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節
書迷正在閱讀:超喜歡你呀、她的秘密、[火影忍者]收集男寵獻姬君、洪荒之混亂大道、異世妖兵、亡妻之戰、希聲、(足球同人)紅黑歲月、我有特殊的高冷技巧、天蒼奇緣
“就要長相樸實剛健,性格沉穩又軟和,小事不在乎,大事拿得住主意的?!毙煅愿磊w倫,“就是要過日子的那種人,家里人口要簡單,不能愛好錢財——性格絕不能貪婪……” 交代了一大堆要求,卻是選高了怕駙馬心里不寧靜,選低了又怕委屈了女兒,直把趙倫說得愣愣地只會點頭,徐循方才自失地一笑,“最要緊的,是得選個點點喜歡的才好?!?/br> 那……小公主喜歡的是個什么樣的呀?趙倫可說不上來了,卻又不好直接去問點點,只好托了錢嬤嬤去探口風,探了半日,就探回了點點一句話,‘還不想嫁呢,別選’?!现思矣X得自己還小,還想等到十八歲、十九歲了再成親呢。 十三四歲的小姑娘,脾氣都不穩定得很,徐循心里也沒把點點這話當真,等點點來找她分說時,才訝然道,“怎么,真是不想現在就嫁出門去?” 天下的母女,并非都能無話不說,事實上大戶人家這三對母女,沒幾個能達到這種境界的。畢竟自小天天跟在身邊的是養娘,一般來說,做娘的又都有許多子女要照顧,也沒那么多閑心來和單獨一個孩子談心,徐循雖然只有一兒一女,也盡量都和子女們多在一處,不過她平時事務繁忙,再說,孩子們大了,總覺得心里話和大人說有點丟份兒,點點滿十二歲以后這兩年,母女兩人交流的次數,的確是變少了。不過點點對母親倒不如小時候畏懼,在外給足了母親面子,兩人私下說話時,就老噎著徐循,“您是多瞧不上我,就巴不得把我送出宮去,再別回來了?” 徐循被噎得直翻白眼,好一會才緩過來,“你這孩子怎么說話呢……你哪個jiejie不是這時候選的駙馬?就是你的姑姑們,要不是遇上了昭皇帝的喪事,也都是這年紀就成親了?怎么就你一個人特別啊,不想選駙馬就不選,不想成親就一輩子不成親?” “一輩子不成親怎么了?”點點怏怏不樂地嘟囔,“我就不想成親,好容易在清安宮住慣了,出去住什么公主府……公主府能比得上西苑嗎?能比得上南內嗎?” 合著是孩子戀家啊——徐循一下也樂了,對她來說,宮廷意味著的那些東西,對點點來說卻未必如此。她長于宮廷之中,從來也沒有出過皇城,對她來說,天和地就只有皇城這么大。她在這里是安全的,和樂的,和妃嬪們不一樣,僅僅是她的血緣,便天然地決定了她在宮中從不會遇到什么真正的挫折,也不需要為自己的寵愛而擔心。 “先選?!彼┱咕彵?,“選中了,何時成親再商量么,再說,女大不中留,只怕到時候,就是你盼著出嫁了。你瞧你阿黃jiejie,三不五時就去廟里上香,又出門踏青去——咱們宮里可沒有這樣的事兒,就連想看看外面的百姓,都只能在上元節那天,去午門趴著門樓往下看一眼?!?/br> 到底年紀小,玩心重,從眾心也強,點點的語氣有所松動,“您不說我倒是忘了,出去以后,還能去找阿黃jiejie和圓圓jiejie玩兒……” 徐循強忍著沒笑出聲來,“可不是?要不然,等壯兒也去封地了,你多無聊呢?栓兒平時忙得要命,也未必能陪你一塊玩兒,難道就天天跟在太后娘娘身邊,服侍她批奏折?” 點點經她一番勸說,對選駙馬的事也就默不吭聲了,不過她倒是沒什么要求,概因在她很小的時候,生命里唯一的男性就已經去世了,在點點心中,根本不知怎樣的男人才是好的,要開條件都開不出來,只能是憑著徐循那多如牛毛的要求,讓趙倫大海撈針般地去當紅娘了。 