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節
書迷正在閱讀:超喜歡你呀、她的秘密、[火影忍者]收集男寵獻姬君、洪荒之混亂大道、異世妖兵、亡妻之戰、希聲、(足球同人)紅黑歲月、我有特殊的高冷技巧、天蒼奇緣
她沒有將情緒外露的習慣,現在更不會三十多歲了還來傷春悲秋。在這宮里,悲傷也許會被視為做作——真這么舍不得,為什么不跟著一起去了?不,徐循不愿和他人分享這份思緒,她明知她們無法和她共鳴。 她依然盡量如常生活,撫慰點點情緒,照顧壯兒起居,順帶著收拾掉自己的大部分顏色衣裳,把能賞人的家居服飾都賞給宮女們,至于不能賞人的部分,那就只能閑置著了。身為寡婦,日后雖然在大禮場合,她的禮服也還是富貴的紅金色,但日常生活里,卻要丟掉那些輕盈嬌嫩的顏色,從此開始向黑、褐、青等穩重色調靠攏。就連原本富麗堂皇的首飾,如今也要逐漸換了中年人愛用的壽字式樣、人物樓臺等等,多用金玉材料。以前的首飾里,尤其是有石榴等多子好意頭的那些簪環,已不能再用了。 宮女在宮中,是無份例銀子的,偏生使錢的地方又不少,徐循手里素來大方,按季放賞沒有斷過,如今一批整理出了許多,倒也不局限于身邊近人,有些不名貴的金銀小物,也不論功過,只要是在永安宮服侍的,哪怕是粗使老宮女也一樣有份。畢竟嗣后她可能將要搬到清寧宮里和皇后共住,卻用不到這么多人了。其中服侍李婕妤、焦昭儀等人的宮女,勢必是要安排新職司的,這也算是給她們留個念想?!劣趧e的好東西,那自然是給點點留著了,疼她的爹走得早,也沒留下個一言半語的,徐循也得為女兒打算。 忙忙碌碌地,便到了嗣皇帝登基儀,當天一大早,眾人便全都起身,先打發點點、壯兒換了大衣服,而后全體到清寧宮會合。栓兒在奉天殿、奉先殿等地行禮完畢后,便會過清寧宮給女性長輩們行禮,而后又出去再走一些程序,這之后阿黃、圓圓、點點、壯兒又要拜見皇帝,總之今日大家就是不斷行禮就對了,具體種種禮儀,對成年人來說,自有贊禮官提著,也不消多費心思。 多年來的宮廷生活,已經使得后妃們養成了習慣,私下的利益博弈,絕不會帶到利益場合上來,在今日的登基儀上,所有人都是雍容肅穆,彼此間熙和安樂,絕無絲毫齟齬。栓兒雖然有些緊繃,不過過來給長輩們行禮時,也是有板有眼,看得出來,這些日子的學習,已經足夠讓他把這一套禮儀吃透。 見他身穿全套皇帝服色,形制雖隆重,但奈何身量矮小,終不免有些荒謬,徐循心中,也不知是何感觸,她輕輕地瞥了太后、皇后一眼,亦從她們帶笑的、得體的表情中,瞧出了一絲感慨。 大行皇帝的靈柩,翌日從乾清宮遷出,暫存景山壽皇殿殯宮之中,待到陵寢修建完成,再真正永安大葬,嗣皇帝正式入住乾清宮,自此,帝位傳承塵埃落定,江山的主人,終于再次改換。 # 在皇帝即位之前,任何事情都要為這代表了穩定的大事讓步?,F在大事終于結束,之前按捺不發的許多博弈,重新又將浮出水面。這一點,亦不是徐循無心過問外事,就能避免得了的。 先和她提起此事的,還不是太后又或是太皇太后那邊的人馬,而是孫嬤嬤。 雖說嗣皇帝登基,但司禮監內,也不過是多了一名王振而已,他年紀輕、資望淺,也沒什么處理文書的經驗,雖然是領了司禮監秉筆太監的差事,可說是一步登天地進入了司禮監的權力高層,但現在卻還只是掛個虛銜而已,大部分時間,還都在乾清宮里陪伴皇帝。畢竟他乃皇帝大伴,而皇帝事實上的養娘羅嬪又已經去世,皇帝對他在情感上還是頗為依戀的。司禮監里,說話算數的還是當年章皇帝時期的老人,身為王瑾的對食,孫嬤嬤在很多方面的能力,比她的同僚們都要強上幾分。 “就東廠這回事,如今只怕竟是真能成了?!彼贿吺岸拗煅贻p時穿的一件水綠肚兜,一邊和徐循閑磕牙,“——這件料子的確好,若是改改,也可做個手帕子,只是這是您貼身穿的,不如還是收起來為好?!?