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節
三娘相當明白,自己這是跑路不是搬家,帶的東西越少,成功的概率越大,再說,只要有金子,什么買不來。 收拾好了,三娘走到隔扇門邊兒上聽外頭的動靜,不一會兒就聽見外頭一個宮女小聲道:“里頭那位睡了?” 另一個宮女道:“睡了,嬤嬤瞧著睡著才出來的?!?/br> 先頭的宮女聲兒略大了些:“哼,她倒好命,也不知萬歲爺瞧上了她那點兒,論姿色,莫說宮里,就是這鄒府里粗使的丫頭比她還強些,就說jiejie,jiejie的一個指甲都比她強呢,偏jiejie得伺候著她,我都替jiejie冤的慌?!?/br> 三娘聽了撇撇嘴,就說這幾個不安分,只要文帝一來,打破頭一般的往前湊,一會兒遞茶,一會兒倒水的,小眼神兒一個勁兒往文帝身上飛,可見上回那頓板子算白打了,根本就沒記住。 要說也怨不得她們,宮女這個職業,升到最高就是宮妃,雖說成功的不多,可也有幾個榜樣,所以,這些宮女才前赴后繼往拼了命一樣往龍床上爬,屢敗屢爬,百折不撓,為這個,什么陰險的手段心計都使的出來,嘴上口口聲聲叫著jiejie,心里不知怎么想呢。 另一個宮女也不是省油的燈,哼了一聲道:“我哪兒有meimei生的好,可meimei生的再好也沒用,你跟我一樣,這輩子都是伺候人的命,行了,別說這些了,回頭吵醒里頭那位,就麻煩了,你去把點心盒子拿過來,晚上那飯連點兒滋味都沒有,我吃兩口就丟下了,周大福那個死太監,我說了那么多好話,讓他給我下碗面,就是不肯,讓我說了幾句,臉一掉,跟我說,有本事熬成主子,到時候別說下面,想吃龍rou都成,這個死太監,沒根兒的東西,活該斷子絕孫?!?/br> 罵了幾句,接著就是吃點心的聲兒,沒一會兒就聽見一個宮女道:“想是剛吃了兩口冷茶,這會兒肚子怎疼起來了?!?/br> 話音未落,旁邊兒那個也道:“我怎也疼起來了,哎呦不成,得去茅廁?!?/br> 聽著外頭開門的聲兒,三娘拉開隔扇門飛快遞閃了出去,跟在倆宮女后頭走了出去,見那倆直奔著院子角的茅廁去,三娘忍不住捂嘴偷笑,卻不敢耽擱,順著廊下的墻邊兒,從尋梅閣溜了出去。 這條道她早走多少回了,別說摸黑,閉著眼也走不錯,沒多會兒,便出了花園的角門,守財早在外頭等著她了。 見三娘來了,扶著她主仆二人快步往側門走,到了側門,摸出鑰匙把鎖打開,這鑰匙是守財灌醉了看門的小子,摸來的,那小子吃了半壇子酒,早就爛醉如泥,別說起來,就是給他一刀都不知道疼。 門一開,瞧見門外街上映下的月色,三娘仿佛瞧見了曙光,跟著守財幾步就竄了出去…… ☆、第 67 章 三娘今兒睡得格外早,出了鄒府也才剛交二更,相當于晚上九點多,現代是不晚,可古代一起更,街上就沒人了,又是十一月里頭,入了夜西北風刮起來呼呼的,跟老牛叫似的,家家關門閉戶,誰也不再街上溜達。 再說,這時候有宵禁,一起了更就不許出行了,得等到五更雞鳴才開禁,卻有隔三差五經過的巡城衙差,防的不是老百姓,是那些入戶竊取財物的盜賊,尤其鄒府這一帶,挨著的一條街都是當官的宅子,這要是出點兒事兒,誰也兜不住,所以,就算冷也得看嚴實了,回頭真那個不開眼的賊撞進來,別說他們底下這些當差的,上頭老爺的烏紗帽也得丟了。 故此,三娘跟守財出來沒走多一會兒,老遠就見前頭兩個巡夜的衙差晃了過來,三娘一扯守財躲在一邊兒墻角,兩人都穿著黑色的衣裳,腦袋往下一悶,躲得地兒又黑,根本看不著,不一會等兩個衙差過去,三娘松了口氣,跟守財又往前奔。 