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節
——這蕭家人的妻運上果真錯不了。 令嘉硬著馮時的眼神,理了理有些凌亂的鬢發,旁若無人的笑道:“這就勞煩馮內侍引路了?!?/br> 一瞬間,馮時透過她仿佛看到了年輕時的公孫皇后。 一樣的優雅鎮定,一樣的令人心折。 馮時忽然明白,為何皇帝對太子妃諸多挑剔,卻對這燕王妃極為滿意。 皇帝心中有資格稱優秀的女人,從來只有公孫皇后那種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大家貴女。而容貌美麗,性格率真討喜,但出身低微的太子妃,反而因肖似宋貴妃的年少,而戳中了皇帝的痛處。 …… 令嘉不知道蕭徹和皇帝談得怎么樣,只見得他出來后,臉上淡淡,鳳眸中一片冷凝。 令嘉吃過寒氣的苦,最是怕凍,哪里會去貼人冷臉。無視掉他往外走去,不想蕭徹竟是徑直朝她走來,抓住她的手,半拖半拽地把她拉了出去。待上了馬車,蕭徹才松開手。 令嘉揉著發紅的手腕,柳眉緊蹙,目中難掩怒氣:“蕭徹你這是什么意思?” 蕭徹質問道:“你來做什么?” 令嘉冷笑道:“你當我想來?!?/br> 蕭徹一瞬就明白過來,目光不禁一冷,“以后母后若有什么吩咐,你莫要理會?!?/br> 此時的他臉上沒了笑,目中冷色盡顯無疑,一身冰寒氣息懾人心神。 令嘉卻是半點不受影響地諷刺道:“殿下這話可真稀奇,這可是母后,她的吩咐我要如何違背?” 蕭徹臉上的神色一下子變得更加難看,鳳目中接連浮現惱怒、嫌惡、自厭種種復雜情緒,諸般情緒融入了深黑的眸色里,只余一片平靜,如風浪暫歇的海平面。 最后,他深深地看了令嘉一眼。 “離母后遠一點?!?/br> 欽天監終是給出了一個解釋,是才回京不久的燕王因沾染太多兵戈殺伐之氣,沖撞了雍京的龍起,故有了這次的地龍翻身。 大安十八年,皇帝下詔,謫燕王即日離京回藩,此后非詔不得入京。 蕭徹回藩地,令嘉作為他的王妃,自然是要隨他同去的。 京中人家想起年初那場驚動了整個雍京的春日宴,都不禁生出些許扼腕之情。 往后想要再見到這等驚艷的人物了,也不知是多少年后了。 這個時候的他們全然未曾想到,他們為止扼腕的人竟會以那樣的方式回到雍京。 作者有話要說:我猜有人看不懂,聲明下皇帝名字是蕭樞,他哥名字是蕭宸。 他們兩個都不是好東西,公孫皇后是受害者,蕭徹是受害的后續產物。 第一卷 結束,下面是明炤番外,番外結束就是北疆卷。 那個番外是聯系北疆主線的,建議盡量購買。 第69章 番外 明炤(一) 生在威名赫赫的燕州傅家,征戰沙場是天生的宿命。 但,明炤的爹是第二個例外,而明炤是第三個例外,在他們之前的第一個例外是明炤一位早逝的伯曾祖父。 明炤他爹令安在未滿七歲時,便被他祖父送回京,交由張家的舅兄教導。 對外說的原因,是恐自己戰場上有不測,故將獨子送回京為家族留一血脈。但實則,不過是為生性多疑的皇帝送去一位質子罷了。 威過于主,實非幸事。 譬如傅家。 傅家的先祖生于異族南下的時代,親身經歷過異族帶來的生靈涂炭,立志要將這些異族趕回關外。為此他投到前朝開國君主的麾下,窮盡一生戎馬,終得功成。 他臨死前曾留下遺言,要子孫將他葬于燕州城外的西山,他生前最后一句話是對他所有的子孫說的:“爾等若叫那異族重踏西山,吾九泉下亦不得安也?!?/br> 自此,“攘夷”成了傅家高于一切的祖訓。 這位先祖用自己的遺骨將所有的傅家子弟都拘在了北疆。而自這位先祖起,傅家每一個死去的族人都會被葬入西山,往自己的血脈后輩身上再添一道枷鎖。 待到前朝末年,皇室失道,鹿遺于野,天下諸侯共逐之。傅家坐擁強兵悍將,未必沒有異心,卻被西山那座座碑墓拘得不敢妄動。 ——居庸關外異族的虎視眈眈,只等著傅家與那些諸侯斗得兩敗俱傷,他們便可驅馬直入這塊富饒無比的土地。 最終,傅家終是沒有違背祖訓,守住了北疆。 待得殷太.祖平定天下,傅家俯首稱臣,得封信國公。 北疆之人只知傅家,不知有殷,太.祖心中并非不忌憚,但顧及傅家聲望,終是不敢強行下手,只選擇了用漫長的時間去分化。 自殷太祖起,傅家每一代的嫡長子都會被送去雍京,形同質子,而這個質子長大后,又會被送回燕州。 這是拿在軟刀子割傅家的血。 第一位質子,便是那個早逝的伯曾祖父。他在雍京長成,回到燕州,面對著能征善戰的弟弟們,還有疏遠冷漠的親人,他滿腔的不敢憤懣,但未來得及發泄出來,就在他親生父親的安排下,“戰死”在了關外。 傅家不得有內亂,于是質子便只能做棄子。 傅成章本應該是這棄子。 