/br> “嗯,這些內衣都收著好了——也有一多半都沒穿過呢,真是浪費了?!毙煅S口說起另一件事,“對了,仙仙她們留下的體己細軟,如今都怎么樣了?” “還放在原處呢,屋子已封了,只怕無人去動。按從前慣例,應當是收回官庫里,日后再燒炸過,給新人戴用了?!睂O嬤嬤又把話題繞了回來,“聽王瑾說,這幾日太皇太后娘娘、太后娘娘,都召見了柳知恩問話。太皇太后娘娘還讓他說了不少下西洋的事?!?/br> 下過西洋的宦官,什么時候都是吃香的,作為一生中頂多去過一兩個地方的宮廷女人,對于柳知恩這種去過各種海外勝地,見聞之廣,遠超一般人想象極限的人,簡直是有幾分崇拜。只要是柳知恩的履歷里有這么一項,能力就絕不會遭到質疑,不過徐循聽說,倒是有幾分詫異,她抬了抬眉毛,“老娘娘竟如此看重他?” 孫嬤嬤在柳知恩的事上,態度是很審慎的,概因柳知恩南下一事,周圍人對內情幾乎一無所知,也從來沒有敢于相問。他走,大家不知道原因,他回來了,大家也還是拿不準原因。徐循說這話,自然是有原因有根據的,但根據在哪里,卻非孫嬤嬤可以隨意揣測的了。 “似乎是頗為看重,已經令他進東廠做事了,畢竟,他持的是章皇帝的手書嘛?!彼卮鸬恼Z氣也很保守。 這倒是出乎了徐循的意料,在她心里,阻礙柳知恩上位的,其實除了皇太后以外,應該還有太皇太后才對,尤其是現在,柳知恩應了太皇太后的召見,卻也應了皇太后召見,立場更為模糊不清,難道太皇太后心里,就不會有什么憂慮嗎?畢竟,馬十雖然在太皇太后跟前,將章皇帝的來意渲染點明,為柳知恩來京入東廠的意義鍍了一層金,但此事,瞞得過皇太后,卻未必能瞞得過太皇太后。 在皇太后那里,柳知恩不過是一普通宦官而已,在永安宮服侍時間短淺,雖然當紅得重用,但那是因為背景和能力,未必和徐循有深厚的情誼。在立后風波中,也許是表現出才能,也許是略微得罪了皇帝,遂被打發去南京當差了,去的卻又不是什么差衙門,而是南京司禮監?;实壅偎貋砣霒|廠,也算是在情理之中,畢竟如此一位功勛赫赫的能宦,就在南京司禮監養老,對人才也是一種浪費,是以從根本上來說,對柳知恩代馮恩,她不會有太大的排斥。 雖然說柳知恩和徐循有淵源,日后也許會暗中照拂,但現在兩人間因栓兒一事,多少也化解了一些心結,再加上根本再沒有利益沖突了,也犯不著互斗,以她素日的風格,徐循相信她也未必會為了這個由頭,就阻礙柳知恩上位。她要護馮恩,現在有兩條路走,第一,和太皇太后正面沖突,強行護住馮恩,第二,便是給馮恩找個身份更高的職位來養老,起碼是不能掃掉他的面子。不然,功臣遭貶,嗣皇帝面子何在?具體走哪條路,都犯不著和柳知恩做對,說穿了,有章皇帝的手令護身,馬十背書保證,也輪不到她在這件事上多說什么,皇帝又沒讓柳知恩一進去就頂了馮恩,只是進去做事而已,她有什么立場不許? 倒是太皇太后,提拔柳知恩的顧慮,卻是要深了一層。她之所以放過徐循,在徐循自己來看,有七八成可能,是因為讓她殉葬代價太大了。畢竟無論怎么說,她都是直接推動了謠言出現,間接導致太皇太后計劃失敗,還有一段時間真以為自己害死了兒子。雖然告訴真相的也是她,但這種打一巴掌給個甜棗的事情,也說不上是什么恩德,老太皇太后做了這些年的人上人,怎可能還會對她有所感激、改觀?無非是這幾個月來,權力結構正在調整,和三楊合作之初,她也不想直接拂了首輔的面子——畢竟,劉胡琳現在還在東廠被保護著,太醫院的檔庫,也是后宮女眷接觸不到的。內閣手里,還握著太皇太后的把柄呢。 有此前情在,太皇太后容了她不死,明面上甚至還對她不錯,起碼沒有特別冷淡。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兩人多年來也積累了不少小矛盾,再加上她在重壓之下,還明確表示了不會依附太皇太后。兩人關系,似親實疏,太皇太后又深知柳知恩去南京的原委,若推動這么一個對徐循忠心耿耿的人上位去取代馮恩,難道太皇太后就不會擔心,她徐循和皇太后再度聯手,將她壓制下來?