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節
城樓距護城河外華朝兵所立之地有二十丈開外,箭羽射程只能趕到邊緣。但是,謝開言熟悉連城鎮牧野之戰,與狄容對陣時就有此番做法——使用火攻。 上次出動的是火牛,這次便是依靠浸到草根底的藏油,加烈火勢,引得地底紅磷充分燃燒。 十日前,卓王孫以特使身份調開王衍欽全部人馬,留在暗處的謝開言便督促牧民手持油壺,將藏油沿著草原地形傾倒下去,為以后的爭戰準備。 不到萬不得已,她不想大開殺戒,是以等候了多日。然而依照《北水經》的注釋來看,秋水時至,百川灌海,又到了連城鎮外西門河快要決堤的那一刻了。 因此,她想趁今日這個機會約戰王衍欽。 火油箭射入地面,突然燃起一字長龍般的大火。 王衍欽心驚。不待華朝兵反應,那火越燒越烈,勢態猛得出乎人想象! 同樣被困在原野上的蓋飛大聲道:“都看到旗語了吧?” 眾子弟兵齊呼:“看到了!” 蓋飛下令道:“拼一陣,等師父放水過來,我們跳河跑!” 瞭望塔上的小旗依然按照南翎密語比劃,告訴了蓋飛等人再支撐一陣。 華朝兵卒與弓箭手在火勢燎原時急退,卻像一頭太過龐大的巨獸,遲遲不能靈敏地轉過頭來。不斷有士兵發出驚呼聲,火苗吞噬了他們的身影。王衍欽驚怒不已,座下戰馬在火龍中沖突不出去。 謝開言運力喝道:“王都尉,我在片刻之內便能熄滅這場大火,現在愿意與我賭么?” 王衍欽怒道:“都依了你,快些放過我的兵!” 謝開言再次射出一支鳴鏑箭。 突然轟轟隆隆的水泄之聲從地底傳來,由于聲響巨大,居然撼動了鐵山一般的古城。西門河、地下泉全部被炸開,引得水流泛濫,通往引水溝渠時,如游龍奔向前城的護城河。謝開言再炸開河堤,河水源源不斷蔓延上原野,撲滅了一半的火焰。 王衍欽的軍力被分阻成兩截,他帶人站在原野前方燒得紅黑斑駁的地方,戰甲熏得漆黑。再看其余的步卒,也是灰頭土臉的模樣。 他暗嘆一聲,殿下果然有先見之明,不準他舉戰,想必應是有一番道理。 隨后,王衍欽與謝開言所派使者商議,依照火戰時的口頭約定,華朝后退十里,擴大包圍圈,從外圍上堵截連城鎮,不再近身逼迫。 連城鎮危機一度緩解。 ☆、塢堡 風騰山野上密密匝匝鋪滿了華朝兵,分左中右三路排列陣型,如同密不透風的鐵墻一般,堵在了風騰塢堡前。 塢堡內最高的瞭望樓上,聶無憂圍著厚厚的衾衣,咳嗽著問:“依先生之見,葉沉淵出動了多少人馬?” 謝飛放下遠鏡,凝重了臉色回道:“視線所及之處,皆是華朝兵?!?/br> 聶無憂啞然道:“看來葉沉淵提調來了所有的兵力,倘若三宗塢堡被攻破,北理國土便會完全淪喪在他的鐵蹄下?!?/br> 謝飛朗聲道:“如此,才能激起全國子民上下一致的敵愾之心?!?/br> 聶無憂環顧四周,打量這座被稱為最后屏障的堡壘。 秋陽下的風騰古府寂靜無聲,火紅的楓葉隨風搖曳,將一片冰涼的原野裝扮得絢麗。原央州宗主袁擇的塢堡巍峨獨立,用銅梁與礫石堆砌出直通天階的城墻,像是給巨人穿上了一層厚厚的甲胄。 墻厚,不易攻破,第二道關口上,還有從伊闕皇宮地底運載出來的紫紅石所做的幕墻。 塢堡內,數不清的防御器具鋪排在城頭,十萬農奴軍、十五萬正規軍嚴陣以待。 