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東唐再續在線閱讀 - 第160節

第160節

    到了唐代,中國就出現了產業資本無法在實體經濟領域有效積累的景象。李曜過去沒有仔細思索過唐代的工商業,但自從他出任河東軍械監掌監之后,為了讓做出成效,鞏固和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他才開始認真研究這個時代的工商業。

    在他看來,唐代工商資本的四種流向:奢侈消費、交通權貴、土地購買和轉化為高利貸資本。其實自唐以降,這一景象幾乎沒有更改。進入明清之后,財富向權貴、政府和土地聚積的速度更為加快,當時出現的幾大著名商幫,如晉商、徽商和廣東十三行商人,其財富來源大多與授權經營壟斷產業有關,官商經濟模式從而根深蒂固,不可逆轉。商人階層的庸俗、歸附,與大一統中央集權制度的強悍與頑固,構成為一個鮮明、對應的歷史現象。

    可惜此時的李曜回不到現代社會,無法對自己的思考進行求證,其實這樣的結論在后世中外學界幾乎是個公見。法國年鑒學派的布羅代爾在《世界史綱》中就很簡捷地說:“中國社會,政府的權力太大了,使富有的非統治者不能享有任何真正的安全。他們對任意征收的恐懼始終揮之不去”。而中國歷史學者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就曾斷定,“秦漢以后的歷代中國商人都把鉆營附庸政治權力作為自己存身和發財的門徑?!敝袊缈圃赫軐W所的一位學者在《中國皇權制度研究》中也給出同樣的結論:“托庇于官僚政治之下,是制度環境對于中國商人生存出路的根本性規定?!?/br>
    在一個中央集權的體制下,一旦中央統治的正當性和控制力出現下降之后,會迅速地——往往以出乎人們預料的速度——蔓延出一股強大的無政府主義浪潮,而對之的控制,往往需要經歷一次大的社會動蕩,最終以又一次的威權專制來終結。在這樣的過程中,商人階層往往成為最早被侵害的族群,因為人們對統治者的憤怒,將首先傾瀉到那些生活在他們身邊的有產者身上——在他們看來,正是這些人的富有造成了社會的不公平,相對于高高在上的統治者,人們更容易痛恨身邊的有產者。而更讓商人階層痛苦的是,在歷史的爆裂點上,他們的處境往往是兩難的:集權體制從根本上侵害他們的利益,可是當體制崩潰的時候,他們又是首當其沖的受害者。

    世界上最大的貪婪,其實是制度的貪婪。制度對權力的貪婪之大,超過任何個人。在中國,這種最貪婪的制度是高度集權的統治模式。正是在這一制度之下,中國的宏觀經濟和工商文明呈現出早慧而后熟、先盛而后衰的發展態勢。

    因而李曜得出了一個重要的結論:兩千余年來,國家機器對商業的控制、干擾及盤剝,是阻礙工商文明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他穿越以來,特別是他在河東軍事集團內部地位上升,最終出任河中節度使以來,這段時間一直在思索一個問題:朝廷或者各節帥府,如何在經濟活動中端正自己的立場與角色。

    這個問題很難解決,縱然是在他穿越前身處的時代,也沒能給出最佳答案,因此他也沒有“成規”可以生搬硬套。不過他畢竟有自己的一番見解,那就是:政府或者說朝廷、節帥府可以控制一些關鍵性產業,而將其他產業的發展,全面放權交給資本集團。但因為方才所說的商人集團跟權力集團固有的矛盾,河中這些大世家一方面眼饞李曜畫出的這個利益燒餅,一方面又對李曜的說法有著本能的懷疑,也是因此才出現這些世家一方面對李曜的宴請趨之若鶩,一方面到了之后又對各種“疑點”盤根究底。這種矛盾心態,其實李曜早就算到了,他也有足夠的思想和行動準備。

    事實上這次建設東升新城的事,按說李曜手握實力強大的河東軍械監,并不是不能一力承當,但他仍然頒布了《新城擴建令》,希望以利誘導,讓河中各大世家進入他所開創的工商產業白白分一杯羹,這不是他忽然想做慈善,而是希望以此來讓這些嘗到甜頭的大世家發現這個巨大的財源,然后主動開拓這些方面的事業。畢竟這個時代,大世家通常也就是大財閥,而只有大財閥,才能有足夠的資本來做這些事。否則的話,讓李曜現在來進行一場唐代的圈地運動,他肯定又會于心不忍,心中糾結記掛著那些被強行盤剝失去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的農民、小手工業者。也許任何改革都會有陣痛,但他終究還是希望將這種陣痛降低到最輕微的程度。