這一路躲躲藏藏,直過了四更,才走到了東城門,到了城門可不敢往前湊,守財跟三娘普及了一下宵禁,就是古代的法律,晚上九點到早上五點之前這段時間老百姓不許出來走動,出來溜達的,逮著了就是犯夜,笞打五十。 三娘跟守財倆人要是讓人瞧見,可不是犯夜這么簡單,沒準死變態一氣之下,真把自己給咔嚓了,三娘出來前就本著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態,這一回必須得逃成功了。 可這天真夠冷的,三娘跟守財躲在城門不遠的胡同角兒,一個勁兒直搓手,除了上回從王府回去,在雪地里走了會兒,今兒是頭一回走這么遠的道兒,穿的衣裳本來就不多暖和,又趕了一宿路,早凍透了,不過三娘這心是熱乎的。 跺了跺腳,想著等會兒出城,不能往南,得往東邊走,死變態肯定以為自己得去江南,她就給他來個反其道而行,不過東邊兒是哪兒,真不知道,要是有個地圖就好了。 自然這是三娘的胡思亂想,反正這么瞎捉摸著就到了五更,眼瞅前頭的城門吱呀呀開了,又過了一會兒,陸陸續續有了進出的行人,為了保險起見,三娘跟守財道:“咱倆一塊兒堆兒出城,太招眼,那守城的差官若見咱倆可疑,上來一盤問,可就完了,倒是單個往外走,不顯山不露水的,你瞧瞧那些人,大多都是一個人,凡兩個人的,那官差必要問一問,這么著,你先出去,出了城別往后頭瞧,只管往東邊兒走,也別管我跟沒跟上,路上指定有歇腳的茶棚,你在茶棚里等著我?!?/br> 守財絕對聽話,三娘讓怎么干怎么干,應一聲,背著包袱往城門去了,三娘眼瞧著他出城,沒影兒了,才抬步出去,也就走了兩步,忽聽那邊兒一陣馬蹄聲傳來。 三娘心里咯噔一下,暗道,這九拜可都拜了,難道這一哆嗦沒哆嗦好,給人發現自己跑了,不能??!自己的作息習慣,鄒府的人沒有不知道的,不到晌午都起不來,有文帝撐腰,沒人敢管她。 只要沒人進屋掀被子看就不可能發現她跑了,雖說倉促,可從頭到尾都挺順暢的,這指定不是來找自己的。 這么想著,三娘膽子大了起來,抬腳接著往城門走,想著自己出了京城就安全了,外頭那么大的地兒,往哪兒找自己去。 可她這一步更邁出去,就見,一對人馬沖到了城門前,還沒下馬呢就喊:“把城門閉了,不許放走一個?!?/br> 他一嗓子,城門吱呀呀又關上了,三娘急忙縮回了墻角,這是又要關門搜城不成,難道真是為了找自己。 念頭剛起,就聽馬上人高聲吩咐身后的兵:“你們幾個照著這張畫像給我挨家挨戶的搜,搜著了人不許驚動,速來報我知道?!?/br> 三娘一聽,心唰一下就涼了,這不用說??!肯定是找自己呢,要是找犯人哪會這樣兒,眼瞅那幾個兵過來了,三娘這急的什么似的,順著胡同往里頭跑了。 也不知道這胡同怎么這么深,跟沒頭似的,弄到后來三娘都不知道自己跑哪兒來了,就記著拐了兩個彎兒,停住腳望望后頭沒人追過來,才歇了口氣。 這會兒天可亮了,自己在這兒躲不能躲藏不能藏的,不是找挨逮嗎就算自己穿著守財的衣裳,可這張臉也太惹眼了兒,好歹得化化妝。 想到此,一彎腰在地上胡嚕了一把土,往臉上一抹,琢磨瞧不出模樣兒了,才抬頭打量四周,這一看就愣了,前頭是個死胡同,不知道是誰家的山墻,堵的嚴嚴實實的,墻挺高,像個大宅子,側面不遠卻是個關帝廟,也不知有沒有香火,大門閉著。 這兒是個死地,三娘莫轉頭就往回走,還走幾步呢,就聽見吆喝的聲兒,遠遠就瞧見剛那些兵正擱哪兒挨家挨戶的搜呢,眼瞅就搜到了這邊兒,三娘這心都涼了,卻在此時身后關帝廟的大門開了,從里頭走出幾個要飯花子來,一人手里拄著棍兒托個破碗,身上的棉襖都飛了花了,晃眼一看,得有六七個。 