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其中有個過程是重新定義死亡后所產生的能量的性質。 把「傷害」變為「增益」。 法術卡也可以這么做。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火球術。 如果用這種方式來改造火球術,火球還是火球,砸到目標后依然會產生爆炸,但這個爆炸不會再對目標造成傷害,而是會產生一團精純的能量。 這團能量可以通過結構做成“治療”、“防御提高”、“攻擊提高”,或者“快快變大”等效果。 【火球術】也會因此變成【治療火球術】、【加攻加防火球術】,以及【火球術的祝?!俊?/br> 而當火球炸掉以后,還會產生亡語。 相當于一張星卡,兩次buff,合計數值20000。 比普通亡語召喚卡14000的增益多了接近43%。 算上時間成本,這個效率的提升是非??植赖?。 特別是將這樣的“亡語法術”打包做成奧秘卡之后。 不再需要讓召喚卡去送死,只要設置好奧秘卡的觸發條件即可。 比如「當友方星卡師使用武器卡時觸發」。 或者嚴謹一點,「當友方星卡師使用【xxx】武器卡時觸發」。 直接指定一張武器卡作為奧秘的唯一觸發條件。 在打架的過程中,像埋正常的奧秘一樣把這些卡埋在場上。 這樣一來,這個一萬把飛劍的大招,便幾乎沒有了啟動時間。 想什么時候放就什么時候放。 因為引星劍一分為十需要消耗所有耐久,等于將武器變成了一個一次性的技能。 所以數值上的增益,可以全部做成攻擊,一點耐久都不要。 這也是顧辭要將亡語召喚卡改成亡語法術卡的原因之一。 法術卡沒有生命值和耐久,不會產生無用屬性。 在召喚卡的「生命值結構」和武器卡的「耐久結構」的位置,對應的是法術卡的「攻擊范圍」。 而法術的性質已經從傷害變成了增益,「攻擊范圍」自然也就成了「增益范圍」。 花個2000點數值的星符把這個范圍做大一些,讓這團能量分布更廣,再加上特制的「定向傳遞」結構,便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雨露均沾,對一千把引星劍分別進行增幅,然后使用武器技能,完成一萬把飛劍的絕殺。 20000數值用掉2000來擴大范圍,剩下18000都是攻擊增益。 也就是說,只要5張這樣的奧秘卡,“劍來”就可以輕輕松松打出超過10萬的總傷害。 哦,還有暴擊。 如果是陽壽型星卡師,10萬會變成20萬。 4萬傷害的仙術不配叫仙術,那20萬呢? 星空戰艦的終極一炮都才15萬哦~ 齊藤飛鳥小嘴微張:“好……好厲害?!?/br> 一炮20萬……不是,一個技能20萬傷害。 這就是仙術的威力嗎? “仙術不只這一種,趁陸大師不在,我再給你講一種另外的仙術吧?!鳖欈o說道。 趁陸大師不在?齊藤飛鳥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嬌羞的幸福感。 果然在老師的心里,自己才是那個唯一的寶貝徒弟嗎? 但其實,顧辭只是想讓陸貝貝和齊藤飛鳥學會自我思考,適應全新的制卡思維模式。 齊藤飛鳥和陸貝貝都沒領悟生命規則,顧辭之所以要把生命規則拿出來講,不是想炫耀這道至高規則有多厲害,而是為了告訴兩人,改造結構不僅可以從結構本身入手,還可以融入規則。 這就是一種不一樣的思維模式。 另一種則是老生常談的「組合」。 二十張卡組成星洲壹號空艇是一種組合。 十五張卡組成會掃堂腿的機甲是一種組合。 五臺機甲組成巨大的星空戰艦也是一種組合。 這些卡都是機械卡。 但卻不代表只有機械卡才能進行組合。 奧秘卡也是可以的。 單張卡牌的威力有限,組合卡卻不存在這個問題。 一張星卡無法兼具控制和傷害,那就用兩張卡、十張卡,甚至更多的卡。 一部分卡用來控制對手,一部分用來打傷害。 并且在其中融入射線類法術卡的「持續施法」結構,讓多個星卡師通過傾瀉星力來維持星卡的效果。 這樣各司其職,大家齊心協力“運功”抵御外敵的場面,是不是很熟悉? 要是陸貝貝在這,嘴里一定會第一時間蹦出四個字。 “護宗大陣!” 沒錯,就是護宗大陣。 每一張奧秘卡都可以看成是一個小型陣法或是陣眼。 奧秘卡與奧秘卡之間雖不能物理意義上融合,但它們的效果卻可以互相配合,組成一座星卡版的仙術大陣。 構建大陣所用的卡牌越多,陣法威力越大。 而重疊筆法的存在,可以使1 1遠大于2。 誰要是不小心闖了進去,那就等著被為所欲為吧。 齊藤飛鳥現在的表情是這樣的。 Σ(っ°Д°;)っ! 少女驚呆了。 奧秘卡還能這樣用的嗎??! 還有重疊筆法。 如果自己沒理解錯的話,老師是指用重疊筆法在一張卡上繪制1.5張卡的結構和框架,這樣兩張卡組合到一起,可以產生三張卡的效果? 嗚嗚嗚,老師他也太會玩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