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節
“得令?!狈馍偾淅事晳?,舉起長劍,朝天一指。隨之響起進攻的軍號,大隊兵卒抬著改良后飛梯跑向前方,將兩座甲樓并在一起,加固底盤,替銀鎧軍鋪好了通道。 云梯上的士兵繼續砍殺,打亂北理鐵甲兵反攻的步驟。 封少卿如一道閃電當先躍出,徑直踏上木梯橋面,飛快馳向塢堡城頭。號角繼續吹響,越來越多的銀鎧騎士虎狼般撲上,馬蹄踐踏聲如滾滾雷雨,震蹄一躍時,必定掠出丈許遠。騎兵本在陣地戰才能發揮優勢,然而華朝此次出動的是精銳之師,即使沒有平坦的戰場,對他們而言,攀爬壘墻亦是一樣地殺下去。 鐵甲兵舉矛刺空,劃破欺近的馬肚,對于腳下難免疏忽了一些。戰情正吃緊時,短衣農奴持刀趕到,幫助盟友守護住外墻。 銀鎧軍驅馬挺進,不退一步。他們的戰力強于其他所有軍隊,劍戟一揮,抹殺北理兵士無數。更有甚者,縱馬飛躍第二道幕墻,即使失蹄落馬直墜城下,也不曾驚呼過一聲。 騎兵帶著一道道銀亮光輝躍上幕墻,一半兵力攻進來后,便棄馬近身rou搏。一時之間,內外兩道城墻都有銀鎧身影,在滾滾黑煙之中,尤為顯眼。 謝飛看得分明,急打旗語。 緊接著,一陣扎扎機杼之聲緩慢傳來,鈍而響,竟然蓋過了所有喊叫及聲響。 血戰的兩國士兵自然不會分心去看發生了什么變故,但是山丘上的葉沉淵卻聽到了異樣。塢堡城墻極高,遮蔽了里面的動靜,他只能看到銀鎧軍似落葉一般,紛紛栽倒在地,戰馬嘶鳴奔走,最后墜落下城底。 葉沉淵急速馳出,長槍凝起一團冷氣,沖上梯橋時,所向披靡。北理守兵遏制不住他的攻勢,由著他縱馬一躍,徑直躍上幕墻。一道弩箭迎面撲來,不待他緩和半口氣。他偏頭挑開箭矢,終于看清幕墻后的動靜。 一座座筒樓巨塔踩在滾軸銅樁上,緩慢靠近,不斷噴射出長箭強弩,其威力遠遠超過華朝的一眾攻城器械。它的缺口與閥門處,都埋伏了北理兵,或是投射火石,或是擲出飛槍,完全隱蔽了cao控者的身形。 如果遇上一個全副武裝的對手,這場征戰該如何打下去? 華朝發起三次強攻,好不容易撕開兩道城墻缺口,甚至賠付上銀鎧軍兩千兵力,結果還是輸在了一個不曾見過的龐然大物手上,怎能不叫人惱怒。 葉沉淵下令收兵,后退十里當道扎寨駐守。 所有將領來主帳里商議軍情,通報各部傷亡人數,一時喧雜不停。 葉沉淵坐在案后捻著幕墻缺口崩裂的紫紅石細看,察覺到邊角仍然粗糙,保留著滾落下來的模樣,便知石炮力道果然奈何不了它的強度。 今日華朝出動銅弩車、鉛彈石炮,齊齊轟向塢堡外墻,打開了一個斷口。然而對上幕墻時,強弩鉛彈攻不進,當時他便料到是紫紅石發揮了堅固的作用。等到封少卿率領銀鎧軍強行登墻,讓華朝戰力一度尋到攻入機會時,卻又遇上巨塔般的防御物事,將他們擊退了回來。 因此,華朝將領憤情難平,直說北理防御太邪奇,又去怪責打頭陣的先鋒軍不提醒幕墻后有重火力。 葉沉淵靜靜侯了一陣,面色卻是緩和,等著身旁喧雜之聲逐漸平息。 他誠懇說道:“諸位已經盡力,回朝后我必定論功行賞,請勿要相互指責戰事不利?!庇譁芈暟矒岣鞑繉㈩I,直將過錯攬到自己身上,化解君臣之間的間隙。 葉沉淵巡查軍營探視傷員之后,不除兵甲,徑直走回帳中。 案前站著銀鎧封少卿與軍衣裝扮的車夫丁武。 在親隨面前,葉沉淵仍然不顯疲態。 丁武問道:“那防御塔設計得過于巧妙,不知是何人的手段?” “謝飛?!?/br> “可要我潛入進去破除那幾座塔?” 葉沉淵不禁看著直來直去性情的丁武笑了笑:“我造浮堡,謝飛建塔樓,已經有數年光景。你破他幾座塔,隨后還有更多的防物來到?!?/br> “那殿下說說,該怎樣打破塢堡?” 