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周郎妙計安天下
再進一步吞并了沈家,魏作國庫充盈,想要征伐哪國就可以隨時出兵。 魏作的雄心壯志讓周東嘆服,但手段過于陰毒,并且行事過于迫切了。身為上位者,除了獎罰分明恩威并重之外,還要有容人之量和長遠眼光,不可只圖一時之快和眼前利益。魏作長于計算擅長謀略,只可惜……cao之過急并且不夠坦蕩。 “呂兄可否信我?”周東主意已定,此時正是復國的大好時機,不容錯過。 “說的哪里話,不信你信誰?”呂唐挽著周東胳膊上了一處假山,登高遠望,可見臨淄城內萬家燈火,“雖說我生性頑劣,又多有荒唐之事,不過身在其位當謀其政,想到萬千臣民,若終有一日身陷戰火之中,流離失所,家破人亡,我也是無比痛心。周兄可有計謀,但說無妨?!?/br> 周東朝呂唐鞠躬施禮:“此計,一舉數得。一為為齊國除去田氏之大患,即便不能斬草除根,也要田氏傷筋動骨。二為為魏作化解魏國司馬史之大患,非為魏作故,是我不忍魏國百姓身陷水火之中。三為為中山國復國,中山國百姓因母后私心和周西無知而國破家亡,雖非我之故,卻也是我的親人之故,親人之過錯,我理應擔當!” 一番話讓呂唐頓時肅然正容:“周兄胸懷坦蕩,在下佩服?!?/br> 周東淡然搖頭:“一路走來,見多了生死,經歷了太多離別,個人的仇恨只能越陷越深,只有心胸寬廣,心系天下,才可成就大事。懇請呂兄為天下蒼生計,請兵二十萬,兵發韓國!” 呂唐以為他聽錯了:“兵發韓國?周兄你是不是說錯了,不是應該兵發魏國?” 周東微微一笑:“若是兵發魏國,師出何名?何況你即將和魏國公主成親,還要參加魏國太子的大婚……”說話間,他回身朝遠處正和沈南、王左同行的魏任微微一笑。 “話雖如此,可是兵發韓國又師出何名?”呂唐并沒有周東縱橫捭闔的頭腦,他的興趣本來就不在朝堂之上。 “兵發韓國,是為了防止韓國的流民和流寇為亂齊國……”周東手扶柱子,輕輕拍了幾下,“二十萬齊軍由齊入韓后,十萬人馬駐扎在齊韓和齊魏交界之處,以防流民為名,安營扎寨,另外十萬人馬一路南下,直撲陽翟?!?/br> “駐扎在邊境之處,還說得過去,為何還要讓十萬人馬前去陽翟?齊國并無吞并韓國之想?!眳翁葡氲妙^疼,不過卻是十分興奮,“好玩,此事頗有意思,肯定會讓田氏和魏國摸不著頭腦,讓他們猜不透我們意欲何為?!?/br> “不,一定要讓田氏和魏國清楚齊軍的目的所在?!敝軚|哈哈一笑,“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用兵之道,要有虛有實。十萬齊國駐扎邊境,明為防止流民流寇作亂,實為隨時出兵魏國,讓魏國無暇顧及中山國之事,將主要精力放在韓國和齊魏交界之地。田氏和韓國多有生意來往,在商隊的必經之路駐扎齊軍,又可以行保護商隊之名收取田氏財力物力之實。此為其一?!?/br> “其二,十萬齊軍直撲陽翟,對外宣稱是應韓王之請為解韓國之圍,至于如何讓韓王向齊王請求增援,只需齊王派出使者,提出割地條款,韓王在司馬和樂城大軍的圍攻之下,必會應允,并不難辦。難的就在于領兵之人,如何既一路奔襲南下救韓,又總是晚上一步,讓司馬和樂城大軍快上一步將陽翟團團圍住。韓王被困越久,就越會答應齊國的各種要求,此時齊王可以向韓王提出讓韓國斷絕和田氏的生意來往,韓王必會答應,田氏失去韓國,實力受損三成以上?!?/br> 呂唐聽得眉飛色舞,摩拳擦掌:“還有呢?好玩,此計相當好玩,有趣,說下去?!?/br> “馳援韓國的齊軍,許敗不許勝,雖敗仗不斷,卻越挫越勇,屢敗屢戰,同時,齊國損失慘重,齊王發布詔令,愿百姓自愿捐贈物力錢財又助齊軍之威,再讓人散布流言,聲稱田氏愿拿出三成的財力和物力,以助齊軍。屆時民意滔滔,田氏騎虎難下,即便不情愿,為博名聲,也會捐獻。如此,田氏又折損三成實力。至此,田氏實力削弱大半,大患可暫時化解?!?/br> 呂唐幾乎要跳起來了:“周兄妙計安天下,真神人也。此計一出,田氏最為愛惜名聲,必會上當?!?/br> “何來上當一說?此為國之大計,田氏也是為了齊國著想,此舉雖損失財力,卻還是贏得了民心,世間之事,有舍必有得?!