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給農戶的山居生活 第15節
尤其是八寶飯,最討小孩喜歡,若是小孩多的那桌,大人最多能伸上一筷子,眨眼就沒了。 不過時樂他們這桌沒有小孩,大家都嘗了幾口,時樂吃得眼睛都瞇起來了。 再就是正菜,四個葷菜,大碗裝的蘿卜燉脊骨,清燉雞,蒜苗炒豬肝,一小碗炸酥rou。兩個素菜,分別是白菜燉豆腐,酸辣土豆絲。 負責幫廚的幾個夫郎還拎著一大鍋骨頭湯放在中間,想喝的就自己去盛。 時樂對吃席的喜歡漸漸壓過了和不熟悉的人同桌吃飯的尷尬,開始一邊吃一邊和顧清嘀嘀咕咕說哪個菜好吃。 吃到一半,同桌的哥兒和姑娘們也放開了許多,聊得越發起勁。 夕陽西下,陸續有客人和主家告別,時樂和顧清兩人跟著收拾碗筷的人忙活了一陣,最后要洗碗的時候被一個年長的夫郎推走了。 “你們小年輕去玩吧,這兒有我們呢?!?/br> 兩人面面相覷,下意識朝李秋芳看去。 李秋芳本來在干著活,察覺有人盯著自己,抬頭就瞧見自家兩個哥兒不知所措地看著她。 她擦擦手走過去,等弄明白是什么事兒,也朝他們兩個擺擺手,讓他們先回家去。 時樂和顧清這才往院門口走去。 兩人在顧清家門口分別,時樂一個人下意識加快腳步,沒多大一會就到了自家門口。 到家時天已經擦黑,時樂先去后院把雞喂了,才回到灶房燒水洗漱。 等時樂洗漱完,杵著桌子開始打瞌睡了,顧朝朗才匆匆回來。 一身的酒味,一下就把時樂嗆清醒了,眉頭一皺,顧朝朗蹭地往后退了一步。 時樂一下笑出了聲,轉身把灶上溫著的水拎下來,讓顧朝朗洗漱,自己則回了側屋。 等顧朝朗洗漱完躺下,時樂已是半睡半醒,察覺到身側的暖意下意識貼過去,一下就被顧朝朗按在了身下。 月色朦朧,時樂看不清顧朝朗的神色,只覺身上人的熱氣朝他撲來。 想著顧朝朗平日并不喝酒,今日應當是醉了,他也沒有反抗,順著顧朝朗的動作躺好。 良久,才見顧朝朗有了動作。 兩人折騰了許久,月上中天才停歇下來。 翌日,顧朝朗醒來的時候有些呆呆的,他揉了揉腦門,腦子里慢慢浮現出他昨晚的孟浪,耳朵尖泛起一抹紅。 輕手輕腳地起來,洗漱完就直奔灶房開始做早飯,自從成親,他已經許久沒有做過飯了,動作也生疏起來。 等時樂洗漱完來到灶房,顧朝朗才剛剛把飯端到桌上。 也不敢看時樂,拿好碗筷就悶頭坐著。 第22章 修 時樂也不說話,學著他的樣子悶頭吃飯,直到對面坐著的顧朝朗焦慮快要從眼睛里溢出來,他才哈哈大笑出聲。 顧朝朗控制不住地瞪大了眼,撓撓頭半晌沒說出話,等時樂吃完開始收拾碗筷,他才磨磨蹭蹭地跟過去幫忙,湊在時樂耳邊跟他說話,直到時樂嫌他礙手礙腳才作罷。 外頭天已經大亮,顧朝朗也沒有再耽擱,和時樂說了一聲就上山砍柴了。 時樂也一如既往在家里繡帕子,隨著天漸漸變涼,尤其是起風的時候,涼意撲面而來,他現在都是待在屋里繡。 屋里即使白天也不是很亮堂,只能開著門,時樂就坐在門側后方,這樣既能看清又比外面要暖和些。 * 吃過午飯,兩人又準備上山去,不過今日不同些,得先去摘柿子,然后顧朝朗再去砍柴。 前幾日念叨著這事兒,顧朝朗已經先準備好了工具,一根干的竹竿,一頭削尖,從中間劈開一個竹節的長度,用麻繩在上面綁上新編的小竹簍。 說竹簍其實不太恰當,是用的幾根細竹片編的,上方開口,四周鏤空,專門用來摘樹上的果子。 時樂拎上竹籃,落后顧朝朗一步,鎖好院門才往山上去。 摘柿子不像干農活要趕時間,兩人就慢慢悠悠地往上走,時樂正在和顧朝朗說做日做客的事兒,恰好說到有人議論新娘子的嫁妝。 