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虎嘯龍吟
確定了此時此刻的虎青嵐需要外力介入,我放下忐忑心情,一動念,再一次,自己的陰神似乎在一瞬間抽離了身體,投入了那個不可知處之中。這一刻,無數不屬于我的記憶和心情瞬間充斥了腦海,然后伴隨著我的陰神一同返回投入那個深邃的通道之中。此時,我的精神就像那魚線,而這些雜亂無章的記憶碎片就是魚餌,在這個通道之中,釣上來的將會是什么呢? 我的腦海中“嗡”的一聲巨響,無數來自于虎青嵐的破碎的記憶碎片勉強組合成一場場駭人聽聞的戰斗畫面的片段,再次充塞著我的腦?!?/br> 頓時,黑暗的情緒從心里沸騰起來。 幻境之中破碎的畫面,飛散于記憶無法彌補的傷痕處,殘缺的片段,想要看清,卻模糊得只殘留失落…… 我明明記得你的…… 我明明,記得很清楚的,明明……最不該忘記的…… 有誰在喚著我的名字……那么溫柔……悲傷…… 是誰……是誰……你……是,誰? 一個依稀看得出是幼年的‘虎青嵐’模樣的小女孩,沐浴在著詭異的光線里,臉色變得難看起來,噪音口干舌燥,耳鳴聲響起。 小女孩那天真無邪充滿不解的目光,從母親那溢滿詭異笑容的臉龐之上,轉向了自己對面躲在桌子下面,不時望向窗外愁眉不展的父親。小女孩的眼中沒有恐懼之類的負面情緒,或者在她心中此刻的一切的一切,都不過是自己與父母的一個游戲罷了。 又一陣刺目的紅色光輝照亮的昏暗的天空,那快而連綿不斷升起的橘色蘑菇云,讓城中無數的建構在巨樹上房屋中都上演起了,如同剛剛上述之中一家人的動作。 恐懼、不安、彷徨、無力正催促著整座巨樹城市居民的心靈,我知道,此刻時光反復,再度回到了虎青嵐記憶深處的那天……我才發現,自己對她一無所知。 “不,她是我們的女兒,不是什么白虎神轉生……” “白虎轉生,是我們巴人莫大的光榮……而且只有這樣做,蘭兒才能夠活下來!” “爸爸mama,你們不要吵了……” 轟??!巨大的爆炸聲穿過云霄震耳欲聾,瞬間截斷了小女孩無比虔誠的祈禱。即使經過了十多公里距離的消減,恐怖的聲波依舊震碎了無數的巨木,并仿佛無形的大錘般砸中了男子的頭顱,讓他那正處于壯年的身軀一陣搖晃,頭暈目眩中。 男子背后陡然展開一對羽翼,幫助他艱難的支撐起身軀,將模糊的雙眼投向不遠處的妻女,本能的想要確認家人的安穩。然而那連綿而來的爆炸聲浪與沖擊余波,眸息間就將他最后的意識徹底摧毀了,男子勉強支撐起的身軀無力的倒下,他那盡力伸向妻女的手臂垂落到了樹面上。 “居然是……十日并出……軒轅氏族……你們好狠……” 連綿十次爆炸所引的聲波與爆炸沖擊,正海嘯般的從樹城中橫掃而過,瞬息間就摧毀了無數巨木,而緊隨其后被摧毀的是少數的遮天蓋日的神木,再然后則是一間間樹屋。當聲浪與沖擊波離開樹城的時候,這座曾經充滿生機的城市似乎徹底死去了。 小女孩推開了展開雙翼,壓住她的母親,游目四顧……所有人都倒下了,小女孩知道這不是游戲,因為大量的血從他們倒下的地方滲透進來樹屋…… 小女孩摸了摸嘴唇,那里有血,母親的血……風吹過,血滴落。 濃郁的血腥流入風中,令人作嘔,然后她張口……從那小女孩口中發出的,竟是一聲虎嘯!然而相比起一般的虎嘯,這一聲虎嘯顯得尤其異常,虎嘯一向都給人雄壯霸烈之感,這風中的虎嘯聲,卻飄飄搖搖,悠悠蕩蕩,令人毛骨悚然?;[之間,不僅聲音越發的高,而且更比一般的虎嘯多出了幾分回響的感覺。 鮮活的音容笑貌已經不復存在,唯有虎嘯聲,依舊在風中回蕩著,然而那威猛的虎嘯,為何卻越來越弱。究竟是寒風的阻隔,還是幼虎失群?我知道自己無法忘記那一刻,那個冰冷的冬夜,眼前看不見我的少女,一頭亮色的長發頃刻間變得慘白。 大量的字眼淹沒我的腦?!?,是白虎。 是巴人。 