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東唐再續在線閱讀 - 第198節

第198節

    其實按照李曜的習慣,既然他提出了一件事,這就說明他對此事基本已經有了定論,他征求幕僚的看法,一方面是對幕僚的尊重,一方面是希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從他們的觀點中來完善自己的思路。

    李曜對這件事是什么看法呢?他覺得中國在漫長的帝制時期,由皇親國戚、官僚、地主、富商大賈等兩位一體、三位一體甚至多位一體合流結成的“貴富集團”,是長期存在的,而且這種存在形成了中國傳統社會中的一個特有現象。這個“貴富集團”既“貴”又“富”——既有權有勢,又有資有財,顯然是一個統治階級上層的強勢利益集團。

    而在像大唐這種王朝國家時期,貴富集團的存在和發展在很多方面都表現出明顯的惡性特征,這也是李曜希望能夠解決,或者至少要有效遏制的。

    何為惡性特征?譬如在社會經濟領域,大致從一個王朝的前中期,貴富集團就開始依憑其政治權勢和經濟優勢,上吞國有的土地和山林川澤,下侵廣大個體農戶的小土地,迅速積聚其土地資源,形成大土地私有以及大地產經營。同時,這個集團還不斷突破“食祿之家,不得與民爭利”等政策法令,從事多種工商業經營和高利貸剝削,攫取巨額工商業利潤,貪婪積累資產財富。結果,到了一個王朝的中后期,土地資源和社會財富高度集中于貴富集團手中,而國有土地銳減,王朝財政困難,廣大下層小農則無立錐之地,為佃為奴或者破產逃亡成為流民,生活饑寒交迫。等到了王朝末期,“朱門酒rou臭,路有凍死骨”,社會上下階層之間的貧富懸殊形同云泥,階級矛盾異常尖銳,廣大下層小農“乞為奴仆,猶莫之售”,窮困潦倒,轉死溝壑,再也無法生存下去,只能被迫以造反的方式群起反抗,用暴力手段剝奪了貴富集團的財產,連同剝奪了他們的生命,并進而推翻王朝國家政權統治。

    縱觀若干帝制王朝國家的衰亡過程,李曜覺得,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正是統治階級上層貴富集團大地產兼并積聚的惡性膨脹發展,造成了土地資源和社會財富在社會上下階層之間的巨大懸殊,激化了社會矛盾、階級矛盾并激起了那些所謂的“農民大起義”,最終葬送了本集團以及本階級的整體統治。這種情形在中國帝制王朝國家時代的歷史進程中多次重復,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

    他如今所在的大唐,就是中國帝制王朝國家的一個典型,大唐貴富集團的存在發展也呈現出明顯的惡性特征并有多方面表現。譬如他今天提及的大唐貴富集團大地產經營——田莊經濟的惡性膨脹就導致了巨大的惡性影響。

    具體來說,大唐的“貴富集團”包括貴族、官僚、宦官、地主、富商大賈、佛寺道觀等。大唐貴富集團的田莊經濟,無論是其發展途徑、膨脹方式,還是作用影響,都表現出明顯的惡性特征?;旧隙?,大唐貴富集團田莊經濟的發展途徑和膨脹方式,主要是違法買賣、兼并、掠奪均田農戶的小土地以及侵吞國有土地、山林川澤和逃稅避役等,可謂途徑不正、方式違法。而其作用影響,則是既殃民、更禍國,可謂荼毒生靈,流惡無窮。最近他與各大世家交從甚密,對大唐貴富集團田莊經濟的膨脹發展歷程,比之前更加清楚,也就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了這些惡性特征。

    大唐土地制度的根基,原本是均田制。均田制是一種國家等級授田制,按照等級(身份等級、地位等級、權力等級)高低授予數量不同的田畝,其中對于貴族官僚“永業田”的授田規定了很高的數額:“親王一百頃,職事官正一品六十頃,郡王及職事官從一品各五十頃,國公若職事官正二品各四十頃,郡公若職事官從二品各三十五頃,縣公若職事官正三品各二十五頃,職事官從三品二十頃,侯若職事官正四品各十四頃,伯若職事官從四品各十一頃,子若職事官正五品各八頃,男若職事官從五品各五頃,六品、七品各二頃五十畝,八品、九品各二頃。上柱國三十頃,柱國二十五頃,上護軍二十頃,護軍十五頃,上輕車都尉一十頃,輕車都尉七頃,上騎都尉六頃,騎都尉四頃,驍騎尉、飛騎尉各八十畝,云騎尉、武騎尉各六十畝。其散官五品以上同職事給。兼有官爵及勛俱應給者,唯從多,不并給?!倍?,“諸永業田,皆傳子孫,不在收授之限。即子孫犯除名者,所承之地亦不追”。規定他們授得的永業田有永久的繼承權,可以買賣、貼賃和抵押,私有權十分明確。大唐還推行賜田制,賜給貴族、官僚們大量土地,也具有明確的私有權。同時,又有不同頃畝的職分田授給在職官僚以及公廨田授給政府機構,貴族官僚們雖不擁有這些土地的所有權,但實際擁有這些土地租佃經營的收益權。

