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書迷正在閱讀:遮天之張子陵、撩上何少,以身相許可好、我爸是首富、會穿越的外交官、位面之紈绔生涯、醫者無眠、末世之小冰河、po-18.com被兒子死對頭睡過之后(np 母子 年下)、綜漫之重建地府、萬界之出租自己
對此,吳雯自然是大為歡迎。 他明白,靠自己一個人顯然是不可能的,只有靠更多的人才能將這場疫情平定下來。 于是,他將兩百志愿者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留下照顧水谷城,另一部分則跟著他前往下個城市。 人命關天,定下之后,吳雯立刻就啟程,帶著那一百民眾,攜帶著大量抗疫物資,前往下個城鎮繼續自己的救助之路。 自從吳雯離開之后,整個水谷城在度過剛開始的低落期后,后面便很快振作了起來。 而且,有位木匠,將吳雯的人像用自己畢生手藝凋刻了出來,然后將其豎立在了廣場。 并且,水谷城,家家戶戶都為吳雯掛上了長生牌,日夜禮拜。 “無聞大師”這四個字,在水谷城,已經是等同于“如來佛祖”的稱號了。 所有的水谷城居民在吳雯的影響下,全部成為了佛教信徒。 而且是誠信徒! 他們沒有每日吃齋念佛。 因為在他們之前也要表示終身吃齋念佛,剃度出家的時候,吳雯連忙阻止,并且說了一句“佛在心中”。 他們也沒有鋪張浪費的修廟鑄佛。 因為吳雯之前拒絕了他們為他立廟立牌的做法,他說他只是一位小沙彌,并非佛陀。 而對于他們要修佛廟,豎金佛的事也被他制止了。 因為吳雯說了“佛不在乎”。 不過,盡管如此,有件事吳雯倒阻止不了。 那就是,他們都以無聞弟子自居。 并且一個個都以助人為樂,予人和善為人生目標。 愛干凈,愛生活,感恩生命,感謝佛陀。 對此,吳雯也只能感慨的雙手合十,念了一句“善哉”。 當水谷城最后一個病人康復之后,整座水谷城的疫情徹底消散。 雖然這座城原本有近兩萬多人居住,到現在,逃的逃,死的死,剩下的只有寥寥兩千多人。 一場疫病,人口直接縮減了近九成! 這就是古代瘟疫的可怕性。 但在這個年代,死亡是最為常見的東西,這些人早就習慣了。 畢竟,每座大城剛開始,也就是從幾百人,慢慢成長到上萬人。 所以,如此的死亡和逃離率并沒有嚇到水谷城的居民。 他們依然開心的生活著,感謝著無聞大師,感謝著上蒼。 病人沒有了,志愿者本來要解散的。 但他們不愿意。 在感受到志愿者這個身份帶來的人生價值和榮譽之后,沒有人愿意讓自己再回歸以前。 對他們來說,他們寧愿選擇在救治病人中得疫病死去,也不遠離脫離這個志愿者的身份。 對了,他們到現在,也都沒有一個什么正式的稱呼。 城中對他們的稱呼五花八門,沒有一個特定的稱呼,他們也沒有問過吳雯。 因為他們知道。 無聞大師肯定不會在意這些的。 因為佛不在乎。 但為了方便稱呼,最后,他們共同商議,自行決定,將自己等人稱為“救疫團” 這個年代,可不敢隨意稱軍。 他們自稱救疫團,是無聞大師的弟子,行走人間,拯救災民。 在水谷城恢復正常后,他們這剩下的一百人決定繼承無聞大師的意志,繼續去救援其他城市。 他們向著吳雯離開的另一個方向進發,打算和吳雯分開行動。 心中隱隱的,他們也想到,假如可以因此后面和吳雯重逢的話,那此生哪怕當場身死,也了無遺憾。 而水谷城的居民對于這些“救疫團”也是當做了“英雄”看待。 在他們離開的時候,所有人都站在城門口歡送。 這些“救疫團”就這樣承載著水谷城的祝福和感恩,向著下個受災城市進發。 他們的脖子上,掛著一塊木質佛牌。 佛牌的正面刻著“無聞大師”四個字,后面刻著他們每個人的名字。 不僅僅是他們。 每個水谷城的居民脖子上都掛著這么一塊木牌。 這塊木牌,已經成為了他們生命中的一個象征。 這輩子,都將被他們掛在脖子上,刻在心里面。 吳雯也沒想到,最后還出現了水谷城“救疫團”這檔子事。 也不知道,整個水谷城已經成為了他的佛國一樣的存在。 家家戶戶都為他掛牌祭拜。 廣場上他的人像更是每日都有人去祭拜祈福。 每當有新生兒出現后,帶到廣場,讓這個木像見證已經在逐漸形成一個傳統習俗。 而那些離開了水谷城的“救疫團”在抵達了新的城市之后。 他們輕車熟路的便開始在城中自發的清理臟污,幫助災民。 有了水谷城的經驗,他們很快就形成了一個有效的救援流程。 整個救疫工作有條不紊。 而他們這些人,每天除了救疫之外,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和城里的人述說之前吳雯在水谷城的所作所為。 吳雯的一些話也被他們奉為圭璧。 什么“終生皆佛”、“舍身入無間,唯愿地獄空”、“佛在心中”、“佛不在乎”等等語句,已然成為吳雯的經典語錄,被廣為流傳。 而在治理好了這些人后。 他們選擇和吳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