    至于說李曜用到的手段,說到底,他無論帶兵打仗還是發展工商,其最擅長的,還是威逼利誘,雙管齊下。一邊給你壓力,一邊給你利益,在大棒加胡蘿卜的態勢下,誰都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李曜這番話說完,馮祺正準備說話,忽然聽見外面一個熟悉的女聲大聲道:“河中盛會,只限三千貫入股資本,奴雖女流,難不成便入不得股、分不得紅了?蒲帥可愿奴家這淮南人也來分一杯羹?”

    李曜心中一怔,暗暗稱奇:“楊潞?她怎么會來?”

    第210章 力挽天傾(廿五)

    李曜心中雖然詫異,面上卻已露出笑容:“可是廬陽縣主芳駕?牙兵,放行?!?/br>
    果然,從樓下走上一名身材婀娜的女子,雖然頭戴帷帽,有面紗遮擋容貌,但看衣衫裝扮,不是廬陽縣主楊潞,又能是誰?

    楊潞身份不同,李曜主動站起身來,在場其余人也只得隨之起身。楊潞這才主動行了個萬福,道:“去年蒲帥出使揚州,家尊便時常盛贊蒲帥之能,今日奴聞蒲帥于鸛雀樓設宴,為東升新城之起建延攬股東,更聽說蒲帥此番招股不限地域、身份,實在喜不自禁,這才不請自來,還望蒲帥勿怪?!?/br>
    李曜回了一禮,笑道:“縣主客氣了,若是縣主也愿出資一份,為蒲州之東升新城建設更添助力,某欣喜尚且不及,何來怪責?來人,添一貴席……縣主請坐?!?/br>
    又是一番俗禮過后,所有人重新落座,李曜才又道:“縣主既有心參股,某便將其中細節再說一次與縣主知曉……”

    楊潞微微一笑,搖手道:“蒲帥何須如此?揚州蒲州,交往甚密,你我二人,往來更非初次,這般細務有甚好說,難不成奴家還能信不過蒲帥么?”

    李曜微微錯愕,心道:“我跟你雖有幾次私下交換,可那時候你開口要價可從不客氣,怎的今天轉了性,連詳細條款都能放心到不去聽了?”他對楊潞始終抱有一定程度的戒心,當下心中便多了個心眼,只是禮貌性保持笑容,卻未搭腔。

    楊潞卻似乎全無感覺,仍是言語帶笑,繼續道:“蒲帥,奴家聽說,這東升新城頭期工程預計耗資三百萬貫,其中開放募資一百二十萬貫,可是如此?”

    李曜點頭:“不錯,確實如此?!?/br>
    楊潞笑容更盛,道:“奴家愿代家尊出資五十萬貫入股新城?!?/br>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靳蓿直接站了起來,一拱手便要說話,李曜心中雖然也自驚訝,卻格外鎮定,伸手朝靳蓿微微虛壓,制止他出聲。然后略一沉吟,朝楊潞道:“方才,各大世家還在懷疑某這河中府修建新城,本金是由河中出,還是由河東出……縣主就不擔心某畫下畫餅,最終卻做不成事么?”

    楊潞笑道:“怪只怪河東軍械監名頭太大,蒲帥一說出資,各家都只以為蒲帥必從河東軍械監調撥錢帛,卻不知蒲帥可用款項還多著……”她微微側身,朝王摶一拱手:“王相公曾判度支多年,精于財政,奴想請問一句:王相公以為河中節度使府會缺這區區不到二百萬貫么?”

