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龍與雨
當歷史在你面前死去時,你還能將憤怒發泄在誰身上? 我這是在哪里?我努力的環顧四周,發現自己竟然身穿著獸皮衣,周圍也有很多人……不,類人種族的神民,都穿著與自己類似的衣服在祈禱、哭訴……或者廝打。這里好像是在祭祀? 可是大部分人都有點心不在焉的看著外面,外面似乎出現了更大的災難……到處都是灰蒙蒙一片,天上暗的跟雷雨天似的。卻又沒下任何的雨,不像是正常的天氣,倒確實像所謂的末日審判描述的天空景象。這樣的天氣,即便穿著衣服并全副武裝,人在五六分鐘后就能感覺到陣陣寒意,抗拒著不可知的結局到來。 我聽他們的交談,廝打的是外來者,有蚩尤氏族的牛頭人、有共工氏直系的鮫人,至于那些背生雙翼的羽人、挺胸凸肚的魚人,粗拙重甲的矮人……大都是早就入川托庇盤王麾下的五氏余脈,在山城中流浪和抗爭的這幾年里,這些在山域安身立命的的神民已經放棄了所有幻想。他們目睹了事件的發生,而形勢很快便超出了他們的所有預料,他們居然成了幸運的一群,這些被自己的種族拋棄和放逐的人成了珍貴的記憶的傳承者??上Я?,我看了一眼周圍的奇形怪狀儀器、記錄……完全看不懂。這可是完全的空白文明啊,這個沒有記載的文明之奇異、歷史之久遠,超出了當今任何人的想像! 《山海經》中的奇人怪獸、神木靈石等等光怪陸離的東西是什么?上古真有三個頭的人,九條尾巴的狐,六只足的獸和人面馬身、人面牛身、人面鳥身等等怪物嗎?是上古出現了生化危機還是基因變異?當然沒有。那它們是怎么一回事?為什么之后就絕跡人間?現在我知道了,一部分是天生,一部分是混血,一部分是戰爭后遺癥。而它們的消失之謎,這一切都是源于黃帝和蚩尤之戰!也證明了,《山海經》反映的地理年代早得無法想像! 即便不周山之戰雖然只是稍微改變了這顆星球的運轉軌道,這可是件非常麻煩的事情。近距離的超強太陽光對星球上的生物造成殺傷,將它的環境變得炎熱干旱而缺乏水分,不利于生物的繁衍,哪怕是神之血裔也深受其害。甚至因為熱量積累過高導致海水中的鹽份析出等等,最終造成了冰河時代的到來,可惜這里沒有資料顯示現實中考古學家爭論不休的冰河時期的準確時間,反正是幾千萬年吧,不過可以肯定,起碼預測是錯誤的,是神力的無休止應用導致釋放出了足夠的熱量,在神民自己的絞刑架上親手釘下了最后一根釘子,至于這場可能是歷史上唯一一場不是因為貪婪或者仇恨,而是因為徹底力量濫用引發的末日之戰,不過是包裹著尸體的棺材罷了。 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水師,縱大風水。黃帝乃下天女曰魃妭,水止,遂殺蚩尤。而這短短的幾句話,卻是浩大戰爭的縮影。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按照《管子.地數篇》記載的,“修教十年,葛盧,俱盧,仡佬族由此得名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矛、戟,是歲相兼者諸侯九。雍狐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為雍狐之戟芮戈,是歲相兼者諸侯二十?!备鸨R山在哪?就是《山海經》中的高梁山或今湘南的岣嶁山,這三者都是舊名的結果。 從《管子》后面又提到雍狐山的情況來看,葛盧山應該是高梁山,按照《山海圖》抽絲剝繭,其地就在后世的滇南西北與黔貴交界處?!豆茏印匪鲵坑葢饠『?,休整十年。此時以神力驅動高梁山山洪爆發,山中涌出了很多風磨銅,蚩尤就以此打造兵器,一年之內節并諸侯九個。后來雍狐山,今滇南楚雄以南又涌出了大堆山銅,蚩尤又以此打造兵器,是年節并諸侯二十。自此,蚩尤實力大增,并揮師北上,進攻黃帝族。按照《歸藏.啟筮》記載:“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黃帝殺之于青丘?!?/br> 從《歸藏.啟筮》和《管子.地數篇》看,蚩尤所在根據地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有一個一種與葛盧山相近的地方;此外葛盧山多銅;三是有一條大河,一種與羊水相同。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的地方,在《山海經》中只有高梁山。按照《山海圖》抽絲剝繭,高梁山附近有雅礱江流過,而雅礱江古稱若水?;洊|俚僚土話二者音近,而滇南又多銅。所以蚩尤應是在滇黔復興的。皋涂山雖然也比較符合,但因該地與中立的蜀地太近,故不可能為蚩尤打造兵器的地方?!稓w藏.啟筮》所述蚩尤登九淖以伐空桑。九淖就是一個有九條河的地方,在《山海經》中,有九條河的地方只有和山?!渡胶=洝匪觯骸昂蜕?,其上無草木而多瑤、碧,實惟河之九都。是山也五曲,九水出焉,合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蒼玉?!?/br> 和山是哪里,按照《山海圖》抽絲剝繭,和山就是現在的賀蘭山。這就意味著蚩尤重新光復了賀蘭山一帶。而空桑呢,實為和山的舊名。從這里世人可以看出蚩尤的目標是討伐空桑,可見空桑必為黃帝的重要據點,且空桑就在九淖一帶。而按照《山海經》,賀蘭山確為黃帝族的秘密行宮?!段宀厣浇洝酚涊d的,“青要之山,實惟帝之神國……鬼申,shēn武羅司之,其狀人面而蛇文,小要而白齒,而穿耳以鐻,qu,其鳴如鳴玉。是山也,宜女子?!蔽淞_是誰?粵東俚僚土話就是moulo,即苗龍,巫羅?!洞蠡谋苯洝酚涊d的,“黃帝生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為犬戎?!笨梢娢淞_就是黃帝子?!渡胶=洝匪鲑R蘭山一帶為黃帝秘密行宮,那里充斥著大量的美女,由黃帝的兒子苗龍鎮守,戰死在朱厭手中。蚩尤一年節并諸侯者九,后又節并諸侯二十,黃帝在賀蘭山的神國都被他端了,兵鋒無雙,不能不說是一個英雄。 蚩尤果然厲害,一到賀蘭山就把黃帝的秘密行宮給端了。黃帝慌了。調動幾路大軍圍剿蚩尤:北路軍是黃帝的女兒天女妭,參謀是叔均,擅長陸戰;南路大軍是應龍,擅長水戰。水火夾擊,妄圖剿殺蚩尤。