是有巢氏族的后裔。 是被他們趕盡殺絕的死剩種。 是被侮辱和被損害的遺民……所以。 都給我---死吧死吧死吧去死吧! 煩亂、暴躁、不悅---充塞了虎青嵐和我同調的腦海,更強烈的情緒卻是……給我給我把它給我!我捂著頭,拼命想些什么來分散注意力……關于白虎,關于巴人。 要知道我對于白虎的認知,除了四靈……四方神青龍孟章神君、白虎監兵神君、朱雀陵光神君、玄武執明神君。 之外,只有那些荒誕不經的故事——譬如據說建國初期因為西風東漸的影響,支持革命大部分都是類似活扁鵲傅連璋一樣接受外來文明的醫生,不過當中部分的醫生一直粗暴地把中國古老相傳的醫術誣蔑為巫術與謊言,繼承中國古代傳承的醫生接近滅亡。在這個中國醫家的生死之秋,醫家的命運因一首方劑而發生了一次巨大的轉變。當時恰逢領袖染病發高熱,在西風東漸下成長的他也是不信任古代傳承的醫藥,所以在治療過程中領袖采用的外來文明的抗生素及解熱等方法不但無效,反而呈加重趨勢讓他接近昏迷狀態。 當時所有的人都已束手無策的情況下,領導層只是找中國醫家希望賭一賭,就如同過去求神拜佛一樣。在那個中國醫最困難的時期,有一位老醫生蒲輔周不顧各種壓力挺身而出治好了領袖,讓領導層改變對中國醫術的政策,這就是津津樂道的一付白虎湯救醫家的故事。 我也聽石苓人說過白虎女,那是厭勝的一種,是將一張畫上一只白虎的畫像,頭部向內藏在梁楣內,居住者會招惹是非,而女主人則會多疾病。不過是巫蠱的一種。 還有什么…… 還有什么! 我拼命地想著,對了,所謂虎姓誤認為源于姬姓,出自遠古“八元”之一伯虎之后,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風俗演義》、《左傳》等記載,“八元”,即遠古傳說中八個具有才德之士,其中之一為伯虎,其后裔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虎氏,卻是源古老的虎圖騰信仰的推陳出新,最早是被道家用來舊瓶裝新酒,據說,張天師張道陵在修煉時,天降一只白虎,銜神符送到他的坐榻旁。 后來這個超級ip被反復開發,有多位的猛將被說成為白虎星充扥世的,如:唐代大將羅成、薛仁貴父子等人。甚至有人考證薛仁貴寒窯在古代龍門也就是山西河津縣城東10公里修村。為薛禮薛仁貴故里。該村東有一土崗,形似伏虎,名白虎崗。崗側土窯傳為薛妻柳氏寒窯遺跡。窯南有洞一孔,因薛仁貴征東時為白袍將軍,故名白袍洞,內塑薛氏夫婦坐像兩尊,乃鄉人懷念而奉祀。村南汾河奔流,白虎崗東向2里百底村東側,據說即當年薛仁貴汾河灣射雁處 我嘆息著,這個出身農民,貞觀時從軍,因戰功和救太宗,官至右威衛大將軍兼安東都護,封平陽郡公的大人物大概想不到。死后千年還能拉動地方經濟。那神秘的巴人,想必就是三峽地區的先人,但巴人又發源于什么地方呢?考古學家沒說他們有翅膀??! “對,巴蘭。接受這份力量吧,復仇吧,奪取吧,撕碎一切……” 一個充滿怨毒的聲音響起,我低下頭,是幼年虎青嵐的影子陰狠地笑著,讓人毛骨悚然。 “閉嘴,樹雷神!”‘虎青嵐’像是瘋了一樣按住自己的腦袋喊道,雙手使勁抓著頭發,突然發出一陣凄厲的叫聲,瘋狂的扭動著,身體變成半透明,肌膚中青筋綻露,里面流淌的金血在這怪異光線下躍動著---死吧死吧死吧快點死吧!伏羲、女媧、背叛者們…… 從心底冒出的尖銳聲音著實刺耳無比,此時此刻我能做的只是和‘虎青嵐’一切承擔痛苦,那是感到像是被人用一把尖刀狠狠地刺入腦髓,同時四下攪動一般的痛苦---既然抗拒“復”,就把這具身體讓給我好了!我的子孫! 被‘虎青嵐’放棄多年的回憶,即使在夢中也不曾回想起來的記憶,此刻出現在我的腦?!覀兪恰腿宋逍?,也是五氏遺民,一群托庇西南,無家可歸的人! 