    但是,貴族官僚們對此并不滿足。在唐廷建立之初,他們中的一些人就開始了對土地資源和財富資產的非法占奪。早在高祖武德年間,太子李建成就“與諸公主及六宮親戚,驕恣縱橫,并兼田宅”。太宗貞觀年間,澤州前任刺史張長貴和趙士達,“并占境內膏腴之田數十頃”。在益州,“地居水側者,頃直千金,富強之家,多相侵奪”。高宗永徽年間,“豪富之家,皆籍外占田”,如長安富商鄒鳳熾,“其家巨富,金寶不可勝計,常與朝貴游,邸店、園宅,遍滿海內”。武周時,山南東道地區“戶口逋蕩,細弱下戶為豪力所兼”。圣歷元年,陳子昂說蜀川地區情形云:“今諸州逃走戶,有三萬余,在蓬、渠、果、合、遂等州山林之中,不屬州縣,土豪大族,阿隱相容,征斂驅使,不入國用?!蔽鋭t天崇佛,“所在公私田宅,多為僧有”,各地寺院,“膏腴美業,倍取其多,水碾莊園,數亦非少”,既違法多占,又經營工商。中宗景龍二年,安樂公主“請昆明池,上以百姓蒲魚所資,不許。公主不悅,乃更奪民田作定昆池,延袤數里,累石象華山,引水象天津,欲以勝昆明,故名定昆”。睿宗朝,太平公主恃功驕橫,“田園遍于近甸,收市營造諸器玩,遠至嶺、蜀,輸送者相屬于路”。成安公主則“奪民園,不酬直”。當時,“寺觀廣占田地及水碾硙,侵損百姓”。

    從這些李曜在中書省里查到的案卷可見,高宗、武后、中宗、睿宗時期,貴富集團“驕恣縱橫”,已經“皆籍外占田”、“倍取其多”、“奪民田”、“奪民園”,“侵損百姓”,公然違犯王朝田令政策和制度,全面展開對土地資源和財富資產的強力占奪,廣設“莊園”、“田園”、“碾磑”、“邸店”等,依仗權勢進行兼并,明顯的干著非法擴張的勾當。中書省里錄有徐堅的話說,武周時,“高戶之位,田業已成”,貴富集團的土地積聚和田莊經濟已經初具規模。當時的“細弱下戶”即均田農戶等則被貴富集團“所兼”、“所奪”,被貴富集團“征斂驅使”和“侵損”,而“戶口逋蕩”,成為了“逃走戶”,即破產流亡成為了逃戶。景云元年,睿宗敕云:“諸州百姓,多有逃亡?!本霸贫?,監察御史韓琬上疏稱:“往年,人樂其業而安其土,頃年,人多失業,流離道路。若此者,臣粗言之,不可勝數?!币舱f明當時已有相當數量的均田農戶由于土地被兼并而破產流亡,流民問題在此期間公開化,并成為了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

    而進入玄宗朝,貴富集團對土地資源的非法占奪達到了猖獗的程度。中書省案卷記載:開元初年,“豪弱相并,州縣莫能制”,州縣政府已無法控制局面。開元天寶年間,“朝士廣占良田”,熏染成風。刑部尚書盧從愿“盛殖產,占良田數百頃”。東都留守李憕“豐于產業,伊川膏腴,水陸上田,修竹茂樹,自城及闕口,別業相望,與吏部侍郎李彭年皆有地癖”,竟已廉恥喪盡,積習成癖。

    李襲吉的先人、權相李林甫當道近二十年,“京城邸第,田園水硙,利盡上腴”。在此期間,宦官勢力囂張,也大量違法侵占田園,高力士、楊思勗等當道弄權,“帝城中甲第,畿甸上田、果園池沼,中官參半于其間矣!”高力士本人還“于京城西北截灃水作碾,并轉五輪,日碾麥三百斛”。貴富集團對土地、資產的占奪已達到驚人的貪婪程度。開元七年,玄宗頒制說當時被兼并掉土地的均田農,“莫不輕去鄉邑,共為浮惰?;蚝廊顺善淙P,或jian吏為囊橐,逋亡歲積,流蠹日滋”。開元八年時,“天下戶口逃亡,色役偽濫,朝廷深以為患”。開元十二年,玄宗頒詔又說破產流亡的均田農“違親越鄉,蓋非獲己,暫因規避,旋被兼并。既冒刑綱,復捐產業,客且常懼,歸又無依,積此艱危,遂成流轉”。由此可見,這一時期,貴富集團無視法紀,猖獗占田,廣置“別業”、“田園”、“水硙”、“甲第”、“果園池沼”等,致使均田農戶破產流亡日趨嚴峻,即“逋亡歲積,流蠹日滋”,令“朝廷深以為患”,成為了重大社會問題甚至威脅到了大唐朝廷的統治。

