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〇節 你就是閹黨
崇禎取過首輔韓曠擬好的旨意,略略看了一遍,覺得也沒有什么好修改的地方,便蓋上了玉璽印章,交換給韓曠,讓他以內閣的名義立即明發京師上下。 崇禎皇帝年輕氣盛,精神始終處于緊張而又亢奮的狀態之下,雖然熬了一整個通宵,卻絲毫不見困乏之意。 倒是孫承宗已年近古稀,再怎么鶴發童顏、再怎么精神矍鑠,都沒法同年輕人相提并論,已是困得上眼皮和下眼皮不停地打架。 崇禎看到老師這樣勞累,心中不免有些過意不去,便傳令宮里的太監,就在乾清宮旁收拾起一間偏殿,讓孫承宗這幾日就居住在偏殿之內,也好隨時休息、隨時辦公。 他還意猶未盡,見宮門外站滿了朝廷里一二品的大員,便讓他們各自回家,除自己拿出錢糧之外,還要勸說同自己交好的親屬、門生、故交,同樣捐獻銀兩出來。 如此這般,崇禎皇帝又不厭其煩地對那群官場老油條們,說了好一番唇亡齒寒的道理,這才讓在外頭挨了一天凍的官員們回了家。 姬慶文也乘此機會辭了出來,低著頭跟在眾人身后離開了紫禁城。 卻不料剛剛踏出紫禁城的大門,姬慶文便被一眾文武官員圍了起來——他們一個個面目猙獰、氣焰囂囂,完全沒有那種朝廷極品大員泰然自若的風度了。 率先發難的便是東閣大學士周延儒。 只見他上前一步,伸出手指指著姬慶文鼻子,呵道:“姬慶文,是不是你向圣上進的讒言,要富戶出錢發餉?” 旁邊的官員們也隨聲附和:“對,你快說,這主意是不是你出的?” 姬慶文被他們的模樣嚇了一跳,如實說道:“這是圣上親自拿的主意,和我沒有關系?!?/br> “胡扯!”又有一名五十歲上下的官員挺身斥道,“你別以為我們不知道。你奉旨在陜西賑災時候,就鬧出過強逼富戶出錢賑災的事情。今日皇上的旨意,同你的所作所為如出一轍,你還敢抵賴嗎?” 說話之人,乃是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錢龍錫。 因他是松江華亭人,同禮部侍郎徐光啟是同鄉,而徐光啟又同姬慶文交好。 因此徐光啟便上前勸解道:“稚文公(錢龍錫的字)何須如此?這確實是皇上的明旨,又是替我大明社稷考慮。城外的將士浴血廝殺,我們城內安享太平,多多少少也該出點錢慰勞一下……” 誰知錢龍錫絲毫不看同鄉的面子,沖著徐光啟便罵:“子先(徐光啟的字),我知道你同這個姬慶文有些交情,可道理也不是像你這么說的。城外將士雖然辛苦,可士紳乃是朝廷的根本,傷了根本,就算是擊退了滿洲韃子,又有什么用?” 錢龍錫多少還有些宰相的風度,能心平氣和地同徐光啟、姬慶文講講道理。 其余的官員則沒有這樣的涵養,早已罵罵咧咧起來了: “那些當兵的有什么能耐?朝廷又沒少過他們糧餉了!” “他們要是真的辛苦,那就根本不會放滿洲韃子進關!” “最可恨就是那個袁崇煥。每年朝廷一百多萬兩銀子養著,居然還壓不住滿洲那些野人蠻子?!?/br> “可不是嘛!京師周邊被滿洲人荼毒得不像話了,老子好幾座莊子都被他們給劫掠了!” “誰不是呢?被韃子這一鬧,老子少說也要損失上萬兩銀子,這當口,還要我出錢勞軍?做夢!” 一關乎到自己的錢糧收入,那些平素文質彬彬、舉止有度的正人君子們,便失去了禮儀教化,開始罵罵咧咧起來了,同尋常布衣匹夫也并沒有什么區別。 以這些官員這樣的品級、這樣的地位,尋常老百姓或者是小官僚,說不定還真被他們的圍攻給嚇住了。 