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節
侯顯感嘆一聲,擦干腰刀上的血跡,這種感覺委實是刺激,讓人欲罷不能。 侯公公的認知明顯偏離正常軌道,有三觀崩毀的跡象。無奈船隊領隊和趙王殿下都沒有糾正的意思。 于是乎,公元十五世紀,在鄭和船隊第三次下西洋過程中,由趙王殿下帶頭,船隊中大部分成員發展出獨特的興趣愛好,并向著更獨特的方向一去不回頭。 經過半個時辰的追擊,被盯上的海盜船全部沉入海底。 少部分是被炮彈砸沉或被戰船撞沉,余下多是被明軍接舷跳幫,搶劫一空之后鑿沉。被鑿沉的海盜船,很多都是三帆,比不上大食商船,卻比歐洲探險家的木船好上一截。 可惜朱高燧看不上眼,船隊成員,包括同行的商人,一樣看不上。 習慣乘坐豪華客輪,誰還會將冒黑煙的小火輪看在眼里? 僥幸未死的海盜,眼睜睜看著木船消失在海面上,安身立命的依仗就此消失,欲哭無淚。 這并不意味著結束, “藏寶地點,停泊港口,交易黑市,有沒有同伙,說!” 海盜被綁在柱子上,錦衣衛揮舞著刀鞘,通譯站在一旁,輪換多種語言同海盜交流。完成任務,順便練習口語,一舉兩得。 北京行部出身的文官文吏,總是能合理利用時間。 “說!” 刀鞘換成皮鞭,海盜發出慘叫,驚駭欲絕。 這是一群魔鬼! 早已丟掉信仰的海盜扯著嗓子痛哭??上衤牪坏剿钠矶\哀泣,就像被他們砸斷手腳,活著丟到海里的商人和水手。 朱高燧回到船艙里,提起茶壺,咕咚咕咚灌下半壺茶水。 長期的海上生活,不只曬黑了他的面容,也讓他的行事作風產生不小變化。好似出閘猛虎,走出領地的獅子。突然間發現,外邊的世界如此廣闊,未知的前路如此令人興奮。 回憶往昔,朱高燧時常會想起同孟清和的談話。如今細細品味,看似荒謬的想法,只有親臨其境,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奧妙。 海上航行,注定有很多不習慣的地方,也比不得王府中的錦衣玉食。但朱高燧喜歡,該死的喜歡。 尋找新大陸,追剿海盜船的生活是如此令人著迷。這種感覺更甚于在草原上策馬奔騰,揮刀砍殺。 面對一望無際的蔚藍,恨不能大吼幾聲。 仰望廣闊天際,海風鼓起長袍,好似肋生雙翼,下一刻便要騰空而起。 咚咚。 船艙的門被敲響。 朱高燧放下茶壺,艙門外,站著負責審訊海盜的錦衣衛。 “殿下,海盜藏寶地已問明。是否前往?” “當然要去!”朱高燧笑道,“母后喜歡紅寶石,大食商人手里的那些,孤看不上。倒是海盜手里有不少好貨。還有刻著頭像的金幣,融了,正好做父皇的萬壽節賀禮?!?/br> 錦衣衛應諾。 很快,船隊分成兩路,一路繼續前行,到海圖上標注的島嶼停泊。另一路前往海盜藏寶的港灣,距離海島并不遠,兩個時辰左右即能往返。 朱高燧沿著纜繩下到小舟,登上前往尋寶的戰船。 鄭和王景弘留在寶船上,侯顯隨行。 十余戰船,近二十艘馬船,浩浩蕩蕩開往藏寶地點。 指路的海盜縮著脖子,被提上戰船,沒有起半點反抗的念頭。敢反抗的海盜都被丟進海里,唯一的下場就是葬身魚腹。 越是窮兇極惡,殺人無數,越是惜命怕死。 剿滅十余股海盜,明軍早有心得。 海盜藏寶的地點算不上隱蔽,卻難駛入大船。 小舟再被放下,朱高燧同侯顯一并上岸。 島上林木稀疏,多是被海水沖刷過的巖石和洞窟。 海盜領眾人來到一塊形狀奇異的巖石前,挖開半米厚的土層,掀起幾塊擋板,一處隱于地下的洞窟赫然展現在眾人眼前。 幾十只木箱堆在一起,箱蓋幾乎合不攏,縫隙中隱約透出耀眼金光。 打開箱蓋,立刻有皮袋落出。 捆綁袋子的皮繩崩斷,渾圓的珍珠滾落在地,白黑兩色,竟有龍眼大小。 木箱一只只打開,驚嘆一聲連著一聲。 造型奇異的金像,三尺高的珊瑚,精美的金壺,鑲嵌各色寶石的彎刀……各種形狀的金幣銀幣,很多沒有裝進箱子,直接散落在地,火把照過,滿目金光。 饒是見慣皇宮珍寶的朱高燧,也愣了兩秒。 彎腰撿起一柄彎刀,擦過刀柄上一塊花紋,朱高燧目光微沉,這不是一般商人能有。