    自張嘉貞、張說罷相以后,“賦役頓重,豪猾兼并,強者以財力相君,弱者以侵漁失業”,弱rou強食,問題越發嚴峻。開元二十三年九月,玄宗頒《禁買賣口分永業田詔》云:“天下百姓口分、永業田,頻有處分,不許買賣典貼。如聞尚未能斷,貧人失業,豪富兼并,宜更申明處分,切令禁止。若有違犯,科違敕罪?!遍_元二十四年正月,玄宗頒《聽逃戶歸首敕》,稱當時“猾吏侵漁,權豪并奪,故貧窶日蹙,逋逃歲增”。天寶十一載十一月,玄宗再頒《禁官奪百姓口分永業田詔》,指責當時“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莊田,恣行吞并,莫懼章程。借荒者皆有熟田,因之侵奪;置牧者惟指山谷,不限多少,爰及口分、永業,違法賣買,或改籍書,或云典貼,致令百姓無處安置,乃別??蛻?,使其佃食,既奪居人之業,實生浮惰之端。遠近皆然,因循亦久”,強調“自今已后,更不得違法買賣口分、永業田,及諸射、兼借公私荒廢地、無馬妄請牧田,并潛??蛻?、有官者私營農。如輒有違犯,無官者決杖四十,有官者錄奏取處分”。

    玄宗不斷地頒布詔敕,恰恰說明了問題沒有解決?!巴豕俟偌案缓乐摇钡荣F富集團,“恣行吞并,莫懼章程”,無視朝廷法令,也無視皇帝詔敕,肆無忌憚,貪婪畢露,不但以“借荒”、“置牧”等虛假托辭,侵吞了大量國有的土地和山林川澤,而且“違法賣買,或改籍書,或云典貼”,變著花樣地違法兼并均田農戶的永業田和口分田,以致“貧窶日蹙,逋逃歲增”,“既奪居人之業,實生浮惰之端”,繼續加劇了均田農戶的破產流亡及其苦難,造成了社會秩序的愈加不安定。同時,他們還“別??蛻?,使其佃食”,將王朝政府控制下的均田農侵占為自己控制下的佃農,蔭庇大量勞動力資源,竊奪國家的稅源和役源。這些違法行為,“遠近皆然,因循亦久”,地域廣,規模大,時間長,于民生國計都造成了嚴重危害。玄宗一朝,貴富集團違法猖獗的土地兼并積聚已是積弊日甚,積重難返,無法從根本上加以遏制。

    中書省案卷記載“開元之季,天寶以來,法令弛寬,兼并之弊,有逾于漢成、哀之間”,結果,“丁口轉死,非舊名矣;田畝移換,非舊額矣;貧富升降,非舊第矣”,“籍帳之間,虛存戶口”。唐初確立的均田制、戶籍制等制度已經被嚴重侵蝕,幾近形同虛設,開天盛世光環之下的王朝國家統治實際上已是危機四伏。

    “安史之亂”爆發后,朝廷帝制集權遭到重大削弱,“遠近異法,內外異制,民得自有其田而公賣之,天下紛紛,遂相兼并”,土地買賣兼并行為更加恣肆。寶應元年四月,代宗頒《禁富戶吞并敕》有云:“百姓田地,比者多被殷富之家、官吏吞并,所以逃散,莫不由茲?!贝髿v四年十一月,代宗頒制又云:“急賦暴征,日益煩重,加以水旱相乘,歲非豐熟,方冬之首,谷已翔貴。又宿豪大猾,橫恣侵漁,致有半價倍稱,分田劫假。于是棄田宅,鬻子孫,蕩然逋散,轉徙就食,行者甚眾?!睉嵢恢肛煛耙蟾恢?、官吏”、“宿豪大猾”等貴富集團的侵吞兼并及其對下層百姓造成的嚴重危害。但是,這些詔敕形同具文,貴富集團“橫恣侵漁”,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根本不放在眼里。當時,權相元載在長安城南,“膏腴別墅,連疆接畛,凡數十所”。其中一所別墅,“以奴主務,自稱郎將,怙勢縱暴,租賦未嘗入官”。權宦魚朝恩在通化門外有一田莊,“連城帶郭,林沼臺榭,形勝第一”。佛寺、道觀田莊也異常膨脹,“凡京畿之豐田美利,多歸于寺觀,吏不能制”。

    貴富集團持續的猖獗的土地兼并攫奪無法得到根本遏制,最終徹底瓦解了均田農戶經濟和國家均田制、戶籍制以及租庸調制。德宗建中元年,朝廷被迫廢棄均田制,實際上承認了土地買賣和兼并積聚的合法性。在此之后,貴富集團的土地兼并積聚進入了毫無羈絆的發展階段,規模巨大的田莊大量涌現,土地資源所有在社會上下階層之間的差距更加巨大,貧富分化猶同天壤。德宗貞元十年,陸贄《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對當時情形有所概述:“今制度弛紊,疆理墮壞,恣人相吞,無復畔限。富者兼地數萬畝,貧者無容足之居,依托強豪,以為私屬,貸其種食,賃其田廬,終年服勞,無日休息,罄輸所假,?;疾怀?。有田之家,坐食租稅。貧富懸絕,乃至于斯。厚斂促征,皆甚公賦。今京畿之內,每田一畝,官稅五升,而私家收租,殆有畝至一石者,是二十倍于官稅也。降及中等,租猶半之,是十倍于官稅也?!?/br>
    李曜深知,陸贄所言絕非虛辭,因為他在中書省案卷之中就看見過記載,說在德宗時,在淮南,“廬江劇部,號為難理,強家占田,而寠人無告”,在浙江西道,“上田沃土,多歸豪強”。