我想起來了,中國歷史上有六夷的說法,是指東夷、西南夷、西羌、西域雜胡、南匈奴、烏桓鮮卑等各族。其中西南夷者,根據《后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記載:“巴郡南郡蠻,本有五姓:巴氏、樊氏、譚氏、相氏、鄭氏。皆出于武落鐘離山。其山有赤黑二xue,巴氏之子生于赤xue,四姓之子皆生于黑xue。未有君長,俱事鬼神,乃共擲劍于石xue,約能中者,奉以為君。巴氏子務相乃獨中之,眾皆嘆。又令各乘土船,約能浮者,當以為君。余姓悉沉,惟務相獨浮。因共立之,是為廩君?!?/br> 廩君于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廩君死,魂魄化為白虎。巴氏以虎飲人血,遂以人祠焉?!边@段關于巴人的珍貴記載,清楚說明了武落鐘離山是巴人的重要發源地。于是,后世宜昌的長陽縣境內的武落鐘離山就被認定為“巴人故里”。雖然有“西南有巴國”的記載,但巴國到底建立于何時,國土面積多大,有多少人,什么人種,為什么滅亡等等,我們都一概不知。目前的考古學家也只能大概知道,巴人的活動范圍大概和戰國時楚國范圍差不多,即包括今天的湖北、北到陜西漢中、南到巴蜀東部、貴州東北和湖南西北等地。巴是一個很強悍的民族,他們以白虎為圖騰,崇尚武力,戰爭貫穿了巴人的歷史。 什么巴人這么好戰呢?首先,大概是巴人的身體素質比較好,他們個個體型比較大。1993年,考古發掘的云陽李家壩巴人墓群中,就發現了最大的一具骨骼有一米九以上。其次,巴人生活的三峽地區的自然條件和生活環境是非常惡劣的,他們不僅要抵御野獸的侵犯,還要在崇山峻嶺中尋找食物和定居點,他們必須在和大自然的對抗中才能生存。第三,當時的巴國處在幾個大國包圍之間,他們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必須勇敢地和大國周旋甚至作戰。有文獻記載巴國的首都不斷遷移,原因是楚國不斷進逼,楚國的西南邊境最大延伸到巫峽東段的香溪河流域。正是這種獨特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培養了巴人的驍勇好戰。據史書記載,武王伐紂時就是用的巴人作前鋒,他們一邊唱歌一邊跳舞,結果把殷人士兵嚇得抱頭鼠竄。漢高祖統一天下時,也用了巴人的隊伍。 問題是,如果,巴人只是一個生活在三峽地區的小小的部落,我們是可以相信他憑借他們的人種優勢、憑借勇敢好斗可以生存。但是,根據三峽地區流傳的一些傳說,它不僅在那么惡劣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中生存下來,而且還成立了國家,后來更成為幾個大國需要仰仗的重要力量,這并不僅僅靠身體和性格能夠決定的,一定必需要有雄厚的國力支撐。那么巴人又是靠什么夯實自己的立國基礎呢?有些考古學家認為是因為巴人獨占鹽礦的緣故,巴人的強盛和鹽澤有著密切而直接的關系。 在古代,鹽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在過去巴人控制的地區都產鹽,而鹽也肯定是巴人重要的用來交換的戰略物資。有趣的是,現今中國許多深受巴楚文化影響的地方,還稱鹽為“鹽巴”,是不是“鹽”和“巴”確實存在著一種不可名狀的關系呢?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鹽不僅是巴人生存的基本生活資料,同時還是重要的部落或國家的戰略資源??