畢竟,若是能聯合了外廷,內閣、東廠、皇太后一起發力,要壓下本來就不親政的太皇太后,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隨便制造一場風寒,就能讓太皇太后正式隱退養病了。 她可是和太后合作過一次的,難道老人家心里就沒有顧慮,不怕她們再合作一次?為了把馮恩搬走,老人家愿意付出這么大的代價?寧可日后時時都過不安穩? 徐循心里,的確是十分不解,她當然也希望柳知恩能進東廠,不然,即使回南京司禮監去,這一個蘿卜一個坑,就算是職位還在,但他一離開,只怕那面已經是沒了他的位子。不過,在這件事上,她若插手,反而只可能是幫上倒忙,因此雖然也有幾分牽掛,卻也只能道,“太皇太后老娘娘和太后娘娘的事,也不是咱們能多管的,還是先收拾好這些物事吧,改日搬家時,正好都分門別類封存起來,也免得搬家又是一亂?!?/br> “說是搬家,可搬到哪去也都還沒定呢?!睂O嬤嬤點頭稱是,花兒端著一匣子寶石進來,聞言倒是嘟囔了一句,“最好還是別跟著太后娘娘住,咱們自己住,寧可地方小些,也清靜?!?/br> 寄人籬下,滋味當然不那么好受。起碼就又得受別人的宮規管著,三不五時,也得過去說說話。徐循笑了笑,“且看吧,若是柳知恩真進了東廠,只怕太后娘娘又未必會安排我在清寧宮住?!?/br> 嗣皇帝才剛登基,兩個女性長輩就又拉開了爭斗的帷幕,徐循想想,都替她們累得慌——過去這一年里,出了多少事情?又有多少風波,是凝聚到最近這一個月里?雖然她也知道,不搶占住先機,日后就難免處處受制于人,不過,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精力,也著實是令她有幾分欽佩。她現在除了自己眼前這一點點事,根本沒有心力和興趣去顧及他物。 宮廷依然是很熱鬧的,東宮要裝飾,西宮要修葺,大件家具見天地搬進搬出,內閣三楊也開始為皇帝挑選老師,在文華殿開始講學上課。舊人們的細軟遺物,收的收、燒的燒,章皇帝的陵寢在修,春天到了,有春汛、春耕,皇帝要親耕,太后、太皇太后也要親蠶,還有上尊號儀,太皇太后現在重新掌握了宮務,靜慈仙師便又出山幫著打理,一切似乎都沒有變,人還是這些人——比從前還更少了,關系也還似乎和以前一樣,太皇太后占據了輩分的優勢,隨時都可以祭出靜慈仙師來惡心太后,太后除了忍,在這種事上,似乎也沒有別的辦法應對。 章皇帝的名號,越來越少人提起,徐循曾細心計算,當章皇帝去世滿三十天時,這一天她再沒有從任何人口中聽到過他的名號。 孝滿二十七天,諸大臣和嗣皇帝一起除服,點點、壯兒也不再穿著麻布孝服,而是改穿顏色素淡的家常衣裳,頭上用銀飾。宮女們亦是一樣處理,雖然還沒有人公然穿紅著綠,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服飾上的自我約束,也只會越來越松弛。 去世滿三十二天時,點點也露出了笑臉,她拉著壯兒,去御花園里逛了一圈,采了好幾朵鮮花回來,放在屋子里清供。 “春天來啦!”徐循無意間聽她和錢嬤嬤說,稚嫩的語氣,很是滿足。 是啊,春天來了,春意如洪水一擁而上,迫不及待地帶走了所有冬日殘余,徐循從來沒有像現在一樣感覺到時間的龐大,它是如此迅疾地往前奔流,夾帶著無數泥沙,強硬轟擊,連記憶一起,一時一刻,一旦過去,便永不復回。 章皇帝去世滿三十四天時,徐循偶然間聽到了兩位小宮女在談笑,她們還穿著素服,但卻沒有什么禮法,能阻擋兩個小姑娘快活地走在剛綻開的花骨朵跟前,為著什么——或者什么也不為,就只因為想笑而笑。 她沒有出面制止,更不曾黯然神傷,只是走了開去。 三個月以后,東西宮各色物事修葺擺設完畢,徐循的住處,也決定了下來。