三娘瞧了眼那關帝廟,心說莫不是這里供奉的是洪七公,怎么成丐幫的地兒了,不過看見這幾個要飯的,三娘倒有主意了,一抬手把自己頭上的帕子抽出來掖在袖子里,五指成爪一通瞎揉,揉完了一腦袋就扎進花子堆兒里去了。 三娘剛扎進去,就聞到一股餿臭味,險些沒吐了,心說,大冬天的都這么味兒,這要是到了夏天,還不得聞風臭出十里地去啊,不過臭也得忍著,總好過被抓回去。 幾個要飯花子本來也不是什么團體,就是個要個的,白天怎么都好過,到了晚上寒風嗖嗖,滴水成冰,凍死個把人也不新鮮,見天兒拖去城外亂葬崗子的要飯花子不知有多少,冬天就是要飯花子的死劫,過去就過去了,過不去就的見閻王爺了。 三娘眼前這關帝廟,至今上百年了,卻因香火不旺,就一個老道帶著兩個童子在這里守著,臨著城門市集近便,那些做買賣求財的路過會進來拜拜,添幾個香火錢,都不是有錢人,舍不得多少善財,好在老道會些醫卜星相,陰陽風水,隔三差五也與人瞧瞧宅子,批批八字,得些銀錢,雖不多,可廟里一共就仨人,也沒甚使銀子的地兒,這些也盡夠吃喝了。 這老道是出家之人,慈悲為懷,入了冬,便收容些叫花子在正殿里頭過夜,也算積些德行,近處的叫花子得了信兒,便都來這里存身,雖說大殿里也不多暖和,總好過大街上,至少凍不死,因有的來有的去,不總是那幾個,彼此也不相熟,卻總有那么六七個,誰也不知道誰怎么回事,也沒人掃聽。 說來也是,都要飯了,性命都朝不保夕,哪有心思管旁人的閑事,所以三娘一頭扎進來,那些叫花子也沒覺得奇怪。 三娘夾在六七個要飯花子當間兒,出了胡同,剛出了胡同,那邊兒的兵抬手一指:“你們幾個站住?!?/br> 頭先的要飯花子急忙站住了,三娘頭都不敢抬,余光瞧見那個兵走了過來,手里抖開畫像,三娘瞄了一眼見正是自己,不說十分像,也絕對認得出。 三娘的頭往下低了低,心里跟敲鼓似的,她也明白,這回要是給逮回去,弄不好真完了,眼瞅那個兵到了近前,卻給后頭追上的兵拽?。骸拔艺f哥哥,一群要飯花子哪有咱們要找的人,快著讓他們走吧,這臭味兒都能嗆死人了,走走,咱們往前頭的關帝廟里瞧瞧?!比齼上掳涯莻€兵拽走了。 三娘暗暗松了口氣,心說跟著這幾個要飯花子倒保險,不如暫且跟著他幾個走吧,反正到晚上他們還得回來,到時候再想招兒出城,至于守財,等自己出了城再找吧! 想到此,三娘跟著幾個要飯花子上了大街,可一上大街要飯花子呼啦一下散了,個走個的,連兩個人就伴兒的都沒有,把三娘單個撇在街口。 三娘心說,這可不好,混在一起不顯眼,真把自己摘楞出來,底細一瞧還不露了餡兒,左右瞅瞅,見左邊的叫花子走的飛快,一轉眼的功夫就沒影兒了,右邊兒有一個倒沒走多遠,腳步搖搖晃晃,走一步搖三搖,跟沒吃飯似的。 三娘緊走幾步跟了過去,到了跟前,尋思跟這位套套詞兒,伸手一怕他的肩膀,把聲音拉粗,說了一句:“你打算去哪兒要飯,帶著我成不,今兒我頭一天,沒經驗?!?/br> 三娘說完,那要飯的倒是停住了腳,卻沒回頭,更沒應她,站那兒不動了,三娘心說,這什么意思,難道要飯的還有什么秘技,怕自己跟著他學了,搶他的飯碗,若真這般,可是多想了,自己腰里揣著金子,誰稀得要飯啊。 想著,又拍了他一下:“我說,你放心,我不是偷師來的,我就是……”三娘說到這兒卡殼了,自己不是要飯跟著他做什么,這話兒人家能信嗎。 三娘眼珠子轉了幾轉,剛想另外尋個借口,那位大哥忽然轉過來了,一張臉黑炭一樣,瞧鼻子嘴都瞧不清,不知道的還當是燒窯的呢,就兩只一眼有點兒白,不對,這是翻白眼了。 