可姬慶文是什么人? 是經歷過了九年制義務教育的社會主義新人,對這些封建官僚沒有半點敬畏之情,見他們這樣一幅咄咄逼人的樣子,絲毫沒有氣餒,咧開嘴就開罵起來。 “我說,你們一個個沖著我做什么?這旨意是皇上下的,你們人五人六的,有本事向皇上提意見去!敢嗎?去??!” 這些官員都見識過崇禎皇帝清算閹黨時候的酷辣手段,又知道皇帝現在已被滿洲入寇的事情搞得心急火燎,要是現在去觸這個霉頭,輕則丟官罷職、重則小命難保。 這些當官的,第一看重的是自己的性命、第二看重的便是前程了,沒人敢拿這兩樣東西開玩笑,自然也就不敢去向崇禎皇帝提意見。 眾人一時語訥。 姬慶文見狀,嘴角一揚,笑道:“既然諸位大人沒話再同我講,那下官也就失陪了?!?/br> 說著,他伸手一指斜對著宮門支起的一座早點攤子,又說道:“下官的幾位朋友,已在那邊等候一夜了,下官要同他們一起吃頓熱乎乎的早點。幾位大人要有興致,我們一起吃也無妨,下官結賬買單好了?!?/br> 說著,姬慶文便往早點攤子上走去,而那攤子上卻坐著李巖、黃得功、小多子三人,他們三個將這攤子包了一晚上了,就專等姬慶文出來。 那些官員們看見姬慶文這副小人得志的模樣,豈肯罷休,只見一個留著白胡子的老官員上前將他攔住,呵問道:“姬慶文,你也太囂張了!聽說你曾經跟錢受之先生有過齟齬。我問你,你是不是同我東林黨有仇?你是不是閹黨?” “錢受之?”姬慶文答道,“你說的是錢謙益吧?我就見不慣他這種真小人、偽君子,罵他兩句有什么了不起的?至于仇怨么……是他錢謙益先得罪我的,我自然是要反擊的。你們說這可以算是仇的話,那就算好了?!?/br> “好??!你既然同我們東林黨為仇,那你就是閹黨了!”那人一頂大帽子立即就叩了下來。 姬慶文知道“閹黨”兩個字在崇禎心里是個大忌諱,因此決不能讓他把這個屎盆子扣在自己頭上。 于是他靈機一動,說道:“你說我是閹黨,那就是說皇上沒有眼光!我是崇禎元年的落地舉人,是皇上欽點了我的織造提督,那時候魏忠賢的尸首都涼透了,我還怎么去當這個閹黨?你當皇上跟你一樣傻嗎?” 那人被姬慶文這話堵得一愣,咬牙切齒了一番,方才強詞奪理道:“那你一定是閹黨設下的暗扣,專門用來蒙蔽圣上的!” “喲嚯!”姬慶文順著他的話說道,“原來皇上都沒看出來的事情,竟被你看出來了?能知道這樣內幕的人也不簡單——哼!你才是閹黨的內線,才能知道這樣的機密吧!” “你放屁!”那人顯然被姬慶文這樣顛倒黑白的說辭激怒了。 “你胡說!”姬慶文口下也沒有留德,絮絮叨叨責罵起來,“朝廷為什么會鬧到現在這樣被滿洲韃子欺負的地步?我看錯不在袁崇煥,更不在皇上。錯就錯在你們這些不學無術、只知清談的書生身上。我也不求你們有什么真才實干,提出什么真知灼見來,只要閉上嘴,少說兩句空話、廢話、風涼話,就謝天謝地了!” 那人被姬慶文這一頓數落,一時心慌氣短,一口氣咽不下去,腦袋一暈,就倒了下去。 眾人立即將他扶住,揉胸口的揉胸口、掐人中的掐人中,好不容易才將這個白胡子老官員給救了回來。 眾人這才松了口氣,便又有人罵姬慶文道:“好你個姬慶文,你個落榜的舉人,居然還敢羞辱老探花,真是有辱斯文。既然如此,那我們也就不用再跟你講什么仁義道德了,你看看,這是什么地方?是左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