太皇太后借著搬家的功夫,將原本的清寧宮北向一座五進偏殿——本來是文廟貴妃養老安居的所在,連著周圍的一些山水花園,單圈了出來,新辟為清安宮,令徐循在此宮居住,方便撫養皇子皇女。 估計是也覺得住在一處有些不便,太后對此,并未多反對些什么,終究是默然接受了下來。徐循就更不會多加置喙了,一行人花了兩三天的功夫,各自搬遷到了新住處,當日里少不得又是人來人往,好一番嘈雜。 等到一切都安頓下來時,靜慈仙師來看徐循,她呵呵笑,“從此以后,來往又方便得多了?!?/br> 長安宮和清寧宮可說是近在咫尺,兩人來往,直接走路都可以,不必和以前一樣,又要坐轎子,又要過幾道墻。徐循點頭道,“少不得要上門討茶吃,說不得,還要與你談玄論道一番?!?/br> “你從來不信這些個的,怎么如今倒是改了性子?”仙師抬了抬眉毛。 “連著見了幾番生死,總是有些感觸?!毙煅p輕地嘆了口氣,在仙師跟前,也說了實話?!皬那坝X得,若是死后還有魂兒,還有黃泉地府,還和他們說的一樣,事死如事生……那我倒寧愿人死燈滅,什么都沒有了??涩F在,也許因為我沒有跟著一道去,卻又很難接受人死了以后就真的什么都沒有了……總盼著,也許還有再見面的一日?!?/br> “那你是信錯了,咱們道教講究的是rou身成圣、白日飛升,以此身為筏,渡無邊苦海?!碑吘巩斄藥啄甑呐?,仙師說起來,還是有眉有眼的?!耙呸D世一說,日后再見,那也許得信佛吧——不過,話說回來了,道教長生,用的是丹道,你也不是不知道。瞧章皇帝最后把自己吃成什么樣,你便曉得這道,到底是能信不能信了?!?/br> 丹道那就是要煉丹服用了,從太祖皇帝起,到如今算來五代皇帝,沒有一個不是篤信道教的,就徐循知道,感覺上服丹服得病情惡化的就有文皇帝、昭皇帝和章皇帝,她不禁搖頭嘆道,“罷了罷了,被你這一說,我倒寧可是還不信了?!?/br> 仙師唇邊,露出一絲不屑微笑,“無邊富貴不夠,還要求個長生不老,也難怪連續三代都吃得猝死……嘿,也許人當了皇帝以后,就會變蠢,從前不信的事情,忽然間也會就改了主意,深信不疑了?!?/br> 反正徐循是很難想像為什么有人相信服丹能長生的,倒覺得丹能移性,危害絕不在小。她正要說話時,忽然太皇太后又有請兩人過去,兩人便忙都收拾了,一道上了轎子,過去東宮。 到了當地,卻見太后也在,太皇太后手邊,放了好些精致的盒子,見兩人來了,便道,“這陣子都快忙忘了——章皇帝的遺物,該送去陪葬的也已經收起來了,該燒的也燒了,余下一些貼身之物,你們各自收了,回去留做個念想吧?!?/br> 說著,便一一打開盒子,果然也都不是什么名貴的東西,有章皇帝的衣物、印章,還有常用的文具,喜愛的小物件,甚而還有他的一些詩畫。按宮里規矩,新皇登基以后,乾清宮除了大家具和大件擺設以外,里外都要換上新陳設,舊物除了給皇帝陪葬以外,幾乎都是燒掉。這些東西,也就是皇帝在這世上里最后的遺存了。 這里坐著的幾個女人,幾乎在物質上都一無所求,只是彼此關系都有些尷尬,一時誰也沒有說話,還是太后說道,“就這么些東西,都眼看得見的,也別謙讓了,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吧?!?/br> 徐循看去,幾乎都是她認識的東西,從皇帝常放在手里揉弄的核桃,到他平時常塞在懷里的一個紫竹包金蛐蛐筒,倒是衣物等,因皇帝衣服實在太多,很少有一套衣服穿幾次的情況,只有一套貼身的松江細棉布里衣,是他穿過數次的,因覺得穿舊了更軟和舒服,特地囑咐了沒有汰換,便道,“壯兒點點都小,我便不客氣了,這方端硯,大哥閑來寫條幅,畫水墨時常用的,就給了壯兒。那個朱砂盒子和毛筆,倒正好給栓兒,也算是各得傳承。點點這里,我就取個蛐蛐筒好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