三娘剛這么想,這位仁兄身子一軟堆乎在地上了…… 作者有話要說:先一更,一會兒再更下一章 ☆、第 68 章 三娘頓時傻了眼,心說自己咋就這么倒霉呢,還沒出京城又碰上這么檔子事兒,這位仁兄別是死了吧,要是死了可麻煩了。 想到此,急忙伸手去抓他的手腕子,摸到了脈,三娘松了口氣,再仔細瞧他那樣兒,心說別是餓的吧,可就算現在沒死,在大街上凍一會兒也夠嗆,得弄到個暖和的地兒去。 三娘抓住他的肩膀,想著把他拖回去,卻哪里拖的動,別看都餓成皮包骨了,可死沉死沉的,三娘正發愁呢,從剛的胡同里走出一個小道童來,三娘眼睛一亮,別說啊,肯定是關帝廟的。 三娘走過去拉住他道:“你來幫幫忙,把他弄你們廟里去?!?/br> 道童打量三娘兩眼,心說這位怎么瞧著這么眼生呢,頭發是夠亂,臉上也是一道一道的,又是灰又是土,可這身上是不是太干凈了點兒,連個補丁都沒有。 三娘見小童盯著自己,怕給他瞧出破綻,臉一板道:“快著點兒,一會兒人死了,可是你的罪過,趕明兒他到了閻王殿告狀就說你害的,看閻王拘了你的魂兒去下十八層地獄?!?/br> 也不知三娘從哪兒學來的這幾句,說的極溜,童子也不知是真怕了,還是心善,跑回去尋了他師弟過來,一起把要飯花子抬了回去。 剛進關帝廟的門,跟幾個衙差打了個碰頭,三娘急忙低頭,幾個衙差捂著鼻子就過去了,瞧都沒瞧她。 進到里頭,三娘終是松了口氣,四下打量一遭,心說,怪不得香火不旺,雖是廟卻不大,兩進的院子,前頭大殿,后頭一個小院兩間破屋,院子本來就不大,還單劈出了個塊地,這會兒自是啥都沒有,估計春天能種上點兒蔥蒜韭菜什么的。 之所以到了后頭,三娘是覺著外頭那個大殿實在冷,年久失修,殿角都露天了,冷風一個勁兒往里灌,比街上也強不多少,再有,臭啊,您想啊,成天六七個要飯花子擱哪兒擠著過夜,能不臭嗎,香火也不多,遮不多少味兒,把暈倒的這位放在哪兒,估摸也活不成,得找個暖和地兒。 一進大殿三娘就發話了:“這里太冷,先把人抬到你們倆屋里,等緩過來再挪出來?!?/br> 兩個小童子先是不樂意,三娘一瞪眼,兩個小童就答應了,所以說,這愣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還是頗有道理的。 再說,兩個道童都不大,大的十二,小的那個才十一,是老道街上撿來的,從小跟著老道在這兒長大,平常至多跟著師傅出門給人看看風水,或去街上買點兒米面菜蔬,哪見過三娘這樣的人,況三娘張口閉口就是閻王爺,兩個小童也真有些怕。 心里不愿意,也只得把要飯的抬到了自己屋里,放到炕上,三娘看了看四周,這屋比外頭也強不多少,連個炭火盆子都沒有。 三娘瞅著炕上躺的仁兄,跟兩個小童說:“去熬碗姜湯來給他灌下,別忘了放點兒糖?!?/br> 小童磕磕巴巴的道:“沒,沒糖?!?/br> 三娘翻了個白眼:“沒糖不會買去啊?!?/br> 倆個小童互相看看:“沒,沒銀子?!?/br> 三娘瞪著兩人,心說合著這里是一窩窮鬼,三娘在袖子里摸了摸,摸出一小塊碎銀子來,這還是她昨兒特意藏的,就怕出來遇上使錢的地兒,橫是不能直接拿金子出來,便讓守財弄了幾塊碎銀子備用。 這會兒拿出來丟在小童懷里:“還不快去?!眱蓚€小童愣了愣,拿著銀子就跑出去了,一個燒水,一個出去買了一包粗糖回來,熬了姜糖水端過來給炕上這位灌下去,沒一會兒真緩了過來。 緩過來,又連著吃了兩碗疙瘩湯,半塊涼餅,三娘心說,這位不知餓幾天了,成天在外頭要飯要的什么,怎么就餓成這樣了。 