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3章
兩家人關起門來一商量,便決定舉家搬進京中。 雖然沈洲以品行不端丟的官,但是這兩家人都是同沈洲接觸過幾個月的,對沈洲人品都非常認可,底層人也不會懂那些士大夫的彎彎繞,只覺得不過是納個妾罷了,這等小事兒算得什么!且二房人素來厚道,長輩小輩都是好人。 沈瑛也婉轉說過,京中如今也是瑞哥兒主事,暗示過去了也不是給沈洲幫閑。 沈琛是在族中地位也不高,輩分也不高,給嫡支誰幫閑都無所謂。 沈漁父子則是與沈瑞接觸過,雖則沈漁輩分高,但是看得清楚,也知道二房將來是要指望沈瑞的,因此也是欣然同意。 至于陸家,卻是陸三郎又折返回來,還帶了兩個陸家旁支。 “陸家來的是兩位旁支說是打山東登州過來的,一位行十六,一位行二十七,都是生意人。是陸三爺南歸時往山東走了一遭,與這兩位嘮了嘮生意經,便又折返帶著兩位來京?!?/br> 長壽介紹著陸家來客,面色有些古怪,“這位陸十六郎一個人兒來的。那位二十七郎,帶了妻女,……還帶了他老丈人同來。那位丈人,是個道士?!?/br> “道士?”沈瑞頓住腳,有些不可思議的側頭去看長壽。 長壽點了點頭,又小聲道:“說是自幼出家,丹鼎派,因起卦算了機緣在京中,又要尋幾味難得的藥,才跟著進京的?!?/br> 沈瑞便皺了眉,自幼出家的道士娶妻生女做了人家老丈人,還是丹鼎派,莫不是玩爐鼎雙修的邪教人物?還“掐指一算”、還“機緣”在京中,這越說越像那些哄騙高官權貴、紈绔子弟的神棍了。 長壽看沈瑞臉色不虞,又道:“小的聽著也是有些懸乎,但這位與二老爺講些周易倒是頭頭是道?!?/br> 沈瑞微微搖了搖頭,神棍哪個不是口若懸河?沒點兒口才也不敢出來招搖撞騙了。 不過就算是神棍也是陸家的姻親,與自家無關。只是,陸三郎帶了這兩人來做什么? 山東,登州……會是什么樣的生意? 主院已在眼前,沈瑞收起思緒,先去與徐氏請了安,匯報了安置楊恬的情況。 徐氏聽聞沈瑞將楊恬與他安置在了一起,皺了皺眉,意味深長的看了沈瑞一眼,卻到底也沒說什么。楊恬的情況不是很好,眼下這般,還顧及什么男女大防。 她嘆了口氣,告訴沈瑞,她已與何氏和玉姐兒說好了,明日一道去探望楊恬。 沈瑞也知母親對如此安置楊恬不會滿意,但是他就是想她在自己眼前,他覺得他只有緊緊盯著,她才不會消失…… 轉而說起新來的幾家人,沈漁、沈琛兩家自然是要安排住在府里,陸家提出要在京中置宅,徐氏便也留了他們暫時住下,待宅子妥當了再搬走。 “過兩日準備待休整休整,便讓你三叔帶著環哥兒、玢哥兒、小桉哥兒往田家書院走一遭?!毙焓系?,“雖則你二叔也能教得,在家里授課也無不可,但總歸是人家奔著書院來的,且常與同窗切磋,進步也快些?!?/br> 沈瑞點頭道:“這些日子,我瞧著二叔好像在著書。怕也沒有空閑帶這許多人?!?/br> 沈洲如今除了給沈瑞指點功課外,就只給四哥兒和小楠哥兩個奶娃娃啟蒙,空閑時間還是極多的。 一直忙著的人,忽然閑下來,便會有許多不適,沈洲也是如此,遂他便給自己找了個事做即著書立傳,這也是當世文人的最高追求了。 徐氏點頭道:“如此也好,也不埋沒了你二叔的才華。只是家中產業里原有的書坊都兌出去了,你與你三叔商量商量,倒可以買一兩間回來,不光你二叔,你三叔那一手好字好文章,也可在自家書坊印來,也是樁消遣?!?/br> 沈瑞笑著應下。他沒有開報紙的打算,以他目前的實力和即將到來的政治風暴,報紙是不適合這種時候誕生的。 不過自家弄個書坊,慢慢發展起來,印一些時文,印一些有影響力的小冊子,也是不錯的選擇。 至于剽竊后世那些經典故事,他暫時還沒這個心思,一是出于對經典、對原作者的尊重,再者也是因現在的大明沒到文教昌盛的時候,文盲率極高,潛在讀者群小得可憐,那些故事遠不可能成為后世那樣的暢銷書。 且大明沒有版權概念,他剽竊來,旁人也一樣能從他這里剽竊去,抄書、私印、說書人口口相傳,種種沖擊下,正版獲利極為有限。 而要說宣傳手段,還不如寫段子讓說書人講來,對民眾的影響力大。 不過這也都是后話,他現下不過一個小小秀才,沒個牢靠根基,搞那么大影響力就是找死了。 說罷了沈氏族人,說起陸家,徐氏對于陸三郎的去而復返也猜不透,只道:“聽陸家娘子談起,陸十六郎的父親就是跑商路的,少年時從松江出來山東做買賣,最后落戶山東,漸漸也發展起來,在當地也成了有聲望的人家。而二十七郎也是少年出來四處跑買賣幫閑,走過不少地方,后來才跟著十六郎做事,便在山東當地娶妻生子?!?/br> “這陸家娘子倒是個有趣的,瞧著也是有幾手功夫,只是……”徐氏有些忍俊不禁,“她說起其父來,頗有些不以為然。她這父親也是奇人,雖是道人,卻一樣娶妻生子,日常鎖在單獨院子里修道煉丹,走出院子卻也和妻兒過著煙火日子,自云‘一腳踏凡塵,一腳跨仙門’。陸娘子還有個長兄,她母親如今由長兄侍奉。這次是父親起了卦,執意同她一道來京?!?/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