說話間余光一掃,就發現顧朝朗的表情有些不對,時樂疑惑道:“怎么了?難道你知道原因?” 顧朝朗點點頭,低聲說道:“那新娘我們都見過,今日去迎親,我認出了她父母?!?/br> 見時樂臉上疑惑更重,他加快語速繼續道:“就是上次去賣涼糕時遇見的那個姑娘,在我們攤子旁邊那家?!?/br> 時樂不解地問道:“她娘不是說她還有兩年才到嫁人的年紀,怎么就嫁了?” 顧朝朗有些不確定,“聽說是趙嬸子特意尋了鎮上有名的媒婆,說只要新娘子是個好的,愿意嫁,就給十五兩銀子做聘禮,那姑娘的父母聽說這事就同意了,也沒給備嫁妝,只說從此當沒了這個女兒,要是以后有問題也別去找他們?!?/br> 時樂怒氣沖沖道:“真是不配為人父母,氣死我了?!?/br> 顧朝朗干巴巴地安慰道:“向晨哥人挺好的,他家日子也好過,趙嬸也是和氣的人,那個姑娘不會受委屈的?!?/br> 時樂輕輕嘆了一口氣,“只盼如此吧?!?/br> 等時樂心情慢慢平復下來,他才察覺有些不對勁,顧朝朗平日就是話少的人,也不見和村里人有特別多的交集,怎么知道這么多,他心里想著,嘴上下意識就問了。 顧朝朗沒意識到哪里不對,平靜道:“昨日去迎親,他們村里的人老老少少都在議論,我們都聽見了?!?/br> 時樂恍然大悟,點點頭不再說什么,此時兩人已經快到半山腰了。 柿子樹是一棵老樹,位于半山腰的林子深處,兩人途中先后路過栗子林,桂花樹,還往里走了好一陣才看見樹影。 深秋時節,山間黃綠相間,常青的樹木依舊枝繁葉茂,落葉樹則葉子枯黃,隨著秋風落下,堆積在山林間,踩在腳下咯吱咯吱的響,讓人有蕭瑟之感。 柿子樹則格外不同,雖說葉子也在變黃凋落,但嶙峋的枝干上掛滿了橙紅色的柿子,是整座山上最亮眼的存在。 火紅一片的柿子,溫暖明亮,像一團團火,有著戰勝蕭索秋日的生命力。 老樹根部粗壯,兩人才能合抱,高度倒不算很高,用長竹竿就能摘到絕大部分果子,只有頂端的摘不到。 不過即使能摘到也是不摘的,村里人若不是在饑荒年間,都默認樹頂端的柿子是留給天上的鳥雀。 時樂和顧朝朗不是來得最早的,低處能直接用手摘到的柿子已經沒有了,只能用工具摘高處的。 時樂提著籃子往側上方走了幾步,顧朝朗則站在樹下,舉著竹竿開始摘柿子,竹簍不大,一次只能摘兩三個。 顧朝朗摘下后把竹竿傾斜到時樂面前,等時樂把里面的柿子拿出來放到籃子里,又抬起竹竿繼續摘,如此往復。 先摘的是橙色的柿子,這種還比較硬,多摘一些拿回去曬成柿餅冬日吃,然后才摘熟透的柿子,是這幾日就吃的。 籃子快裝滿,時樂就招呼顧朝朗停下,兩人在落葉堆上坐著吃柿子,熟透的柿子用手捏著把兒,另一只手從下面輕輕捏破皮兒,往下一撕,那薄皮兒就掉落了,露出里面鮮紅軟滑的果rou。 吃柿子還得格外小心,衣袖往上擼一截兒,頭微微前傾,不然那異常充沛的汁水就會順著手往下流。 顧朝朗吃完一個,也不接時樂遞來的帕子,直接用落葉擦了手,拿起柴刀就去砍柴,時樂就坐在原地等他。 時樂又吃完一個柿子,往四處看了看不見顧朝朗的身影,就起身在周圍溜達,看見枯枝就順手撿了,等顧朝朗背著一捆柴過來時,時樂也拾到了一堆枯枝。 今日出門只帶了一根草繩,時樂接過顧朝朗手里的砍刀,又往周圍找了找,砍了兩根藤條用來捆柴。 最后,時樂背著那一小捆枯枝,拿著竹竿,顧朝朗拎著柿子,扛著柴火,沿著山路往回走。 回到家已是申時,顧朝朗將柴火放在院里,柿子拎回灶房,轉身去后院拿上起大竹筐又上了山,這一趟是去耙松針,比砍柴要快些,能趕在日落前回來。 