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戰后利益
海戰結束之后 這一場發生在臺灣海峽北部海域,鋼鐵工業時代大艦巨炮正面對決的慘烈海戰,以大洋帝國的絕對碾壓性勝利結束。 付出的只不過是幾艘戰艦輕傷的代價,損失無足輕重。 戰后 就像平靜的湖面拋入一顆巨石,泛起的巨大波浪迅速沖擊到世界各地,帶來了至為深遠的影響,久久不能平靜。 有鑒于海戰中“前無畏”級戰列艦的拙劣表現,被大洋帝國尊嚴級戰列艦按在地痛毆,簡直無法卒視。 美國,德國,法國,意大利等海軍強國,以最快的速度,幾乎不分先后的公開宣布了新的戰列艦建造計劃,淘汰艦隊中的“前無畏”級戰列艦,棄之如敝履。 與此同時,北方沙俄帝國陷入了徹夜狂歡中,連軸的盛大舞會和酒會舉辦了一個星期,然后,才向大洋帝國發來熱情洋溢的賀電。 是最晚的一份賀電,卻是最重量級的。 原來沙皇尼古拉二世承諾的1000噸黃金銷售計劃正式執行,并且,追加了50噸黃金用于購買尊嚴級戰列艦圖紙。 沙俄帝國新的艦隊,將以“尊嚴”級戰列艦做藍圖,傾盡全力再打造一支強大艦隊。 這一舉措中可以看出,沙皇尼古拉二世很快從日俄戰爭的陰影中走出來了,重新振作了起來,把自己的目光再度投向了地中海。 這是大洋帝國皇帝羅霖陛下樂于見到的; 很好,就這么作,沙俄繼續在溫暖的地中海興風作浪,讓英國人頭疼去吧! 有鑒于兩國君主之間的密約,雙方的合約迅速達成,并且在彼得堡簽訂了正式的《彼得堡盟約》。 條約最重要的二條規定: 一,兩國有責任保護對方國家的領土完整,有責任維護對方皇室對國家的統治,防止外敵的侵略,在必要的時候,應該出兵援助盟友。 二,兩國互相給予貿易稅收優惠待遇,大力支持雙方經貿往來。 這二條規定,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盟約沒有什么差別,盟約的范圍僅限于本土的安全,超越國土的侵略和擴張戰爭不在范圍內。 擁有開掛金手指的羅霖知道,沙俄帝國完全不同,在一戰后期沙俄帝國就會陷入分裂,外敵侵略和內戰幾乎將這個強大的帝國撕裂,局面危如累卵。 這個極其艱難的時候,如果伸手輕輕推一把,那會是什么樣的一個局面呢? 有了這一個條約,大洋帝國名正言順地就有了干涉的權利,這一點至關重要。 沒有條約規定叫侵略,有了條約規定就是互相幫助了,這里面差別大了去了。 另外,《彼得堡盟約》中,大洋帝國也正式收下了庫頁島全部領土及其附屬島嶼的主權,付出了100萬銀洋的代價。 同時,獲得了沙俄帝國在遼東半島的租借權。 沙俄帝國在滿清東北三省攪風攪雨,弄得天怨人怒,付出了上百萬軍人傷亡的代價,最后沉甸甸的勝利果實卻被大洋帝國摘取了。 還是沙皇尼古拉二世自己歡天喜地送出去的,這也是沒誰了。 臺灣海峽海戰的余波不僅如此,勝利的消息,颶風一樣的席卷過神州大地,讓這個古老的國家躁動起來。 對日輝煌的戰爭勝利成果,同文同種的華夏兒女感同身受,壓抑許久的內心,爆發出更加熱烈的感情。 “臺灣海峽之戰”的勝利,一洗甲午戰爭以來的所有恥辱, 宛如金雞一鳴天下亮,掃清了籠罩在華夏大地上空的陰沉霧霾,開啟了不一樣的新時代。 