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1章
事實上,僅憑西域都護府的數千漢軍,指揮近萬屬國兵,再加上荀惲、蔣干、沈友等人的才智,就在蔥嶺以西捭闔縱橫,搞得風生水起了。 一旦天子親征,根本不需要太多的兵力,就可以掌控西域形勢。 天子現在親自教授的那些講武堂新生,將來大部分都會追隨天子步伐,成為他西征的主力吧? 蔡琰不由得一聲嘆息,要是我再年輕十歲就好了。 “姊姊為何嘆息?”車窗被人輕輕拉開,露出袁衡的笑臉?!吧疥柾踔傩笠??!?/br> 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指點迷津 王粲今天休沐,與幾個好友來張衡祠散心。 他最近的心情不太好。 雖然入了仕,成了著作郎,卻不是他期望的結果。尤其是看到張松成為司徒長史后,他就更失落了。 不如別人,還可以說天子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張松比他更丑,卻得到了天子的器重,說明不是天子以貌取人,只是看不上他王粲而已。 最近幾天,他一直在琢磨著如何表現一下,再搏一搏。 看到蔡琰的馬車停在一旁,他稍微一想,就猜到了蔡琰的身份。過來一問,果然是蔡琰,立刻報名求見。 他知道蔡琰深得天子信任,如果能得到蔡琰的推薦,天子或許會對他有所改觀。 他繼承了蔡邕的一半藏書,算是蔡邕的入室弟子,這份交情早就超過了一般的師生。在某種意義上,他甚至比蔡琰本人還重要。 畢竟蔡琰是女子,將來要嫁人的。 他甚至考慮過迎娶蔡琰,一舉兩得。 他與蔡琰同年,而且至今沒有婚配。 只是蔡琰卻已經嫁過一次人,又有失陷西涼軍營的經歷。那段時間究竟發生了什么,誰也不知道。 這一點讓他猶豫了很久,一直沒有做出決定。 今天巧遇,他覺得有必要和蔡琰聊一聊,敘敘舊。 蔡琰原本也沒想太多,得知王粲求見,當下就應了。兩人站在路邊,聊了幾句,卻發現話不投機。 蔡琰關心的是蔡邕的藏書,以及王粲現在的情況,主要是學術。 王粲關心的卻是天子對蔡琰的信任,以及她對未來的打算,著重在仕途。 蔡琰也是個機靈人,迅速明白了王粲的潛臺詞,也因此大失所望。 她的父親蔡邕潛心向學,卻對仕途不太熱心。他欣賞王粲的才氣,希望王粲能成為學者,這才將一半藏書相贈。沒想到看走了眼,王粲熱衷仕途,遠遠超過對學術的興趣。 以王粲目前的心態和情況,不出意外的話,他這輩子就是個文人了。吟詩作賦之外,不會有什么成就。 對蔡邕來說,這簡直是恥辱。 盡管如此,蔡琰還是給王粲指了一條路。 “我聽說,仲宣有過目不忘之能?” 王粲笑了兩聲,倒是沒有太得意。 據他所知,張松也有過目不忘之能,禰衡、楊修也有這樣的天賦,而且那幾個人的仕途都比他通暢,他沒什么好得意的,反而有些丟臉的感覺。 “這么好的天賦,何不研習西域文字、典籍?”蔡琰淡淡地說道:“天子雖重儒學,卻更重睜眼看世界,對西域的文字、經籍頗有重視。仲宣若能潛心研究,必能出類拔萃?!?/br> 王粲心中一動,壓抑了許久的心情頓時豁然開朗。 今天來找蔡琰真是找對了,一下子打開了思路,找到了新的方向。 天子雖說重儒學,卻對現有的儒學并不太滿意,自己就算研習得再精深,也無法引起天子的注意。反倒是研習西域的學問,更投天子的脾氣。 “多謝令史指點?!蓖豸与S即又道:“令史研究西域學術多時,能否指點迷津,引我入門?” 蔡琰笑了笑?!澳闳粽嬗幸?,不如去同文館,那里收集的西域典籍最多,西域來的學者也最多,非蘭臺可比。說到底,蘭臺只是收藏宮里的文書而已,不是研究學問的地方?!?/br> 王粲聽出了蔡琰的意思,也沒有再堅持,拱手告別。 袁衡走了過來,輕聲說道:“想不到王公會有這樣的子弟,山陽王氏的遺澤不多了?!?/br> 蔡琰想了想,忽然嘖了一聲?!叭说谋拘跃褪呛靡輴簞?,趨易避難,所以人人好為儒生、文士,圣人學問漸漸流于空談,唯有智勇雙全者能迎難而上,錘煉身心,知行合一?!?/br> “可不是么。孟子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人如此,學問亦然?!?/br> 蔡琰抬手拍拍袁衡的肩膀,笑道:“好在汝南袁氏有你們父女姊妹,能大難而不死,因憂患而重生,將來可期?!?/br> 袁衡白了她一眼,相視而笑。 —— 臘月初,劉協接到劉備送來的捷報。 大軍由海路進入馬韓,連戰連勝,斬首千余級,滅五國。其余諸國大恐,紛紛遣使請降。眼下雙方正在談判,不出意外的話,馬韓將臣服于大漢。 經過勘探,劉備相中了一個地方,準備在這里建國。 這是一片平原,有一條大水由東面的高山流下,土地肥沃,便于耕種,人口也相對多一些。 劉備請旨,名其水為漢水,名其城于漢城,為封國之都。 捷報中附了一份地圖。劉協與記憶中的半島對比了一下,估計劉備所說的漢水應該是漢江,漢城就是后世的首爾,這片平原大概率就是漢江平原,的確是個立都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