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
有人觸犯共誅戒,昆侖盟便有責任共誅之,哪怕是犯戒者本事再大。 正一門有集合二十八名大成修士布成的周天伏魔大陣,就算自家湊不齊那么多高手,也可以找別的門派支援。 青城劍派還有集合三十六名劍修布成的太白劍陣,若是找來三十六名大成劍修布陣,更是威力絕倫。 更厲害的,當屬昆侖盟集合五十五名至少八境以上的飛天高手,布下的河圖大陣。 面對這種陣仗,就算華真行身懷守正神符也沒用,劍符三斬都破不了陣!所以昆侖盟說天下共誅,不僅達成了共識,而且也能夠做到。 昨天夜里的交談中,丁奇和白少流都提到,如今的昆侖盟存在問題。修士也是人,世人就必然會受世事影響,而如今的世事變化太快。 如今的時代,早已不是一千二百年前正一祖師立約之時,甚至相比昆侖盟剛成立的時候,變化都已經極大。 有那么一批人,企圖將東國變成幾里國;那么也有一種人,想將昆侖盟維護共誅戒的責任,變成一種可以行使的權力。 假如是那樣的話,如今這個昆侖盟存在的基石就會坍塌,說不定會分崩離析。針對共誅戒的質疑,其實是針對昆侖盟來的。 今天在百花山道場議事,能看得見的刀光,就是冼皓最后那一斬。但是看不見的刀光劍影,則是那一番問論,昆侖盟借此表明了態度。 對東國今天發生的事情,未來的新幾里國也要有所準備。昆侖盟今日遇到的問題,養元谷將來也可能會遇到……華真行真沒白來。 昆侖盟的百花山之會便到此為止,接下來還有很多事需要個別處理,所以有些人當天并沒有立刻離開。 比如眾人散去后的當天晚上,梅野石便代表昆侖盟來到華真行的住處,表示了慰問與歉意。 華總導是遠道而來的貴客,卻接連遭遇兇險,先有伏凌客后有林太為,實在令人過意不去。陪同梅野石一起來的,還有千流山、五梁派、元朔門的代表。 無論他們之間有何恩怨沖突,原本都與華真行無關,華真行卻因此遇襲受傷,更何況此前他們都得了華真行的養元術功訣,還收了人家的春容丹伴手禮。 道歉可不能只說便宜話。 林太為留下一堆東西,經辨查皆非五梁派之物,都被昆侖盟給收繳了。包括林太為在案發現場留下的石點頭、一葉刀,被華真行所得,后來也都交給了昆侖盟。 這些東西放在一起,千流山和元朔門又添了一批東西進去,給華真行送來了。華真行也不好全部推辭,于是取了其中三件,分別是石點頭、一葉刀和太上兜。 他是被林太為打傷的,這三件東西恰好也是林太為留下的私物。這讓千流山和元朔門很不好意思,因為華真行根本沒收他們送來的東西。 元朔門執事茅崇勁勸道:“太上兜乃上古神器,想必是有用的。但一葉刀和石點頭,在西昆侖只是大路貨……華總導不必如此客氣!” 大路貨這種詞,也能用來形容法寶嗎?可能只是說其比較常見吧。石點頭就是用來掩飾和守護洞府的一種法陣,為上古修士仰定巖所創,后世昆侖仙境中的修士多有仿制。 這玩意平常情況下也不會損壞,哪怕修士坐化但布陣法器仍在,幾千年積累下來還真有不少,都以同樣的思路煉制,但水平良莠不齊。 林太為留下的這套石點頭,顯然并非仰定巖所制,但還算不錯的仿制品。 它看上去就是一堆形狀與大小都不規則的亂石,總計三十六塊,只有布陣之器卻沒有相應的布陣法訣。 但這沒關系,在場好幾位高人都會,現場傳授給華真行。華真行只需研究一番現有的布陣之器,再去慢慢祭煉掌握即可。 至于一葉刀,雖然也算珍貴難得,特殊的靈植生長六十年后,只有那么一片葉子匯聚精粹可為天材地寶。但是昆侖仙境廣漠,多年積累下來其實存量也有不少。 所以華真行挑的這兩樣東西屬實不算太稀罕,眾人拿來的器物,原本就是全送給他的。 華真行笑道:“茅道友有所不知,我挑這兩件東西都是想拿回去做研究的,它就是養元谷正需要的器物。一葉刀類似春雨枝,可用于布陣,石點頭則更不用說了?!?/br> 茅崇勁:“原來華總導喜歡這些,那就好辦了,我回頭幫你淘一批,盡量整多點!陸長老之事,請華總導不必……” 華真行并沒有糾結,只是茅崇勁還在傷憾中。陸高乾畢竟是本門長老,此事雖然是華真行的遭遇牽扯出來的,但說實話,陸高乾的下場與華真行并無關系。 反倒因為陸高乾的事,令元朔門對華真行心存歉意。 陸高乾不僅是大成修士,且已八境圓滿,這么高的修為,怎么能犯這種錯誤呢?其實華真行也能想得通,應該在陸高乾突破大成之前,其理念便已不同。 不得以家人親眷的安危要挾另一位修士,對于這一點,陸高乾應該也不反對,他所不認可的應該就是“共誅”,這正是今日問論的核心。 比如有一條規定“不得隨地大小便”,想必很多人都是認可的。但如果將這條規定變成“不得隨地大小便,否則就槍斃!”想必大家就不會贊同了。 不贊同這條約定的人,應該也不會故意跑出去隨地大小便,只是不認可這種處理方式而已……這個比喻有些不倫不類,更不恰當,但大體代表了一種思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