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授課
李高朗也知道自己背的不好,所以背完后乖乖的低著頭等著夫子訓斥。 張夫子看著低著頭的李高朗說道:“先回去把剛剛我提問你的內容抄個十遍,然后給我好好背?!?/br> “知道了,夫子?!崩罡呃蚀诡^喪氣的走回自己的位置。 接下來張夫子又叫了幾個人上去choucha背誦,如此一來,大半個時辰就過去了。 這個時候楊云清在下面看著有著先生注釋的《論語》,也沒有感覺到時間流逝,很是沉浸了進去。 上方的張夫子看到楊云清不驕不躁的表現,心里很是滿意,不由地欣慰地點了點頭。 抽完背誦后,張夫子開始點人上來單獨授課,因為學里有幾個學生已經是秀才了,所以張夫子對他們只是點評一下私底下作過的文章,然后又給他們布置了新的題目讓他們下去做了,并未再教學其它內容。 而其他的學生,學習進度也都不太一樣,因而張夫子每次就叫幾個進度差不多的學生上去,給他們講學,下面那些還沒有叫到的學生則是自己溫習之前講過的內容。 過了一段時間,夫子才喊到楊云清的名字,讓他過去。 聽到夫子叫自己后,楊云清才放下手中的書,走到夫子那去。 “許夫子已經和我說了,你四書已經讀完了,這個進度倒也還算不錯,只不過我現在還是要出幾個題目考考你,看你學的如何?!?/br> 楊云清聽了有一種果然如此的感覺,他就知道夫子早晚會考察他 ,好在他基礎還算牢固,現在根本不怕夫子的提問。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惕則不得其正下一句?!睆埛蜃訂柕?。 楊云清不緊不慢地答道:“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br> “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 “無諸己而后非諸人?!?/br> …… 張夫子一連提問了二十幾句,楊云清全都順暢地回答了出來,于是他對這個學生是愈發的滿意了。 “嗯,這一塊掌握的還不錯,但是讀書也不是只要會背就行了的,還要理解才行。這樣,你說一下“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边@句話的意思?!?/br> 楊云清想了一下,很快就想到了這句話的出處,對于這句話的意思也是知道的,說:“品德高尚的人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也是謹慎的……” “不錯,也難為你小小年紀就學得這般好。你之前可學了作詩?” 作詩?楊云清回想了一下原身的記憶,發現也只是跟著《聲律啟蒙》學了一點淺顯的平仄對仗,而他穿越之前也對作詩沒有什么研究,于是只好老老實實地回答說:“回夫子,還未曾學過作詩,只學了一點對仗平仄?!?/br> “咱們讀書人讀書也是為了科舉,而科舉中的試帖詩和格律賦也是不可忽視的,以后作詩也要學起來了?!?/br> 頓了頓,喝了口茶水,張夫子繼續說道:“作詩最主要的就是把握詩的平仄和押韻問題,將詩的大體架構弄出來,然后就是填詞一般填寫字詞。當你可以將這一切嫻熟于胸之后,你才算是堪堪會作詩而已,接著需求不斷訓練,最終到達指物作詩,不被詩的結構所限才行,當然賦也是一樣?!?/br> “《三》,《百》,《千》,《聲律啟蒙》你也肯定學過了,接下來可以看看《訓蒙駢句》,《笠翁對韻》,《詩品》,最主要的還要多讀讀前人所做的詩,當然還有《詩法家數》這本書,專門講起承轉合的,對你以后作詩也有很大幫助?!?/br> “學生受教了?!?/br> “以后我教你經義的時候,會也教你作詩,但平時你自己也需要在此方面下功夫才是?!?/br> 張夫子的水平的確很高,楊云清原本自己看的時候,有些地方還是有點模糊,不得其義,但是經張夫子一點撥,就瞬間有醍醐灌頂之感。 而且楊云清現在雖然是一個九歲的幼童,但是身體里住著一個成年人的靈魂,所以讀書的時候更加專注,再加上穿越之前他所學專業涉及各種與古代有關的研究,所以他看過與古代有關的許多書籍 ,因而對于現在學的這些四書五經,理解起來也十分輕松,一點就通,這也讓張夫子更加看重他,只覺得自己收下的這個學生實在是天資聰穎,讓人心喜。 