脊艑W家認為正是鹽巴,支撐著巴人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生存;正是鹽巴,支撐著巴人長期和周邊大國周旋和征戰。 公元前316年,巴國滅亡了。巴國是怎樣滅亡的呢?那些巴人又都失散到哪里去了呢?難于上青天的棧道三峽,給考古學家留下了太多的不解之謎。雖然不管當地土著到底是不是巴人的后代,但是三峽地區的各族人民肯定都或多或少地在接受著巴人文化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只是自己不知道罷了。但是,現在最大的難題有兩個:一是現在的巴族人基本已經漢化了,很多年輕的土著人并不會說自己民族的語言,也并不熟悉自己民族的特殊習俗,甚至都不愿意穿自己民族的服裝。由于巴族沒有文字,所以它們的文化傳承就非常困難?,F在,甚至本身就并不豐富的土著語言都有可能消逝了。二是三峽地區經過數千年的人口遷移和民族融合,很難找到純粹血脈的巴族后裔,這就為高科技技術的介入帶來困難。 不過現在我找到了一個秘密,巴人……不是凡人,而是古神和先民的混血種,但具體的記憶卻零碎不清,現在我除了要幫助虎青嵐回復神智,也非常好奇的想知道“巴人之謎”外,還有“五氏之謎”、“白虎之謎”等。正是這些撲簌迷離的詭異神話,仿佛遠古的召喚,一直深深地牽動著我的心,支撐著我熬過那深入骨髓的痛苦。 或者因為我分擔了一般壓力,虎青嵐沒有在那個聲音面前屈服…… “你是神……那么為什么?為什么救不了我的家人、我的族人?” ‘虎青嵐’依舊是記憶中那樣,用顫抖的嘴唇發出銀鈴般的嗓音,我想要手指拭去少女的眼角的淚珠卻無法觸及---“什么神,不過是無能者!“虎青嵐別過臉去。 ”我盡力了?!庇白拥偷偷恼f,怨毒中帶著無可奈何。 廢物---你什么都做不了! “不,不是那樣的?!贝蟾攀乔О倌曜瞿嗨苣镜竦娜兆硬缓檬馨??似乎是申辯,一幕幕畫面在我和虎青嵐面前展開……那是遮天蔽日的羽翼人族和大地上人族先民、矮小人類、丈二巨人、帶著野獸特征的形形色色人類種族大混戰的場景。 “吾乃有巢氏一縷精魂,化為白虎煞神……” 在字典里,顧名思義,“有巢”就是人們要有地方住??脊艑W家認為歷史上的五氏,是指三皇之后出現的五個古神,他們分別是指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媧氏、神農氏。據西晉皇甫謐《帝王世紀》:“女媧氏……承庖犧制度?!芭畫z氏沒,次有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盧氏、渾混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凡十五世,皆襲庖犧之號?!薄兜弁跏兰o》所述從女媧氏到無懷氏共15世,都是沿襲庖犧制度。庖犧,學者們說就是伏羲。 根據《帝王世紀》的說法,無懷氏之前世系為:庖犧,伏羲——女媧——庖犧氏15世。另外根據《春秋緯》的說法:“彧溫……號曰遂皇,冬則xue居,夏則巢處,燔物為食,使民無腹疾,治五百三十歲。忽彰次之,號曰庖羲。有人蒼色大眉,名石年,戴玉理,始立地形,甄度四海。治五百三十年而流紇紀作。禪于謀泯,號曰榆罔,治五十四年。軒提次之,號曰帝壽鴻,即軒轅,有熊之子也?!薄洞呵锞暋匪鲡音私泻稣?,庖羲之后是炎帝石年,炎帝治530年,禪位謀泯,即榆岡。榆岡,靈恝治54年,然后是軒提,即帝壽鴻,也就是軒轅。根據《春秋緯》的描述,其世系為:遂皇,或溫——庖羲,忽彰——炎帝530年——流紇紀謀泯,榆岡54年——軒轅,帝壽鴻。從上面世系世人可以看出,《春秋緯》把《帝王世紀》中的庖犧——女媧——庖犧氏15世并稱為庖羲了。