    進入憲宗朝,貴富集團田莊經濟的惡性特征更加突出地呈現出來:一是繼續猖獗地兼并積聚土地,不斷加劇資源占有上的巨大懸殊和貧富分化。二是繼續殘酷地壓榨奴役貧苦百姓,轉嫁賦稅,使社會矛盾、階級矛盾持續激化。三是貴富集團擁有了巨量田產財富,卻千方百計地逃避兩稅,脫離國家稅收征管,成為游離于朝廷控制之外的經濟實體。

    中書省里對這些情況的記載也很多。譬如憲宗元和三年,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策有云:“今疆畛相接,半為豪家;流庸無依,率是編戶?!崩畎空f兩稅法確立后,“及茲三十年,百姓土田為有力者所并,三分逾一其初矣”。元和年間,被貶為永州司馬的柳宗元,在《答元饒州論政理書》中說:“夫弊政之大,莫若賄賂行而征賦亂。茍然,則貧者無資以求于吏,所謂有貧之實而不得貧之名;富者cao其贏以市于吏,則無富之名而有富之實。貧者愈困餓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橫侈泰而無所忌……今富者稅益少,貧者不免于捃拾以輸縣官,其為不均大矣!然非惟此而已,必將服役而奴使之,多與之田而取其半,或乃出其一而收其二三。主上思人之勞苦,或減除其稅,則富者以戶獨免,而貧者以受役,卒輸其二三與半焉。是澤不下流,而人無所告訴,其為不安亦大矣!”

    沈亞之也說:“今自謀叛以來,農勞而兵逸,其租稅所出之名不一,猾吏撓之,后期而輸者則鞭體出血?!屎擂r得以蠹,jian賈倍之,而美地農產盡歸jian豪。益其地、資其利而賦歲以薄矣;失其產者,吏督以不奉而賦歲以重,是以割姻愛、棄墳井,亡之他鄉而不顧。亡者之賦又均焉,故農夫蠶婦蓬徙塵走于天下,而道死者多矣。由是商益豪而農益敗,錢益貴而粟益輕也?!?/br>
    李曜在此前為“新儒論”而研究韓愈、柳宗元時,還看見記載說元和十四、五年期間,韓愈擔任袁州刺史,檢責出典貼良人男女作奴婢驅使者七百余人。韓愈就此說:“臣往任袁州刺史日,檢責州界內,得七百三十一人,并是良人男女……原其本末,或因水旱不熟,或因公私債負,遂相典貼,漸以成風。名目雖殊,奴婢不別,鞭笞役使,至死乃休?!葜列?,尚有七百余人,天下諸州,其數固當不少?!睉椬谠谒C敕文中也說:“如聞諸道州府長吏等,或有本任得替后,于當處置(“買”之誤)百姓莊園舍宅,或因替代情庇,便破除正額兩稅,不出差科?!睉椬谒C《遣使宣撫諸道詔》亦稱:“訪聞江淮諸道富商大賈,并諸寺觀,廣占良田,多滯積貯,坐求善價,莫救貧人?!庇诖丝梢?,憲宗一朝,貴富集團積聚土地、逃稅避役、轉嫁賦稅、奴役百姓、坐視國難,其貪得無厭、恣縱驕橫特征昭然若揭。

    這些突出的惡性特征,在憲宗之后以至今后仍然持續發展。中書省內,能夠反映證明的典型案卷,依然很多。穆宗長慶四年,元稹任職同州刺史,根據在同州的實際工作,寫成《同州奏均田狀》,有云:“其間亦有豪富兼并,廣占阡陌,十分田地,才稅二三。致使窮獨逋亡,賦稅不辦,州縣轉破,實在于斯?!本醋趯殮v元年到文宗太和元年,李翱擔任廬州刺史,“時州旱,遂疫,逋捐系路,亡籍口四萬,權豪賤市田屋以牟厚利,而窶戶仍輸賦”。文宗朝,“時豪民侵噬產業不移戶,州縣不敢徭役,而征稅皆出下貧。至于依富室為奴客,役罰峻于州縣。長吏歲輒遣吏巡覆田稅,民苦其擾”。武宗時,宰相李德裕在洛陽城南的平泉莊,“周圍十余里,臺榭百余所,四方奇花異草與松石,靡不置其后”。武宗會昌滅佛,“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還俗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收充兩稅戶,拆招提、蘭若四萬余所,收膏腴上田數千萬頃,收奴婢為兩稅戶十五萬人”。反映出權貴和寺院田產財富的極度富有,也反映出他們隱藏和占有勞動力資源的驚人數量。武宗《加尊號赦文》有云:“度支、鹽鐵、戶部諸色所由茶油鹽商人,準敕例條免戶內差役,天下州縣豪宿之家,皆名屬倉場鹽院,以避徭役,或有違反條法,州縣不敢追呼,以此富室皆趨倖門,貧者偏當使役?!边€說:“應畿內在京百司職田,訪聞本地多被狡吏及豪強平直隱蔽回換,遙指荒閑瘠薄田地,即配與浮客佃食?!?/br>
    會昌五年,武宗《加尊號后郊天赦文》:“畿內諸縣百姓,租佃百官職田地,訪聞其中有承虛名配佃多時,縣司但據額征收租子,或無本地及被形勢莊園將瘠薄地回換,令人戶虛頭納子,歲月既久,無因申明?!痹撋馕挠终f:“江淮客戶及逃移規避戶稅等人,比來皆系兩稅,并無差役?;虮局莅傩?,子弟才沾一官,及官滿后移住鄰州,兼于諸軍諸使假職,便稱衣冠戶。廢置資產,輸稅全輕,便免諸色差役。其本鄉家業漸自典賣,以破戶籍。所以正稅百姓日減,州縣色役漸少?!边@一方面反映出武宗時期貴富集團逃稅避役的新花樣,即勾結財政三司(度支、鹽鐵、戶部)官員,“名屬倉場鹽院,以避徭役”。另一方面反映出貴富集團用“隱蔽回換”的手段侵吞國有土地,欺壓貧苦百姓。