蚩尤也不示弱,調動盟軍反擊:東路軍就是黑龍江的雨師妾;南路盟軍是湘楚、贛西一帶的風伯,即楓木,苗族的始祖?!渡胶=?大荒北經》對這場大戰記載如下:“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水師,縱大風水。黃帝乃下天女曰魃,水止,遂殺蚩尤。魃不得復上,所居不水。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為田祖?!睆摹洞蠡谋苯洝返挠涊d看,戰爭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蚩尤進攻黃帝神國,黃帝招架不??;第二階段,黃帝令應龍攻冀州。這里要注意的是,在炎黃時代,冀州不是春秋戰國時的冀州,而是今黃土高原和內蒙兀高原。另外炎黃時代,自雅布賴山到今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一帶,上古曾是大海澤?!皯埿笏?,看來應龍的目的是要用海澤里的水淹死蚩尤大軍。蚩尤請來盟軍,盟軍中的風伯來自統治中國南方湘楚贛一帶苗人的古神。加上巫咸的雨師妾在東北戰場。所以,從《山海經》反映的內容看,當時炎黃大戰席卷了整個中國。 炎黃大戰的事,司馬遷在《史記》中也有記載,《史記.黃帝本紀》所述:“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庌@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于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軀虎,以與炎帝戰于阪泉之野。三戰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于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于涿鹿之野,遂擒殺蚩尤。而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嘗寧居。東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雞頭;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br> 從《山海經》反映的內容看,當時炎黃大戰后期,蚩尤的閃電戰輸給了黃帝的持久戰,黃帝的女婿叔均和女兒天女妭率大軍援助。加上神戰導致的天氣大旱,蚩尤族的水軍不能發揮作用,于是蚩尤族敗北,黃帝在青丘,即賀蘭山一帶的青要山殺了蚩尤。值得注意的是,黃帝殺蚩尤的地點到底在哪,《歸藏啟筮》所述是在青丘。然而從《山海經》看,恐怕不是這樣?!洞蠡谋苯洝匪龅挠邢道ブ秸?,有共工之臺,射者不敢北鄉。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妭。系昆山在哪?就是現在的西傾山,二者也是同音互譯詞。西傾山在后世的巴蜀與青海交界處的阿尼瑪卿山北面。如此看來,共工之臺實為共工之塔,就在西蜀和青海交界處的西傾山!難怪這些祭祀們如數家珍。 在兩河流域蘇美爾文明中也有一個恩里爾大戰朱妖的故事。該故事說,空氣之神恩里爾有一塊生命牌。生命牌保護著恩里爾的生命,它自然也代表著權力。地上的朱妖渴望得到生命牌,以統治天上和地下的一切神靈。朱妖制訂了一個罪惡的計劃,在一個晚上殺死了恩里爾的守衛,偷走了生命牌,躲到了一個深山密林里。恩里爾見生命牌丟失,就召集眾神開會,緝拿盜賊。天神們用照妖鏡發現是朱妖偷盜了生命牌,就派天兵天將到下界征討朱妖。他們用盡了火攻、水攻、雷電霹靂,也不能制服朱妖,反而被朱妖打得落花流水。后來恩里爾的戰神了解到朱妖的原形是一只黑牛,就設計將饑腸轆轆的朱妖誘到了一塊水草豐美的土地。當朱妖到那塊草地準備美餐一頓時,草地忽然整個卷起來,將朱妖圍在里面,最后恩里爾活捉了朱妖,奪回了生命牌。這個故事與上面的黃帝大戰蚩尤的情節驚人地一致。 生命牌是什么?既然神民三曼卻是炎帝節并建立的帝國名稱。恩里爾與朱妖爭奪生命牌實際上是爭奪決定神民帝國帝位的生命之水資源,而這與黃帝與蚩尤爭霸的本質是一致的??峙轮皇莾珊恿饔虻恼Z音略有變化而已;而蚩尤是牛頭人外形,朱妖就是《山海經》中的朱厭,《西次二經》所述的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銅。有獸焉,其狀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厭,見則大兵。此神話說,小次山有一族,名叫朱厭族。白首,就是巴蜀的祖先神。朱厭也就是蘇美爾中的朱妖??梢姶酥靺捑褪钦y炎帝后人。蘇美爾傳說中朱妖在一個晚上殺死了恩里爾的守衛,盜走了生命牌指的就是蚩尤派出朱厭襲擊了黃帝的神國賀蘭山,一舉建功的事。蘇美爾傳說中天神們用火攻、水攻、雷電霹靂攻擊的作戰手法也與應龍、天女妭戰蚩尤的經過一樣,戰爭的結局也一樣。 所以,蘇美爾中的恩里爾大戰朱妖實際上就是黃帝大戰蚩尤??梢娚瞎盘K美爾與中國是有密切聯系的。但蘇美爾明顯來源于凡人傳說,不及中國典籍記載的嚴肅。那么到底是古蘇美爾人的神話傳說傳到了中國,還是中國的歷史傳到了兩河流域蘇美爾,或者說故事本身就是東亞和西亞人眾的共同歷史記憶呢?現在來看,神話記載的要比粉飾的歷史嚴肅得多,內容也要詳細得多? 總而言之,雖然塵埃落定,但古神的矛盾再也無法調和,戰爭爆發之后,便無法平息血仇。軒轅黃帝,他明白自己一個人遠遠不是蚩尤的對手,但是伏羲女媧的出現,讓他恍然大悟出一條報仇雪恨的道路。那就是聯合所有蚩尤的敵人,建立神靈盟軍,群起而攻之,淹沒蚩尤的狂癲。五氏之女媧治世是一直延續到什么時期?考古學家認為是紅山文化時期。紅山文化是大約前4000年至前3000年的文化,集中在燕山以北、大凌河和西遼河上游,因最先發現于內蒙兀赤峰紅山而得名。從《山海經》來看,女媧部族主要活動范圍卻是在秦嶺、漢水至甘肅、青海一帶?!洞蠡奈鹘洝诽岬降摹坝猩袷?,名曰女媧之腸”已經說明了這一點。從女媧主要活動區域看,《山海經》的記載和學者們的看法是有區別的。