聶無憂喚部將割血祭旗,在各部領軍前宣讀戰斗檄文,講明北理目前所處的情勢。隨即,由監國駙馬所簽發的獎令狀分送到各部軍陣里,極大提升了兵士對敵的決心。 謝飛始終站在塢堡內的瞭望樓里,指揮南翎舊屬揮旗打出密語,用以傳送軍令。每隔一里距離,便有另一座瞭望樓,將旗語傳送下去。這一次的塢堡防御戰事,北理做了足足五十日的準備,只因謝開言先前曾反復告誡:北理各座軍鎮如果抵擋不住華朝的兵力攻擊,不要猶豫,可直接朝后退,退回三宗塢堡里背水一戰,依靠強大的堡壘抵御華朝入侵。 謝飛等人一番商議,又調來紫紅石加固塢堡城墻,督促工匠、兵士、農奴日夜緊急趕工,將南西北三方的三宗塢堡連接起來,形成一座真正的固若金湯的大城池。 如今,華朝陳兵在城外,由太子親自督戰而來。 巳時起,華朝兵開始攻城。塢堡城墻高達五丈,阻隔了內外的視線。城池若圓甕,無端口可攀援,華朝兵架起云梯及甲樓,分成四股強行登城。 首先做先鋒軍的便是長槍隊,他們在弓箭手的幫襯之下,手持尖矛向上仰挑,其目的是破除掉塢堡城頭的鐵甲兵。 北理鐵甲兵躲在銅盾之后,用矛戟對抗攀爬的華朝兵,占得地勢便利。 華朝四股人墻前仆后繼沖入了很多兵力,不斷有受傷士兵驚叫跌落,砸在梯架兩翼的弓箭手身上,使攻城效力衰微。 強攻與強守行進一刻,華朝步兵統領點燃烽煙,青白煙氣直沖上天。 刀斧手得令,做第二撥沖擊。他們在甲樓上搭建飛梯,成傾斜狀,然后口銜戰刀爬到頂端,伙同長槍兵扎刺北理兵的雙腳。刀斧手是近身搏擊,受戮者不計其數,即使眼見越來越多的尸體墜落地面,他們也不曾后退一步,用rou身牽引住北理軍火力。 最靈敏的跳蕩隊伺機欺上,如海潮狂嘯,卷向塢堡城頭。他們用圓盾撞開北理軍的防御牌盾,再似跳躍山澗的猴子,囫圇朝城內長梯躍下,從不計后面的援軍是否跟上。 瞭望樓上的謝飛下令急打旗語。 塢堡內的第二道防御墻上,頃刻登上一排排北理弓弩兵,開始彈射機括中的飛箭,將先前偷襲進來的華朝跳蕩隊盡數射殺在坑底。 外墻與內墻之間的緊急軍情得到緩解,旗語又發生了變動。 弓弩兵依令朝前門跑去,加強那處的防守。 塢堡正門前,沖撞車轟隆作響,從未停歇過。只是那鐵門如焊住了一般,捱住了每一次強有力的沖擊,撒下幾顆螺釘后,再也紋絲不動。 正門久攻不入,四側邊墻又未突破,華朝的強攻戰陷入焦局。統領點燃第二道烽煙,步卒推出銅弩車及炮車,升高底臺,齊聚火力朝著外墻發射,來不及退下的華朝兵也葬送在火口下。如此狂轟亂炸一番,歷經大半時辰,他們終于在外墻上打崩了一個缺口。還未沖上去,北理兵又齊聲吶喊,用尖刺柵欄堵塞了那道缺口,還將銅盾豎起,組成了防御線。如果有士兵被炮火炸翻,旁邊持續有兵卒補充上去,可見,北理防守軍力也是充分的。 原野山丘上,葉沉淵策馬而立,一身鎧甲掩映在火楓中,更顯凜然的黑色。他的身旁,齊聚五千銀鎧破天軍,手持長戟面容肅靜,在風中整裝待發。 葉沉淵督戰許久,細看各方的對峙,待烽煙完全散去之后,才沉聲道:“去撕開一道缺口,死傷不計?!?/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