    王摶道:“河中鎮的兩稅留使究竟多少,某并不知詳情,但河中蒲、晉、絳三州皆是富裕之地,想來兩稅留使以及營田都不在少數,至于軍府商產,歷來不薄,是以河中節度使府實不拮據。更何況,河中還有兩池……我意天下諸藩,怕是少有可與河中比富者?!?/br>
    王摶判度支多年,對于大唐朝廷以及各藩鎮經濟情況,自然極為了解。尋常節度使府的三大收益剛才他都已經提到,分別是兩稅留使部分、營田所得和軍府經商收益,另外河中還額外有兩池鹽場的利益,當然少不了。

    德宗以后,藩鎮的基本財政收入就是兩稅收入。當時,兩稅收入之中,歸方鎮支配的只是留使部分。它在整個收入中占多大比重,因各地物產、戶口、軍隊多寡等情況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從全國范圍來看,地方留占的兩稅大約占三分之二左右。建中時“每歲天下共斂三千余萬貫,其二千五十余萬貫以供外費,九百五十余萬貫供京師?!边@只是錢額,另外還有米麥外費一千四百萬斛,京師二百萬斛。按照元和時“國計簿’的數宇,全國總額是三千五百一十五萬一千二百二十八貫石,各種榷稅收入皆在其內。文宗時王彥威作《供軍圖》說全國收入三千五百余萬,恐怕就是根據“國計簿”。王彥威分析兵費在全國財政中的比重說:

    起至德,乾元之際,迄于永貞、元和之初,天下有觀察者十,節度二十有九,防御者四,經略者三。椅角之師,犬牙相制,大都通邑,無不有兵,都計中外兵額約九十九萬,通計三戶資一兵。今夭下租賦,一歲所入,總不過蘭千五百余萬,而上供之數三之一焉;三分之中,二給衣賜,自留州留使兵士衣賜之外,其余四十萬眾,仰給度支。

    王彥威在這里提到了兩個三分之二。一是留州留使占總收入的三分之二,上供為三分之一。二是供軍費用占總收入的三分之二,其他開支僅占三分之一。

    當然,這只是總的情況,就各鎮的情況而言,則不盡如此。元和六年(811)十二月辛未敕云:“其涪州緣屬荊南,有供荊南節度錢二千四百貫,今隨本州割還黔府,兼于涪州送省錢三千八百貫文內更取一千五百貫,添賜黔府見將士軍資?!边@個決定是針對黔中遭水災,軍資不濟的情況作出的。涪州從荊南割屬黔中,其原送使錢二千四百貫增加一千五百貫,為三千九百貫,同時其上供錢則從原來的三千八百貫減少一千五百貫,為二千四百貫;留州部分不變。上供與送使的比例從1.6:1變成1:1.7。

    而《吳地記》所載蘇州的情況則有不同,上供三十萬六千八百三十貫,留州十七萬七千七百二十貫,送使十七萬八千三百四十九貫,總額為六十九萬二千八百八十五貫。上供、留州、送使的比例約是44%:28%:28%??梢娔戏缴瞎殿~遠遠不止三分之一,幾乎占一半,遠遠高于北方藩鎮。當然這也說明江南作為唐廷的“錢袋子”由來已久、名副其實。

    而營田則是方鎮兩稅收入之外的另一個重要收入來源。唐代藩鎮營田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營田所得可抵預算中的本鎮軍資或度支所撥衣糧,如大和三年(829)五月中書門下奏稱,觀察使若上陳刺史政跡,“須指實而言”、“如稱營田課則所效,須云本合得若干萬石,在任已來加若干萬石。其所配斛斗便請準數落下,支所供本道本軍斛斗數。如不是供本軍本道解斗,則申所司收管支遣,以憑考核?!庇诖丝梢姞I田收入要么抵充軍糧,要么申報有司收管。對于這類性質的營田,落鎮是沒有熱心的。他們認為:“疲兵于隴畝,緩急非所用也?!?/br>
    另外一種情況下的營田收入可以為地方自己支配?!顿Y治通鑒》有載:“諸將言于秦成防御使李承勛曰:明公開營田,置使府,擁萬兵,仰給度支,將士無戰守之勞,有耕市之利?!彼^“耕市之利,即指“營田之利”和“關市之利?!鼻爻煞烙管婈牸取把鼋o度支’,而又有“耕市之利?!笨梢娖錉I田收入是完全由本鎮支配的。穆宗元和十五年二月詔在諸道除邊軍營田外,其軍糧既取正稅米分給,其所管營田自合軍中資用、不合取百姓營田,并以瘡地迥換百姓肥濃地。其軍中如要營田,任取食糧健卒,而不得輒妄招召?!边@條詔書說明,朝廷對“其軍糧既取正稅米分給”的內地諸軍營田并不怎么感興趣,故說“如要營田,任取食糧健卒”。因為這些營田完全是歸“軍中資用”的。唯一的問題是這類屯田究竟有多少。以河中而言,因為蒲、晉、絳三州農業發展比較好,在后世山西省也是主要的農產區,所以營田較多,收益也比較可觀,贍軍不僅充足,而且有余。