如果赤峰紅山文化也屬女媧文化的話,那它也一定是女媧文化的邊區文化。只有這種邊角地,才能遠離北疆到大雪山數千公里曠野,此起彼伏盛開的一朵朵顏色各異蘑菇云。 那一戰,幾乎沒有勝利者,古神的座駕龍戰于野,其血玄黃,更多的是漫天灰塵遮蔽天空,那是古神神軀同歸于盡了。在毀滅性的神戰之后,大地上幾乎只剩下一片焦土,絕大部分水被蒸干了——至少是暫時性的——變成水蒸氣進入罡風層,整個大地上只有極少數神裔生存下來,然而,他們是否還有機會恢復先進的文明和高度發達的科技? 這真的是天崩地裂,古神們忘我的拼殺只叫這片凈土亂成一團,雖然屠妖戰爭持續時間極短,炎帝一族姻親,西王母外援強勢登場,一一破擊蚩尤聯盟,逼迫這些古神屈辱簽訂合并條約。 據皇甫謐的《帝王世紀》,五氏之女媧之后還有庖犧氏15世,此后是炎帝魁隗一系,共傳530年。按照《山海經.海內經》記載:“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訞,yāo生炎居,炎居生節并,節并生戲器,戲器生祝融……”聽沃是誰?就是《南次三經》令丘山的令丘。按照《山海圖》抽絲剝繭,令丘山其地就在后世的湘南瀏陽一帶。令丘,也是粵東俚僚土話讀法。令丘、聽沃、瀏陽也是同音互譯詞。令丘山、瀏陽之名均來源于炎帝之妻天沃。天沃,本意是天女沃。中國古籍說炎帝叫石年,也有說叫勖其的。其實勖其不是炎帝第一代魁隗,而是炎帝戲器,勖其的同音互譯詞,屬天女沃的下三代后族。炎帝石年,也就即《晉書》中的帝臺,《晉書.束晳傳》所述:“穆天子傳五篇,言周穆王游行四海,見帝臺、西王母?!?/br> 按照《山海經》抽絲剝繭,帝臺的統治范圍北自晉西、山東,南至滇黔高原。與周穆王的地盤接壤。帝臺與炎帝石年是同時代的古神。關于三青鳥,長期以來人們都把它當成了三只神話中的鳥,實在是誤讀?!逗缺苯洝酚涊d的,“西王母梯幾而戴勝。其南有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在昆侖虛,qu北。三青鳥,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鵹,一名少鵹,一名曰青鳥”。三青鳥,并不是三只青鳥,而是三支統帥羌人的古神。最初軒轅氏族大量使用古猿附庸之后,其他古神也見步行步。這些古神大概是出身于鳥族,他們稱附屬古猿附庸為青鳥、羌人同音互譯。取食是什么意思?取食就是驅使之舊名。它說的是三支羌人都是西王母的子族,為西王母驅使,四處出征,爭奪天下。陶淵明《讀山海經》詩說:“翩翩叁青鳥,毛色奇可憐。朝為王母使,暮歸叁危山?!痹谔諟Y明的詩中,三青鳥為西王母所使,正是“為西王母取食”的本義。西王母一族天然親近炎帝一族,雖然現在和蚩尤敵對,但對之前和炎帝一族大戰的軒轅黃帝也屬無好感,保持著孤立主義,不過抵不過軒轅黃帝的卑辭厚幣,《西次三經》記述了:“黃帝乃取峚,mi山之玉榮,而投之鐘山之陽。瑾瑜之玉為良,堅栗精密,濁澤而有光。五色發作,以和柔剛。天地鬼神,是食是饗;君子服之,以御不祥?!薄段鞔稳洝匪鳇S帝要把峚山的玉瑛送到鐘山之南,為什么要送?“天地鬼神,是食是饗”,原來是進獻這些古神的。由此可見黃帝族當時得道多助,并非無因。 這一幕流傳后世,也點燃了上古先民對長生不死的向往。按照《西次三經》所述:“峚,mi山,其上多丹木,員葉而赤莖,黃華而赤實,其味如飴,食之不饑。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澤,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fèi湯湯,shāng,黃帝是食是饗,xiǎng?!笨梢姰敃r古神都喜歡服食白玉膏。這白玉膏是什么東西?當時大小統治者為什么喜歡?這白玉膏又名遼丹,這種藥可以是液體,也可以是藥丸,有點類似于后世丹道的五石散或赤石脂。從神道到仙道,仙人食玉以及一些人類食玉成仙的例子也廣為人們所接受,《詩經》中有:“太華之山,上有明星玉女主持玉之漿,服之成仙?” 《河圖》中也說:“少室之上巔,亦有白玉膏,服之即得仙道?”《搜神記》亦有:“赤松子者,神農時水師也,服冰玉散,以教神農?”洛陽偃師出土的東漢建寧二年服致碑上也說:“土仙者大伍公見西王母昆侖之墟,受仙道,大伍公從弟子……皆食石脂仙而去?”此處的石脂即為玉之漿?玉脂也,“大伍公”及弟子們即是食玉成仙的人類?古人看到古神神通廣大,不老不死,甚至不食人間煙火,而是吸納一些奇異物質,譬如某些重金屬元素、惰性氣體等等,秘密記錄在圖文中,最后被編纂進入《山海經》,后世于是以訛傳訛,認為服食赤石脂等藥物,可求延年益壽,乃至長生不死。礦石何時開始作內服藥,現在已難以確知,不過從淳于意的《診籍》來看,春秋扁鵲已有了陰石以治陰病,陽石以治陽病的理論,淳于意引的古《史論》中,也已有中熱不溲,不可服五石的告誡,可知春秋戰國時期,人們服用石藥已經相當普遍。 古人最初服用石藥的目的是治病還是養生,已無法作出確切的判斷,所以上述記載不足作為斷定服石發端時期的依據,而當時的文學作品《楚辭》屈原《涉江》中,已反映了戰國楚國的服石活動?!冻o?九思?疾世》中就希望象古神那樣“吮玉液兮止渴,嚙芝華兮療饑”?在《涉江》中還期盼“登昆侖兮食玉羹,吾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從出土的漢代銅鏡銘文上就可以窺見漢代人們對撲朔迷離的古神世界的向往:“上大山,見神人,食玉英,飲澧泉,得天道,物自然,駕蛟龍,乘浮云……”,“尚方作鏡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飲玉泉饑食棗,浮游天下遨四水,壽如金石為國?!薄@些祝愿祈福的話正迎合了人們的期盼成仙?長生之術的美好愿望?馬王堆漢宮闕出土的帛書《養生方》中記載:冶云母以籍為丸如酸棗大,服后令人壽不老。據此可知,秦漢以前確實已有服石活動。秦始皇曾多次派人尋求不死之藥,追求長生而餐玉屑,漢武帝信求古神之道,謂當得王表之露,以餐玉屑,故立仙掌以承高露,還派數千使者去尋找蓬萊仙人。 秦皇漢武的篤信摯求,造成了嚴重的上行下效影響。食金飲珠、餐玉的服石活動,漸漸盛行于世。