這支海盜很可能搶劫了某個海島上的“王室”,或者是朝貢的船隊。 不過,事到如今,已經沒有追究的必要。 收刀回鞘,朱高燧下令,將巖洞里的財寶全部抬走。隨后走到瑟縮的海盜跟前,緩緩抽—出長刀,在海盜驚懼的目光中,手起刀落。 鮮血噴涌,人頭滾落在地。 如此,也算是為彎刀的主人報了仇。 離開海盜藏寶處,戰船駛往預定海島,同船隊匯合。 此座海島是船隊第二次下西洋時發現。 島的東面是天然深水良港,島上有淡水,沒有大型的食rou猛獸。除了海鳥,多是一些奇怪的石像。 朱高燧對此毫不在意。 天家貴胄,鳳子龍孫。 遇上他,管他哪路神仙,是鮫盤著,是虎蜷著。敢不從命,架上火炮全部轟掉。 “殿下,照此速度,再有一月既可抵達新地?!?/br> “好?!敝旄哽萦秘笆讋濋_面餅,夾入烤過的干rou咸菜,一大口咬去小半個,“這些孤是外行,你安排即可?!?/br> “是?!?/br> 龐大的船隊繼續前行,沿途遇上海盜,不管三七二十一,通通滅掉。不過,總有兩三個漏網之魚,見勢不妙提前逃跑,僥幸活得一命。 事后傳出消息,航行在海上的大明船隊,陡然間披上一層恐怖的外衣。 “那是一群可怕的魔鬼?!?/br> “魔鬼穿著用鮮血染紅的長袍,袍子上有金色的怪獸!” “被船上的魔鬼盯上,沒有人能活著逃走?!?/br> “太可怕了,如果不是提前得到消息,我會和暴風號的船長一樣葬身海底?!?/br> 流言越傳越廣,發展到后來,單是聽到“大明船隊”四個字,就能讓海盜們雞飛狗跳,惶惶不安。無論多兇狠的海盜,聽說大明船隊要從自家門前經過,第一反應都是收拾行李搬家跑路。 東西太多,搬不走?不要了! 財寶沒了可以再搶,命沒了,死抱住金幣有什么用! 在大明船隊下西洋期間,海商們驚奇發現,往日里肆虐逞兇的海盜突然不見了蹤影。 時常有海盜聚集的“黑市”也變得冷冷清清。攤主空閑得直打瞌睡。 “海盜?沒有海盜!” “對,我們這里沒有海盜!” “快走!再問東問西,小心老子揍你!” 海商們面面相覷,有門路的私下打聽,才得知“真相”。 自此,眾多海商開始視大明船隊為“保護神”。有倒霉商船遇上海盜,見躲不過去,船主硬著脖子吼一句“我在明朝有人!” 海盜握刀的手當即就會哆嗦兩下。 本打算殺人劫貨,最后也只搶劫兩箱香料,硬著頭皮也不敢殺人??梢姟按竺鳌眱勺滞χ?。 大明船隊行經之處,遇上海商船隊,不用招呼,立刻有成船的貨物送上。 給錢? 不要,堅決不要!若能隨船隊航行一段路程,熟悉幾句大明官話。一船貨物算什么,再送一船! 沿途??繊u嶼,道出身份,熱情款待,開展貿易不必說,有的島上,國王一家早早收拾好包袱,只等隨船啟程,到大明朝貢。 暫時不回大明? 沒關系。船隊到哪里,咱們跟到哪里。 總之一句話,一顆紅心向大明! 次數多了,朱高燧產生出和老爹一樣的煩惱,國家強盛,人太出名,有時也愁人。 大明船隊在海上宣揚國威時,明朝迎來了番邦使臣朝貢的高峰期。 自永樂九年五月,南京城門前,朝貢的使臣隊伍便排成長列。 北方的韃靼,瓦剌,兀良哈,女真。 南方的暹羅,占城,真臘,老撾。 隔了一座喜馬拉雅山的古里,錫蘭,柯枝,小葛藍,加異勒。 乘船前來的舊港,南巫里,爪哇,滿剌加,蘇門答臘。 一波又一波朝貢隊伍抵達應天府,鴻臚寺和光祿寺忙得腳不沾地,會同館再次爆滿。 隨著朝貢隊伍抵達,聞訊趕來的商人也是絡繹不絕,客棧房間不夠,許多掌柜都擠大通鋪,伙計只能在客棧里打地鋪。 人一多,問題就多,治安問題頻發,五城兵馬司指揮和應天府府尹愁得嘴角起泡。 沒辦法,朱棣下令北京會同館提前“開張”。女真,朝鮮,白帳汗國,以及立陶宛和莫斯科大公國的使臣,不必進京,直接由北京會同館接待安排。 “敕漢王馳北京,設宴款待朝貢使節?!?/br> 一道敕令,結束了朱高煦的屯田生涯。 朱高煦打心里不想離開宣府,忙活兩年,眼看要出成績,丟開手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