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
正文 第11章 我是康熙(三) 趙云安慰了胤礽一陣子就離開了。 胤礽不需要了,他從來不是個脆弱的人。 也許他會一時想不開,但總有一日他會走出來的。 趙云給穿越者狠狠拉了一把仇恨,并告訴胤礽這樣類似的人還有很多后,就心安理得地回去休息了。 趙云:演戲真不是人干的,太累了…… 至于胤礽會不會放過那些‘造謠生事’的人,趙云表示她也不知道。 趙云絕不承認自己是在幸災樂禍--胤礽骨子里是個瘋狂的人,他會做出什么事情,趙云也很期待。 她吩咐下人不得有任何怠慢,胤礽是她以后安逸生活的保證,她必須照顧好他。 她相信,在她把那些勾心斗角帝王心術一把抹過,只留下父子親情之后,乖兒子胤礽會好好孝順她這個傷了心的可憐的老父親的。 ……………… 于是趙云繼續自己的計劃。 近幾日,一個消息傳遍全城。 皇帝陛下把廢太子從上駟院放出來了! 皇帝陛下把廢太子帶回毓慶宮了! 知道這件事的人都驚呆了。 毓慶宮,是有其政治意義的。 廢太子住了毓慶宮,他還是廢太子么? 這是不是意味著老爺子氣消了,又變成二十四孝好父親了? 不少官員在心里嘀咕。 絕大多數人不希望這個猜測變成現實。 太子被廢的這些日子里,幾個皇子雖然盡量克制,每個人身后還是聚集了一群‘有眼色識時務’的人。 他們把身家性命系在那些皇子身上,就是為了搏一個好前程,他們都是廢太子的敵人。 他們中也不乏曾經站在廢太子身后搖旗吶喊的人。 他們都背叛了廢太子。 廢太子要是緩過氣來,看見他們這等行徑,定然不會輕饒了他們的。 人為刀俎,我為魚rou。 這該如何是好? 皇帝陛下一向深不可測,他如此作為,又是有什么算計? 眾人決定靜觀其變。 ……………… 眾人在觀望。 趙云果然又做出一件奇怪的事來。 她命令天底下所有有名號的道士都要立即進京,不得拖延。 人們更納悶了。 皇帝陛下又在整什么幺蛾子? 道士,是用來驅邪,還是做法事? 難道大清又會出現一個要出家的皇帝了么? 這回竟然不是佛家了。 是道家。 是正一教?還是全真教? ………… 趙云才不管眾人怎么想。 她在為自己能想出這樣的辦法感到自豪。 活雷鋒李佳氏那得來的空間戒指隨著她穿越時空了,這本應該是件好事,趙云卻完全不這么想。 能夠穿越時空的戒指肯定不是凡物,這樣來歷不明的東西她哪敢隨便亂用? 天上會掉餡餅,更會掉毒餡餅。 她可不想拿自己冒險。 趙云想了好久,才想到一個好辦法。 戒指是道家之物,那些道士們一定比自己懂的多,人家那才是專家呢,自己這樣的半吊子還是不要獻丑了。 趙云于是大張旗鼓地招道士進京。 如此隆重。 人們都認為皇帝陛下是要信道了。 康老爺子積威甚重,他要信什么沒人敢有異議,倒是有不少人家也開始信道了。 不管他們是真心還是假意,他們都做足了姿態:我們一切都以皇帝陛下為榜樣,時時刻刻團結在皇帝陛下周圍,一切向前看--我們是大大的忠臣。 所謂上行下效正是如此。 京城刮起一股信道風。 滿人的宗教信仰本就沒有定數,多數是薩滿教,還有佛教,甚至天主教?;实巯胄攀裁?,他們不敢管,也管不著。 漢人對道教印象倒是不錯,就算心里反對,他們也不敢說出來。剃發令的鮮血還沒有干涸,漢人們都閉緊了嘴巴,生怕一不小心招惹到滿洲老少爺們的怒火。 于是皇帝陛下信道這件事在眾人的沉默下成了‘事實’。 歷朝歷代都有喜好丹術的皇帝,他們瘋狂地追求長生不老,卻沒有一個成功,不少人對煉丹成仙這件事已經很是懷疑了,但是還是沒人能夠熄滅皇帝們對煉丹的熱情。 他們不敢。 你說你要反對? 你反對皇帝陛下修仙? 你這是詛咒皇帝陛下不能壽與天齊嗎? 皇帝高高興興地求仙問道,沒人傻到要在他的的興頭上潑一盆涼水。 那是拿命來玩。 趙云繼續召見道士,不管外面的人怎么看她。 康熙皇帝成了歷史上又一個沉迷丹術的皇帝…… 趙云:呵呵。 ……………… 趙云倒是不擔心那些道士會陽奉陰違,甚至私吞她的寶貝戒指。 古代人心中都有個根深蒂固的思想,那就是天下的寶物本就該是皇上的,天下珍寶盡入皇室,才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寶貝的來源不可考。 皇帝陛下說是有人進貢的,那就一定是進貢的了。 他們怎么敢問趙云戒指的來歷! 趙云對那些道士威逼利誘一番,并派人監視,就放下心來了。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趙云手中又握著他們的身家性命,沒人敢懈怠,沒人想以身試法。 至于會不會有人反過來利用戒指的威能來威脅她,趙云并不在意--李佳氏那么有本事,不也是栽在我的麻藥上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古代人沒有穿越者的膽子,他們不敢與一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作對,不敢用自己的小命試探一個皇帝的底線。 ……………… 果然還是人多力量大。 不到半年,戒指就被研究得差不多了。 趙云給出了大力的那個道士封了個‘國師’的名譽稱號,就見他樂滋滋地傳道去了。 該走的走了,該留下的也要留下。 趙云一直用煉丹的名義糊弄其他人,沒人知道她在干什么。 她最后還是讓那些道士閉上了嘴巴。 這樣才能保密不是嗎? 趙云:我真是個壞人。 這半年,趙云也能勉勉強強處理政事了,大臣們一直不明白為什么皇帝陛下總是喜歡仔仔細細地詢問他們的意見,這到底是在試探,還是在暗示些什么? 是警告我們不要多管閑事,只要做好本職工作就可以了么? 皇帝陛下懷疑我們與皇子暗通款曲? 大臣們繼續疑惑,趙云卻等不了了。 于是在一次普普通通的朝會上,趙云輕飄飄地拋出了要退位的消息。 平地起驚雷。 所有人都被震翻了。 包括剛剛解了囚禁,開始上朝的胤礽。 趙云對自己營造的氣氛感到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