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9章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她的發音也不如荀惲、沈友標準,聽起來多少有些別扭,卻自有一番趣味。 其他人雖然聽不懂,見唐蘇合也能跟著吟誦,興致越發高昂,一起打起了節拍,將氣氛推向高潮。 荀惲吟誦完,正準備講解,唐蘇合跳了起來,主動請纓,要為軻比能講解。 軻比能心中歡喜,荀惲也樂得清閑,便由唐蘇合去講。 唐蘇合多次聽沈友講解《天問》,只是對其中的深意興趣不大,只當作故事來聽?!短靻枴窂乃炖镏v出來,少了幾分高深,多了幾分趣味,軻比能等人也聽得津津有味。 討論之余,他們又不禁感慨。 鮮卑人也有類似的傳說,只是因為沒有文字,只能由祭司傳唱,普通人有機會聽,也有機會學一點,卻沒機會去深入了解。漢人則不同,他們有文字,有書本,每一個人都可以讀書,都有機會去研究這些深奧的問題。 再加上他們龐大的戶口,能爆發出的力量實在可怕。 千里眼這樣的神器,只會出現在大漢,不會出現在草原上。 就算他們能以重金購買到一兩件,也只是一兩件而已,永遠無法掌握制作方法。 與這樣的對手為敵是不明智的,最明智的選擇是加入他們。 聽唐蘇合講完《天問》,軻比能又與荀惲商量起了西征的計劃。 他們在里海北岸已經駐扎了大半年,一直在收集里海以西的情況,已經對那片大草原了解得比較透徹,恨不得立刻發起攻擊。 漢家天子沒有說錯,日律推演也沒說錯,那是一片肥美的牧場,足以讓他的部落安居樂業,休養生息。 只是荀惲反對他的計劃,認為準備還不充足,應該再等等。 荀惲的理由是那片大草原上雖然只有一些蠻族,包括曾被漢人擊敗的匈奴人,便大草原南端的克里木島上卻有羅馬人的據點。 羅馬人的兵力有限,并不能對他們構成威脅,但羅馬人控制了黑海,也就控制了通往羅馬的商道。在沒有水師參戰的情況下,就算他們能奪取克里木島,也無法控制商路,只會引起羅馬人的警覺,破壞當前的商貿關系。 如果商路受阻,不僅他們無法從商路獲利,朝廷也會受到影響。 荀惲的說法沒錯,但軻比能的關注重點不同。 商路帶來的利潤固然很大,對他來說卻不是最重要的,黑海之北的那片大草原才是最重要的。有沒有商路,只是能不能活得更滋潤的問題。有沒有那片大草原,卻是能不能活下去的問題。 離開貴霜之后,他的日子就不怎么好過。里海北岸的這片草原遠遠不及兩河之間的草原,養不活他麾下的這些人,更談不上發展壯大。 一片夢寐以求的大草原就在眼前,卻不能吞下,軻比能想不通,他麾下的將領也很有意見。 如果不是荀惲身后有強大的漢朝,他們早就翻臉了。 荀惲理解軻比能的心情,但他還是對軻比能說,千里征戰,求的是必勝,求的是大利。一旦開戰,就不能著眼于幾場戰斗的勝負,而應該著眼于一片區域的徹底征服。 現在西進,的確能擊敗當地的蠻族,但是打跑了他們,并不代表你就能占據那片草原。那些人會像狼群一樣,不斷的襲擾你,讓你不得安生。時間長了,你的收獲未必就有預期的那么大。 如果能一舉攻占克里木島,并控制商路,不僅從商路中獲取定的利益,還能從黑海之南運來糧食,彌補游牧的不足,再與蠻族對峙時,你就穩了。 軻比能還是不甘心。 見此情景,沈友提出一個建議:可以派小規模的人馬先去試探一下。 消息畢竟是消息,難免有不實。只有派人去了,才能真正了解那些蠻族的虛實。如果對方實力的確強大,再撤回來也沒問題。 軻比能大表贊同。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貌合神離 當著軻比能的面,荀惲沒有反駁沈友,算是默認了這個方案。 反正現在外面還在下大雪,至少半個月內,軻比能無法動身。 軻比能卻心情大好,大呼讓人上酒,要和沈友再喝幾杯,不醉不歸。 唐蘇合眉飛色舞,在一旁賣力攛掇,讓沈友和軻比能斗酒??茨羌軇?,她分明是想將沈友灌醉,生米煮成熟飯,好遂了心愿。 唐蘇合年紀不大,卻因為衣食無憂,每天都有rou奶的原因,發育得早。草原上也有早生早育的習慣,她有好幾個玩伴都已經嫁人生子了。為了等沈友求婚,她已經成了大姑娘。 換作以前,原本毋須這么麻煩。鮮卑人一向開放,直接鉆了被窩就是。如今情況有所不同,軻比能已經依附大漢,算是一方諸侯,多少要點面子。沈友更是自持身份,不肯茍且,能和唐蘇合在眾人面前如此親密已經難得,不婚而生之類的事,他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出的。 當然,如果只是逢場作戲,結一段露水姻緣,那倒也罷了。有軻比能的身份在這兒擺著,始亂終棄顯然是不合適的。于公于私,這件事都要隆重一些。 酒至半酣,沈友和軻比能商量起了西征的具體安排。 軻比能是客軍,萬里征戰,不能掉以輕心。除去新附的部落,他的主力也就是萬人左右,經不起太大的失敗。且一旦西進,與貴霜之間的距離太遠,聯系變得困難,軻比能只能憑借自己的力量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