    大中四年正月,宣宗頒制有云:“青苗、兩稅,本系田土,地既屬人,稅合隨去,從前赦令,累有申明,豪富之家,尚不恭守,皆是承其急切,私勒契書?!贝笾兴哪晡逶?,御史臺《請禁斷供應戶奏》有云:“所在物產,自有時價,官人買賣,合準時宜。近日相承皆置供應戶,既資影庇,多是富豪,州縣科差,盡歸貧下,不均害理,為弊頗深?!边@表明當時貴富集團占奪了田產但不納稅,而被兼并掉土地的個體農戶卻產去稅存,造成稅負極端不均的情形。史載“鄭光,宣宗之舅,別墅吏頗恣橫,為里中患,積歲征租不入”,則是當時貴富集團脫離國家稅收征管的具體事例。

    懿宗朝,“相國韋宙善治生,江陵府東有別業,良田美產,最號膏腴,積稻如坻,皆為滯穗”,占有的田產難以估計。許州長葛縣令嚴郜罷任之后,在當地兼并“良田萬頃”,置為田莊,“桑柘成蔭,奇花芳草,與松竹交錯,引泉成沼,即阜為臺,盡登臨之志矣”。咸通十三年時,中書門下的奏文說當時“富者有連阡之田,貧者無立錐之地”。

    在李曜這個后世之人看來,大唐貴富集團的大土地私有已膨脹至極,凡耕地、荒地、山林、川澤均被其占有,并將很多土地資源用于非生產,造成巨大浪費,任憑自己游宴娛樂,“盡登臨之志”,全然不顧天下興亡、百姓疾苦,已成為極端自私自利的腐朽勢力,再現東晉南朝貴富集團“封山占澤”情形。

    他繼承而來的這具身體的記憶讓他對近些年的情況了解更加直觀。僖宗時,楊夔《復宮闕后上執政書》有云:“無厭輩不惟自置莊田,抑亦廣占物產。百姓懼其徭役,悉愿與人,不計貨物,只希影覆。富者稱物產典貼,永絕差科。貧者以富籍擠排,助須從役。利入私室,害及疲民。無利潤者,轉見沉淪。有膏腴者,坐取安逸。衣冠戶以余慶所及,合守清廉。既恃其不差不科,便恣其無畏無忌。且古畫地之數,限人名田。一則量其貧富,一則均其肥瘠。今凡稱衣冠,罔計頃畝。是jian豪之輩,輻輳其門。但許借名,便曰納貨。既托其權勢,遂恣其苞囊。州縣熟知,莫能糾摘。且州縣所切,莫先科差。富貴者既黨護有人,貧困者即竄匿無路。上逼公使,下窘衣資。怨嗟之聲,因傷和氣?!睉嵢挥谫F富集團無厭之極、無恥之尤等諸般惡劣行徑,痛斥富貴集團“上逼公使,下窘衣資”的罪行。

    用后世的觀點分析,中國帝制王朝時代,有一項明顯的基本歷史史實:社會上下階層之間貧富懸殊及奴役壓迫情勢的不斷發展加劇,必然會引發社會矛盾、階級矛盾的日益尖銳激化,最終逼迫底層民眾揭竿起義,以暴力手段推翻王朝國家統治。在很大程度上,統治階級上層貴富集團對于土地資源和社會財富貪得無厭的非法攫奪及其惡性膨脹與發作,是導致王朝統治覆滅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實真要說起來,對于貴富集團田莊經濟的惡性膨脹發展,朝廷從其根本利益出發,曾試圖加以遏制并做出了許多努力,尤其是在玄宗朝。但是,如同許多王朝一樣,不能真正取得成效。在中國帝制王朝時期,當朝廷根本利益與貴富集團既得利益相沖突的時候,規律性的情形是前者往往敗給后者,許多王朝解決不了貴富集團的惡性發作問題,成為王朝統治的一個“死結”。這個“死結”,朝廷自己解不開,最終破除這個“死結”的就只能是被逼而反的“農民大起義”?!稗r民大起義”以革命、以暴力的方式徹底破除了這個“死結”,既埋葬了貴富集團,也埋葬了朝廷統治。這樣的歷史發展情形,在中國帝制王朝時期極為相似地重復發生過多次,表現出一定的規律性,也成為中國古代帝制王朝國家歷史發展的一個明顯特點。

