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書迷正在閱讀:女相(NPH)、她圈住了我、斗羅之開局攻占圣魂村、一個好久不見的朋友、傲嬌小女傭:總裁撩上癮、獨家蜜愛:老婆大人休想逃、絕地求生之升級狂人、絕世龍婿、離婚后傍了好多金主(NPH)、只有神知道的世界gl(快穿、變態辣)
“武王自邊疆部落代商建周,為何還要分封諸侯,難道武王不知道分封之患嗎?” 劉宴一下愣住了。 李炎繼續問道:“難道武王不知道周王室要占領更多的領地嗎?” 劉宴想了想說道:“上古神州未定,武王分封諸侯是為了開拓周土?!?/br> “可分封諸侯為何不任命郡縣呢?” “這?” 劉宴只覺得李炎這個問題是詭辯,明明郡縣制度是秦朝才出現的,周天子怎么會用郡縣制度呢。 可是仔細想想,似乎也有些疑惑,周王室直屬領地也有王室任命的流官,周天子肯定知道流水的官員要比世襲的諸侯更忠誠。 看到劉宴臉上露出思考的表情,李炎又問道: “秦蕩平六國,在全國普遍設立郡縣,卻二世而亡。群雄并起的時候,那大秦統一六國的軍隊又在哪里?” 這下子劉宴也愣住了。 秦末楚漢這一段的歷史,史記上的記載非常詳細了。 秦代滅亡太過于迅速,直接就被劉邦一路高歌猛進攻入了咸陽。 可在秦滅亡的時候,距離一統六國之戰也不過幾十年的光景。 怎么大秦那橫掃天下的雄師就突然消失了? 李炎看到劉宴依然不能答。 他繼續問道:“那不說遠的,就說這河東三鎮,為何皇爺爺要任命安祿山為三鎮節度使,許他臨機專斷,截留賦稅之權,日后才有了安祿山之亂?!?/br> “難道皇爺爺不知道制衡安祿山權力的道理嗎?” 劉宴又愣住了。 上皇李隆基他是見過的,開元年間的繁盛劉宴也是知道的。 上皇也是政變上臺,政治手段相當的高明,在大唐皇帝也是數一數二的。 上皇cao縱兩任宰相李林甫和楊國忠壓制東宮,雖然不理政務,卻能夠讓群臣畏懼,不可能不懂得平衡之道。 可是上皇依然授予安祿山這么多臨機決斷的權力,最后河東三鎮尾大不掉,釀成了安祿山之亂。 如果是出仕之前,劉宴大概會說上皇受到安祿山蒙蔽,被左右jian臣騙了。 可是現在劉宴卻迷茫的看著李炎,這三個問題到底有什么聯系? 看到劉宴如此迷茫,能將這個神童說蒙了,李炎有一種惡趣味的快樂。 他故意喝一口茶,這才說道: “其實道理也很簡單,帝國邊疆是有極限的?!?/br> “極限?” 李炎說道:“周天子時期,到處都是夷狄,不僅僅沒有城市,連道路都是泥濘的泥路?!?/br> “周天子只能控制京畿地區。超出京畿地區的封國被蠻人入侵,如果一來一回請示周天子,恐怕蠻人就已經將封國滅了?!?/br> “那個時代周天子只能分封諸侯,就是因為周朝沒辦法統治那么大的疆域?!?/br> “而到了秦滅六國,這時候中原城市林立,始皇帝命令修建馳道,車同軌之后秦直道能夠讓大秦邊疆發生的事情,都送到咸陽皇宮的御案上處理,這時候就不需要實行分封制度了,郡縣是更好的選擇?!?/br> “可是秦同樣也亡在疆域太大的問題上,劉邦攻咸陽的時候,長城兵團正在北方戍守長城,征服過吳楚的軍團正在南下嶺南?!?/br> “秦王朝沒有這么多兵力,最后只能兵敗國滅?!?/br> 李炎頓了頓說道: “皇爺爺任用安祿山,給他三鎮節度使,也是同樣的道理?!?/br> “北方三鎮要面對漠北和遼東的異族眾多,先有突厥,后面又有契丹和奚兩藩叛亂,還有韋氏人,鮮卑人,扶余人等夾雜的sao擾,如果不給安祿山臨陣專斷的權力,恐怕這些胡人早就南下牧馬了?!?/br> 劉宴沉默了。 李炎的說法聽起來是這么合乎邏輯,重用安祿山似乎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必然選擇。 李炎繼續說道:“再說士兵,如果從京畿或者關中募兵去河東戍邊,這些士兵離開故土,又在苦寒的北面戍邊,定然士氣低落?!?/br> “若是輪換士兵戍邊,那剛剛訓練善戰的士兵就會輪換回去,邊將又要重頭開始訓練士兵,那邊鎮的戰斗力必定衰落?!?/br> “所以皇爺爺給了安祿山自行募兵的權力,讓他在河東三鎮招募子弟兵?!?/br> 劉宴跟上了李炎的思路,這么說給安祿山兵權確實是無可奈何。 李炎又說道:“財權也是如此,朝廷在河東三鎮征稅,再運到兩京來,然后再撥給安祿山,那么沿途的損耗巨大,還需要大量的農夫?!?/br> “所以皇爺爺干脆就把河東三鎮的財權都給了安祿山?!?/br> 李炎看著劉宴說道:“士安,你說皇爺爺要不要重用安祿山?” 劉宴點頭說道:“屬下愚鈍,不能答也?!?/br> 劉宴確實沒辦法回答李炎的問題,甚至就連李泌恐怕也無法回答李炎這個問題。 看到劉宴垂頭喪氣的樣子,李炎笑著說道: “孤將這個規律,總結為帝國疆域極限論,任何一個帝國的疆域都是有極限的,與其說開元天寶盛世的崩潰是因為皇爺爺窮奢極欲,不如說是因為他窮兵黷武?!?/br> 劉宴連忙低下頭,李炎議論自己的爺爺,可這也是上一任的皇帝。 李炎沒有什么為尊者諱的想法,而是直接說道:“開元年間以軍功最貴,各地邊鎮都想著挑動邊釁建功立業?!?/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