結合《帝王世紀》和《春秋緯》,其世系應該如下:遂皇——庖犧,伏羲——女媧--庖犧氏15世——炎帝530年——榆岡54年,流訖紀——軒轅,帝壽鴻。而我現在知道的卻更為詳細…… 傳說天地初分之時,盤古生于其中,能知天地之高低及造化之理。故曰:盤古氏開辟天地,蓋首出御世之人也。又曰:渾敦氏。盤古氏后有三皇。其中天皇君兄弟一十三人,姓望,名獲,字子潤,號曰天靈,以木德王,被跡在柱州昆侖山下。其時地殼未盡堅固,屢屢遭逢劫火,天皇始制干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十干曰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黑戈、昭陽。十二支曰:困頓、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胖、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其年歲兄弟各一萬八千歲。 天皇君后有地皇君繼之,姓岳名鏗,字子元。兄弟共十一人,興于熊耳龍門山,以火紀官,爰定日、月、星三辰,是為晝夜。以三十日為一月,十一月為冬至。兄弟各一萬八千余年。地皇君后共有十紀。其一曰九頭紀。是曰三皇之泰皇氏,亦曰人皇氏,姓愷,名胡洮,字文生。人面身,生于刑馬提地之國。兄弟九人,駕六羽,乘云車,出谷口,依山川土地之勢,裁度為九州,而各居其一方,亦曰居方氏。兄弟合四萬五千六百年。 其二曰五龍紀。人皇氏厭倦塵事,乃授篆于五姓。五姓者,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五姓同期,俱駕龍,故號曰五龍氏,乘云車而治天下,治五方司五嶺,布五岳。其三曰攝提紀。有五十九姓,亦曰五十九姓紀。其四曰合雒紀。共有三姓,教民xue居,乘蜚鹿以理。其五曰連通紀。共有六姓,乘蜚麟以理。其六曰敘命紀。共有四姓,駕六龍而治。其七曰循蜚紀。共有二十二氏。首曰鉅靈氏、次曰句強氏、譙明氏、涿光氏、鉤陳氏、黃神氏、拒神氏、犁靈氏、大騩氏、鬼騩氏、弁茲氏、泰逢氏、冉相氏、蓋盈氏、大敦氏、云陽氏、巫常氏、泰壹氏、空桑氏、神民氏、倚帝氏、次民氏。以上皆xue居之世也。 其八曰因提紀。共有十三氏。首曰辰放氏,是為皇次屈。古初之人卉服蔽體,至辰放氏時多陰風,乃教民搴木茹皮以御風霜,绹發乇首以去靈水,而民從之。命之曰衣皮之人,傳四世。次曰蜀山氏,傳六世;次曰豗傀氏,傳六世;渾沌氏,傅七世;東戶氏,傅十七世;皇覃氏,傳七世;啟統氏,傳三世;吉夷氏,傳四世。兒蘧氏,傳一世;豬韋氏,傳四世。其第十一曰有巢氏,教民棲木而巢,以避禽獸之害,又刻木結繩以為政,又教民取羽革紩衣攣領著兜冒以賁體,又令民之死者厚衣之以薪而瘞之,傳二世,是為有房屋之始,亦曰古皇,傳七世,權臣為變而亡。十二為燧人氏,作鉆燧,教民取火以為熟食,又教民范金合土以為釜,又立傳教之臺而師道以起,興交易之道而人情以遂,故亦曰遂皇氏,有四佐焉,曰明由、必育、成博、隕邱、傅四世。十三為庸成氏,傳八世,共為六十八世。 其九曰禪通紀。共有十六氏,首曰倉帝史皇氏,名頡,姓侯岡,倉頡龍顏四目,生而能書,實創文字,天為之水粟,鬼為之夜哭,萬古文化由此起。柏皇氏繼之,以木紀德,居于皇人山,傳二十世。中皇氏繼之,居于嶅山。一曰中央氏,傳四世。大庭氏繼之,都于曲阜,以火為紀,號曰炎帝,傳五世。栗陸氏繼之,愎諫無道,有賢臣曰東里子,不能用而殺之,天下叛之,傳五世而亡。昆連氏繼之,一曰厘連氏,又曰厘畜氏,亦無道,傳十一世。軒轅氏繼之,始作車,伐山取銅以作刀貨,傳三世。 赫胥氏繼之,亦曰赫蘇氏,傳一世。