legend></wbr>

        <sup id="0bgj4"></sup>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wbr>
        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