時樂把細柴收了一部分放到灶邊,剩下的都收到后院去,另一捆柴碼到柴堆上,后院的柴堆已經快要堆滿了,接下來砍的柴就放在前院,冬日里拉去集市上賣。 收完柴火,時樂回到灶房,喝了杯水,把籃子放到桌上,熟透的柿子撿出來裝到木盆里。 時樂腦子里浮現出家里的布局,三間瓦房中間是堂屋,東側屋是時樂和顧朝朗住,西側屋以前是顧朝朗的父母住,現在用來堆放雜物。 他起身去西側屋找出兩個簸箕,許久未用,上面落了些灰塵,時樂從院里的水缸舀水沖洗了一遍,放到架子上曬著。 架子也是剛找出來的,三層的木架子,年前曬豆腐,曬臘腸都用這個,現在用來曬柿子也合適。 又回到灶臺前拿上菜刀,開始給柿子削皮,還沒熟透的柿子捏著是硬的,時樂一個個去皮,去皮后的柿子先擱在盆里,等外頭的簸箕水汽曬干再挪到簸箕里去曬,柿子皮也先放在盆里,到時候挪到另一個簸箕里晾曬。 柿子在簸箕里曬上一陣,表皮開始變色,時樂拿了麻繩,坐在院子里把柿子一個個綁起來串成串,一串有七八個,然后掛到院里用來曬衣裳的竹竿上繼續曬,竹竿也是事先就擦洗干凈的。 曬上兩天,柿子開始變干,等過一旬左右,表皮會慢慢變黑,再曬幾天,就可以解下來放到簸箕里。 再用手把柿子捏成餅狀,平鋪在簸箕里曬上兩天,柿餅就算完成了。 然后把之前曬干的柿子皮放進早就準備好的壇子里,把柿餅裝進去,一層柿子皮,一層柿子,這樣可以讓柿子更好地掛白霜。 現在的柿餅已經可以吃了,等過些時日掛上白霜,味道更加香甜。 裝滿柿餅的壇子蓋上蓋子,放到干燥的地方保存起來,可以吃上許久。 不過這都是過幾日的事兒了,時樂把柿子掛起來后,就回灶房開始做飯。 時樂想起上回吃過的面湯,兩人吃著都覺得好,做法也簡單,今日便打算再做一回。 將面揉好,搓成長條,切條,等鍋里水燒開,下面煮著。 時樂從櫥柜里拿出大陶碗,準備做另一樣吃食,柿子餅。 就用剛才挑出來的熟透的柿子,剝皮放到碗里,搗成泥狀,加入雜面粉,用筷子攪拌均勻,再打一個雞蛋進去,繼續攪拌成糊狀。 鍋里刷一層油,將面糊一團一團鋪到上面,煎至兩面金黃,柿子餅就做好了。 煎好的柿子餅聞著十分香甜,顏色也好看,黃澄澄的,看著就十分誘人,此時另一個鍋里的面條子煮好了,熱騰騰的,飄出小麥獨有的香味。 時樂用布巾擦了擦手,走到院里往外看去,不見顧朝朗的身影,轉身踏入灶房,將柿子餅放鍋里溫著,又往煮面湯的灶里添了一根柴。 等添的柴都快燒盡了,時樂才聽到顧朝朗推門進來的聲音,他抬眸看去,瞳孔放大,他以前從來沒有想過這個竹筐能裝這么多松針和柴火,趕忙起身去迎。 顧朝朗聽見時樂過來的聲音,朝他擺擺手,彎腰,身子往一側慢慢往下倒,將竹筐卸到地上,才長呼出一口氣。 時樂上前扶他,嗔怪道:“怎么背這么多,明日再去也成啊,你也不怕把自己壓壞了?!?/br> 顧朝朗知道他是關心自己,解釋道:“我曉得的,今日是一下沒注意就砍多了,扔在山上又舍不得,才硬塞到筐里背回來,下次不會了?!?/br> 時樂輕哼道:“這還差不多,我飯早就做好了,我們快吃飯吧?!?/br> 說完拉著顧朝朗往灶房里去,兩人一邊說笑一邊吃飯,雖說是時樂說的時候多,顧朝朗就時不時應上幾句,但他神色十分認真,也不顯敷衍,只有兩個人吃飯也熱熱鬧鬧的。 柿子餅最先吃完,隨后才是面湯,時樂先吃了一碗淡的,滿口都是小麥香,又吃了一碗加糖的,顧朝朗還多吃了一碗加咸菜的。 翌日,又是一樣的忙碌。 第23章 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