    按照李曜這個“我黨干部”所讀到的一段毛太祖名言來說就是:“治國就是治吏,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將不國。如果臣下一個個都寡廉鮮恥,貪污無度,胡作非為,而國家還沒有辦法治理他們,那么天下一定大亂,老百姓一定要當李自成。國民黨是這樣,共產黨也會是這樣?!?/br>
    他今天提出這件事,其實說穿了就是在“經濟層面”的改革落實下去之后,開始關注到更深層次的“吏治改革”。這也是他力推變法之后所必然要走的一條路,無論早晚。

    就像鄧太宗說的,“不搞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也搞不通”。

    李巨川在對人心、利益方面的敏銳度是很高的,因此一聽里要提及此事,就立刻表示時機不佳。毫無疑問,他是認為在當前的政治、軍事情況下,李曜如果忽然出手對公卿貴戚動手,要從他們手里奪取錢財產業,哪怕這些錢財產業來歷不正,也必然要激起他們的聯合反對。

    利益之前,沒有友誼。別看李曜如今與太原王氏、聞喜裴氏等名門望族正處于蜜月期,一旦李曜的動作太大,影響到了他們的利益獲取,這些世家大族也未必不會立刻調轉槍頭來和李曜作對。而如今李曜才不過剛剛平定關中,正需要這些世家大族在朝中發揮作用,穩定局面,要是因為此時而激起他們反對,事情反而不美。

    這會兒,李襲吉也想明白了這點,附議道:“明公所想,為天下長治久安而言,實乃幸事,然則下己之言也是當前實際,某亦以為,此事還需從長計議,不能急于一時,以免遭致天下諸強眾望聯手相抗?!?/br>
    李曜微微蹙眉,他深知利益決定態度,當然知道此事十分難辦,卻沒料到只是對自己的親信提一提,便會讓他們這般謹慎,甚至仿佛害怕一般。要知道,這倆人還不算貴富集團的一員,卻也對這一集團深深忌憚,那么別人的態度,特別是貴富集團內的那些官僚貴族、公卿勛戚,對此又該有何等決絕的反應?

    正在他思索該如何接口之時,忽然聽見一個清朗的聲音,義正言辭地說道:“老師,學生記得,先圣曾有言相教:君子無所不能,有所不為;小人有所不能,無所不為!老師方才所言,正是君子當有所為之事!學生雖資質駑鈍、才學淺薄,但于此事,卻不敢茍同二位先生之言——道,請老師行‘新儒’宗本之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土地改制,勢在必行!學生愿以此身三尺微命,為老師披堅執銳,沖鋒于前……縱是讒言沐身,也當唾面自干!唯正此心,萬死不辭!”

    李曜雙目精光一閃,精神大振,看著面色堅毅的馮道,猛然一拍橫案,大贊:“說得好!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這才是我李正陽的弟子!”

    第213章 王業之基(四)

    隴西郡王府花廳之中,已只剩李曜、馮道這一對師徒在對坐而談,李襲吉與李巨川告辭而出,二人皆是一臉沉肅,相顧對視,嘆息一聲。直到走出王府,李襲吉才長嘆道:“大王才絕九州,志高云天,唯有一事,或為其害?!?/br>
    李巨川眉角一挑:“哦?倒要請教?!?/br>
    李襲吉道:“便是過于苛求盡善盡美?!?/br>
    “哈哈哈?!崩罹薮ㄐχc頭:“仆射此言甚是?!钡嫔徽?,話鋒一轉,又道:“不過若非如此,大王此前廟算無遺,百戰百勝,又是從何而來?那些名師大儒,又如何肯服膺于大王?公器無雙,私德無損,這般一個大王,才能負得起這天下之望呀?!?/br>
    李襲吉仍是一臉擔憂,道:“話是不錯,但今日大王所言,某著實聞之膽寒。須知這天下田地,早已泰半在于公卿勛戚、各方豪雄之手,大王竟想將之蠶食,甚至還提了一個什么‘遺產稅’,這是打算從死人手里要錢吶……一旦傳揚出去,只怕還未及實行,便是群情洶洶,罵聲如潮了。更別說欲行此事,先得丈量土地田畝,此事朝廷過去早已多次想要為之,卻終不成事,何也?權貴相結以抗罷了。如今……某意大王此棋終是太險,某實難茍同?!?/br>
    李巨川卻是忽然瞇起眼睛,沉吟道:“仆射所慮,乃是國之大政,長遠之計,究竟如何分說,大抵還須再細細考證查實,謀劃妥當,方好定論。然則某之所慮者,卻還不是此事,而是我輩眼前之患?!?/br>
    李襲吉聞言詫異,奇道:“眼前之患?眼前有何患處?”