    營田所收為實物,還有一些征斂錢貨的雜稅收入,主要有鹽鐵、茶稅、酒稅、商稅等,而譬如河中有兩池鹽場,因此鹽稅是相當大的一筆收入。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可大可小的收入,便是自行經商。

    很多人只知中國古代一直重農抑商,但卻不知道唐代的開放以及到了古代的巔峰,連各藩鎮自己都有商業收入。因為諸道藩鎮不僅征商稅商,自己還經商。

    大歷十四年十月有敕:“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長吏,無得與人爭利,先于揚州置邸肆貿易者罷之。先是,諸道節度、觀察使以廣陵當南北大沖,百貨所集,多以軍儲貿販,別置邸肆,名托軍用,實私其利焉?!?/br>
    這里的“名托軍用,實私其利焉”,固然是對藩帥假公濟私的揭露,但同時又從側面反映出,若是出于“軍用”,是可以置邸“貿販”的。這是建中以前的情況。兩稅法以后的例子也有。如文宗開成時汴州節度使李紳“上言于本州置利潤樓店”,盡管“議者以與下爭利,非長者所宜”,還是獲得了皇帝的同意。另外還有“官沽”,即由官府賣酒,實際上一也是一種商業活動。大和元年(827)江西觀察使李憲曾“以軍用不足,奏請禁百姓造酒,官中自沽?!边@已是藩鎮自己壟斷酒的生產和銷售了。劉從諫也曾在澤潞“賣鐵、煮鹽?!庇掷蒙倘素溡兹±?,“大商皆假以牙職,使通好諸道,因為販易?!?/br>
    實際上這就是后世國家資本主義式的一種財富控制辦法,有些像國家壟斷,這個事情李曜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當然有收入就有支出,兩稅法時期藩鎮的財政支出大體可劃分為兩大類,第一大類是在“長行旨”條內具體載明的分配項目,主要有上供、供軍、官吏奉料和州府雜給等,可稱之為基本支出。第二大類是不在“長行旨”條之內的特別支出,主要有進奉、賞賜軍士、廉使常用錢等名目。

    官吏俸祿和州府雜給一般不算什么大數目,剩下的上供、供軍才是主要支出,這一時期的士兵每年每人要花費二十四貫左右,以李曜麾下近五萬大軍計算,每年正常供軍為一百二十萬貫,但李曜在供軍上花費很大,如果算上軍械監在器械開發和配裝上的花費,每人每年幾乎可以達到五十貫以上,那么李曜每年的支出就幾乎是要翻上一倍,達到每年240萬貫。

    但王摶剛才已經提到,河中除了這些其他藩鎮都有的收入之外,還另有一個聚寶盆:兩池鹽場?!?/br>
    ps:在關中出現大的變亂,明確需要李曜出兵之前,眼下這段劇情主要是“種田”,因此可能有些枯燥,耐心不那么好的朋友,可以等過一段時間再一起看。

    另外,種田的情節,有一部分是為了要體現李曜將來進行改革時的思路的。

    第210章 力挽天傾(廿六)

    王摶這個曾經多年“判度支”的實干宰執對于李曜可以動用的財力有著清醒的認識:其一,河中自王重榮時代開始,歷經王重盈、王珂、李曜四任節帥,根本就沒有向朝廷上供過,換句話說,就是根本沒有將賦稅“提成”上交朝廷,河中的全部地方賦稅通通成了“留使”錢,也就是全部留在節度使府了;其二,河中的農業在北方歷來都屬于比較發達的地區,歸因此屬于節度使府的營田收益本來就不??;其三,由于地理、交通等區位優勢,河中節度使府本身就有不少商務產業,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然而河中鎮真正最關鍵、最大筆的收入,仍然是那個天下垂涎的解州、安邑——“兩池”。

    解州、安邑兩大池鹽的收入,還在代宗時期,就已經占據整個朝廷收入的百分之十二點五,也就是八分之一,而這個收入在如今朝廷財政拮據的時期,已經上升到了六分之一!當然,這個說法僅僅只是“如果”李曜肯將鹽池收益上交朝廷的一個假設罷了,實際上李曜承王重榮舊制,根本不向朝廷上供一文錢。那么,李曜可以支配的財力,很明顯是非常充足的。

