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書迷正在閱讀:女相(NPH)、她圈住了我、斗羅之開局攻占圣魂村、一個好久不見的朋友、傲嬌小女傭:總裁撩上癮、獨家蜜愛:老婆大人休想逃、絕地求生之升級狂人、絕世龍婿、離婚后傍了好多金主(NPH)、只有神知道的世界gl(快穿、變態辣)
“新羅和扶桑雖然有自己的貨幣,但是他們自己國家的錢幣成色不足,遠遠不如大唐貨幣的成色穩定,不少新羅和扶桑的商人,在離開大唐的時候都會換成大唐的錢幣,回到他們自己的國內融化再鑄造成更多的本國錢幣,又是再賺上一筆?!?/br> 高適聽完了李道源的話,只覺得茅塞頓開,怪不得揚州市場上的銅幣年年減少,原來是這個原因。 這讀書人說的沒錯,果然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沒想到揚州城竟然有這樣的賢才。 高適繼續問道:“郎君高才!沒想到竟然是這個原因!” 高適已經有了想法,只要禁止外國商人帶走大唐銅幣,那就可以解決市面上的錢荒了。 李道源已經隱約猜到了眼前這個老者的身份,他笑著問道:“老丈是不是覺得,只要禁止外國商人帶走大唐的錢幣,就能解決錢荒的問題?” 被李道源點破了心思,高適點頭說道:“確實如此,在難道不是上上良策嗎?” 李道源搖頭說道:“這銅錢還好,金銀可是很容易藏起來的,難道官府要對每一個進出的外國商船都嚴查嗎?江淮節度使府能有這個人手嗎?” 這個問題讓高適愣住了,是啊,如果這些外國jian商將錢藏起來,自己還能每一艘船都搜查嗎?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啊,除非禁止一切和外國商人的貿易,才能阻止大唐錢幣向外流失。 高適又頭疼起來,錢荒影響的可不僅僅是商業。 第五琦在江淮進行的租庸改革,將大唐原本復雜的實物稅收,改成了折算市價錢幣的貨幣征收。 原本大唐的老百姓,每年不僅僅要上繳土地里耕種的糧食,還要上繳一定的絲絹和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 比如鹽戶就要上繳鹽,漁戶就要上繳一定數量的魚干,這種實物征收可以說是又麻煩官府,又麻煩百姓,特別是占據天下賦稅大頭的江南官府,每年要分類征收各種商品,然后還要再分類統計送往長安。 第五琦的改革,方便了江淮的官府和百姓,自然是大受歡迎的。 可是從征收各種實物改成了征收貨幣,一開始的時候還好,百姓就自己田地里的產出換成錢幣,就能上繳本年的賦稅了。 但是隨著江淮錢荒的進一步加劇,很多百姓不得不低價出售自己手里的糧食,才能換到足夠的錢幣,這反而加重了江南百姓的負擔。 高適也沒想到,曾經是給百姓減負的良政,只是短短的一兩年就成了盤剝百姓的惡政。 高適想改善這項政策,所以才想要解決市面上錢荒的問題。 沒有想到困擾自己多時的問題,竟然在這個年輕人這里得到了答案。 可是禁止外國商人帶走大唐錢幣這一招不好用,那有什么辦法解決錢荒問題呢? 第五百三十三章 江淮錢法 高適忍不住問道:“既然不能禁止錢幣出海,那要怎么解決錢荒呢?” 這個世界上最難受的事情是不知道癥結所在,但是更難受的是知道癥結卻是一個死結,怎么也沒辦法解開。 江南缺錢,這已經是一個死結了,高適這才病急亂投醫向李道源問道。 李道源斬釘截鐵的說道:“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怎么流失出去的錢,怎么賺回來?!?/br> “賺回來?” “對,就是通過貿易,將錢重新從新羅、扶桑和南洋這些國家手里把錢賺回來!” 高適思考了起來,這確實是他從沒有想到的道路。 只聽到李道源說道:“請問老丈,您知道這些外國商人來了揚州,是不是都會帶著一船的貨物回去?” 高適點點頭,揚州還是東南貿易的重鎮,竟然能夠看到外國人購買商品,他們都會裝滿了船艙將大唐的貨物帶回去。 李道源說道:“這不就對了,大唐的貨物在這些國家也是好賣的,這錢可以從大唐運送出去,自然也可以通過貿易再從他們手里賺回來!” 高適聽著李道源的話,越是聽越是覺得可行。 是啊,既然這些外國商人帶著大唐的錢離開不可以阻止,那么大唐也可以和這些國家做生意,把他們市面上大唐的錢幣給收回來。 高適早就聽商人們說了,將大唐的絲綢、瓷器運送到新羅扶桑,價格就能翻倍,如果運到南洋諸國,那價格更是要翻幾倍。 高適又想到一件事說道:“不過禁海?” 禁海是上皇時期頒布的命令,因為日本遣唐使的幾次渡海航行全軍覆沒,當年護送日本遣唐使返回日本的大唐工部侍郎董耀,乘坐船只在南海遇到風暴,差點船毀人亡。 董耀返回長安后,向上皇說在南海見到了“地獄之門”,上皇就下令禁止大唐的官船出海了。 如果是搞出海貿易,那就要開官船出海的海禁。 顯然這不是高適一個人能夠決定的事情。 這時候李道源笑著說道:“官船禁止出海,但是外國商人可以來往大唐啊?!?/br> 高適點點頭,這顯然是一個禁海中的bug。 大唐禁止官船和百姓的船出海,但是港口城市中可以??客鈬?。 其實大家心照不宣,如今活躍在揚州、泉州的幾個大海商,不少就是大唐人。 只不過為了方便做海貿,將船掛在某些小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