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她左右為難。 機會,天子給了,再討價還價就有點不識抬舉了。 無奈之下,袁夫人躬身拜謝。 再一次目送袁夫人離開,劉協琢磨著,要不要再給袁紹下一道詔書,刺激他一下。反復想了想,覺得稍微等一等。 好飯不怕晚,刺激得太頻繁反而沒意思,很容易就疲了。 汝潁人明里暗里的施壓,想為袁紹求得赦免,說不定還想擁袁紹入朝,那我們就看看誰的手段更多。 他當然可以直接拒絕,但那么做就沒意思了,不好玩。 你們有你們的規矩,我有我的規矩,而且我的規矩比你的規矩大,你怎么和我斗? —— 得知袁譚可以為郎,但要按規矩進行選拔,尤其是想做天子身邊的散騎時,郭圖、荀諶等人且喜且憂。 喜的是,到目前為止,沒看到天子有刻意刁難的意思,只是按規矩來而已。這些規矩也不是針對袁譚一個人,而是所有人都一樣。 既然如此,他們將來入仕也不會有明面上的障礙。就算天子不接受他們,他們也可以憑借汝潁人在朝堂上的親朋故舊,循例為官。 憂的是,袁譚為郎決定了他們的起點不會太高。之前的履歷全部歸零,一切都要從頭開始。荀諶這樣的中年人還好說,郭圖、逢紀等人基本沒希望了。 換作以前,還有三府并辟之類的超擢機會。以現在的形勢,沒人敢這么明目張膽,即使是楊彪、周忠也要三思而后行。 袁夫人出面,依然要按規矩來,便是明證。 雖然心有不甘,反復權衡之后,荀諶等人也只能接受現實,囑咐袁譚勤習文武,準備接受考試,爭取能做一個等級高一點的郎官。 最好能成為散騎侍郎。 計議已定,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向袁紹通報免職的詔書。 按規矩,袁紹接詔之后,要上繳印綬,并且謝恩。他們可以以袁紹病重為由拖一兩天,卻不能拖得太久。否則惹怒了天子,后果更嚴重。 這個任務落在了逢紀的身上。 荀諶早就因為韓馥的事和袁紹翻了臉,郭圖也因為支持袁譚軟禁袁紹,失去了袁紹的信任。如今還能讓袁紹聽得下去的,只有逢紀和袁夫人。 袁夫人嘴太毒,他們怕直接將袁紹氣死了。 原本他們希望袁紹早點死,免得連累人?,F在則不同,袁譚入仕在即,如果袁紹死了,袁譚就要回去守喪,入仕的事又要無限期拖延。 所以袁紹現在不能死。 逢紀也很無奈,硬著頭皮來見袁紹。 出乎他們的意料,袁紹的反應很平靜。聽完詔書,他拿出了一直壓在枕頭下面的印綬,交給逢紀。 “元圖,年過五十不為夭。我雖有一氣尚存,心卻已如死灰。伯求死于董卓之獄,子遠廢于公路之手,當初追隨我的南陽俊杰凋零將盡,只剩你一人。你不必再追隨我了,就算不為自己考慮,也該為南陽逢氏考慮?!?/br> 逢紀一時動容,不禁落了淚。 當初他們聚于袁紹麾下,人才濟濟,意氣風發。誰想到十年之后,竟會落到這般田地,令人唏噓。 “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主公當振奮精神,努力加餐,早日康復?!?/br> 袁紹輕笑了一聲,眼睛看向遠處,出奇的平靜。 “聽說天子征四方兵,將大閱于平樂觀?” “確有此事?!?/br> “你說,景升會來嗎?” 逢紀一時愣住了,不知道如何回答。 他是經歷過中平年間那些事的人,自然知道天子選擇在平樂觀閱兵的用意。在當年的故舊之中,也只有劉表會讓袁紹如此牽掛。 但劉表的能力、威望遠不如袁紹,在袁紹都一敗涂地,灰頭土臉的情銳下,劉表又能如何? 退一步說,劉表來與不來,又與袁紹有何干系? 他不會指望劉表率部來救他吧? “主公,張濟、丁沖在南陽,景升來與不來,都沒什么區別?!?/br> “我知道?!痹B咳嗽了兩聲?!拔抑皇窍肟纯此绾蜗蛱熳臃Q臣?!?/br> 第八百一十三章 同病相憐 劉表沒有來。 他病了。頭暈目眩,很嚴重,不能見人,需要休養。 帶著兩千步卒趕到洛陽來參加校閱的是他的長子劉琦和章陵太守蒯越。 蒯越和袁紹曾是同僚,都在何進的大將軍府任職。蒯越曾勸何進先下手為強,殺掉閹黨。何進不聽,蒯越覺得他不能成事,就主動請求外放。 袁紹也一心希望何進鏟除閹黨,對蒯越的態度很欣賞,從中運作,安排蒯越做了汝陽令。 汝陽是袁氏故里。做了汝陽令,就算是袁氏父母官,等閑人沒有這樣的機會。 后來劉表外放為荊州刺史,蒯越也辭官返鄉,與兄長蒯良、蔡瑁等人協助劉表控制荊州。在此過程中,蒯越出力最多,被劉表任命為章陵太守。 章陵是從南陽郡割出去的幾個縣組成,戶口不多,但位置極其重要。劉表將蒯越安排在這里,既是對蒯越的酬謝,也是對蒯越能力的信任。 到了洛陽后,蒯越第一時間來見袁紹。 看到袁紹的第一眼,蒯越就嚇了一跳。 眼前的袁紹白發蒼蒼,眼窩深陷,面帶灰色,瘦得皮包骨頭,被厚厚的錦被裹著,一動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