    李巨川看著他,面色越發沉凝,緩緩道:“眼前河北局面,仆射心中明白,太原老大王那兒……局勢頗為不妙,黑朱三與老大王生死宿敵,如今既然威服河北,下一步必圖河東。然則欲征河東,前番已然有所證明,走澤潞而入,并非上上之選。河東表里河山,易守難攻,若要找一條最佳路線,則唯有走河中北上,才是上策?!?/br>
    李襲吉雖然于內政方面更勝軍務,但也并非全然不通軍事,聞得李巨川此言,哪里還不明白?當下面色微微一變:“你是說……”

    李巨川嘆了一聲,點頭道:“不錯,如今我護國軍(無風注:河中節度使又稱護國節度使,河中軍也叫護國軍。)在河中只有不到三萬兵馬,而且還沒有一名能夠統合這三萬兵馬的方面主將,一旦朱溫再次偷襲,則河中如何能守?一旦河中失守,則河東與關中幾乎就此訣別,再不相連。于全局來看,便像是被斬成兩截的長蛇,空有巨力,又能如何?屆時,無論河東,還是關中,盡為黑朱三砧上之魚rou也?!?/br>
    李襲吉面色凜然,跺足道:“下己何不早說!快,我二人立刻回去,再求見大王,訴說此事!”

    李巨川卻一把將他拉住,勸道:“仆射勿急,且聽某一言?!?/br>
    李襲吉遂站定,問道:“不知下己還有何等高見?”

    李巨川捋了捋文士須,沉吟著道:“某追隨大王時日尚短,不及仆射多矣,若論相知于大王,自然遠遠不及仆射。然則近來,某將大王這數年來的作為細細思之,卻也自信略有了解?!?/br>
    以臣下揣度主上,自來便是大忌,即便要揣度,也只能私下揣度,萬沒有拿出來與同僚相論之理。李巨川這番話說出來,李襲吉委實有些驚訝,不知道他有什么事要說,居然先將此事擺在前頭。

    不過李襲吉為人敦厚,自然不會拿此事去嚼舌根,聞言反倒有些開懷,心中暗道:“李下己不忌與我說出這等話來,想是深知我的為人,我豈能陷他于不義?此話今日入得我耳,將來卻必是出不得我口的?!?/br>
    當下便道:“為主分憂,幕僚之責,而分憂之道,所在有多。不過,萬變不離其宗,欲要建言獻策能為主上采納,自然需要了解主上為人處事之道,方能有的放矢。下己這般作法,卻也不算逾越?!?/br>
    李巨川笑了笑,算是坦然接受了,然后才道:“大王這數年,由一介布衣而得封郡王,不僅兵雄關中,更為國朝宰執,權傾天下,實乃我大唐兩百年之未有??v觀大王發跡崛起之路,會使人赫然發現一點……”

    “哪一點?”

    “大王料事,總在敵前?!崩罹薮抗饩季?,說出八個字來。

    李襲吉微微詫異,要說李曜這些年帶兵作戰最大的優點,自然就是每戰必料敵機先,這幾乎是全軍共識,犯得著李巨川如此鄭重其事地提出嗎?

    李巨川似是看出李襲吉的疑慮,又道:“某所說的,可不只是領軍作戰。大王在任何事上,似乎都能有先見之明,軍械、糧草、后勤且不去說,就說料準朝廷以及各家藩鎮何時會有何等舉動,也是不在話下,然后大王便會對此提前做出準備……”

    李襲吉想想,發覺果然如此,不禁微微震驚:“你是說……”

    “不錯?!崩罹薮c頭沉吟道:“此次朱溫將有何等舉措,只怕早在大王算計之中……我等皆能看出眼下局勢,危險在于河東,而河東必然關系河中,而大王今日偏偏不談朱溫接下來將會如何,難道……不奇怪么?”

    李襲吉深吸一口氣:“這么說,大王已然有了成算?可若朱溫果然出兵河中而攻略太原,我護國軍在河中的兵力實不足以抗衡汴軍,奈何?下己,軍旅之事,你所擅長,你以為眼下河中兵力,可有擋住汴軍的希望?”

    李巨川搖頭道:“若要以不足三萬兵馬守住河中,并使朱溫不得北上河東半步,除非大王親至蒲州,方有可能。若只是守住河中基業,某意史大將軍(無風注:史建瑭現在是羽林大將軍了。)、李都押衙、郭司馬甚或嗣恩將軍皆可勉力為之?!?/br>
    李襲吉思索道:“若是這般……大王今日可有召見諸位將軍?”

    李巨川果斷搖頭:“未曾?!?/br>
    “嗯?”李襲吉踱起步來,不解道:“那大王就是打算親回河中了?可既然大王要暫離長安,為何今日卻又提出這樣一件大事?須知這般大事,縱然大王親自坐鎮長安壓陣,也未必能夠順利辦成,倘若反而離京去了蒲州,這事情哪里還有半分希望?”

    李巨川呵呵一笑:“只怕,大王也不會親去蒲州?!?/br>
    李襲吉越發奇怪:“此言何解?”

    “因為今早某與王相公巧遇,當時正見他吩咐親信家仆快馬趕往蒲州。某本未在意,只是隨口一問,卻不料……仆射可知王相公如何說的?”

