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節
何草不黃 何草不黃,何日不行。何人不將(1),經營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2)。哀我征夫,獨為匪民(3)。 匪兕匪虎,率彼曠野(4)。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5)。有棧之車,行彼周道(6). 【注釋】 1 將:行,出征。 2 玄:黑色,這里指凋零。矜:( guān):同“鰥”,年老無妻。 3 匪:非,不是。 4 兕(si):野牛。率:沿著。 5 芃(péng):獸毛蓬松的樣子。幽:深。 6 棧:高高的役車。周到:大道。 【經典原意】 哪種草兒不會枯黃,哪有一天不用奔忙。哪里有人不需要出征,往來經營奔走四方。 哪種草兒不會凋零,哪個男子不是單身??蓱z啊,我們這些征夫,偏偏就不被當人待。 不是野牛也不是老虎,卻總在曠野受勞苦??蓱z啊,我們這些征夫,日夜奔波沒有空閑。 尾巴蓬松的狐貍,在深草叢中逡巡。高高的役車,卻總要大路上奔跑。 【當代闡釋】 走在腳下的便是路 古代征人的痛苦,常人難以言說。沒有經歷過的人無法真正體會到它的痛苦辛酸。 在《何草不黃》的字里行間,隱隱傳來征人們的哭喊聲,仔細審視,還可看到痛苦正滴滴滲透出來,模糊了一行行的字。冰山顯露出來的僅僅是一小部分。征人無法傳達出的痛苦就深深埋在遙遠的歷史空間里,再也無人感受得到。 然而僅僅是那顯露出來的一小部分,就足以讓我們伸手便可觸及到征人摻雜了血和汗水的淚水,就足以聽到震撼心靈的吶喊。他們是最為悲慘的。 時間會平息最大的痛苦。然而征人的痛苦只會隨著時間而麻木。 這種具有強烈針對性的痛苦是時代和制度施加上去的,也只有時代和制度才能解決。個人力量,如同秋風里的一棵小草,只能隨風枯黃。只有等到春天的到來,才會重新發芽、生長。 或者讓自己變成一呼百應的英雄豪杰,將這種痛苦看成是天降大任前的磨煉,力挽狂瀾,自己改變歷史,改變制度。陳勝吳廣,從田間地頭走出來的英雄,斬木為劍,揭竿為旗,在面對暴政所帶來的毀滅前選擇了反抗。雖然最終失敗,但他們不是因為經受不住艱難痛苦而失敗,而是他們經受不住安逸享樂而失敗。他們的反抗結束了他們的痛苦。 或者我們僅僅就是個小人物,在無力擺脫時候,默默忍受。在幻想的天倫之樂,其樂融融中忘掉痛苦。在自己的道路上接著前行,直到下次的驚醒。 無論怎樣,路仍然朝前走。放眼望去可能是一座座的高山,但跨過山頭,你也會發現泉水淙淙,鮮花縈繞的休憩之地。 坦途在前,人不應當為了一點小障礙而不走路。只要走在腳下,那便是路。 【國學故事】 嚙雪:“嚙雪”自于《漢書·蘇武傳》,人們用來表示堅貞不屈。 蘇武是西漢時期著名的使者。西漢時期,北方的少數民族不斷地侵擾邊關,漢武帝派蘇武出使匈奴,蘇武一行人抵達匈奴后,被匈奴單于扣留下來,單于讓漢朝叛臣衛律前來勸降,蘇武至死不從。單于見勸降不成,就把蘇武囚禁在地窖里,不給蘇武吃喝,借此消磨蘇武的意志。當時大雪封山,蘇武饑渴難耐,只好口吃雪塊,吞咽氈毛。即使這樣,蘇武也不向單于屈服,最后被流放到北?;臒o人煙的地方長達19年之后,才獲釋回漢。 【相關閱讀】 高陽《胡雪巖》;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4、《行露》: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原文】 行露 厭浥行露(1),豈不夙夜(2)?謂行多露(3)。 誰謂雀無角(4)?何以穿我屋?誰謂女無家(5)?何以速我獄(6)?雖速我獄,室家不足(7)! 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8)?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訟?雖速我訟,亦不女從。 【注釋】 1厭浥(yè yi):潮濕的樣子。行(háng):道路。行露:道路上有露水。 2夙夜:這里指早夜,即天沒亮的時候。 3謂:同“畏”,畏懼。 4角:啄,嘴。 5女:同“汝”,你。無家:沒有家室。這里指尚未婚配。 6速:招致。獄:訴訟,打官司。 7室家不足:要求結婚的理由不充足。 8墉:墻,墻壁。 【經典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