敝軚|卻并沒有呂唐的興奮和期待,“此計最終能否助中山國復國成功,最最要緊一點,在于司馬父子?!?/br> “怎么說?” “此計一舉數得,其一,削弱田氏,其二,削弱司馬氏?!?/br> “等等,你若復國,魏國必定不許,司馬氏壯大,可削弱魏國實力,為何你還要削弱司馬氏?周兄,你到底想要什么?” “我想要的當然是復國,但不是伏尸千里血流成河的復國,而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百姓安居樂業的復國。若不要生靈涂炭,司馬氏必須被魏作壓下,否則,司馬氏一朝兵權在握,必會天下大亂。司馬父子野心極大,若是替代了魏氏成為魏國之君,必會西攻秦國東吞齊國,北越南楚,也不能幸免?!?/br> “好……吧,你說得都對,我反正都信了,你接著說?!眳翁奇移ばδ樀匦α诵?,“對司馬父子,我一向也沒有好感。只是我不明白,你到底和誰是同盟?到底要幫誰壯大實力?” “誰心系天下蒼生,誰為百姓謀福,誰符合大道,就幫誰。老子云,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br> “哈哈,你故意省去了前面的一句:圣人恒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呂唐也常讀《道德經》,對老子之言句句熟悉,“其三就是中山國復國了?” “正是?!敝軚|目露贊許之意,呂唐生性頑劣,好玩無度,多有荒唐之事,卻也畢竟是太子,“其三,中山國借勢復國。不過中山國借勢復國,全在齊國二十萬大軍之上。二十萬大軍入境韓國,十萬陳兵齊韓和齊魏邊界,不管是齊國如何說辭,魏國必不會放心,也會以防止流民流寇為由增兵魏齊邊境,防止齊軍突然越境魏國,和韓國來一個聯手攻魏。同時,十萬大軍直撲陽翟,魏王必會再增兵十萬前去陽翟,謹防魏軍好不容易打敗無數韓軍眼看要吞并韓國之時,被齊國摘了果實?!?/br> “確實如此,魏王不會相信齊軍十萬大軍增援韓國,只為增援而不是想借機吞并韓國,怕是韓王也不會相信,只是韓王沒有選擇,而魏王可以從容應對?!眳翁埔脖恢軚|的妙計代入其中,興致大起,“如此一來,魏軍東面增兵,是為防范齊國。南下增援,也是為了防止齊國乘機搶走韓國。屆時魏國東線南線吃緊,難以為繼之時,中山國乘勢起兵,魏國首尾難顧,中山國復國必成?!?/br> 周東哈哈一笑:“呂兄,此事若成,可保齊國一百年安寧?!?/br> 呂唐背負雙手,微微皺眉:“不對,此計也有未知之數,就是司馬父子?!?/br> “正是,剛才我也說過,中山國最終能否復國成功,最最要緊一點,在于司馬父子?!敝軚|也背負雙手,和呂唐并肩而立,“司馬父子如今手握十五萬大軍,齊國發兵之后,魏王迫于形勢,至少還要再增兵十萬,如此司馬父子手握二十五萬大軍,若是起兵謀反,魏國國內空虛,必亡?!?/br> “以你之見,司馬父子會起兵謀反嗎?” “我且問你,若司馬父子起兵反魏,替代魏王之后,齊國是承認司馬父子還是聯合各諸侯國討伐之?” “肯定討伐?!?/br> “此也正是田氏遲遲不敢取代呂氏的原因所在,各諸侯國之間雖互相制衡,也互相承認,司馬父子早就有叛逆之心,只是不敢輕舉妄動,怕的就是被各諸侯國聯手鎮壓?!敝軚|沉思良久才說,“只是我也不敢猜測到時司馬父子會不會鋌而走險,非要富貴險中求……而此時魏國和韓國戰事如何,也不得而知?!?/br> “樂城率一萬騎兵深入韓國腹地,繞道陽翟城后,已經兵臨陽翟城下了?!睂τ谖喉n之戰,齊國安插在韓國的商人和百姓,以及混入韓軍魏軍之中的細作,不時傳來兩軍對決的消息,呂唐了如指掌,以便齊國據此做出準確判斷,“司馬父子暫時按兵不動,并沒有從正面直撲陽翟,多半是想讓樂城孤立無援,最終被韓軍所滅?!?/br> “樂城率一萬騎兵深入韓國腹地?”此事讓周東吃驚不小,隨即又搖頭笑了,“樂城也成長起來了,倒是好事。只不過他也過于冒險輕敵了,若是判斷不當,怕是會全軍覆沒。一有消息就及時告知我,樂城的成敗,會決定司馬父子是否起兵謀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