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將來的路
(整理了很多數據,包括回過頭去修改一些章節,所以這個時候才補更,但把之前零零碎碎的片段總算整理好了) 施瑯負著手,站在贏婁城墻上,臉上說不出的惋惜和無奈。 憧憬著一場大戰的他,迎來的卻只有一座無人看守的城池“唉,到頭來,連刀都沒有拔出來” 十七歲的施瑯,性格還非常跳脫,希望用一場戰斗來證明自己,可事與愿違,原本駐守在城內的士徽早幾日就領軍向合浦而去。 “你就這么想打仗?” 戚繼光只比施瑯大幾歲,但從面容上卻可以看出,他經歷了很多。 “殺敵斬寇,光耀門楣,不正是我輩男兒該做的嗎?” “呵呵” 戚繼光愛昵的摸了摸施瑯的頭,眼睛迷成線“打仗其實是不好的,死人就更不好了,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再次伐兵,最下攻城” “哎喲,又來了,學校里先生就說得夠多了,戚將軍你又來,耳朵都聽出老繭了” “你是會稽人吧?” “嗯,會稽泉縣” “是世家嗎?” “哎哎?我可不是世家,家里祖上三代都是尋常百姓” 看來因為孫策的原因,世家都成為了黑背景。 “那你們平時都是怎么生活?” “泉縣就一個小地方,我家又是靠海的漁村,沒事自然就打打魚,還得天公作美才行,有時候大風來了,我們只能住進山里,一連幾個月都沒吃沒喝,要不是當時齊王領著大軍來了,我們當時一家子就要餓死在山里,所以這輩子,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為齊王拋頭顱灑熱血” 這個時代住在海邊,可不比現代,臺風、海嘯一旦發生,那就是家破人亡。 戚繼光點點頭,他能理解施瑯心中所愿,雖然沒有經歷過人禍,但天災卻更加無情。 “可知道,你們祖上為什么到海邊定居?” “好像聽說,是在先秦時期,為了躲避戰事,才遷居到那里的” “嗯,所以說,你的先祖也是為了躲避戰爭,現在你是將軍,你還想讓更多的人,有和你一樣的遭遇嗎?” “這……” 施瑯明白了戚繼光的意思,只是… “如果不愿意打仗,戚將軍你又為什么要參軍呢?” “這才是個好問題,我參軍是為了以戰止戈,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紛爭,有紛爭就會有戰爭,戰爭的目的不是為了殺人,而是為了解決紛爭,但有的戰爭是可以避免的,比如你剛才想去追擊士徽,也有的戰爭是無法避免的,比如我們來的時候,士徽還在贏婁城里” “……這,不是太明白,學校里的先生沒教這個” “呵呵,你還小,再大一點自然就會懂了,總之你要記住,熱血可以有,但不能被熱血沖昏頭腦,在贏婁等著吧,他們會回來的” 戚繼光說的沒錯,三日后,士家大軍灰頭土臉的抵達贏婁城下,而施瑯終于得償所愿的領軍立在城門前“齊王麾下御鮫軍施瑯在此,士燮還不投降更待何時?” 戚繼光在樓上非常欣慰,到底沒出現施瑯二話不說,直接領軍沖陣的情況。 士燮回望士徽,難道一路上他都沒發現齊軍嗎? “父親,孩兒并未在路上與齊軍相遇” 要想從番禺抵達贏婁,合浦是必經之所,如果士徽沒碰著齊軍,只能說明一件事,諸葛亮和劉巴猜錯了,孫策根本就沒有在合浦登陸,而是選擇了贏婁,這也意味著齊軍從一開始,就確認了雙方的勝負關系。 現在還能去哪兒?前有御鮫軍,后有孫策,士家軍已然插翅難逃。 未幾,年近七十的士燮更是雙腿一軟,跪在地上“我士家愿降” ‘嘀,士燮滅亡,旋渦開啟,北宋名將呼延贊,明末將領袁崇煥,梁山好漢宋江出世,請宿主自行查詢刷新地點’ 行徑在路上的孫策聽到系統播報,不由咧嘴自樂,總算,戚繼光沒有辜負他的期望,交州到手了,那么接下來就得迅速和南洋諸國取得聯系,開始建交。 ‘哎,別人都說我孫策不按章出牌,誰又知道我的苦衷?明明中原有那么大,自己卻偏偏走向了海島國家’ ‘宿主這一點就錯了,在這個時代,海路才是一個國家迅速發展壯大的原因之一,有關于此,宿主可以借鑒諸多東歐國家的昌盛,最后友情提示一點,宿主你的名字是孫特’ 神tm友情提示! 孫策忍住掀桌的沖動,回復道‘來來,你倒是給別人說我叫孫特???還是來自于兩千年后的,現在我是靈魂附體在孫策身上,來啊,你說啊’ ‘……’ 小v選擇了沉默,孫策的吐槽成功壓制住了小v的猖獗。 只是小v說的也不無道理,從社會學來看,一個國家或者勢力要崛起,勢必要有更先進的文明和體制。 比如說西班牙,它的崛起,在于它是第一批從封建社會走向資本主義社會的國家,而資本主義的早期,是重商主義。 這是一種非常簡單的思想,在這個階段,財富唯一的表現形式是貴金屬,簡單地說就是金和銀,而這一點,照目前看來,孫策已經做到了。 可是要擁有更多的財富,該怎么辦呢? 其一,自然是經商和貿易。 其二,就是暴力搶劫。 西班牙就是這個階段,進入海洋,不僅經商,也進行掠奪,如果掠奪還不過癮,那就殖民,這也是為什么南美有不少國家說西班牙語的原因。 可以說所謂的哥倫布和麥哲倫航海,并不是他們有多么崇高的理想,而是社會階段導致的結果。 孫策想要將社會體制進行優化,必然就要實施重大舉措,華夏大地的財富,就那么多,而且這些遲早也是他的,這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社會體制的問題,尤其是在統一之后,人們的物質需求只會持續攀高,而系統讓他走出航海這一步,事實上是在變相幫助他打好一個基礎。 至于是走什么樣的社會體制,孫策必須承認,在這個時代,資本主義似乎更能幫助他取得更大的成績,至于社會主義,這個太先進了,遠不是現下的人均生產力就能達成的,畢竟就現今體制而言,還是封建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