但天命的叵測之處又豈是凡人所能想象。 德宗次子趙王為了爭位,欲借傅家大軍成事。彼時主事的是明炤的曾祖父,他察覺此子非善人,故斷然拒絕。 他卻低估了人心險惡,趙王自傅家借不到軍,竟背過身與北狄勾結。最后為得北狄汗王耶律堯相助,他竟出賣了邊關布防。 傅家措手不及,只能倉促應對。 就在傅家苦苦支撐之時,雍京中的六王正殺得血流成河。最后援軍不至,燕州城破,傅家滿門,無論男女老少,悉數殉城。 而就在城破的兩個時辰后,彼時還是晉王的英宗領軍姍姍來遲,輕輕松松便將因破城而放松警惕的北狄軍隊圍了個正著,悉數剿滅,連北狄汗王耶律堯都是僥幸逃得一命。 有些事是經不得深究的,就譬如英宗遲到的兩個時辰。 此戰之后,原被當做棄子送入雍京的傅成章竟成了傅家唯一的活子。 英宗感念傅家功高,將年幼的傅成章收為假子,接入宮中親自撫養,待遇同于皇子。 如此,傅家舊部再不敢有任何怨言。 待得傅成章成年后,表現出要回燕州的意向,英宗卻是十分放心地放了他去北疆。 英宗不信當年的傅家,卻相信在他膝下由他親自教導長大的義子傅成章。 更別說,前不久,傅成章還拒了傅家世交段家聯姻的意思,轉而求娶了河間張氏的女兒。 只能說傅家氣數未盡。 傅成章到北疆后,傅家遺留的舊部不遺余力地相助傅成章去掌握北疆軍,半點沒有戀棧權位的意思,甚至連被傅成章拒了親的段家也是如此。而朝中的英宗對這個義子也是多有偏愛。 傅成章作為傅家唯一的活子,完美地繼承了傅家在軍事上的天賦,而來到北疆后,又得舊部輔佐,沙場磨礪,戰功出眾,不消幾年就掌握了北疆軍的主權。 然而,待見張氏接連生子,除長子夭折之外,其余諸子皆以得存,多疑的帝王仍是動了心思。 ——若任由傅家這般發展下去,他們折去的元氣過不了一代就要恢復過來了。而儲君明烈太子與傅成章可是總角起就有的交情,他對傅成章的信任只比英宗更甚。如此三代之后,當年那個令蕭氏忌憚無比的傅家又要回來了。 出于忌憚之心,之前的舊例重啟,傅成章實質上的長子傅令安去了雍京。 不過相較于上一任在雍京無親無故的傅家質子,傅令安在河間張氏的照拂下,日子要好過許多。而在傅成章為他與公孫氏訂下婚約之后,他的生活就更順遂了。 但這種順遂是有代價的。 他為傅家嫡長子,身居世子之位,卻身無寸功,而他的弟弟們卻在邊關為家族拼死搏殺。待得傅成章百年之后,他若要在傅家自處,竟是只能依靠皇權。 所以說,太.祖當年提出的質子一法,毒就毒在此處。 當年傅家舍得犧牲那個無辜的嫡長子,但今日,傅成章卻是不可能狠下那個心。 在明炤十二歲時,因著雍京之圍,傅成章受命回京整頓禁軍。 傅成章回京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傅令安的兩個兒子從張氏族學里拎到自己手下,親自教導,和他們一起受教的還有他們二叔的長子明軺。 明炤和他大哥自小聽著傅家先祖的故事長大,對那沙場天生就有一股向往,而祖父便是他們向往的實體化,是只存在于話本里一等一的英雄豪杰,得教于這等長輩,他們興奮得連覺都睡不好。 兩個半大的少年郎,在興奮中,都不曾留意過他們母親公孫氏欲言又止的憂悒。 在第一日,傅成章將明字輩的三兄弟帶到演武臺上,和他們說道:“打一架吧?!?/br> 三兄弟都沒反應過來。 傅成章平靜地說道:“最后還能留在臺上的那個人能用午食,其他兩個就餓一頓吧?!?/br> 三兄弟終是明白過來,祖父說的是真的。 傅成章為了讓他們能放開手去斗,說完要求,便離開了演武臺,只讓他們得出結果再去尋他。 三人挑好武器后,看著彼此,都有些蠢蠢欲動。 若只是餓一頓,他們倒也不是不能忍,但祖父明顯是要他們分出一個勝負來,他們自然不敢留手。 ——說真的,他們還都有在祖父面前露一手的念頭。 若以常理論,明炤和明炤是穿著一條褲子長大的親兄弟,感情親密,應當聯合起來先將明軺這個沒見過幾次面的堂兄弟給打下臺。 但明炤卻將目光投向了自家的大哥。 殺熟不殺生嘛 明炤與明軺同歲,而大哥比他們大兩歲,武藝強上許多,若是和明軺聯手弄走他,再和明軺對決,不是正好? 于是他沖明軺喊道:“那個誰,我們先把大哥打下去?!?/br> 明軺也不笨,一下就明白過來,目光投向了明炤。 明炤看著兩個虎視眈眈的弟弟,怪叫道:“二弟,都是手足兄弟的,你這砍起手足來的也太利落了吧?!?/br> 明炤回他一道氣勢洶洶的刀光,“戰場無手足?!?/br> 明炤設想得很好,可惜最后贏的人還是明炤。 說來,錯不在明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