歡天喜地的華夏國人精氣神完全不同了,報紙,廣播連篇累牘地宣揚大洋帝國輝煌的戰果,激起了華夏大地人們自豪的民族情節。 從暮氣沉沉的帝都到東海之濱的魔都十里洋場,還有暖風頻吹的南粵羊城,苦于國家陷入半殖民半封建受壓迫地位的眾多有識之士,紛紛把目光投向了南洋地區。 到這時人們才驚覺,在這一片廣袤的南洋地區,崛起了一個華人主導的強大帝國,渭之;“南洋” 至此,華夏大地的人民普遍接受了歐洲諸國稱之為“西洋”,南方的大洋帝國稱之為“南洋”,扶桑島國稱之為“東洋”,這樣一個約定俗成的稱呼。 唯有北方的沙俄帝國不叫作北洋,而稱之為“沙俄老毛子”,與印度的“紅頭阿三”一時瑜亮,令人莞爾。 人民的智慧,調皮若廝。 有歡樂必然就有痛苦,勝利者的歡樂是建立在失敗者的尸骸上,這是毋庸置疑的。 扶桑島上到處都是哀嚎之聲,人們面若死灰,一片的凄風苦雨。 從日俄戰爭的勝利到臺灣海戰的全軍覆沒,劇情的演變就像從天堂到地獄,大日·本帝國強國夢海軍夢的破裂,帶給這個島國民眾精神上的毀滅性打擊。 數日間,海軍重鎮薩摩藩絕望的海軍信徒們,破腹自殺的數以千計,或街頭、或房屋中、或田頭鄉間,倒斃的尸體數不勝數。 臺灣海峽海戰陣亡海軍將士17000余人,數十年積累下來的海軍精英一戰皆亡,海洋強國的底蘊蕩然無存。 海軍大本營薩摩藩家家掛起了追悼亡靈的白幡,走在街頭滿眼皆白,入目所見街道上的行人,仿佛都抽空了精氣神變成了行尸走rou一般。 遭遇同樣厄運的,還有漂浮在海面上的日·本陸軍第三軍一萬五千多名將士,也遭遇了滅頂之災。 是日,16艘暴風級遠洋驅逐艦帶去了無邊死亡,那是一個令人不敢回憶的可怕夜晚。 戰斗發生時,是夜晚11:30。 一路狂飆突進的驅逐艦隊追趕上了緩慢而目標巨大的貨船隊,然后,這些餓狼一樣的遠洋驅逐艦發起了無情的進攻。 爆炸、火光和慘叫一直延續到天明,140多艘客船和貨船組成的龐大船團,只剩下11艘依然漂浮在海面,逃脫虎口幸存下來。 這其中只有一艘運送380名士兵的客船,僥幸生還,其他的14000余士兵,都被如狼似虎的暴風級遠洋驅逐艦發射魚雷送入海底。 這其中,被譽為“日本軍神”的第三軍司令長官乃木希典大將不幸遇難。 此役 日軍陣亡大將級別高級將領兩人; 分別是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日本軍神”東鄉平八郎海軍大將, 陸軍第三軍司令長官“日本軍神”乃木希典大將, 日本陸軍和海軍的軍神一戰而沒,狂妄叫囂的聲音戛然而止,扶桑島籠罩著一片nongnong的失敗陰云,陷入終日凄風苦雨中。 壞消息一個接一個傳來。 十二天之后,臺灣島黑旗軍徹底攻破臺北市防御,消滅了日本近衛師團近七千殘余軍隊,徹底解放了臺灣地區,臺灣地區回到了華夏民族的手中。 因為大洋帝國封鎖了海洋交通要道,駐扎在滿清帝國東北三省的近20萬日·本滿洲軍,失去了來自海上所有后勤補給,只能沿著鴨綠江退回朝鮮境內,留下了人數不足兩萬的留守部隊。 三日后,大洋帝國一支分艦隊入住旅順港,日方未發一槍一彈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