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節
4將:送。佇(zhu)立:站立。 5上下其音:飛上為上音,飛下為下音。 6仲:排行第二。任:寬大,善良。只:語氣助詞,沒有實義。塞:秉性誠實。淵:用心深長。 7終:究竟,畢竟。先君:死去的國君。勖(xu):勉勵。 【經典原意】 燕子飛呀飛,展開參差不齊的羽毛。姑娘就要出嫁了,送你到郊外的曠野。遠眺早已不見你的身影,不覺淚如雨下! 燕子飛呀飛, 上上下下來回旋轉。 姑娘就要出嫁了,遠遠送你一程。遠眺早已不見你的身影,默默獨立淚流滿面! 燕子飛呀飛, 上上下下細語呢喃。 姑娘就要出嫁了,遠遠送你到南邊。遠眺早已不見你的身影,不覺肝腸寸斷! 二meimei誠實善良,敦厚體貼。而且溫和慈惠,自己穩重謹慎。懷念已故的人啊,深深勉勵了我! 【當代闡釋】 送嫁的悲歌 人生離別在所難免。 最凄慘的是一去不復返的離別。荊軻易水送別,鐵馬哀鳴,浮云蔽日,賓客眾人皆素衣白冠,把劍擊筑,悲歌慟哭,“風嘯嘯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歌罷,決絕地轉頭離去。 最讓人心蕩神牽的是詩意的離別。步履纏綿,淚滿襟,柔腸斷。在夕陽西下的余輝里拋盡相思淚。佇立寒風,心情悵然。目送歸去,離別的人卻又忍不住頻頻回顧。 然而還有一類奇特的送別,常常超出人們的送別視線。那就是《燕燕》中所描寫的婚嫁離別。 燕子是種戀家的鳥兒,今年在你家房檐下筑下巢室,明年的春天還要回來??沙黾薜呐幽??關心疼愛meimei的哥哥送別出嫁的meimei,一程又一程,肝腸寸斷,淚如雨下,仿佛那不是生離,而是死別。他甚至希望meimei能成一只燕子,每年的春天,都可以回家看看。 古代婚嫁習俗,在女兒出嫁的時候要哭婚。雖然現在對苦婚的含義各種不同理解。但哭泣本身是對悵然若失的情緒宣泄。骨rou親情,子女連心,當女兒出嫁的時候,他們會為女兒感到幸福。但幸福帶來的失落也讓他們愁腸百結。 古代女子一旦出嫁,就成為別人家的人,是死是活,親生父母都很難兼顧,只得聽天由命,希望能有個好女婿。所以出嫁對女子意味著與親生父母的心靈阻斷。很難想像,一個含辛茹苦撫養大的整日在眼前晃來晃去的女兒,轉眼之間,就有可能是一年半載都音訊全無。 現在女兒出嫁,父母仍哭。 但這種哭泣里少了些凄慘,多了些寬慰。畢竟,女兒可以一如既往地?;丶铱纯?。 【國學故事】 昭君出塞:漢代初期,國力孱弱,面對匈奴的sao擾、入侵,無力反抗,不得不采取和親政策。之后和親政策一直被統治者延續,其中“昭君出塞”故事最為著名。王昭君,名嬙,于漢元帝時被選入后宮。元帝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韓邪單于來朝,請婚于漢。據東晉葛洪《西京雜記》記載,漢元帝對后宮女子多不認識,只是按照畫工所畫圖像來選擇女子。而畫工毛延壽貪污舞弊,因沒有收到王嬙的賄賂,故意丑化她的畫像,蒙蔽了元帝。結果王嬙被選擇遠嫁匈奴,出嫁的時候,漢元帝第一次見到了貌美如花的王嬙,想反悔但已不可能,盛怒之下,將畫師毛延壽等一干人等處以死刑。而可憐的王嬙嫁到匈奴,如同一片落葉被風吹走,再也沒能回到中土。 【文化常識】 折柳送別:古人多有折柳送行的習俗,“柳”與“留”諧音,很容易引申到“柳——留——惜別——依依不舍”的層面上來。所以古詩中也多贈柳惜別的情景。最有名的典故是“灞橋折柳”。灞橋在今陜西西安市城東,春秋時期秦穆公所修。早在秦漢時,人們就在灞河兩岸筑堤植柳,陽春時節,柳絮隨風飄舞,好象冬日雪花飛揚?!板睒蝻L雪”也被喻為“關中八景”之一。唐朝時,在灞橋上設立驛站,凡送別親人與好友東去,多在這里分手,有的還折柳相贈,唐時就有“都人送客到此,折柳贈別因此”的風氣。在唐詩的影響下,灞橋折柳成為送別的一種象征。 【相關閱讀】 江淹《別賦》;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高適《別董大》 3、《烝民》:折柳送別 【原文】 烝民 天生烝民(1),有物有則。民之秉彝(2),好是懿德。天監有周,昭假于下(3)。保茲天子,生仲山甫(4)。 仲山甫之德,柔嘉維則。令儀令色,小心翼翼。古訓是式,威儀是力(5)。天子是若,明命使賦(6)。 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7),纘戎祖考(8),王躬是保。出納王命,王之喉舌(9)。賦政于外,四方爰發(10)。 肅肅王命(11),仲山甫將之。邦國若否(12),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13)。 人亦有言,柔則茹之(14),剛則吐之。維仲山甫,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強御(15)。 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鮮克舉之(16)。我儀圖之(17),維仲山甫舉之。愛莫助之。袞職有闕(18),維仲山甫補之。 仲山甫出祖,四牡業業(19)。征夫捷捷,每懷靡及(20)。四牡彭彭,八鸞鏘鏘(21)。王命仲山甫,城彼東方。 四牡骙骙,八鸞喈喈(22)。仲山甫徂齊,式遄其歸(23)。吉甫作誦,穆如清風(24)。仲山甫永懷(25),以慰其心。 【注釋】 1 烝:眾。物:事物。則:法則。 2 秉:稟賦。彝:常理,常性。懿(yi):美。 3 監:觀察。有:詞頭,無實在意義。假:至,到。 4 仲山甫:人名,樊侯,為周宣王卿士,字穆仲。 5 令:美。儀:儀容。式:效法。威儀:禮節。力:勉力做到。 6 若:順從。明命:詔令。賦:頒布。 7 辟:君,此指諸侯。 8 纘(zuǎn):繼承。戎:你。 9 王躬:指周王。出納:指受命與傳令。喉舌:代言人。 10 爰(yuán)發:乃行。 11 肅肅:嚴肅。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