點點的嫁妝自不必說了,徐循多年受寵,身家自然豐盛,她唯獨也就這一個女兒,壯兒將來去封地,朝廷亦不會虧待了他——藩王和公主比,待遇又要強得多了,點點能派上用場的金銀珠寶,對壯兒來說,只怕根本不屑一顧。徐循為將來的郕王妃留了部分體己,余下她自己穿戴不上的,全都給了女兒,再加上太皇太后、太后的表示,點點的嫁妝,比起兩個jiejie,也根本都差不了多少。 公主府在建造著,選駙馬活動也在河北一帶有條不紊地穩步前行,徐循每天忙著這些瑣細事情,倒覺得十分有勁。至于那些煩心的朝政,大概半年以前,便又回到了太后手中,徐循不過是起個參贊作用而已,現在她有正經事要做,便正好可以借口從這些煩人的事情里解脫出來,一時間簡直是神清氣爽,大有‘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的神仙心態。 倒是太后,休養了幾年,又兼且經過一場大病,原本學會的知識也是七零八落,看奏章看得疏疏落落的,若非栓兒對政務也表示出了興趣,只怕這內廷真就淪為蓋章處,任誰送來什么詔書,都照蓋不誤了。 ——過去的兩年里,若說有誰變化最大,那便非栓兒莫屬了,誰也說不清是哪一日,這孩子便給人以一種‘已經長大’的感覺。他的功課雖然還時常令先生們不滿,但他卻再未和先生們口角。乾清宮里,漸漸換上了他自己喜歡親近的宮女和內侍,雖然在長輩們的嚴格監控下,他還未曾擺脫童子身份,但想必和他父親一樣,在正式娶妻之前,也會有一兩個教導他經歷人事的宮女……孩子們真的都在長大,而與之相對應的,便是正在變老的父母們,前日,徐循在鏡中,又發現了眼角的一條皺紋。 太后早過了四十歲生日,徐循的四十歲,幾乎是猝不及防地,也早已是近在眼前了。 四十歲,算是開始漸漸步入老年,心態必然會有所轉變,昔年很是看重的一些東西,如今反而不會去在乎。雖然現在皇帝對政事多有過問,表現出了一副迫不及待想要親政的樣子,但太后非但不反感自己的權柄被人覬覦,還很是主動地時常將奏章送去乾清宮,母子兩人的關系,似乎又密切了少許,比之昔年僵硬的‘母慈子孝’,倒又緩和了許多?!吘?,那也是三四年前的事了,時間是最有效的膏藥,一帖一帖逐層加厚,原來的傷口,漸漸地也就再看不出痕跡。 能在四十歲的時候過上這樣的日子,徐循已經是心滿意足。這些年來,她早已學會不去要求盡善盡美,姑且不論如今宮中的日子是多么的乏味,家人彼此間的關系又有多么微妙……只要每一天都能比從前好上一丁點,比最差的時候要體面上一丁點,她便再也沒有多余的要求。 “年輕的時候從未想過,還有能看著點點出嫁的一天?!彼土髟谖髟仿綍r,便隨口感慨道,“雖說算算年紀,章皇帝活到點點出嫁毫無問題……不過,那時候總覺得時間過得很慢,十幾年仿佛就是一輩子,點點長大出嫁的那一天,就像是章皇帝去世一樣,永遠都不會到來……真有時候,覺得自己是撐不到那一刻的?!?/br> “日子總是這樣,眺望著很遠,過起來就快了?!绷鞴Ь吹卣f,“只怕娘娘不知不覺間,兒孫都已滿堂了?!?/br> “那不是也意味著我就老了嗎?”徐循失笑著站住了腳步,轉開了話題,“趙倫帶回來的那幾人,你都見過了?” 柳知恩今日進宮,就是來回復幾位駙馬候選人的家底的。阿黃選婿時沒趕上,圓圓選駙馬時,錦衣衛也發揮不少作用,駙馬家族中的家長里短,沒少打聽出來,也算是側面證明一下候選人家中是否清白,親人是否懂事明理,免得公主貿貿然嫁過去了,才發覺不對,到那時就是悔之晚矣了。到了點點成親時,自然也免不了這一套,柳知恩打探得亦是詳盡,連說帶比,用了小半個時辰,才把最終三名候選人的家事給說明白了。