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姜維死活不從他,讓他失去了最后機會。 不過現在也不錯,漢、樂二城的蜀軍,加上蔣舒投降的蜀軍,鐘會實力大漲。 回到中原,也一躍而成最大的實力派。 現在的司馬昭更壓不住他。 未來夠司馬家忙活一陣了。 當然,鐘會能不能戰勝司馬昭,還在于士族們站在哪一邊。 鐘會退走的消息傳出,陳倉的荀愷也開城投降了。 一座孤城沒有任何防守的意義。 持續大半年的大戰,終于畫上圓滿的句號。 不過府兵們私下里一直有怨言,勞師遠征,卻一寸戰功都沒撈到。 畢竟他們都是自備糧草、盔甲、兵器趕赴戰場。 沒有戰功和斬獲,對他們而言就是重大損失。 打天下不難,難在坐天下。 各方面的利益都要照顧到,不然就是一個隱患。 另外府兵制的缺點也慢慢暴露出來。 疆域不大的時候,府兵絕對是利器,可以就地征發,就地征戰。 一旦疆域擴張,府兵們的負擔就很大了。 又要種田,又要征戰,還要自備糧草軍械。 如同這一次,府兵千里迢迢從西海、河湟、張掖、酒泉等地趕來,行軍就用了一個多月,對峙了兩個多月,仗雖然贏了,但好處全部歸親軍,他們什么都沒有…… “府兵、府兵……”楊崢思索了一陣,“把關中的土地分賞給府兵如何?” 楊崢能拿出來的也只有土地,再說把土地賞賜給士卒,總比被新興權貴圈占的好。 關中土地尤其肥沃。 只要把各大水渠修整一番,就會重現天府之國的盛況。 “君侯是想把府兵換防到關中?”龐青瞬間就明白楊崢的意思。 “不錯,每人兩百畝永業田,服役時不用繳稅,府兵退役之后,則開始上繳田稅?!睏顛標妓骱蟮?。 歷史上,盛唐的府兵制有個重大弊病,每個府兵一百畝賞田,八十畝口分田和二十畝永業田,理論上,永業田世代繼承,八十畝口分田則會在府兵陣亡或者老死的時候收回。 問題也就來了。 分田的時候一塊分,收回口分田的時候卻不是一塊兒收。 府兵老死陣亡的時間不一樣。 這就需要朝廷對地方有很強的掌控力,在古代根本無法完成,里面有太多可以cao作的空間,致使朝廷賬面的田越來越少,隨著帝國疆域的穩定,沒有新土地,新招收的府兵無田可分。 既不給馬兒吃草,還要馬兒跑,府兵分不到田,還要自備糧草、軍械、戰馬參加戰爭…… 府兵制也就玩崩了。 后來唐玄宗廢除府兵制,改為藩鎮,既滿足了大唐擴張的需要,又解決了朝廷的沉疴,所以玄宗一朝逐漸迎來開元盛世。 現在,楊崢直接把田賞給府兵。 服役到四十五歲,這塊田就是府兵的。 府兵也因此變為民,還直接創造了一批中產階級。 這個階級崛起之后,必然會對士族豪強產生巨大沖擊力。 也免去了一百多年后,涼州也陷入大唐的困境當中。 府兵制也會慢慢退出歷史舞臺,成為一個過渡產物。 與龐青商議一陣后,楊崢令人把想法抄成四份,一份給魯芝,一份給杜預,一份給索靖,一份給朔方郡的楊囂、楊濟。 接下來的十幾天,楊崢領著大軍逐一收復漢中各地。 漢城、南鄭、褒中、樂城、赤坂。 不過漢中疆域也就到此為止了,再往東就是魏興郡的治所西城。 秦惠文王至東漢立國,幾百年來,西城才是漢中的治所。 建安二十年,魏武攻漢中,張魯投降,分漢中東部為西城郡。 魏文帝黃初二年,改為魏興郡。 蜀國拿到手的漢中并不完整。 所以蜀國設立黃金圍,一是為了抵擋子午谷的敵軍,二是為了防范上庸三郡。 “末將拜見君侯!”白發老將柳隱單膝跪地,聲如洪鐘。 “將軍請起?!睏顛樂銎?。 身軀魁梧,面相雄毅,諸將皆嘖嘖稱奇,難怪能抵擋鐘會大軍的圍攻。 成都投降之后,鐘會也曾招降柳隱,以高官厚祿引誘,但柳隱置之不理,忠于職守,直到劉禪的勸降書送到,才歸降涼州。 一個有原則有能力的人,正是涼州急需的人才。 “漢中今后還有依仗將軍!”楊崢笑道。 柳隱一愣,“君侯……” “即日起,柳將軍為漢中太守?!睏顛槷攬鋈蚊?。 其實除了柳隱沒有更好的人選了。 柳隱在漢中幾十年,熟悉漢中防務,又是益州本土人,正是楊崢拉攏的對象。 此舉也能給蜀中士人起到示范作用。 只要有能力,涼州必委以重任。 “謝君侯!”柳隱自始至終都沉著而從容。 原本涼州不設太守,只有郡丞和都尉。 但這種搞法只適合河西這些士族豪強盤踞的地方,在前線,必須有人總領軍政大權。 三國時代的都督制,也是時代的產物。 楊崢不可能逆時代潮流而行,更何況這時代文武不分家。 漢魏以來,士人全都是文武雙全,皇甫嵩、盧植、朱儁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