葉沉淵攤開羊皮圖卷,指點封少卿與丁武一些事,過后說道:“先圍住塢堡,奪得伊闕、東海之后,謝飛等人自然會出來見我?!?/br> ☆、海龍 央州東海之濱,海水茫茫,青霧彌漫。 右羽林衛大將軍蓋行遠統領一切軍權,正在五丈高的幕墻上巡視。墻外是淺水海灘,他已丈量過,即使浮堡靠近了過來,石炮射程也只能勉強打到墻頭,何況墻內還有紫紅石筑基,發揮了穩固的作用。 十日前,北理軍便是依靠這些紫紅石幕墻及防守塔樓,取得了塢堡戰的勝利。消息傳來之后,給了東海留守軍極大的鼓舞。 由此可見,華朝人想通過水路強攻下東海,也是極困難之事。 蓋行遠再次眺望茫茫海面,看著烏云盤旋的遠空,突然聽到了一陣巨大的轟鳴聲。那聲音從遠方傳來,仿似帶著龍吟,嗚嗚地回響。 北理守軍一聽動靜,爭先恐后跑上墻頭。 蓋行遠喝道:“怎能不聽指揮,擅自上墻來?各部將領速速穩固陣營,準備迎戰!” 將領駐足幕墻上,面色驚異回道:“將軍有所不知,這聲音太詭奇,聽著像是海龍在咆哮,竟和我北理開國之初的傳聞相符合,士兵們都在觀望海景,不敢應戰??!” 北理立國之初,國君為奴順民眾,創下西來靈熊、翠鳥銜玉、雪山化兔、海龍吐日四則典故,加強思想統治。百年來,不明真相的民眾桎梏在這種思想之中,早已對四靈獸典故深信不疑。近來聽說西邊烏干湖上出現兩頭白熊,應驗了第一則典故,他們自然也會認為,海上生異變,必定也是天神顯靈的景象。 蓋行遠聽說過一些四靈獸傳聞,知道北理巫覡之風濃重,只是未預料到,僅僅是聽到一些動靜,就讓士兵們亂了陣腳。他大步走過幕墻,斥責將領維護軍隊紀律。 海面青霧逐漸散去,天若圓盤倒扣下來,噼啪作響一道道烏云閃電。一會兒光景,海域上攪起一股陰沉的風,光線與烏云變幻不定,羅織出黑色的天幕,似乎再過不久,便會從混沌中破空裂出神魔鬼怪來。 轟隆一聲,天降閃雷,撕裂遠方整個???。巨大龍吟之聲由遠及近,從未間斷過。 幕墻上的士兵越積越多,黑色天幕沉沉壓下來,似乎要吞噬掉東海所有光彩。蓋行遠察覺到身旁逐漸積聚的無形重壓,握緊軍刀,開始處決不聽將令的士兵。 可是士兵們仍在不怕死地觀望著。 嗚的一聲響徹海面,似乎是遠方傳來萬千號角同時奏鳴的聲音,夾著風向,滾滾地激蕩。黑色天幕隨即破開,駛出一道長長的游龍來。那龍首奇大,高昂著金翎碧粉的頭顱,足足撐起五丈高樓的距離。樓下設置沖角,但凡有船只靠近,必然會被顛覆。龍身廣開涂飾了金粉的風帆,橫跨左右,像是巨龍的雙翼。它的后半身,緩緩游弋著九座浮堡樓船,均用精鐵鎖鏈牢牢扣住了側舷。在龍首巨大的牽引力下,樓船也不斷地在排水搖槳,像是節節浮動的龍骨身,一點點朝著前方靠了過去。 這番景象落在北理人眼里,必定是海龍破空而來無疑。 烏云盤旋,龍船仰首挺進,發出巨大轟鳴。一輪紅日漸漸爬升???,強光透過云層降下縷縷華彩,像是給龍船披掛上了一道霞光甲衣。龍首蜿蜒游向幕墻,數以萬計的風帆層層張開,遮蔽了紅日光彩。 幕墻后,原本有一萬閻家軍戰俘及三千白衣巫祝教眾在修繕防御工事。在聽到海外傳來的喧嘩時,他們便打開幕墻底的防護門,不顧死活,齊齊沖向了海灘。華朝細作早已混入戰俘中,帶著一批人大叫著:“海龍吐日!海龍吐日!天神果然顯靈了!”白衣巫祝仍和墻頭的北理士兵一樣,在遲疑觀望著海景。 龍吟聲攢集而來,龍船逐漸靠近,鋪天蓋地堵塞了海面,仿似真的吞噬了一輪紅日。 蓋行遠搶過遠鏡,看出龍船的仔細,喝道:“前后共計十座浮堡,正是華朝出動的樓船數目,哪里是什么海龍游來的景象?速速迎戰,不準貽誤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