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節
書迷正在閱讀:一號嫌疑人(出書版)、透 視之眼、星際吃貨生存守則、悠閑莊園:禽獸老公求放過、你好,中校先生、首長大人,嬌妻來襲、老婆是隱形大佬、豪門禁錮:小甜妻,輕輕咬、末世重生之蘇秦、神廚寶媽種田忙
程老爺子坐在最中心,可謂是眼疾手快,毫不客氣地夾了一筷子頭到自己的小碟子里,旋即夾著入口。 這是一種怎樣的口感? 豆芽脆嫩鮮生,鮮香與rou香淡淡的,在唇齒之間若有似無,忽近忽遠。 舌尖上是豆芽的清香,rou香不濃,帶著絲絲的花椒麻香,讓人難以忘懷。 程老爺子一口吃完下意識地再去夾,卻發現那菜盤子早就被工作人員端在一旁,一臉戒備地看著他們。 “老師們,就剩一口了,得留給兩位候選人吃?!?/br> 說話的時候,工作人員也忍不住咕嘟著口水,她也想吃啊,后邊還有觀眾眼巴巴盯著呢。 剩下盤子里一丟丟的豆芽直接放進了保溫箱,評審席集體唉聲嘆氣。 “就一口,味還沒嘗到呢?!?/br> “這滋味,真是不俗啊,這輩子能吃上這一回知足了?!?/br> “氣死我了,你們也太快了,我夾的時候就一小口?!?/br> 而因為這次菜量少,光看著不能吃的觀眾們捶胸頓足。 “我也想吃啊,這到底啥味啊?!?/br> “別說了,我也想吃啊,到底能有多好吃啊?!?/br> 五分鐘后,每人一小盅的開水白菜端了上來,因為原湯足夠量大,洛櫻索性多做了一些。 雖然鑲銀芽沒吃到,但人手一盅的開水白菜頓時讓觀眾們十分滿足,小口的喝著。 雪白的瓷盅里,清透的湯底飄著一片白菜心,原湯清澈,真的如開水一般。 一勺湯入口,明明是幾位濃郁滋味的食材為底,可喝起來并不覺得厚重。 清湯在舌尖上流轉,清清淡淡,飄飄悠悠。 看起來實在是再樸實不過,沒有半點的裝飾,可卻帶給舌尖上極致的體驗。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滋味清醇柔和,濃而不郁,沒有一絲的油膩之感,只覺得鮮美而爽口。 蔥燒海參很好吃,香酥的雞rou也很好吃。 但是對比之下,開水白菜與鑲銀芽,相當于最高層級的碾壓,降維打擊。 專家評審席幾乎都在悶頭喝湯,一位評審饜足地喝完,發了句話。 “之前你們誰說她不行的?” “我的票給小丫頭了,洛家人,洛家菜,沒毛病?!?/br> “菜品和傳承上,洛櫻都是正統,更何況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真是把前人拍在沙灘上,我老了?!背汤蠣斪痈锌痪?,言語之意不言而喻。 座鐘劃過下午五點,專家考核正式結束。 當晚,非遺飲食專家評審經審議,全票通過“洛櫻”及所在“洛家樓”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洛家菜”飲食技藝唯一傳承人,推薦至華國文旅部。 第88章 灌湯小籠包 官方考核結束之后,并沒有直接通知所有傳承人的最終結果。 專家評審通過的傳承人將會提交給官方文旅部來進行審議,一般情況下,文旅部再度審核材料評議通過后,就會將傳承人結果公示在官網上。 所以說,在官方地點的考核完畢了,但一般人還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通過。 對于其他只有自己一個人參加傳承考核的候選人自然不知道,而對于洛櫻與羅庸來說,同臺競技,又親自嘗過了彼此所做的飯菜,就算是心中再也不愿意承認,答案也是很明顯的。 而在京城的這段日子里,對于非遺傳承人的考核也不只是一項。 在最后的做菜比拼之前,洛櫻還面對著專家評審組好一通“答辯”,細數洛家樓傳承之悠久,過往。 而對于洛家樓,洛家菜最初的源頭,原本洛家的記載并不算清晰,只是知道老祖宗的一身手藝都是jiejie親自傳下來的,老祖宗的jiejie是御膳房大總管,一手把自己弟弟帶了出來,傳下來的洛家菜。 面對如今外邊的史料,洛櫻進行了一些補充。 只是當著百年后的后人說自己當年的事,總感覺有一點怪怪的。 除了面對專家評審們歷數古今的答辯之外,洛櫻與羅庸還被隨機choucha到所屬餐廳的現場考核。 換句話說,突擊檢查。 羅庸的梁王府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論成菜的出品,嘗起來與羅庸親自做的相差甚遠。 而洛櫻這一頭,當專家評審們看到原好無損的洛宅四合院,腦子里緩緩打出了個問號。 洛家樓的敗落,包括后續的破產是京城圈子內都知名的事情,家家戶戶都用來教導自己的子孫后代。 倒是不成想,洛櫻居然有本事把祖宅又弄回來了,還在這里直接開餐廳。 