    當然,不上供不代表對朝廷毫無表示,李曜不僅有表示,表示還很大,只是名目不是上供,而是進奉。

    所謂進奉,是藩鎮以“羨余”的名義向皇帝上供的錢物,這在唐后期十分普遍,史稱“有土者競為進奉”,同時進奉的數量也十分驚人。史載貞元時,諸道進奉歲凡五十萬貫,其后稍損至三十萬貫。實際上恐還不止于此數。比如大歷元年,代宗生日一次所得進奉達二十四萬貫。德宗時更盛,當時持節浙江的韓說一次進奉竟達五百萬貫。而且關鍵是越到后期,進奉的名義越多,除了逢年過節、皇帝壽誕之外,各地藩鎮要進奉,名義是五花八門。最有趣的是,連一貫處于“名義統一、實際獨立”的河朔三鎮,雖然一文錢的上供都不給,但進奉卻也并不少見。至于河中,在李曜上任之前,河中每年進奉朝廷解鹽三千車,而在他上任之后,便將這一數量提高到了五千車,這其實也算是一筆巨款了。

    不過話說回來,解鹽這個東西對于河中而言,本身并無多少成本,進奉三千車和進奉五千車,對朝廷來說大不一樣,對李曜來說卻幾乎只是個態度問題,根本不會對他的收入有多大影響,因此總的來講,河中節度使府的收益是相當可觀的。如果說河中軍府都沒錢,那天下數十個藩鎮,有錢的怕也就真是鳳毛麟角了。

    楊潞與王摶這一問一答,河中各家便都一時找不出什么反駁的話來。事實上李曜也知道,這些世家對此次賺錢的機會是在意的,要不然今天就絕不會一家不落地全部來了,但是正如之前靳蓿所言,在商言商,他們自然要施展出各種手段,爭取拿到更多的利益。比如今天這種質疑,其實也不過就是為了談價。一如后世有些人在個體戶服裝店買東西,如果有心要某件商品,便總要想方設法找出那東西的一些小瑕疵來,用以與老板討價還價。

    想到此處,李曜便下意識地朝楊潞看了一眼,卻正瞧見楊潞也朝自己看來,她雖然帶著帷帽,有面紗遮擋,但李曜卻仍瞧見那輕紗后面,這個精靈狡黠的女子正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

    李曜心里頓時明白過來,暗道:“是了,楊潞這妮子豈是這般好相與的,她既然半路殺出來幫我一把,哪能沒有企圖?只不過,我最不怕的就是你有企圖,有企圖我才好將計就計,你要是沒企圖,我才真不知道怎么應對才好?!彼闹心铑^閃過,跟著就琢磨:“楊潞示好于我,無非是要為淮南謀利,但眼下朱溫剛吃了一場大敗,當不會有威脅到淮南的能力,楊行密此時應該不會是要我幫忙牽制朱溫。既然軍事上沒有擔憂,那就只有政治和經濟兩個可能。政治嘛……目前的大事也就只有皇帝乘輿播越到了華州之事,這事與我還算有些關系,與楊行密顯然不沾邊,因為李曄不可能去揚州,他也去不了,楊行密不可能是考慮這個。那么,就只有經濟了……嗯,這個倒是一時不好猜測?!?/br>
    李曜主政河中時間雖然很短,但與淮南的經濟合作開展得卻是很快,畢竟他們這兩家,一家產品精良、產能足夠,另一家家底富庶,消化量杠杠的,供求關系很是明顯。而且淮南一帶盛產絲綢,這東西在河中的銷路也暢。既然雙方關系不錯,那么這等互惠互利的事,自然誰都不肯拖延。

    事實上李曜還想與淮南繼續深化合作,譬如棉花的問題,就已經提上了李曜的辦事日程。此時他料定楊潞是來談經濟合作的,因此也就把這事提前考慮進去了。說起來,“提前考慮”,這也一直是李曜的習慣。

