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2章
不管是書籍,還是教師,還是財政,都面臨一定的空缺。 但朝廷咬咬牙也可以承受…… 就目前來看,義務教育的推廣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各地的反饋結果都是很不錯的。 不少百姓對朝廷此舉都是感恩戴德,甚至有百姓自發的想要為皇帝修生祠,在家中供奉長生牌。 然后,便是朝廷的大基建工程。 在得到朱宏煜的授意之后,朝廷的建設部規劃出了一套十分完善的基建工程計劃表。 這里面包括在江南,兩廣等富庶之地,推廣整體的官道水泥化改造,直接搞水泥路到縣工程。 加大在修建連同各省府的鐵路方面的投入。 并準備上馬修建連接北都——大同——歸化城——哈拉和林——再到北海的雙北鐵路線。 以及連通從西安到中亞碎葉城的西碎線鐵路這兩條鐵路干線。 如果朝廷要想真的把草原和西域消化掉,甚至進軍西伯利亞或者中亞,鐵路是必須要修的。 雖然這兩條鐵路修通或許得十來二十年的功夫,時間很長。 但如果不去做,修鐵路所需的時間可不會平白變短。 做事做事,總要去做才行。 不能因為困難或是工程量大就一直放著往后拖。 反正現在朝廷在岱海之戰中抓到了大量的戰俘,還得到了吳周送來的大量勞工,正好用他們去修草原和西域的鐵路。 而大明之所以要準備修通西域的鐵路,那是因為吳周在今年年初,朱宏煜剛剛帶兵親征之時上書朝廷,選擇將西域讓出。 而他們則是主力全部進入次大陸,準備要徹底在次大陸立足。 而他們之所以這么做,目的也很明確,吳周不想承受莫臥兒帝國和波斯帝國的兩面夾擊,準備要拉大明下場幫他們分擔壓力。 對此,大明自然不會拒絕。 順理成章的接受了被吳周清理了一遍綠綠之后,相當于一張白紙的西域。 并在迪化城的位置建立大明的征西都護府,李白的老家碎葉城也被漢家重新納入了治下。 大明和吳周將以蔥嶺為界! 既然現在西域到手了,朱宏煜自然要把鐵路修通。 否則的話,后續維持在西域的統治的成本就太高了。 除此之外,還有修繕黃河大堤,清淤運河……等一系列的大工程。 現在的黃河大堤是比較殘破的,明末的時候,被李自成掘開過一次,然后在滿清的時候,滿清為了平定山東的榆圓軍起義,又掘開了一次…… 再然后就一直沒怎么好好修繕過。 現在的黃河大堤,依舊是時不時的就會決口一次,給朝廷帶來極大的影響。 現在的黃河母親河,真可謂是慈母手中劍,游子身上噼,還特么劍劍出暴擊。 時間長了誰也受不了! 朝廷每年都得撥付錢款賑濟災民。 原本朝廷對于黃河沿岸的救災政策是移民。 既然黃河流域決口了,那咱們就移民到不決口的地方去,反正現在的大明缺什么都不會缺了土地。 但既然如今朝廷有錢了,自然要大力修繕一下黃河大堤。 最起碼要讓黃河不能再這么一直決口了。 除此之外,還有朝廷關于在各地建設圖書館的推進工作等…… 不斷的翻看著奏章,朱宏煜看的也是頭昏腦漲。 但是,這些東西他還不能不看。 夜晚,朱宏煜躺在床上,一時間睡不著便開始思索起了對西域的治理。 他始終明白,朝廷要在一個地方實行有效統治,那必須得讓那地方有財政盈余才行。 否則的話,光靠朝廷給地方輸血,哪怕他打下來再大的地盤,將來都保不住。 遲早會出一個宣德這樣的不肖子孫。 要治理西域,朱宏煜首先想到的就是種棉花。 西域那地方關照高,晝夜溫差大,很適合種水果。 但是,就憑現在大明的運輸條件,在鐵路修通前,即使當地種出水果,也運不到內地來。 路上就要爛沒了! 除非是干脆在當地釀酒,或是制作果脯,然后將成品往內地運也可以。 但這些東西的運輸條件也很苛刻。 除此之外,那就是種棉花了。 棉花即使長時間運輸也不怕腐爛。 并且更加重要的是,西域種棉花,可以和現在漢地正在蓬勃發展的紡織業形成產業互補。 如此一來,則更能讓西域離不開大明,確保后世大明不會丟掉西域。 可說到底,關鍵還是修鐵路??! 朱宏煜現在對鐵路真的是越來越重視了。 他現在發現,很多地方真的是必須得修鐵路才行。 …… 大明光復八年六月。 新大陸,舊金山營地! 安勝強和魏武等人望眼欲穿之下,總算是等到了補給船隊抵達。 舊金山港口的碼頭被提前清理了出來,甚至還灑水抑塵。 一條條軍艦,補給船,以及跟隨在艦隊后面的,自發前來新大陸的民船開始陸續靠港。 一名名滿臉茫然的移民和淘金客從船上走了下來,望著眼前的碼頭,以及不遠處的舊金山要塞,原本惴惴不安的情緒也是穩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