葛天氏繼之,始作樂,八人捉,牛介投足摻尾叩角而歌八終:一曰載民,二日玄鳥,三曰遂物,四曰奮縠,五曰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臨萬物之極,塊柎瓦缶武喿從之,是謂廣樂,傳四世。宗盧氏繼之,亦曰尊盧氏,傳五世。祝誦氏繼之,一曰祝和,是為祝融氏,作樂名屬續,以火施化,號赤帝,都于鄶,傳二世。昊英氏繼之,傳九世。朱襄氏繼之,其時多風,群陰閟曷,乃命其臣士達作五弦之瑟以來陰氣,令曰來陰,傳三世。陰康氏繼之,其時陰多滯伏,民氣壅閉,乃制為舞以利導之,是謂大舞,傳三世。無懷氏繼之,傳六世。 太昊伏羲氏繼之,姓風,以木德王,都于陳,教民佃漁畜牧,畫八卦,造書契,作甲歷,定四時,制嫁娶,造琴瑟,以龍紀官。女媧氏繼之,云姓,一曰女希,是曰神媒。神農氏繼之,姓姜,以火德王,都曲阜,初藝五谷,嘗百革,制醫藥,始為日中之市,以火紀官,傳八世。其十曰疏仡紀。首曰黃帝有熊氏,姓公孫,名荼,一曰軒轅后裔,后改姓姬,字曰玄律。自開辟以來,至黃帝有熊氏元年,共二百七十五萬七千七百八十年。 大概是真相被淹沒在歷史中,但無論如何,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媧氏、神農氏這五氏,他們的功績和貢獻是為人類創造了諸如:建屋取火、部落婚嫁、百草五谷、豢養家禽、種地稼穡,等一系列最基本的生存、生活條件,使人類能夠得以生存繁衍,結束了只靠住山洞、摘樹果、吃生食的惡劣原始社會生存狀態。偉大的導師特別要強調的是人類知道了“火”的用處,就跟其它所有的動物,永遠分道揚鑣。而有巢氏教人們不再住在地面上,在樹上用樹枝樹葉建造出簡陋的蓬蓋,作為示范,這就是原始的房屋,至少可以躲避野獸和洪水,也是善莫大焉。 也難怪,遠古時期,有巢氏率領古人筑巢為室,古人得以安居一處,好像現在的蟻族一樣,家園的夢想終成現實,自然也就成為偉大領袖了。不過最早的巢居在考古學家認為又稱為“樹上居”,顧名思義,是建在樹上的,后來才延伸到了平地上。歷史課本繪聲繪色的說,上古昊英之世,古人居無定所,飽受禽獸蛇虺荼毒。后來,有位圣人發現,在樹上建筑房屋,既可擋風遮水,又能躲避禽獸,古人欣喜無比,紛紛效仿,爾后擁立這位圣人為王,號“有巢氏”。從這個樸素的名號看來,有巢氏早已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祇,而是一位創造了歷史的平民英雄。 所有的口徑中,有巢氏實際上代表著當時人類發展的一個階段,從原始的山洞居住發展到建造房屋的階段,是進步的一個標志。但古史的年代越久,給后人留下的謎團也就越多,有巢氏便是如此:他率領子民在哪里筑巢為室?這是一個怎樣的國度?在流傳至今的史籍的縫隙中,后人只能捕捉一點關于他的流光碎影。西漢《遁甲開山圖》記載有巢氏王天下百余代?!锻ㄖ尽と始o》云:“厥初,先民xue居野處,圣人教之結巢,以避蟲豸之害,而食草木之實,故號有巢氏,亦曰大巢氏?!背彩?,有巢氏之后,堯時有巢父,夏商有巢國,其地在廬江,子孫以國為氏?!膘軙尤宓目滴醭?,《巢縣志》沿革志進而確載:“羅泌《路史》稱有巢氏?!绷_泌的《路史》記述上古迄兩漢事,考證精賅,保存大量的古代史料和佚聞,堪可采信。 宋人羅泌的《路史》有過這樣一條記載:所謂昔載上世,人固多難,有圣人者,教之巢居,冬則營窟,夏則居巢。未有火化,搏獸而食,鑿井而飲。檜秸以為蓐,以辟其難。而人說之,使王天下,號曰有巢氏。木處巔,風生燥,顛傷、燥夭。于是有圣人焉,教之編槿,而盧緝藋,而扉塓涂翳,以違其高卑之患;而違風水以其革有巢之化。故,亦號有巢氏。駕六龍,從日月,是曰古皇。龜龍效,圖書畀,于是文成而天下治。