都不算非常完美,都有些小煩惱,但也都無傷大雅。 三人已經入住皇城,徐循先后遣了十幾撥人看過,對他們的情況也是有了深刻了解,聽柳知恩說完,她心里多少也有主意了,卻只不說,反而問道,“以你所見,誰配點點更好?” 柳知恩的回答卻是出乎徐循意料之外,“奴婢怎么看,并不要緊,唯獨公主中意才是最好?!?/br> 徐循有些愕然,“她只能見一次,無非數眼,萬一看錯了又該怎么辦?” 柳知恩不知想到了哪里,居然自己笑了笑,方才說道,“人和人的緣分,說不清的,真的有緣分,第一眼便會覺得有所不同了?!?/br> 他和徐循多年交情,再加上自己也算有身份的內侍,侍奉主子時略微失態,也不算什么大事,徐循看著他的表情,心頭微微一動,她沉默了一會,便笑道,“說來,你今年也四十要過半了,身邊好像還沒有妻室,難道就不想娶妻養子,延續柳家血脈嗎?——若是在宮里有了什么心上人,只管和我說,必定讓你們的親事,辦得妥妥當當的?!?/br> 如今的內侍,和文皇帝年間也不一樣了,多有在外買屋置業,娶妻收子的,收來的養子全是沒爹沒娘的幼齡孤兒,也真是把他們當爹看待,徐循的說話,并無諷刺之意。要知道司禮監的金英原來的對食已經去世,不幾年,在宮外就有了十多房妻妾,柳知恩雖然在宮外也有些產業,但到如今仍然沒有對食,也無妻室,算是內侍中的異類了。 柳知恩神色微凝,語氣也有幾分僵硬,“奴婢本是待罪之身,亦無什么血脈好延續的——做不來這樣自欺欺人的事,再說,奴婢自幼凈身,從未有過男女之念,縱使娶妻,也是耽誤了大好的姑娘一生,卻又是何苦?” 徐循略松了一口氣,也不知該做何感想,只隨意抓住了腦中漂浮的一段思緒,又皺眉道,“但你又無親眷,也要為年老時著想,徒弟、義子,總要收幾個么。我聽趙倫說,你的家事也不夠豐厚……” “多承娘娘關切?!绷鞯恼Z氣也軟和了下來,“奴婢也收有兩個小徒,只是年紀還輕,性子毛躁,正在衙門里歷練著?!?/br> 他又把話題轉了回來,“至于三名公子,以奴婢淺見,張公子脾性軟和,孟公子談吐有物,且喜家中人口簡單……” 最終,點點選中的是脾性軟和、笑口常開的張公子,和她的兩個姐夫比,張駙馬長得平凡,家里也沒什么背景,只是普通的耕讀人家,只勝在脾氣豁達,一看就是個老實面團兒——她的選擇,倒是和徐循不謀而合。宮里立刻就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忙碌,營建公主府、駙馬府,準備點點的嫁妝,她的冊立長公主儀……等到年底把婚事辦完了,也沒閑幾日,才剛開春,就又投入到了給栓兒選后的戰場之中——這一回,連太皇太后都強打精神,準備出山親自為栓兒挑個好媳婦兒。 作者有話要說:點點長大了倒消停多了,懂事了嘛~ 第270章 當年 皇帝選后,那是大事,不是登基以后每次選秀,又或者是公主選婿能比擬的了。各方都是拿眼睛看著呢,要是有一丁點差錯,少不得就有人要出來說話了,也的確只有太皇太后出面主辦,才夠得上這個規格。 國朝至今的幾個皇帝,其實皇后的選拔都比較非正式,仁孝皇后和太皇太后都是當作藩王妃選出來的,用的是藩王選秀那一套規矩,至于章皇帝,結婚之路的坎坷也就不必多說了。今日輪到栓兒選秀時,也沒有按照‘寒門小戶良家子’的標準來選,太皇太后提出的要求是要在官宦人家選一位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倒是打翻了一般選妃時不選六品官以上人家的規定。 