西漢時期己有多種礦物被選作長生藥,人們不僅自己采食,而且作為一般等價物進行交易?!渡褶r本草經》基本上總結了漢代以前的藥學成就,書中把丹砂、石鐘乳、石膽、曾青、禹余糧、白石英、紫石英、五色石脂等18種石藥,列于輕身益氣、不老延年的上品藥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漢代服石的具體內容。動物、植物、礦物中,都有被選中的長生不老藥,也就是所謂的天材地寶。然而在服食家看來,作用最強、效果最可靠的長生藥則是自然金石和人工煉制的金丹大藥,因而尤其重視服石和煉丹。服石和煉丹的明顯區別,在于所服的藥物一是自然礦物,一是礦物的人工煉制品,在觀念上二者雖不等同,但又存在著密切的聯系。這不僅在于二者的手段、目和興衰過程具有基本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煉丹術正是在服石基礎上產生的,煉丹的最初含義是煉丹砂,而丹砂正是服石的首選藥品。服食自然丹砂無疑屬于服石,而煉服丹砂活動的出現也就標志著煉丹術的起源。當然,早期的煉丹術與后來有所不同,因為煉丹技術和設備一直在不斷發展和改進,煉丹的含義也就不只是煉丹砂了。五胡亂華時期的服食活動雖然也涉及多種礦物藥,但其最突出的特點是服散之風的盛行。所謂服散,是指服寒食散而言。 寒食散的名稱來自服藥后的抒發方法,凡服后須寒飲、寒食、寒衣、寒臥將息的方藥,都稱之為寒食散,因而寒食散并不是特指某一特殊方劑,而是對一類方劑的泛稱。寒受散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東漢皇朝。最早注明宜冷食將息的侯氏黑散和最早直呼寒食的紫石寒食散,都首載于《傷寒雜病論》中,該書的作者張仲景,名機,是漢代的名醫,南陽郡人,曾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所以皇甫謐得出寒食草石二方出自仲景的結論。魏晉南北朝時期,在仲景方的基礎上,又衍生出五石更生散、五石護命散、三石腎氣丸、靳邵散、五石腎氣丸、三石腎氣丸等多種方劑,這些方劑雖然都曾被當作大藥、上藥服用,但其中最著名的卻是五石更生散和五石護命散,所以寒食散',和五石散幾乎成了完全等同的概念。此物風行一時,如晉代的名士稽康、阮籍就經常服用,并自認魏晉風度。 綜合古代文獻記載,加以深入分析,就會發現服散目的大致有三個方面,以主次為序,則是補虛、長壽、補虛?;矢χk的《寒食散論》是考察服散依據的最早文獻,他自己說:近世尚書何晏,耽聲昏聵,始服此藥,心加開朗,體力轉強,京師翕然,侍以相授,歷歲之困,皆不終朝而愈。,十分明顯,寒食散一開始就被用來補虛,也是以強壯劑行世的,后來則作為高級補養藥用于強壯身體,統治百病。清末舉人余嘉錫在羅列了50余條六朝服散事例之后指出:當時士大夫翕然從之。西晉醫生宋尚《太一護命石寒食散》更推廣之以治一切之病,由是自西晉至南北朝,爭相服餌,幾成風俗,豈皆有勞傷之疾哉?以為護命散無病不治,且久服可以長生故也。顯然服寒食散的另一目的是延年益壽。南北朝時劉宋醫家秦承祖說:夫寒食之藥,故實制作之英華,群方之領袖,雖未能騰云飛骨,練筋易髓,至于輔生養壽,無所與讓。 《千金翼方》《醫心方》等多認為,這些使弱者復壯的藥物,當可延年,故而無病之人服寒食散多希圖延年益壽。魏晉道德觀的轉變,也是服散之風盛行的重要條件。曹魏正始年間,魏帝曹芳被廢,司馬炎代魏稱帝后,禮樂崩壞,儒道不興,人們開始用理性的眼光審察和批判過去的一切,名教和自然的關系成為玄學家們的重要論題,王弼的祟本息末論,強調扶植人的樸素情感和自然本性,嵇康則更明確地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張。在玄學理論的影響下,人們開始強調人的真情實感、自然之性和個性,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名教的桎梏及名利的束縛,從舊自我意識的禁錮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人們可因散發違命,也可以飲酒居喪。服散后的種種放達行為,都不被視為違犯道德軌范而受到指責,這在兩漢皇朝是不可想象的。服散之風盛行約300年后開始衰落了,其根本原因則在于寒食散藥性酷烈,將息至難,服散造成的一系列特殊病癥引起了人們警覺。畢竟這玩意類似于現在的虎狼藥,吃了就會身體發熱,因為寒食散中多為燥烈劇毒之藥,能引起嚴重中毒,變生種種疾病。如寒熱時作、局部疼痛、體發癰瘡,或出現泌尿系、消化系、神經精神癥狀。這些病癥反復發作,經久不愈,甚則致殘喪生。 服散中毒在疾病譜中增添了新的內容,丹道、巫醫們給予了充分的重視,稱之為寒食散發侯,紛紛研究預防和治療方法,丹道的葛洪、秦承祖、皇甫謐、曹歙、道弘道人、陳延之等,都有相關的推演保留在《諸病源侯論》、《外臺秘要》、《醫心方》等醫學著作中,其中以皇甫謐的《寒食散論》最具代表性。寫出折疊《黃帝三部針灸甲乙經》的皇甫謐曾經躬行服散,散發后自己調治而愈,所以服散發動者多來向自己請教救治方法。曾有一姜姓患者以藥困絕,經皇甫謐救治脫險得生,當時正服散發動的平陽太守劉泰聽說后,遣使者詢問解救方法?;矢χk辭不獲已,乃退而惟之,求諸本草??家浴端貑枴?,尋故事之所更,參氣物之相使,并列四方之本,注釋其下,集而與之。這就是所謂的《寒食散論》?!吨T病源候論》卷六寒食散發候所引皇甫謐云,當是《寒食散論》的主要內容?;矢χk認為,造成散發不夠的原因,主要在于服散失其節度,故即首先提出了嚴格的將息節度方法。 他自己人體試驗后指出,服散須臾要以冷水洗手足,待藥行之后,則脫衣冷水極浴,常當寒衣、寒食、寒飲、寒臥;常飲酒令體內熏熏不絕;還須煩勞,如行走、跳涌、勞動出力等。這些方法可能具有一定的解毒和排毒作用,后世醫家曾用之于丹藥及其石藥中毒的預防和解救。當然,六朝時期解救散癥,并不止皇甫謐一家之法。如道弘道人著《解散對治方》,首創藥物相對、相動理論,認為五石散中的石藥分別與方中的草藥相對,由于相對的藥物可以相互發動,從而導致不同的散發癥狀。如:鐘乳對術,又對括萎,其治主肺,上通頭胸,術動鐘乳,胸寒短氣;鐘乳動術,頭痛目疼。