其為政也,授而弗惡,予而弗取,故天下之民皈仁焉。 其及末也,有禮臣而貴,仕之專而不享。欲削之權,懼而生變,有巢氏遂亡。居于瓕及盤領。后有巢氏。巢父友許繇、樊豎。繇居沛澤,其道日光,堯朝焉,而逭之。父適聞之,洗耳于頻。豎方飲其牛,乃歐而還。根據《路史》記載:有巢氏是最終成為了珠江流域的一個古老部落。而清人張澍在《蜀典》一書中認為,這個“巢”,是西南夷昆明族,歷史學家透過甲骨文,似乎能找到另一條線索。歷史上,周人對一個叫“巢”的小國并不友好,不遠千里派兵征討,似乎有什么深仇大恨,蜀山氏后人與周人也有過節,怪不得在周王朝的青銅器上,巢、蜀連在了一起。學者們認為,巢、蜀兩國可能相距不遠,巢國與蜀國相連,它的得名,或許源于部落巢居的傳統,卻也彰顯著有巢氏與巴蜀之地的神秘聯系。 不過更多人相信有巢氏族分化了,一部分遷移到巴蜀東部的南平僚,住干欄,女多男少,婦人任役,男子左衽露發赤腳是舊俗。此外,還有飛頭僚、烏武僚等。而粵東部份的他們變成了古代的俚人、僚人發展演變成黎人,部份僚人漸與瑤人相混結合稱為瑤僚、蠻僚、瑤僮。證據是當地土著先民傳說開始時是在樹上搭巢而居。秦漢時期,“百越”歸屬中央王朝管治。至西晉永嘉年間,中原戰亂,引發持續三個多世紀的中原漢人移民潮。與此同時,珠江流域各土著民族的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漢后始稱俚僚?!恫┪镏尽匪觯骸澳显匠簿?,北溯xue居,避寒署也?!焙髞戆l展成為離地構筑的房子,即干欄?!侗笔贰ざ蝹鳌吩疲骸耙罉浞e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欄?!苯窆鹉掀У貐^的壯族居民仍為人居其上而畜處其下的干欄建筑形式。同時保持著許多原始部落習俗……譬如吃人,《南州異物志》載:“交廣之界,民曰烏滸,東界在廣州之南,交州之北,恒出道間伺候二州行旅,有單回輩者,輒出擊之,利得人食人,不貪其財貨也……出得人歸家,合聚鄉里,懸死人中當,四面向坐,擊銅鼓,歌舞飲酒,稍就割食之?!?/br> 譬如紋面、紋身《漢書·地理志》稱:越人“文身斷發,以避蛟龍之害”,《桂海虞衡志》所述:“黎,海南四郡島上蠻也。蠻皆椎髻跣足,插銀銅錫儕,婦人加銅環,耳墜垂肩,女及殯,即黠頰為細花紋,謂之繡面?!焙桶窝乐子址Q“鑿齒”、“缺齒”?!短藉居钣洝份d:“即貴州即有俚人,皆為烏髻……女既嫁,便缺去前齒”,即宜州即悉是雕題鑿齒,畫面人身,“即欽州即又有僚子,巢居海曲,每歲一移,椎髻鑿齒?!?/br> 還有崇拜雷……海南黎族婦女文身的文飾,其主調是雷電紋。壯族巫師跳神時唱的《九天贊》云:“我是上天雷王子,顯圣生化在云頭....家住雷州雷王廟,年年行魚教田疇”?;浳骱秃D系臐h人也繼承了俚人崇雷的習俗。方志記載,嶺南的雷公廟以西江以南,高、雷、欽、廉等地為多,遠達海南島,其中最著名的是雷州雷王廟。雷州人十分崇敬雷神,家家戶戶都掛有雷神像,“六月二十四日,雷州人必供雷鼓以酬雷”,崇拜雷神,其鑄造的銅鼓乃雷的象征,銅鼓上的文飾、蹲蛙、羽人都有祀雷有關。甚至俚僚冶銅術中組有意義的是鑄造銅鼓,史學上有“銅鼓文化”之譽,東晉《廣州記》所述:“俚僚鑄銅為鼓,鼓唯高大為貴,面闊丈余?!北绷鞒鐾恋囊幻娲呵锿砥阢~鼓,直徑165cm,通高67.5cm,重近達300公斤,被稱為“銅鼓之王”,銅鼓制作工藝精良,鼓面和鼓身飾有太陽紋、云雷紋、菱形紋、水波紋等集合圖案,還有騎獸紋、鳥型紋、蟲型紋等。在土著人中,銅鼓是權力的象征,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