    于是李曜便笑著接過話茬,道:“王相公法眼如炬,對我河中這點家底,相公當真是洞若觀火?!彼⑽⒁活D,環視一眼,朗聲道:“諸位,事情便是如此,河中即便不用河東軍械監注資,也有足夠的實力進行東升新城之建設,之所以此番讓出一百二十萬貫的盤口,只不過是某不欲獨攬這筆大財,想著分利造福于鄉梓而已。如今廬陽縣主愿代弘農郡王出資五十萬貫入股,便還剩下七十萬貫的盤口,諸位之中,還有誰……”

    靳蓿起身道:“河中靳家,愿出資三十萬貫入股?!?/br>
    李曜還未來得及應聲,馮祺也已然起身:“既然如此,剩下四十萬貫的盤口,我河中馮家愿意足額出資?!?/br>
    誰料刷刷刷又站起來數人,齊聲道:“豈能如此!”紛紛道:“節帥且慢,我等也欲出資入股!”

    “節帥,你既說是為了造福鄉梓,那這足足一百二十萬貫的盤口,豈能只有三家便分個一干二凈?”

    “正是,正是!節帥,這么大的盤口,若是只有三家能得入股,與獨攬又有多大區別?”

    一時間,場面就混亂了起來,在場幾大世家爭論還算說得客氣,鬧到后來那些個余財頗多的商賈們也加入進來,直言這般分法太不公平。他們雖然還不敢直接指責李曜,但言語之中明顯帶了情緒。

    李曜心中好笑,面色卻是逐漸沉峻起來,等到眾人爭執不下,連楊潞也接連望了他幾眼,顯然有些擔憂局面之后,才忽然一拍面前的橫案,沉聲怒道:“肅靜!”

    似乎是為了配合李曜這一聲低喝,肅立不動的近衛軍牙兵同時將手中長兵往地上一頓,齊聲喝道:“吒!”

    眾人何曾遇到過這等場面,幾乎都是下意識一抖,戰戰兢兢朝李曜望去。

    李曜倒也并不發怒,只是冷著臉掃視他們一眼,寒聲道:“似你等這般吵嚷下去,這東升新城就不必再建了!”

    一個人帶兵時間長了,言語之中都帶著軍威,帶著軍威含怒出聲,這般氣勢豈是尋常人承受得住的?因此眾人見節帥發怒,無論地位高低,都有些畏縮,不敢再多言。

    李曜見震住了場面,這才裝模作樣沉吟了片刻,道:“你等所言,也未嘗不是道理,此事既是某欲造福鄉梓,的確不該只有少數幾家包攬……但若叫某逐個分配盤口額度,一則某對各家情況不甚了解,實在難辦,二則似這等事情,無論某如何公允,分配之后,也總有不滿意的人,因此……某另有一策,管教事后誰都埋怨不得誰?!?/br>
    眾人見李曜說得如此肯定,都不禁有些詫異,這般難辦的事,居然還能有那么十全十美的法子,能“管教事后誰都埋怨不得誰”?當下一個一個盯著李曜望去,看他究竟有什么神仙辦法。

    就連一直超然在外、坐看濤生云滅的王摶也忍不住問:“蒲帥竟有這般妙策?”

    李曜心中暗笑:“自然是妙策,我既然敢引入股份制,難道就不敢引入股票的概念?哼哼,不怕你們不入我轂中來?!?/br>
    當下便道:“這法子其實并不復雜……此番東升新城頭期工程預計開支為三百萬貫,某曾說過,一股為三千貫錢,是也不是?”

    眾人自然稱是。

    李曜點點頭,繼續道:“其實如此一來,限制得太死,剩余盤口便不好分配。因此不如這般:節帥府開放出來的一百二十萬貫盤口,按照這個基本框架分為四百股,但是每一股的價格并不限死,各家自行報價,說出自己每股出資多少,要多少股,如無競爭者,便算購入股份成功,若有競爭者,則競爭者出價須得高過此前的出價……每次加價,每股提高至少五十貫?!?/br>
    此言一出,眾皆愕然,不片刻之后,與會眾人大多面如土色,望向李曜時,眼中神色復雜之極。

    楊潞忽然咯咯一笑,曼聲道:“蒲帥好算計,不過,奴家仍覺此事可行,奴家出五十萬貫,要一百五十股?!?/br>
    眾家皆是蹙眉,楊潞這般一來,就是同樣出五十萬貫,卻比之前少拿了十六七股。自家若是與她相爭,豈非要虧更多?

