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書迷正在閱讀:腹黑老公,別撩我!、離職救世主的咒術日常、傲嬌竹馬撩青梅、異能力者在異世界、嫁給反派王爺后(美食)、我靠寫文在高危世界茍命、退圈后我成了國寶級神醫、嬌妻甜如蜜:戰少,輕輕吻、古稀、我是天庭打工人
平時出謀劃策提提建議,真正需要干實事的時候,他會自主地退下去,讓竇儀、宋琪、趙普,這類跟著羅幼度一起從潛邸走來的心腹負責。 這是政治正確,只有重用潛邸老人,才能讓那些跟著他的人安心。 王溥很有政治覺悟,他知道只要自己做好本分,哪怕是躺著,身為開國首相,功勞簿都有自己的一份。 卻不想自己這個在羽翼庇佑下的兒子,竟然自作聰明,背著自己想要阻擋遷都。 “你呀,你給人當出頭鳥了,知不知道!” 王溥氣得渾身發抖,這些年他置身事外,很多事情,反而看得清晰。 羅虞廟堂政治清明,并沒有出現惡性黨爭,但無可避免地分為兩個派系。 其中以竇儀、宋琪為首的廟堂新勢力,還有就是以他跟魏仁浦為首的前朝舊勢力。 羅幼度對于前朝舊勢力是很寬容大度的,一方面他需要維持廟堂的穩定,一方面郭榮留下來的班底確實很出色。諸多官員都有很強的能力。 但隨著朝廷的地盤越大,朝廷不斷地吸收新鮮血液,前朝的大臣或是老去,或是外放為官,很難吸收新鮮血液。 而竇儀、宋琪威勢越盛,雙方實力漸漸失衡。 羅幼度提議遷都,在舊黨中就有一種傳言,說是羅幼度為了抹去前朝的痕跡,遷都洛陽。 可王溥清楚,羅幼度遷都洛陽是因為汴京不適合長遠發展。 洛陽坐擁隋唐大運河之便,北通幽燕、南抵金陵,西控關中,東接青徐,是唯一的最優選擇。 跟舊不舊黨完全沒有關系,羅幼度也沒有迫害舊黨的舉動。 至于舊黨的消失是大勢所趨。 隨著新朝的穩定,前朝官員終究要融入新朝,難不成還舉著舊黨的旗幟一輩子? 想造反? 王貽孫哭喪著臉道:“那,該怎么辦?” 王溥拍著地板說道:“說,你們這群人都有誰?!?/br> 王溥尊崇古制,并沒有使用高腳凳,依舊是席地而坐。 王貽孫說道:“孩兒加上馮義、李穆、陶秋、甄仁則還有一些人并不重要?!?/br> 王溥皺著眉頭道:“馮義、李穆、陶秋便罷了,甄仁則為何摻合其中?” 王貽孫道:“甄仁則是薛居正的妻舅,世代生活于開封,自然不愿意遷都?!彼跞醯卣f道:“并非只有我們不愿意遷都,新黨的好些人,也是一樣的?!?/br> 王溥揉了揉腦袋,說道:“算了,不管了。真有什么別的,瞞不過陛下的,就這樣吧……” 王貽孫驚愕道:“那,那孩兒應該怎么辦?” 王溥道:“什么也不要做,看著你們內斗,然后給一網打盡。呵,陛下正愁沒機會重用江南、吳越人,你們給了這個機會,配合陛下唱完這出戲吧。為父這宰相,是當到頭了?!?/br> 舊黨沒了,自然要有新的黨派來制衡竇儀、宋琪。 江南、吳越還是有不少可用的人才的。 與其請罪,讓戲唱不下去,不如配合著演戲,反而能讓羅幼度從輕發落。 開恩科的消息,通過報紙傳遍了大江南北。 天下所有士子莫不興奮雀躍,尤其是江南、吳越、巴蜀這些地方的士林,他們沒有趕上新的科舉,若無恩科,就得等上三年。 人生有幾個三年可以揮霍? 士子雀躍的同時,對于這開國以來,第一次全國性質的科舉,誰來擔任這科舉主考官就成了萬眾期待的事情。 身為首相王溥的兒子王貽孫,還有馮道的兒子馮義,以及大儒酸棗王昭素的得意門生李穆,還有竇禹鈞的兒子竇侃,以及禮部侍郎薛居正…… 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開封久負盛名的大儒。 他們在開封有著很深的底蘊。 隨著他們呼聲越來越高,一些小道消息也廣為流傳。 比如王貽孫寵妾壓妻,馮義行為不檢點等,傳得沸沸揚揚。 延和殿。 羅幼度接見了武德使張進。 “陛下,這是盧龜齡的供詞!” 張進將盧龜齡的供詞呈上。 看著盧龜齡招供的一切,羅幼度忍不住氣得笑了起來:“這有錢真好,河東直接花錢,江浙、荊湖則利用河運關卡拖延時間,逼得朕從巴蜀運木材?一口一個,為國為民,這勞力就不管不顧了?這為了利益,真是無所不用其極。朕還想對他們手下留情,呵,這不發威,真當朕是病貓了?將朕當成傻子忽悠?” 張進默然不言,但他能夠感受到那言語間的憤怒。 羅幼度并不介意有人反對遷都,甚至當著他的面說個道理來,他都不會在意,更加不會問罪。 但是為了反對遷都,動用手上的權力,暗中給遷都設置阻礙,這是萬萬不能容忍的。 “收網吧!” 羅幼度輕描淡寫地說著。 隨著張進的收網,羅幼度也公布了知貢舉的人選。 江南大儒徐鉉,跟韓熙載齊名的大儒。 除了重用韓熙載、徐鉉之外,羅幼度接下來提拔了不少江南、吳越的人才,至于巴蜀,那是舉朝都爛了,沒有什么好的人物可以提拔的。 隨著一個個江南、吳越的人才進入六部,一股興起的派系也漸漸萌芽了。 中原新老派系也在時勢下融為一體,不存在什么舊黨新黨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