這樣,就把散發癥狀同藥物、臟腑特異地聯系起來,治療時則從相應的臟腑入手,顯然與皇甫謐六反、七急、八不可、三無疑很不相同。 《解散對治方》的理論,雖被孫思邈收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中,但在晉代卻不為醫家所推重,《小品方》即指出對治新方不可輕信,唯有皇甫謐的節度之法可從?;矢χk的服散節度方法的救治措施雖然被人們所接受,但其實際效果卻大為可疑,即以本人的評價,也不過釋朝夕之暴卒而已,并不能終蠲此疾,沒齒無患,所以服散發動,經久不已,醫治無效,致殘斃命者大有人在。唐代服五石散者已不多見,人們多單服鐘乳石、白石英、紫石英等強身延年,服石的歷史呈現出一大轉折。 雖然如同一戰的美帝有隔岸觀火之嫌,但軒轅氏族不得不感謝西王母一族,若非之前他們牽頭帶來十幾個大氏族保持中立,悄無聲息的在戰場周圍聯手撐起來的防護禁制,只怕這顆星球上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升起要命的塵埃云,繼而以此為中心造成影響全球的能量波動和磁場紊亂,最后死于神戰還是新的冰川時代就要看億萬生靈的運氣了。 此后,軒轅氏族又展現不可思議力量凈化戰場的天空,短短七日時間,引起涿鹿之夜煙塵盡數消褪,他們允諾通過息壤進行星球改造,世界再現藍天白云清新空氣,給古神們的理由是,若非如此,就算能消滅蚩尤余部,被庇護的古猿類的大部分甚至于全部都會因為持續幾年的神力污染而死去。 那些古神們在松了一口氣的時候,甚至對古猿們能夠迅速恢復感到驚訝?這些被所有人忽視的孱弱的短生種,在戰爭中表現出來驚人的組織力和承受力,在次要戰場上,被混血種帶領的他們表現出來的智慧和勇氣可嘉??恐w的力量,雖然比不上五氏部族們的兩腳能夠踏平大地,他們的雙手能夠熔化鋼鐵,而古猿類的意志卻似乎可以征服任何逆境!當然,現在他們只是軒轅氏族的一個嘗試。但據說一些古神已經在串聯,希望古神天庭下禁令,禁止給附庸部族開靈了。 我看到了祭祀們一幕幕推演結果,我幾乎完全無法相信,這會是數萬年前就存在的神奇技術,利用相關的引力設備和能量激發裝置,將星球表面底殼中的有害物質分離出來,通過破碎成微粒塵埃的方式,上升到高空中,組成攔截超強大陽光的超厚云層,保護內部的生物演化,嗯,好吧,所以我們的祖先也是天外種族,只不過在這里是好的方面......” 可是,我周圍的人都在絕望地搖頭:作為戰敗者,他們只有選擇死亡……或者生不如死。以燧人氏族的采礦業為例。絕大部分可以用神的方法挖掘的有用礦石很久以前就已耗盡。這些經歷了軒轅氏族大屠殺、飽受戰爭創傷的幸存者甚至連三皇時代的采礦工具也沒有,更不用說精密復雜的挖掘神器,他們根本不可能采出仍然儲藏在地底深處的少量礦石。那個無比復雜、相互依存的世界已經不復存在,也不可能重建。其他氏族也是,古神的工業已經耗盡了它的最后一顆螺釘,沒有任何物資供他們從頭開始。 讓前人白手起家的神器很久之前便轉為軍用消耗得干干凈凈。除了軒轅氏族有著大量的古猿充當消耗品來采集、制造……古神類正走上一條不歸之路,歷史將合上有關它的冊頁:一個毫無希望興旺發達的種族引不起歷史的興趣。古神之民和古猿,兩個種族都盼望著一個黃金時代的出現,至少也是一個永久的白銀時代。而對于他們,如果用一種心態來形容,那便是飲鴆止渴,畢竟情況不會比它更壞。 我搖搖頭,有些祭祀還宣稱,若不考慮保護其他生靈,讓蚩尤放手一搏,會起到積極的意義。一個個可能導致全體生靈類毀滅的恐怖計劃就這樣在這個白色房屋里的一個小小密室里面制定出爐了。以這個計劃如果真的按照這些祭祀的設想的話,那么可能就只會導致軒轅氏族滅亡或者衰退而已,但是軒轅氏族在最后關頭難道就會俯首稱臣嗎?“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這可不僅僅是人類傳統,如同再體面的棺材,里面的尸體永遠是冰冷,逐漸腐爛、發臭、流淌出濃水,最終化為塵埃。。 不過,怕什么來什么!互相安慰打氣的話還沒說完,祭祀們便感覺大地劇烈震動起來,已經遠遠超出了大地震,不對,應該是板塊運動的范疇,好像整個世界都在顫抖。視野能及之處的那些巴蜀群山都受到了波及,受到激蕩的樹海更是像大海一樣開始翻涌,遠處甚至有群山開始崩塌。我們這些祈禱者不得以趴在了地上,防止自己被震倒。這不像是大地震,雖然有種整個大地都要爆掉的錯覺,還是能分辨得出這只是一種表面震動,沒有一處地面是裂開的。我百忙之余還是到處張望,想要找出這個震動的原因。 然后我看到了,那是在遠處的天空中,自大地的另一半升起的數百枚流光之劍! 它們拖著炫目的尾焰陸續升空,在飛了一段距離之后,紛紛加速,流光尾部瞬間爆出太陽般耀眼的大火球,將它們向巴蜀推去。直到壯觀的流光群變成了視野中的一群小點時,它們又迅速調轉方向,以網狀結構散開,攻擊范圍顯然已經覆蓋了半個巴蜀! 有人高呼:“是曳影之劍,我們不可能從這樣的攻擊之下幸存。這是軒轅氏族的趕盡殺絕!” 我一下子想起晉王嘉《拾遺記》中記載顓頊帝時:“有曳影之劍,騰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劍則飛起指其方,則克伐;未用之時,常于匣里如龍虎之吟”。忽然之間,天空中劃過了無數顆流星,攔截了流光,然后爆炸、墜落。我突然明白了,自己在見證一段怎樣的歷史,陪你去看流星雨……只因在白堊紀,是的,我確信自己正親歷著名的65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生物大滅絕。迄今為止,考古學家認為自己的家園經歷過五次大滅絕。甚至因此引發了第五紀的說法,鼓吹從1500年左右,也就是中國明孝宗即位,西方西班牙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開始,世界末日征兆顯現,從生物學角度有超過320個陸棲脊椎動物物種接連滅絕。剩余物種也表現出了平均25%的衰退,這都是地球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的前奏。這種一聽讓人頭皮發麻的推論,是基于之前幾次生物大滅絕的慘痛殷鑒。 