三娘剛這么想,炕上這位開口了:“多謝兄臺救命之恩,若不是兄臺,在下這條命就交代了,但能有飛黃騰達的一日,必報答兄臺的大恩?!?/br> 誰指望他報什么恩了,不過聽他說話,貌似不像個要飯花子,便問了他來歷,才知道這人姓劉名叫劉全,是兗州府人士,家里不算富庶,也有祖上傳下的兩進宅子,幾十畝園子地,日子很是過得去,劉全自小念書,中過秀才,舉人卻未中,本想著發奮讀書,來年再考,不想去歲家鄉遭了瘟疫,一村死了大半,他娘沒躲過去,臨死讓他往京城來尋他舅舅投親。 劉全葬了他娘,也沒旁的親人了,收拾收拾便上路了,走了大半年,到了今年春才到了京,盤纏用光了,最后不得已要了飯,這些天實在冷,連著兩天沒要著吃的,回到廟里,又拉不下臉來跟老道張嘴,就忍著餓了兩天,今兒實在撐不住才餓暈了。 三娘聽了,都有心踹他幾腳,都快餓死了,還要狗屁面子,填飽了肚子比什么不強,不過,三娘倒是從他身上想出了一條路,問他:“你說你家是兗州府的?家里的瘟疫鬧過去了嗎?” 劉全嘆口氣道:“入秋的時候遇上了個兗州那邊兒來的老鄉,說鬧過去了,不是實在沒了盤纏,我也想家去呢?!?/br> 三娘挑挑眉:“不如我給你盤纏,你帶著我一塊兒回去怎么樣?” 劉全傻了,這會兒才上下打量三娘一遭,見她雖衣裳上沒補丁,卻也是蓬頭垢面,比自己是強點兒,可也不像個有銀子的主兒,便道:“兄臺說笑了,你哪來的銀子?” 三娘眨眨眼:“我說有就有,你就說成不成吧!” 劉全暗道,帶著他也沒什么,若他真拿得出盤纏,好過在京城里要飯,這朝不保夕的,何時是個頭呢,再說,自己的舅舅也未尋到,不如回去了吧! 想到此,便點頭應道:“兄臺若有盤纏,你我一起回去倒能做個伴兒?!钡?,有指望了,不過三娘知道,這會兒可走不了,城門都關了,估計死變態得折騰些日子,可再折騰,她就不信他能一輩子都關著城門,至多幾日必會開城,她就在這里等著,只等風聲過去,跟劉全結伴回他家里,先藏個一年半載,往后還不想去哪兒去哪兒。 主意定了,低頭瞧了瞧自己,不大滿意,跟劉全道:“你還有沒有替換衣裳?” 三娘是想整一身劉全的行頭,也好掩人耳目,劉全窘迫的道:“原先倒是有兩件,卻早當了?!?/br> 三娘想想也是,有替換衣裳,也不至于要飯,怎么不換個饅頭吃,可自己這衣裳太齊整了點兒,側頭看向一邊兒的道童。 兩個小童急忙擺手:“我,我們也沒有,就這一身衣裳,一直穿到開春呢?!?/br> 三娘倒樂了:“誰問你們要衣裳了,我是要針線,有沒有?”“有,有,這個有?!眱蓚€道童現在看三娘跟看閻王爺的特使差不多,忙著去尋了針線來。 三娘想著一會兒找機會,把身上的衣裳撕扯爛了,再縫幾個補丁上去,就差不多了,正說著話兒,忽聽外頭喊了一聲:“清風明月,交代你們把大殿里清掃干凈,怎在屋里頭躲懶?!?/br> 廟里的老道回來了,老道今兒一大早出去給人看風水去了,因家里的糧食吃凈了,便留下兩個童子在家,一個收拾大殿,一個去街上的糧食鋪子里先賒半袋面回來。 老道心眼兒好,琢磨著近日天寒地凍,那幾個要飯花子,要不著吃的,回來,給他們熬上一鍋稀粥也墊墊饑,沒多還沒少嗎,不至于餓死就成,哪想一回來見外頭大殿,他走時什么樣兒,回來還什么樣兒,老道便有些惱,進來就喚兩個童子。 說著話兒人也進來了,一進來,跟三娘照了面,三娘從上到下打量他一遭,心說這白胡子老頭看著挺慈善,倒像個好人的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