    誰料還真有人愿意虧,只是此番出價之人誰也未曾料到,竟然是此前與節帥同時下樓的年輕郎君,他忽然開口道:“某以太原王氏名義,出資五十二萬貫,也要這一百五十股?!?/br>
    眾皆愕然,便是王摶,也有些錯愕,繼而微微蹙眉,看了王笉一眼,目中似有不滿。但王笉目不斜視,反而端起茶水,小飲一口,一副淡然自若地模樣。

    李曜看了她一眼,并不做聲。這時靳蓿道:“蒲州靳家,三十二萬貫,一百股?!?/br>
    ……

    傍晚時分,河中節度使府。

    李襲吉滿面紅光地對李曜道:“明公,此番真是自古未有之盛事!原本籌資一百二十萬貫,誰料最終竟然拿到二百三十萬貫,幾乎翻了一倍!”他忍不住仰天打了個哈哈,笑得止不住,道:“更了不起的是,明公竟然能讓他們多出了近一倍的錢之后,仍然只拿到四成股份!這真是……真是閉著眼就賺了一百一十萬貫??!就這白白賺來的錢,我河中五萬大軍,就可用半年了!”

    李曜卻仍只是面帶微笑,點頭道:“是賺了一點,不過這筆錢某可不打算拿去養兵,這是拿來做前次某與你說到的農業計劃的?!?/br>
    李襲吉微微一怔,這才想了起來:“明公是說上次曾給某一觀的‘河中農業發展規劃’?”他忽然有些錯愕:“不過前次明公不是說,尚未物色到最佳主事人選么?難道現在已經有了?”

    李曜頜首道:“不錯?!?/br>
    李襲吉問:“卻是何人?”

    “張全義?!崩铌缀俸僖恍Γ骸按斯晃疑苓@么久,直到此番河中大戰之后,朱溫大敗虧輸,他才真正死了心,這才開始松口,愿為某效力?!?/br>
    李襲吉想了想,也點了點頭:“張全義此人,別的不說,對農務倒是十分熱衷,若他真心歸順,主管這農業,料來應當不差?!?/br>
    李曜卻微微蹙起眉頭,搖了搖頭:“某這計劃,可不止是‘勸課農?!@么簡單?!彼闹邪蛋祰@息一聲:“都說強漢盛唐,這大唐朝廷在農業上,可真是……啥事不干,靠天吃飯??!”

    要說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里,唐代一貫被認為是一個高度發展時期,是歷代封建王朝的盛世,其文治武功可與前漢媲美,故并稱漢、唐。從形式上看,唐確是漢以后又一個疆域遼闊的大一統帝國,只有前漢可與之相比:漢地東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萬三千蘭百六十八里;唐之疆域比漢殆又過之:“其地東極海,西至焉耆,南盡林邑全境,北接薛延陀界,東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萬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到唐之盛時,開元天寶之際,東至安東,西至安西,南至日南,北至單于府,蓋南北如漢之盛,東不及,而西過之?!边@說明唐代疆域的總面積超過了前漢。大唐在文化上,也是一個高度發展時期,特別是在文學藝術上和工藝技術上,都表現了高度的成就,這是不需要細說的。從這些方面來看,漢唐并稱,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

    但李曜卻認為,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比如從建邦立國的根本大計、從富國利民的社會經濟發展計劃、從鞏固國家政權基礎以強化國家機器、從為民興利除弊以圖長治久安這些方面來看,唐朝的十幾位皇帝中,除了一二開國之君稍富韜略,可視作例外之外,其余大都是無所作為,也不求有所作為,一切聽任自然擺布,聽任命運擺布。他們對于國家的治亂,對于自己統治地位的安危,沒有任何通籌全局的長遠規劃,沒有深謀遠慮的戰咯部署,也沒有應付急需的治標安排,甚至遇到與王朝生死攸關的巨大困難,也都是付之悠之,徒喚奈何,而不采取任何積極措施,在困難面前不作任何主動行動,來扭轉所面臨的不利形勢??梢哉f都是些平庸無能之輩。



<u id="0bgj4"></u>
  • <wbr id="0bgj4"><source id="0bgj4"></source></wbr>
  • <sub id="0bgj4"></sub>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legend id="0bgj4"></legend></wbr>

        <sup id="0bgj4"></sup>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wbr>
        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