而第五次生物大滅絕又稱白堊紀大滅絕或恐龍大滅絕。白堊紀是中生代最后的一紀,始于距今1.37億年,結束于距今6500萬年,其間經歷了7000萬年。無論是無機界還是有機界在白堊紀都經歷了重要變革。位于侏羅紀之下、新生界之上。白堊紀是中生代地球表面受淹沒程度最大的時期,在此期間北半球廣泛沉積了白堊層,1822年比利時學者.奧馬利達魯瓦將其命名為白堊系。白堊層是一種極細而純的粉狀灰巖,是生物成因的海洋沉積,主要由一種叫做顆石藻的鈣質超微化石和浮游有孔蟲化石構成。在五次大滅絕中,這次大滅絕事件最為著名,因其最大貢獻在于消滅了地球上處于霸主地位的恐龍及其同類,長達14000萬年之久的恐龍時代在此終結,海洋中的菊石類也一同消失。并為哺乳動物及人類的最后登場提供了契機。 這一次,導致侏羅紀以來長期統治地球的恐龍滅絕的成因。根據科學家們推斷是來自于地外空間的小行星撞擊,這次撞擊相當于人類歷史上發生過最強烈地震的100萬倍,爆炸的能量相當于地球上核武器總量爆炸的1萬倍,導致了2.1萬立方公里的物質進入大氣中。由于大氣中大量高密度的塵埃,太陽光不能照射到地球上,導致地球表面溫度迅速降低。沒有陽光,植物逐漸枯萎死亡;沒有植物,植食性的恐龍饑餓而死;沒有植食性動物,rou食性的恐龍失去食物來源,在絕望和相互殘殺中緩慢消亡。 幾乎所有的大型陸生動物都未能幸免于難。小型的陸生動物,像一些哺乳動物依靠殘余的食物勉強為生,終于熬過了最艱難的時日,等到了古近紀陸生脊椎動物的再次大繁榮。撞擊假說的支持者發現了許多有力的證據,來證明他們的觀點。最有力的證據來自在白堊紀和古近紀地質界線上發現的銥異常和沖擊石英??茖W家推測,這種高含量的銥元素就是撞擊地球的小行星帶來的,沖擊石英在撞擊過程中形成,但同時撞擊所形成的撞擊坑卻未被找到,多數的隕石坑被認為其大小與推測不相符合! 美國人查特吉約提出了一種類似的假說。他認為在白堊紀末期撞擊地球的兇手不是一顆小行星或者隕石,而是彗星雨。大量的彗星雨撞擊到地球上,形成一個環繞地球一周的撞擊帶,造成了全球生態系統的崩潰。撞擊使大量的氣體和灰塵進入大氣層,以至于陽光不能穿透,全球溫度急劇下降,黑云遮蔽地球長達幾個百萬年之久,植物不能從陽光中獲得能量,海洋中的藻類和成片的森林逐漸死亡,食物鏈的基礎環節被破壞,大批的動物因饑餓而死,其中就包括陸地的霸主恐龍。特別是其中有2塊巨大的彗星體成為了恐龍大滅絕的“主犯”:一塊形成了墨西哥灣附近的巨大的隕石坑,另外一塊撞擊到天竺大陸上,形成的隕石坑比墨西哥灣附近的隕石坑還大?,F在,我看到了元兇,不過,這些類人種族是怎么回事?人形恐龍嗎? 而此時我的心中,卻是聽到了無數聲的呼喚:“子孫,我的子孫……” 聲音的方向就來自那一顆顆流星降落的地點,我……不,是一個模樣與虎青嵐形似但更滄桑的女子的身體不自覺的行動了起來,朝著流星的降落地點狂奔而去,自己這是要干什么? 我沒辦法控制身體,但卻能清晰的感覺到自己的心跳,那種羈絆的感覺,簡直與自己和另一個自己割裂的時候一模一樣。與虎青嵐相貌大同小異的女子同樣是個美人,不過你那嘴角留下的口水是怎么回事?難道你想要吃人不成? 翻山越嶺,我獨自一人終于攀爬到了流星雨降落的山林之中,而就在這里,流星已然不見,取而代之的則是類似于宇宙飛船一樣的東西,或者說……星槎!傳說帝堯時:“堯登位三十年,有巨查浮于西海,查上有光,夜明晝滅。海人望其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矣。查常浮繞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周而復始,名曰貫月查,亦謂掛星查,羽人棲息其上?!睕]想到能看到這些不可思議的東西!而更令我驚愕的還在后頭。 戰爭中沒有桃花源,這一代同樣已成為焦土,大地一片廢墟,布滿了戰爭中遺留下來的天坑和裂縫。被神力銹蝕的星槎殘骸隨處可見,不知什么原因,大多數損毀的星槎,半截機身插入了地表之下。結果地面四處豎起半截星槎殘骸,如同一塊塊墓碑,仿佛要提醒人們永遠記住這一場殘酷的戰爭。由于數量太多,這些殘骸根本沒有時間讓這些遺民拆除或是掩埋。只有時間和大自然才能移去這些墓碑,但在神民們的有生之年,這些殘骸將繼續存在。 環視了一下這個巨大的飛行器,我就發現這里的裝飾與影視劇里面人類戰艦的風格完全不同。在飛行器的中央位置,是一個可以自由移動的位置,顯然是艦長的座位……但顯然不是給類人種族使用的。 而疑似控制臺上面的搖桿按鍵,全都是類似古代象形文字的維度通用語文字??瓷先ハ喈數墓之?,而飛行器的主人已經變成了無數的體組織以及……地下的血,金色的血液。我看見女子跪倒,割開手腕,讓自己的血和金色的血液合為一體。 “我們敗了,敗給了龍族……或許這早已注定。在這一切發生之前,龍族的兩個造物主,他們首先是研究者,有著工匠的精神,他們會去做他們認為值得的事情,哪怕賭上自己的生命之秘。不過,軒轅氏族,這不是和平,只是火和土的休戰,幸免于難的人必須投入一場新的戰爭,這一次,他們要治愈這顆行星,讓它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這需要……水!現在,他們正在做并且將要做的事情,和他們從前從事的事業不同了,他們已經學會謀求用最穩妥的途徑獲得最長遠的利益。他們已經控制的陸地面積,已經和古神仍然控制的海洋面積相當了。 雖然只要他們躲在安全的地方,現在即使我們同時掀起大洪水,他們也完全有能力在滅亡一代文明的災難中活下來,畢竟那些古猿,不是他們的第一次嘗試,即便是絕地天通,也威脅不了他們的。說不定,到很久很久以后,他們憑借著麾下的古猿大軍,必然成為蒼茫大地的統治者。這是任何古神類也無法改變的事情——只要他們執意那么去做。 可是要說勝利還為時過早,天人五衰,能夠炸出驚人的海嘯,讓千仞的海水直接將大陸直接洗一遍而如果不是在大海,而是在陸地上使用,史無前例的大洪水、漫長的絕地天通,和其他相關的災害,甚至能夠把整個生靈文明毀滅一輪……這可比現在的神戰地威力大多了。會造成塵埃彌漫。云層遮住視線最后導致漫長的死亡。 無論是太古龍族還是我們五氏的子孫,地下和山嶺的神民將在遮蔽天空數年之久的塵埃下籠罩,來自天空的陽光會被反射,天地的氣溫將降低,所有植物因為無法光合作用而死亡,甚至因此很多食草動物也會滅亡,食物鏈頂端的rou食動物依舊無法逃過一劫。