    李襲吉搖頭表示不知,李巨川便道:“王相公說,大王暗示他,讓他將王笉姑娘接來長安?!?/br>
    李襲吉當即一愣,遲疑道:“最近長安上下傳聞,說大王欲與太原王氏聯姻,我意,以大王與王姑娘的情誼,聯姻之說,未必是無風之浪……何以見得大王此舉不是為此事而做的準備?”

    “自然,是有這種可能?!崩罹薮勓圆⒉惑@訝,反而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樣,道:“孤證不可為定,若只是這一條,某豈好拿來說事?另有一條:河中軍械監‘雷神’、‘火神’兩大團隊,連同相關器械用具等,均以奉命撤出蒲州,在開山軍一部之護衛下,于今日一早,悄然來到長安了?!?/br>
    李襲吉面色大變,震驚萬分,聲音都有些走樣了:“你是說……大王有意棄守河中?!”

    第213章 王業之基(五)

    李襲吉面色大變,震驚萬分,聲音都有些走樣了:“你是說……大王有意棄守河中?!”

    李巨川沉著臉不答話,李襲吉見狀急道:“不成,河中乃大王根基要地,一旦河中失陷,河東勢必難保,屆時朱溫一統中原河北,便是漢末曹cao獨霸北方之局,可謂天下三分有其二!關中縱然關河四塞,卻已不復舊時模樣,安能再持舊觀,以為可雄踞關中而進平天下?這河中之地,實乃大王王業之基,不容有失!”

    誰料李巨川仍是沉默不語,神色間似有遲疑,李襲吉頓足道:“下己啊下己,你倒是說句話??!我二人忝為大王幕僚,當為大王謀劃全局!說句誅心的話,縱然棄守河中可借朱溫之手為刀……但若果有此事,則必將使朱溫再難復制,如此一來,則不僅是大唐之禍事,更是大王之禍事!況且,老大王對大王深恩厚澤,天下皆知,若是被朱溫兵臨城下而大王不全力相救,那么天下人又該如何看待大王?大王當世儒宗,怎能背負這等罵名!”

    李巨川連忙擺手,勸道:“仆射言重了,某方才所言,并非意指大王將要棄守河中?!?/br>
    “哦?”李襲吉面色稍微好了一點,但疑慮仍重,問道:“那你此言何意?”

    李巨川沉吟道:“河中乃大王王業之基,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大王在河中做了許多建設,打下的根基足夠扎實,如今興復關中,也要依靠河中為援,若說大王欲棄守河中讓與朱溫,天下誰人能信?以大王之能,絕不會作此決定?!?/br>
    他微微遲疑一下,才繼續道:“某方才所言之意,乃是說大王可能要以河中為餌……”

    “為餌?”李襲吉皺眉道:“如何為餌?讓朱溫以為河中虛弱,于是領軍征伐,待我河中守軍牽制住朱溫大軍之后,大王再突然自關中殺回河中,擊敗朱溫?……又或者,將河中變成一個讓朱溫看著虛弱,實際卻無論如何吃不下肚的雞肋,于是朱溫只得分兵,一路繼續圍困蒲州,一路北上太原……大王這是要來分朱溫之兵勢?”

    李巨川苦笑道:“大王用兵如神,自來都是一環套一環,其中錯不得分毫……某如今也只能估算大王明面上削弱河中守備是為了引誘朱溫,但引誘之后,大王卻要作何應對,卻是難以確定?!?/br>
    李襲吉嘆了口氣:“大王自來深謀遠慮,這是不必說的,只是……總這般下去,大王心中,只怕藏了不知多少事,無人可訴。如今大王年輕,正是年富力強之時,或許還不打緊,但長此以往,只怕……”

    李巨川也跟著嘆息一聲,搖頭道:“主憂臣辱,大王如此,說來也是我等幕僚失職?!?/br>
    李襲吉點點頭,忽然想起一件事,陡然問道:“下己,你說,大王是不是該大婚了?”

    “???”李巨川愕然一怔:“仆射何以突然有此一說?”

    李襲吉思索著道:“自從平了劉季述之亂,大王執掌朝政,所用多是王、裴等世家之人,朝中文臣有心投效者雖多,因著大王事務繁雜,也多是奔走于王裴等世家門下,如今王裴諸家——特別是王家,在朝中可謂風頭一時無兩。雖說如今這世道,唯有兵權最為緊要,但王家之勢這般發展下去,若一直親近大王,倒也無妨,倘若有朝一日,王家因為某些原因,與大王對立,卻也總是一大麻煩……”他這話其實說得略微含蓄了一些,實際上李巨川自然一聽便知道,他是暗指今天李曜提起的土地改制問題。

    土地改制,這件事實在是天大的大事,如果李曜真要強行推動,幾乎可以肯定,必將引起世家大族的激烈反對。就算太原王氏與李曜關系再好,怕也難以留在李曜身邊繼續充當臂膀羽翼。



<u id="0bgj4"></u>
  • <wbr id="0bgj4"><source id="0bgj4"></source></wbr>
  • <sub id="0bgj4"></sub>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legend id="0bgj4"></legend></wbr>

        <sup id="0bgj4"></sup>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wbr>
        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