洛櫻簡單解釋了一下,只說是朋友買下來租給她來用,專家評審們也恍然,就說是把這宅子買回來的資金,也不是小丫頭一時半會湊的出來的,不過倒是交了個好朋友。 因為專家評審們臨時帶著她突擊過去,四合院壓根沒人在,不得不現到周圍的市場買菜,現場烹調。 對比羅庸偌大的梁王府,洛櫻這一邊只有自己一個人,打荷面點主廚,什么都是自己來,讓專家評審們十分的感慨。 只不過,作為非遺文化的傳人需要具有明顯的代表性與影響力。 以京城四合院這一邊洛家樓私房菜的規模,與開了數年,甚至弄了不少名聲的梁王府相比有些遜色了。 但其他的評選方面,論派系師承,洛櫻是最正統嫡傳的洛家傳人,羅庸雖然是弟子,但人品之上的瑕疵對比就顯得尤為明顯。 在京城考核了半個多月的時間,等到洛櫻回到影視城的時候已經是進入了七月。 北城地屬華國北地,七月份正是盛夏,趕上了暑假,影視城里來了不少游客和群演。 洛櫻悄無聲息地回歸,但小店每日一直都有人路過觀測著消息。 洛櫻一回來,小店還沒營業消息就已經傳揚了出去。 盡管重新營業的第一天洛櫻已經翻倍地準備了食材,但食客們的熱情依然超出了她的想象。 原本十點鐘的早餐營業時間,愣是讓食客們給拖到了十一點。 而半個月沒吃到滿意晚飯的老錢,恨不得馬上殺過來。 小店早餐的爆火大概持續了一周的時間,熱度才慢慢地降下來。 在京城的非遺傳承人評審結束一周之后,華國文旅部官網正式對外公示人選,公示期長達二十天。 公示名單上,洛櫻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洛家菜”代表性傳承人的唯一人選。 只不過,除了對于非遺十分關注的一小撮群眾還有相關的業內人士,大部分普通群眾都沒有關注。 畢竟,誰沒事上網沖浪的時候會去翻華國文旅部的官網呢? 洛櫻本身也沒有告訴小店食客們這件事,等了她半個月回來的食客們都以為是處理什么私事去了,詢問需不需要幫忙。 晨起,天色已然大亮。 這時節進了七月里,早上出門遛彎的,鍛煉的人都多了許多。 早上起床出來跑一圈,回家沖個澡下樓直接過來排隊吃飯。 這兩天不少小店老食客們怨聲載道,倒不是因為別的。 暑假來了不少的游客,很多人都是看了網上的攻略,一定要過來打卡早餐。 這些游客可真是把“來都來了”這一原則奉行到底,起大早就出門,就為了吃這一道早餐,搞得不少原本早起的老食客們都沒有游客們排隊的早。 今天的早餐是小籠灌湯包。 以前這東西在宮里的時候叫做灌湯包子,先帝那會的時候,宮里不少的貴人早餐都點這個吃。 灌湯包子不同與普通的小籠包,rou,湯,面三位一體。 會吃的人吃這灌湯包子,一品湯,二吃rou,三嘗面皮,才能品嘗出這灌湯包子的精妙之處。 洛櫻在灶上蒸著灌湯包,自從她在京城那邊的事情結束,陶然就屁顛屁顛地跟著跑回來了,等到網站上的公示結果一出,陶叔叔也跟過來了。 眼下,陶典正行使著自己的“員工家屬”特權,自己端著灌湯包跑到小店院子里的桌椅上去了。 當然,他還不是一個人來的。 曾經是洛家樓多年老客的陶爺爺也被帶了過來,要不是看著自己爺爺的份上,陶然姑娘可能直接揮舞著掃帚把自家蹭吃蹭喝的老爸攆出去了。 灌湯包之所以內里有湯,主要是其中含有著豬皮凍,提前包rou凍包好在包子里,等到灌湯包上火一蒸,皮凍自然化開卻不漏,這就看包灌湯包之人的手藝了。 豬皮凍是洛櫻提前熬好的,選的是上等豬背的豬皮,出膠極好,做出的凍也好極了。 灌湯包都是提前洛櫻包好的,賣完即止。 端上一屜剛蒸好的灌湯包,食客們打牙聊天。 “老板娘,明兒個咱們吃啥???你這一走半個月,必須得給我們補償回來啊?!?/br> “就是就是,營業時間不延長,那一周多營業一天吧?!?/br> “明天做豆腐腦可好?想喝豆腐腦了?” “切,你還點上了,我明兒個還想吃餛飩呢?!?/br> 吵吵嚷嚷的,如今店里已經是滿座,外邊還排著長隊,陶然正飛速計算著賬務上有沒有錯誤。 洛家樓小院的石凳上,陶典與陶爺爺正一臉滿足地吃著灌湯包。 進了大暑,早上七點鐘都是熱騰騰的,坐在院子里吃早飯正好,還能吹到點風,涼快快的。 灌湯包是細細的提褶,餡料只有一種,豬rou餡灌湯包。 筷子盈盈一夾,夾起來不起皮,翻身而不漏底,正是灌湯包的特殊之處。 輕輕一咬,輕薄的包子皮破開小口。 微微一吮,濃厚的鮮湯瞬間縈繞于口中,舌尖之上盡是鮮香。 灌湯包的個頭不大,但內里各個都有著大分量。 三分肥七分瘦的豬腿rou餡調好味,配上特制的豬rou凍包裹在面皮之內,汁香味濃,不油不膩。 喝完了鮮湯,香噴噴的豬rou餡,皮薄如紙的面皮,每一口吃下去都十分的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