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定勢=分歧與共識之源
思維定勢這是個科學用詞,用白話說就是習慣,我們大多數人習慣右手拿筷子,這就是習慣! 沒有思維定勢是可怕的,你能想象一下,起床后,怎么穿衣,怎么穿鞋,怎么洗漱……一言敝之,混亂(沒習慣是先內衣還是外套,先鞋先襪子,先洗臉先刷牙),混亂是沒有效率的!這是思維定勢的長處??! 蒼手為什么會說思維定勢是分歧與共識之源?我的回答是一個成語,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蒼手沒有條件做社會數據分析,所以只能想象了,各位大大們,本文僅供參考! 人以群分,人為什么會有合群孤僻一說,是滿足需求方式的形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滿足需求方式,久而久之,習慣也就形成了! 一個不同習慣的人在一群相同習慣的人中間會被認為異類,比如在安靜的教室,大家都在認真學習,有位同學卻左顧右盼,在老師眼中,呵呵(你們懂的),所以習慣導致分歧與共識共同存在! 在學校,努力認真學習是共識,形成一種潛規則!不認真學習就是分歧。 這是我們童年少年時代時,大家無意識的習慣,在幼兒時期就養成的,蒼手認為人有所長,每個人在幼兒時期所處的環境所造就,每個幼兒經歷不同而已! 這個例子有些牽強,蒼手覺得習慣分三類:一為認知習慣,二為思考習慣,三為總結習慣,習慣的不同造就了我們不同的人生,科學家們這三個習慣蒼手認為是洞察,分析,創新! 這個是個人的,人是群體性的,所以習慣是不是也是群體性的? 蒼手認為是,典型的一個詞語,門當戶對,如今丈母娘(你們也懂的)! 思維定勢是有弊端存在的,這個思維定勢形成之后就存在盲點,我們國人可以說受害頗深,典型的就是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在教育方面獨樹一幟,很有可取之處,到清朝末年固步自封,不能不說是那個時代的受儒家影響所形成的習慣!那個時代大多數沒有意識到,造就了我們一段屈辱的歷史! 一個國家的習慣形成(蒼手對先了解有限,在此妄言了)大概分三步:第一步,見利思齊,這沒什么不好,只要手段光明正大,第二步跟風,風氣形成,此為關鍵,在這過程中會出現不正當競爭,第三步文化,到了這一步問題就大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我們的文化是不是存在盲點?蒼手不知道,只因蒼手身在其中。蒼手想說的是信仰是思維定勢,幾千年前的信仰是那個時代的習慣,如今時過境遷,這個時代必定會出現引領這個時代的信仰!儒家也必然會有新儒家! 蒼手在這個時代,有些話說得很是含蓄,能說的都說了,不能說的,哈,蒼手打死不說!另外,蒼手寫的文很是費力,一些東東不是想寫就能寫的出來的,蒼手如今想把我寫的東東完善,形成一個系統,骨架是好了,可是蒼手心大,想把它寫的豐滿些,有血有rou,所以更新就難了,大大們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