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當然,在朝中的除了孔琦,還有同為孔子第48代孫,下一代的孔氏族長、將世襲衍圣公的宣儀郎孔瑞。 換言之,現坐鎮山東孔府的本代族長就是孔瑞的父親,他為嫡長子,準族長。 孔琦則為孔瑞堂兄。 孔氏兄弟在朝中本就屬于“打醬油”和混日子的存在,屬于山東孔家在朝中的利益代言人,少有存在感。 堂兄孔琦在這個節骨眼上站了出來,顯然是兄弟倆昨夜商定之事,孔瑞眸光一閃,卻是靜觀其變。 宋時的衍圣公雖然品階不高,但地位尊崇。 孔圣為天下讀書人之師。 孔圣后人在士大夫政治體系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作為孔圣后裔,沒有必要參與朝中爭斗,這是孔家的原則。但孔家子弟為官者也不少。 “三孔”就是例證。 孔平仲是北宋中后期著名的文臣,與二兄孔文仲、孔武仲“以文章名世”,嘉祐、治平年間連續三科順次登進士第,元祐初同入朝為官,聲名卓著,時號“三孔”。 孔琦為孔圣嫡枝后裔,即便是皇帝趙佶都不得不給幾分面子,趙佶深吸口氣,勉強笑道:“孔郎中,所奏何事,說來聽聽?!?/br> 孔琦高聲呼道:“臣請官家允準,請將臣置于殿外的東西帶進殿來?!?/br> …… 一堆被清洗干凈的土豆堆滿在丹墀之下。 趙佶和眾臣的興趣被勾起來,不知這位在戶部呆了十幾年的孔家后人今日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 趙佶狐疑道:“孔郎中,此為何物?” “官家,此為土豆,乃食用之物也,可做主糧。臣已連食數日,味美而甘醇?!笨诅n老的面上浮起一抹興奮的紅色。 “哦……此物何來?” 一聽是個能吃的東西,趙佶和眾臣下意識將之當成了一些所謂野生的果子之類,倒也沒多想。 “燕王說,此物從遙遠的海外得來,堪稱祥瑞?!?/br> 嗯?與王霖有關,趙佶和眾臣的興趣瞬時提高了不少。 孔琦從懷中掏出兩枚裝在匣中的煮熟的土豆來,又從懷中取過一個裝著雪花鹽的小包來,跪在地上雙手遞上道:“請官家品嘗!” 趙佶嘴角一抽,心說這種亂七八糟的東西能隨意讓朕來吃嗎? 當然孔琦也知道規矩,說是讓趙佶品嘗,實際是給太監當眾試吃的。 趙佶擺擺手,一個內監上前來,遲疑著掰開一小塊,又聽孔琦建議沾了些雪花鹽,試探著往口中塞了點。 內監吞咽下去覺得味道綿軟甘醇似乎還不錯,又待了會,覺得不會有毒,便繼續將剩余土豆吃了個干凈,完了,還忍不住打了個飽嗝。 趙佶皺眉道:“如何?” 內監拜倒在地道:“此物……可充饑!” 內監琢磨了半天也不知道該怎么形容,索性就實話實話,他現在的確有些撐得慌了。 畢竟拳頭大的兩個土豆。 趙佶點點頭,但同時也失去了些許興趣,一個陌生的新鮮吃食罷了,值當得興師動眾在朝堂上展示出來? 孔家這人,腦子有點問題。 李綱在旁問道:“孔郎中,此物為燕王軍中所出?” 孔琦恭敬道:“然也。李相,此物為燕王籌謀之軍糧,一年可種兩季。臣夏時回山東孔府祭祖,偶遇伏虎軍收獲此物,聽聞產量頗豐,就索要了百斤?!?/br> “臣回京后,于城外自家莊子嘗試播種,將土豆切割后栽種田一畝,至秋末時,臣命人收攏此物,竟……”孔琦的聲音明顯顫抖起來:“竟收土豆四千余斤!” 趙佶嘴角哆嗦了一下:這廝腦子真的壞了。 眾臣嘩然。 扯淡的事,畝產四千多斤(宋代計量)?是糧食的一百多倍? 李綱皺眉沉聲道:“孔郎中,汝為朝廷命官,戶部度支司職官,又是孔圣后裔,豈能信口開河?” 孔琦擲地有聲:“李相,下官豈敢胡言亂語?下官當時也不敢相信,但這數日以來,下官一直在城外神武軍的土豆軍田中親眼所見軍卒收獲土豆,畝產比下官所栽種的,只多不少! 目下,燕王麾下伏虎軍與神武軍所屬,已將土豆試種于京東各州,河南與河北數地,僅一季所得就有數千萬斤以上……已充為軍糧儲備! 官家和諸位大人若不信,可即刻調閱戶部記錄、各州奏報及神武軍有關屯田人員詢問! 且,京師神武軍屯田百頃,皆試種土豆,今年收獲,堪可為軍糧所需了!” 孔琦這話其實有些夸大其詞。 但畝產數千斤是絕對不夸張的。 這是他親眼所見,又親自查驗,又調閱了各州最近上報的數據,焉能有假? 只是此事為王霖軍中主導,并未真正在朝廷公開,朝中沒有多少人關注。若非孔琦對此事頗為敏感,又極感興趣,怕也很難知曉此事。 第389章 名垂萬代,澤惠蒼生,臣為燕王請封! 李綱面色漲紅,他目光炯炯,緊盯著孔琦:“此事若屬實,孔郎中,你當有大功于社稷!” 吳敏也急切道:“官家,臣以為,當速調閱戶部記錄和召神武軍都統制關勝詢問!” 眾臣皆心神震動。 就連趙佶都霍然站起,面色激動難耐。 畝產數千斤! 若此物當真如此豐產,大宋從今而后,將不會再有糧荒和民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