如此做法,自然不會有什么反對的聲音,不過太皇太后也無意完全破除祖宗規矩,她首先排除了所有在職顯宦家族,更排除了出過名臣、尚書等高官的家族,主要采選的目標,放在武將序列,曾出過高官,但現在家族已經無人在朝中任事,同時又是家境殷實、家風嚴正的名門女子。具體要求有如下幾點:年十三至十五、容貌端潔、姿性純美、中禮度者。 年歲要求也不必多說了,總得和栓兒年紀相當才好,容貌方面不需要太美,端潔即可,重點是后兩項,姿性純美、中禮度,也就是德育水平一定要過關,才能寬和大度地當好正宮娘娘。 太皇太后的這一要求,很明顯是受了往事的啟發,首先皇后出身高于眾妃,教育資源應該也就優于她們,為人處事,就占了幾分優勢。 其次,成婚早,少年夫妻感情也深些。栓兒現在還未經人事,沒什么機會發展寵婢,一切資源都優先向皇后傾斜。也就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章皇帝朝后不是后,妃不是妃的局面。反正從老人家的這個要求來看,不論是胡仙師還是孫太后,作為皇后都不能完全讓她滿意。 都是過去的事了,也沒什么好掛在心上的,太后倒是早慣了太皇太后的揉搓,就是胡仙師,自阿黃出嫁后,只以服侍太皇太后起居為意,久不在乎這些事。倒是外人均好一番感嘆,徐師母進宮時,也不免和徐循說嘴幾句,“平時和和氣氣的看不出來,這時候就見真章了,老人家心里有數著那,就只是平時脾性好,藏著不說罷了?!?/br> 徐循對家里人,一般很少說起宮闈密事,徐師母居然認真以為太皇太后是寬厚慈和的性子,平日里前后兩任婆媳間都是一片和氣——徐循聽了,只能苦笑,“您還管這些事呢?我當您就一心抱孫子了?!?/br> 當年徐小弟、徐小妹,或是自己心里有些活動,或是受了族人慫恿,多少也有些不安分,被徐循強力彈壓了這些年,倒也都養成了老實的脾性,柳知恩就任東廠提督太監以后,更是連大氣都不敢喘——當年柳知恩在雨花臺的一番作為,徐家人哪有不記得的?因此這幾年在京城也都是安居樂業,仗著徐循的面子,亦無人敢欺上門來。關著門過自己的小日子,靠著當年章皇帝賞的田地,已經是綽綽有余,更何況晉封太妃時,按例也有錢財田地賞賜,生活得也甚是滋潤?,F在點點嫁出去了,徐師母便經常去公主府探望外孫女,又多一處走動。 “現在不止是抱孫子了,是要看著抱曾外孫了呢?!闭f起此事,徐師母便是眉飛色舞,“點點身子好,瞧著就能生養,聽說這個月天癸就是遲了,也不知是不是有了好消息?!?/br> 兩人說了一番閑話,徐循見徐師母閃閃爍爍的,似乎總有話未曾出口,便道,“有什么事,您就直說唄,和我還遮瞞什么?” “倒也不是遮瞞,”徐師母在徐循跟前是沒什么架子的,女兒太強勢,壓了娘家這么多年,早就樹立起了牢不可破的權威,提個稍覺非分的要求,自己都心虛得很,根本無法胡攪蠻纏?!斑€不是你弟媳婦心事重,聽說這番選秀,有官身的人家女兒也可應選,便把心思動到了她家堂親身上……” 徐小弟當年成親,說的媳婦其實也和今次選秀的標準很像,最后找的是祖父為千戶,父親為錦衣衛百戶,家中人口簡單,母親是書香人家出身的將門閨秀為妻,這千戶位置乃是世襲,只是徐弟妹的父親乃是次子,這才自謀了出身。說來,也是南京一帶的將領,符合這一次選秀的地域條件,世襲武將,家風也不錯,如果有符合標準的女兒想要送選,來和徐循打招呼也是很正常的事。就說如今的太后,不就是走了太皇太后娘家的路子,連選都沒選,就成了將來的正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