然后是神民的衰退……就好象當年恐龍的滅絕一樣,今天也許我們將目睹神民類的滅亡。除了龍族潛龍在淵,可以茍延殘喘,讓伏羲女媧成為最后的勝利者!這也是他們所希望的。龍族將成為一切族裔的主人,與天庭分庭抗禮,甚至以化身統治世界。 但這只是掩飾,我們試著算過這顆星球上的這個古猿物種和我們精魂的任何可能,特別是那些混血種,會因為突發基因變異而有萬分之一的機會產生返祖現象,如同我們的家園當年的戰亂。雙方都不顧一切地動用了威力驚人的神器,以至于對日暮途窮,已經顯得十分脆弱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可逆轉的最惡劣影響。整個星球的所有生物都被加以徹底污染。生存在這里的人們,在戰后都出現了各種不同程度的異變,讓他們變得更瘋狂、更殘暴、以及更加奇形怪狀。我們不得不背井離鄉,成為流浪者和入侵者,成為偉大種族的附庸。 同樣的,當黑死云再一次升上天空,森林再一次燃燒起熊熊大火,地面大片冰原開始融化,也許會有成千上萬的古猿將因此死去。但這顆星球活下來的強者后裔,同樣會產生羽化、發火、御水、復制自身……的能力,呵呵呵呵,實驗!要趕快實驗!當我們掀起驚濤駭浪,拉著敵人同歸于盡的千百年后,你們必將取代了我們,以五德始終之道,展開對龍人混血種的復仇!而絕地天通之后的永劫長夜,蒼茫大地唯余一片黑暗,若那時古神心中失去光明,恐怕這世界就再也沒救了?!?/br> 我心中一寒,這字字句句,帶著nongnong的血腥氣,原來是……這樣嗎!所謂生物大滅絕,不過是古神的角力。我還記得,據中國古史,大洪水不只一次。女媧時有大洪水、黃帝時有大洪水、顓頊帝時有大洪水、堯帝時有大洪水。正于五次大滅絕相對應。第一次物種大滅絕又稱奧陶紀大滅絕?!皧W陶”由英國地質學家拉普沃思于1879年提出,代表露出英國阿雷尼格山脈向東穿過北威爾士的巖層,位于寒武系與志留系巖層之間。因這個地區是古奧陶部族的居住地,故名。 當時氣候溫和,淺海廣布,世界許多地方包括中國大部分地方都被淺海海水掩蓋。海生生物空前發展。奧陶紀是古生代的第二紀,開始于距今5億年,延續了6500萬年。奧陶紀亦分早、中、晚三個世。奧陶紀是史上海侵最廣泛的時期之一。在板塊內部的地臺區,海水廣布,表現為濱海淺海相碳酸鹽巖的普遍發育,在板塊邊緣的活動地槽區,為較深水環境,形成厚度很大的淺海、深海碎屑沉積和火山噴發沉積。在奧陶紀廣闊的海洋中,海生無脊椎動物空前繁榮,生活著大量的各門類無脊椎動物。除寒武紀開始繁盛的類群以外,其他一些類群還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其中包括筆石、珊瑚、腕足、海百合、苔蘚蟲和軟體動物等。筆石是奧陶紀最奇特的海洋動物類群,自早奧陶世開始即已興盛繁育,分布廣泛。 《山海經》黃貝類為代表的腕足動物演化迅速,大部份的類群均已出現,無鉸類、幾丁質殼的腕足類逐漸衰退,鈣質殼的有鉸類則盛極一時;鸚鵡螺進入繁盛時期,《山海經·西次四經》的“……濫水出于其西,西流注于漢水,多魮(pi)之魚,其狀如覆銚(diao),鳥首而魚翼,音如磬石之聲,是生珠玉?!边@些魮魚,形狀像反轉過來的鍋,但長著鳥的腦袋而魚一樣的鰭,聲音就像敲擊磬石發出的響聲,能吐出珠玉。這是因為它們的血緣可以追溯至約5億年前的古神,可是因為那場神戰,人們現在已經很難見到它們的蹤影。它們就是鸚鵡螺。顧名思義,它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長得像一只回頭梳理羽毛的虎皮大鸚鵡。唐代劉恂的《嶺表錄異》曾提到:“鸚鵡螺,旋尖處屈而朱,如鸚鵡嘴,故以此名?!彼鼈兩眢w巨大,是當時海洋中兇猛的rou食性動物,最大可長達10米。 這樣巨大的體型,加上噴氣式的快速游動和潛艇式浮潛,它們成為了當時最恐怖的神獸。甚至是海蝎子這種具有堅固盔甲和利爪、如現代鱷魚般大小的動物都無法逃脫。鸚鵡螺會追上海蝎子,用柔軟的觸手抓住自己的獵物,并用鳥一般的嘴撕裂它們。同樣由于大量食rou類鸚鵡螺類的出現,三葉蟲在胸、尾進化出許多防御性針刺,以避免食rou動物的襲擊或吞食。珊瑚自中奧陶世開始大量出現,復體的珊瑚雖說還較原始,但已能夠形成小型的礁體。奧陶紀晚期,約4.8億年前,首次出現了可靠的陸生脊椎動物——淡水無顎魚;淡水植物在奧陶紀已經出現。 不過好景不長,4億4千萬年前的奧陶紀末期,曾發生過一次規模較大的冰期,其分布范圍包括非洲,特別是北非、南美的阿根廷、玻利維亞以及歐洲的西班牙和法國南部等地。由于當時地球氣候變冷和海平面下降,生活在水體的各種不同的無脊椎動物便蕩然無存,發生地球史上第一次物種滅絕事件,約85%的物種滅亡。古生物學家認為這次物種滅絕是由全球氣候變冷造成的。誰能想到?大約4.4億年前,撒哈拉所在的陸地曾經位于南極,當陸地匯集在極點附近時,容易造成厚的積冰——奧陶紀正是如此。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氣環流變冷,整個地球的溫度下降,冰川鎖住水,海平面降低,原先豐富的沿海生態系統被破壞,導致85%的物種滅絕。 天哪!我想,這就是對不周山之戰,共工的水族、海族入侵的反擊!例如自奧陶紀后,因為共工一系古神神之力的衰退,鸚鵡螺就開始衰落,體型變小。到了志留紀,它們已經淪為了海蝎子的獵物。再往后,恐龍、魚類等更強大敏捷的獵食者出現,它們就再也不復往日的榮光了。特別的,自人類王朝出現以后,以他們能夠把任何生物當做食物、把任何物體當做工具的勁頭,鸚鵡螺還逐漸有了其他用處。自唐代起,鸚鵡螺殼已被作為酒具使用。唐代的劉恂曾提到:“……殼上青緑斑文,大者可受二升。殼內光瑩如云母。裝為酒杯,奇而可玩。又紅螺,大小亦類鸚鵡螺,殼薄而紅,亦堪為酒器。刳小螺為足,綴以膠漆,尤可佳尚?!痹浐V胁豢梢皇赖陌灾骷壣?,現在卻已經淪為了當代萬物之靈的盛酒器具,即使是保持當年的巨大體型,恐怕也只會被人類當做猛犸、恐鳥一樣吃光殺光。 我自得的想著……那么第二次生物大滅絕呢?我記得那是在距今3.65億年前的泥盆紀后期。這一次是對前一戰的延續,共工統帥的海族生物遭受了滅頂之災。第二次生物大滅絕又稱泥盆紀大滅絕。