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牛以平暗暗吐槽,假如沒聽見剛才的對話,他還真信了,還沒來得及整理措辭呢,只聽華真行又問道:“牛老師,請問您看過這份學習材料嗎?” 牛以平:“從頭到尾拜讀了,來這里的路上我還在看呢?!?/br> 華真行:“有什么不對的地方嗎?” 牛以平微微皺眉道:“也不能說道理不對,但情況不同。比如這里說的不能隨地大小便,買東西或等車只要兩個人以上就要排隊……” 華真行:“春華大學里沒人會隨地大小便,也沒人會不排隊,所以就沒必要嗎?” 王豐收突然插話道:“那可不一定,當年我在學校的時候,假如喝了酒,沒人的時候偶爾也會鉆進路邊樹叢里,找個樹根放水?!?/br> 牛以平苦著臉道:“王大使,您別強詞奪理好嗎?我舉的例子,可能在幾里國需要大力教育宣傳,但是到了春華大學這個層面,真不是教育的重點問題了,這是幼兒園教育!” 華真行:“您舉的例子不是重點,這本教材的重點,不是告訴人們要排隊,而是告訴人們為什么要排隊。牛老師,您是老師,假如有學生想請教你為什么,你不能說無需討論、就應該那么做。 你可以用多種方式去回答,比如從公平與效率的角度分析,但那樣就派生出另一系列的問題,什么是公平與效率、我們為什么需要公平和效率、需要什么樣的公平與效率? 一步步反推到底,就會涉及到所有社會規則立論的根本。那么請問牛老師,我們怎么從最簡單的、人自身的需求為立論,然后根據邏輯一步步推導出整個社會規則體系? 排隊只是一個大家都理解的案例,它的意義是闡述公平與效率,然后推廣到其他的社會規則中,比如現階段我們為什么要考試上大學?” 牛以平沉吟片刻才開口道:“你是儒家弟子?” 華真行點了點頭:“您要是這么說,也未嘗不可。我的老師中,確實有一位儒學大師,這份學習材料,就是他老人家審定的?!?/br> 王豐收很想補一句,華真行不僅是儒家弟子,更是道、墨傳人,既是馬恩擁躉,又在打造資本主義理論上的終極形態呢!但想了想他還是忍住了,在一旁端起茶杯進入了看戲狀態。 牛以平的神色有些古怪:“您一位幾里國來的留學生,在東國的大學里,搞起了儒學推廣?”他這么一總結,確實讓人感覺很荒誕。 華真行點頭道:“您這種說法,我倒也不能否認。我只是很奇怪,為什么東國的大學不教這些?如果說本地學生在中小學階段已經學過了,那為什么不教留學生? 我說的當然不是排隊和隨地大小便的問題,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推理論證,我指的是東國的傳統文化思想,尤其是從文化根源推導出社會共識的過程。 其實我研究過全套的東國中小學教材,近三十年來的各種版本,也沒有系統的教學。難道全靠家庭教育和社會風俗慣性,假如沒有官方教育,這也不是長久之計?!?/br> 葉一寧聽了半天,終于插話道:“華總導是在幾里國長大的,可能不太了解東國近代史,也不太了解社會科學的發展?!?/br> 華真行:“葉警官,您能具體展開說說嗎?” 王豐收在一旁嘴角微翹,好像聽到了什么精彩的內容,正在期待著下文。曼曼則是眉頭微皺,一臉思索之色,做凝神傾聽狀。石雙成同樣微微皺眉,似是欲言又止。 亞丁一臉懵逼狀,好像根本沒聽懂他們在說什么。郎校民則是瞟了一眼葉一寧,微微苦笑,不易察覺地搖了搖頭。 葉一寧剛才只是順口一說,此刻邊想邊說道:“就我接觸的主流觀點,在漫長的封建時代,儒家文化成為社會主流信仰,也成為官方統治的工具,不僅禁錮了思想,也極大的阻礙了科學技術的發展。 延續到近代,東國社會已經極端落后,淪落為西方的半殖民地。儒家已經不適應現代工業文明,是早已被掃到歷史垃圾堆里的東西,沒有再撿起來的價值?!?/br> 華真行又以詢問的眼光看向牛以平,牛以平咳嗽一聲道:“葉師妹講的這些,也不能不算事實。 自宋代以降,儒學發展為理學,形成了儒教,確實已經變得非常僵化,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宗法社會,也極大地阻礙了文明進步?!?/br> 郎校民終于忍不住道:“牛老師完全可以講得更透徹些,很多問題可以上溯到董仲舒時代??墒悄v的,和華總導問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葉一寧納悶道:“怎么不是一回事,那你們在講什么?” 華真行:“邏輯上講,牛老師和葉警官都是在從結果做歸因?,F實中發生的事情,可能有很多種因素,而你們把它歸結到了其中一個因素,認定它就是主要因素。 分析問題的思路,我們需要從儒家的立論開始,用正確的邏輯去推導,看看是否必然會導致出剛才所說的結果?假如外界因素有變化,是否還能推導出其他的結果? 這樣的結果歸因模型,我也可以弄一個,經不經得起論證再說。 看世界當代史,從軍事殖民到經濟殖民體系已經形成,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上鉗制和禁錮是全方位的、前所未有的。 除了已經完成工業化的西方列強,后發國家或地區中,能順暢地接受工業文明,有希望完成工業化和現代化的,不論是實行什么制度,為什么幾乎都集中在儒家文化圈的輻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