可能是因為楊云清才剛來,也可能是夫子格外喜歡楊云清,一天下來,夫子給楊云清單獨授課的時間比其他人多多了,而楊云清也抓住機會,吸收著夫子講的各種知識點。 中午散學后,楊云清是直接回楊府用飯的,時間也是足夠的,到了下午散學后,楊云清剛準備上馬車,就聽到后面有人喊:“誒,云清兄,你等等我??!” 楊云清一轉頭,發現果然是李高朗那個小胖子。 李高朗和楊云清的座位是緊鄰著的,再加上李高朗這小孩是個話嘮,好不容易自己旁邊來了個人,在休息的時候,自是充分發揮自己的話嘮屬性,一天下來,硬是和楊云清混熟了。 “高朗兄喊我是有何事?”楊云清停下腳步回頭問道。 “這個…其實我是想問你你家在哪里?以后我可以去找你嗎?”其實一開始李高朗想說的是請楊云清去他家的酒樓吃飯的,但是又因為才認識第一天,怕楊云清拒絕,所以才改問楊云清住哪。 他很想和楊云清楊云清做朋友,畢竟他是少有的一個聽自己說了很久的話還沒有感到厭煩的人。 楊云清聽了,自是沒有想到李高朗的心理活動 ,他對這個新認識的同窗印象還不錯,也沒有覺得他話多,畢竟他以前可是見過一個比李高朗還能說的朋友,習慣了就不覺得了,所以聽到問住哪里,就直接答道:“可以來,在縣城中心附近一個叫梧桐巷的地方 ,附近還有一家賣餛飩的,你要是來的話,打聽一下就可以找到了?!?/br> “哦,好。那等夫子放假的時候我就去找你?!崩罡呃矢吲d的說道。 “嗯,那再見!” “哦,好,再見?!崩罡呃食鴹钤魄鍝]手。 晚上,李家在用飯的時候,李高朗沒忍住向爹娘說起了自己新認識的這個朋友。他們家自然沒有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所以李高朗嘴巴叭叭叭地說了個夠。 李父李母早就習慣了自己兒子的這個畫風,也未打斷,讓兒子說了個夠。 聽完,李母看著兒子這么喜歡這個新的朋友,就說:“那明天我讓人多做一點糕點給你帶去好送給人家?!笨梢哉f李高朗長成一個小胖子,李母有很大功勞,她平時總擔心兒子在私塾里會餓著,每次去上課之前都會給兒子帶上不少點心。 而李高朗一聽,也覺得好 ,興許這樣以后他們的關系會變得更好吧!他不確定地想著。 此時楊府里,楊云清早就用完了飯。管家海伯過來和他說了一下把糕點鋪改造小吃鋪的事情,當然小吃鋪這個名字也是楊云清起的,他也一下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名字來,所以干脆就叫楊氏小吃鋪了。 楊云清之前按照現代小吃街上那些的例子 ,就讓海伯找人定了一些長桌還有一些凳子 ,這樣店鋪中空間不夠,就可以布置到外面,好讓顧客可以坐下來吃。 這些都很簡單,隨便找個木匠就可以很快做出來。 那個糕點鋪本來就已經有了一個掌柜還有一個做糕點的師傅,所以倒也不必另找人去當掌柜了。管家與那個掌柜也沒少打交道,用起來也放心。 再加上家里面就楊云清他自己一個主子,平時還需要去私塾里讀書,所以他打算家里的幾個下人也派到小吃鋪子里,一起幫著做涼皮。 楊云清還把如何做現代的那種煎餅告訴了海伯,打算暫時先在鋪子里弄這兩樣。 煎餅這個東西海伯早年和楊父出去的時候,在別的地方也聽到過,只是不知道和現在少爺說的是不是一種東西。 聊完后,海伯自是出去忙這些東西了,而楊云清則是進了書房。 雖然楊云清聰明,在穿越之前可以說是學神一枚了,但是他也是需要勤奮的。 他以前就習慣自己梳理每天吸收過的知識,一邊回想,一邊記錄下自己的想法。 現在穿到了大周朝,要開始讀書科舉了,他的方法也還是和以前一樣,一邊梳理白天夫子講過的內容,一邊隨手在紙上寫下自己的感悟。 這些也都是隨手就可以做的,也沒有用上多少時間。剩下的時間楊云清就開始看《笠翁對韻》這本書,學著作詩。 《笠翁對韻》也寫得十分淺顯易懂,楊云清看的倒也十分順暢,從中學到了不少。 不過除了這本,其它幾本夫子推薦的書他在家里都沒有找到,看來明天散學后他還需要去書鋪看一看。一般而言,大多數的書在書鋪也都能找到。 ※※※※※※※※※※※※※※※※※※※※ 文中夫子提問及主角回答等文言文及解釋為引用,其余回答百度百科查資料個人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