泥盆紀是古生代第四紀,約開始于4.05億年前,結束于3.5億年前,持續約5000萬年。泥盆紀分為早、中、晚3個世,地層相應的分為下、中、上3個統?,F代科學對古氣候的研究顯示,在距今約3.65億年前的泥盆紀后期,歷經兩個高峰,中間間隔100萬年,發生地球史上第二次物種滅絕事件,海洋生物遭到重創。 不知道是不是使用了息壤這種星球改造器,泥盆紀古地理面貌較早古生代有了巨大的改變。表現為陸地面積擴大,陸相地層的發育,海平面發生變化,陸地彼此相連,生物界的面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革。陸生植物、魚形動物空前發展,兩棲類、爬行類的祖先四足類脊椎動物出現,是《山海經》大書特書的年代。但《山海經》不會告訴我們,古神的手段! 被一方神力催化的陸生植物大量繁育,它們進化出發達的根系深入地表土之下數米,加速了陸地巖石土壤的風化,陸地生態系統開始形成,大量神力釋放進入地表水,造成了水系的富營養化,導致了海底缺氧,從而使共工一族催化的海洋炮灰物種大量滅絕。同時共工一族開始反擊,兩棲動物開始被調制,成千上萬兩棲動物也開始向陸地邁進,某些物種得以進入到它們此前從未居住過的環境之中。這些新晉物種大量繁衍,搶占領地和資源,阻止了對方炮灰的產生。最后導致泥盆紀是脊椎動物飛越發展的時期,魚類相當繁盛,各種類別的魚都有出現,故泥盆紀被稱為“魚類的時代”。最重要的族類是從總鰭類演化而來的,無脊椎動物的成分也顯著改變。 第三次生物大滅絕又稱二疊紀大滅絕。二疊紀是古生代的最后一個紀,也是重要的成煤期。二疊紀分為早二疊世,中二疊世和晚二疊世。二疊紀開始于距今約2.95億年,延至2.5億年,共經歷了4500萬年。二疊紀的地殼運動比較活躍,古板塊間的相對運動加劇,世界范圍內的許多地槽封閉并陸續地形成褶皺山系,古板塊間逐漸拼接形成聯合古大陸。陸地面積的進一步擴大,海洋范圍縮小,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促進了生物界的重要演化,預示著生物發展史上一個新時期的到來。距今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大滅絕事件,估計地球上有96%的物種滅絕,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脊椎動物滅絕。三葉蟲、海蝎以及重要珊瑚類群全部消失。陸棲的單弓類群動物和許多爬行類群也滅絕了。這次大滅絕使得占領海洋近3億年的主要生物從此衰敗并消失,讓位于新生物種類,生態系統也獲得了一次最徹底的更新,為恐龍類等爬行類動物的進化鋪平了道路。 科學界普遍認為,這一大滅絕是地球歷史從古生代向中生代轉折的里程碑。其他各次大滅絕所引起的海洋生物種類的下降幅度都不及其1/6,沒有使生物演化進程產生如此重大的轉折??茖W家認為,在二疊紀曾經發生海平面下降和大陸漂移,造成了最嚴重的物種大滅絕。所有的大陸聚集成了一個聯合古陸,富饒的海岸線急劇減少,大陸架也縮小了,生態系統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很多物種的滅絕是因為失去了生存空間。更嚴重的是,當淺層的大陸架暴露出來后,原先埋藏在海底的有機質被氧化,這個過程消耗了氧氣,釋放出二氧化碳。大氣中氧的含量減少,對生活在陸地上的動物非常不利。隨著氣溫升高,海平面上升,又使許多陸地生物遭到滅頂之災,海洋里也成了缺氧地帶。地層中大量沉積的富含有機質的頁巖是這場災難的證明。 雖然知道這次大滅絕是由氣候突變、沙漠范圍擴大、火山爆發等一系列原因造成。但具體起源無人知曉。有些科學家認為,是隕石或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了二疊紀末期的生物大滅絕。如果這種撞擊達到一定程度,便會在全球產生一股毀滅性的沖擊波,引起氣候的改變和生物的死亡。搜集到的一些證據引起了人們對這種觀點的重視。但大多數生物科學家認為這場滅絕是由地球上的自然變化引起的。認為氣候的變化是形成這場大災難的主要原因。因為二疊紀末期形成的巖石顯示,當時某些地區氣候變冷,在地球兩極形成了冰蓋。這些巨大的白色冰蓋將陽光發射回太空,會進一步降低全球氣溫,使陸上和海上的生物很難適應。如果再加上海平面下降和火山爆發,就會成為滅頂之災。還有些生物醫學家認為,生物大滅絕的原因是,遠古時期一場傳染病使生物死亡?;蛘呤腔鹕奖l噴出大量氣體和火山塵埃進入大氣層?;鹕交覉F不僅會使動物窒息而死,還有可能遮蔽太陽,使全球氣溫降低。所以,火山活動也可能是二疊紀末期滅絕事件的原因之一。西伯利亞就曾經發現當時火山猛烈爆發所噴出的物質。 現在我找到了罪魁禍首……古神的反撲,不過無濟于事,這一切已經發生,無法更改。好一個移山倒海,二疊紀的陸塊碰撞接壤而形成了龐大的古大陸。來自海上的雨水和霧氣再也無法深入內陸地區。二疊紀的某些區域越來越干燥炎熱,致使沙漠范圍越來越廣,無法適應干旱環境的動物就此滅絕。甚至距今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這一次,是發生了第四次生物大滅絕,爬行類動物遭遇重創。這次次生物大滅絕又稱三疊紀大滅絕。 二疊紀后是三疊紀,中生代的第一紀,位于二疊紀和侏羅紀之間。始于距今2.5億年至2.03億年,延續了約5000萬年。海西運動以后,許多地槽轉化為山系,陸地面積擴大,地臺區產生了一些內陸盆地。新的古地理條件導致沉積相及生物界的變化。從三疊紀起,陸相沉積在世界各地,尤其在中國及亞洲其它地區都有大量分布。古氣候方面,三疊紀初期繼承了二疊紀末期干旱的特點;到中、晚期之后,氣候向濕熱過渡,由此出現了紅色巖層含煤沉積、旱生性植物向濕熱性植物發展的現象。植物地理區也同時發生了分異。海洋生物滅絕,距今1.95億年前的三疊紀末期,估計有76%的物種,其中主要是海洋生物滅絕,此次災難并無特別明顯的標志,只發現海平面下降之后又上升,出現大面積缺氧的海水。爬行動物和裸子植物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