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而只有攻下隴右,用一場輝煌的勝利,來振奮蜀中人心,激勵君臣之志。 “遵令!”傅僉興奮的撿起長矛,拉開營帳。 帳外,烈日炎炎下,站滿了蜀軍。 一個個仿佛松柏一般筆直。 “大將軍有令,北伐!”傅僉歇斯底里的吼道。 “北伐!北伐!” 呼喊聲如波浪一般層層傳遞而去,兩萬多支長矛舉向天空。 周圍山川回聲陣陣,猶如滾滾熱浪一般。 姜維按劍站在營帳之前,望著士卒們激動的臉,心中稍覺安慰。 唯忠志之士不可辜負。 當夜,蜀軍拔營而起,偷渡渭水,依山而進,直撲上邽。 不過蜀軍的動向早在鄧艾預料之中,魏軍亦緊隨其后。 行至段谷,山勢險要,極利蜀軍,姜維遂決心于此地迎戰鄧艾。 蜀軍列陣東谷,安靜的等待著。 很久之后,一只黑鴉從林中竄起,呱噪著飛向天空,遺落幾根黑羽,在風中緩緩盤旋,最終落于地上。 大地卻在此時震動起來。 盔甲聲驚動林中更多的飛禽走獸。 連烈日都被烏云遮擋了。 仿佛隨著他們的腳步聲走到哪里,哪里就被死亡的陰影覆蓋。 很快,西谷口前,矗立著一排排的黑影。 而他們手中刀矛與他們的眼神散發著同樣的寒芒…… 淮南、壽春。 諸葛誕愜意的品嘗著吳國送來的甜橘,“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br> 淮南雖然生橘,但入口總帶著一絲絲的酸苦味。 自幼錦衣玉食的諸葛誕自然吃不慣。 只有吳國的甜橘才最合他的口味。 焦彝仔細思索著諸葛誕的話,此言出于晏子春秋的記載,從諸葛誕嘴中說出,似乎在內涵著什么。 “君侯,如今雍涼大戰正起,我等與其有盟約在先,何不北進青徐,以分司馬昭之力?” 諸葛誕搖搖頭,“你沒有聽懂某的話,橘本是淮南之物,何必強向淮北而去?” 焦彝一愣,“君侯是想按兵不動?” 諸葛誕將一塊橘rou丟入嘴中,“昨日吾心血來潮,對月卜了一卦?!?/br> “哦?卦象為何?” “卦象為水,陽數雙水,乃是一個坎卦,坎者,土也,若北行則是去土離水,困難重重,若留于本土,則命中自有雙水相助,淮南久經戰亂,疲敝已極,倉皇北進,必敗無疑,吾之根系皆仰賴淮南水土!” 只要談起易經,諸葛誕便滔滔不絕。 去年毌丘儉、文欽、楊崢同時起兵,聲勢浩大,諸葛誕都無動于衷,更不用說現在。 司馬昭提著大寶劍在洛陽等著他跳起來。 而且毌丘儉身為士族中的一員,自然知道司馬家江山的本質是什么。 沒有潁川、山東士族支持,即便他出兵又能如何? 卦象多變,自己給自己卜卦,當然順著自己的心思來。 焦彝心中有些著急,“蜀軍、楊崢地處偏遠,定非中原之敵,若敗,則司馬昭威望大漲,君侯鎮淮南腹心之地,司馬昭豈能容之?” “某不北進,并非是要束手待斃,剛才已經說了,這橘是東吳送來的?!?/br> 諸葛誕一臉自信道。 焦彝終于懂了諸葛誕的心思,背靠吳國,割據淮南。 不得不說成功的機會很大。 “楊興云可以割據涼州,某亦可據淮南而自守?!敝T葛誕決心已定。 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敗 “魏軍諸路合圍,杜元凱恐有傾覆之危,將軍何不令其退兵?”衛瓘擔憂道。 如今他全家都押在涼州,司馬家祖傳夷三族的絕技,實在讓人印象深刻。 楊崢也有些心慌,司馬昭賬面上的大軍就有八萬,還不算長安城中的守軍,以及隴右的鄧艾部。 如果杜預戰敗,對涼州而言就是傷筋動骨的打擊。 以目前形勢而言,現在退軍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 楊崢思索了片刻,最終決定相信杜預,在戰略眼光上,自己比不上他,衛瓘也比不上,若真的事不可為,杜預早就退了。 而杜預既然選擇留在渭北,說明形勢并未有多嚴重。 再說此番出兵,灰頭土臉的回來,對涼州士氣人心也是一個小小的打擊,更會讓涼州豪強、河套諸部以為自己外強中干。 “既然以元凱都督內外之事,就放手讓他施為!” 打仗最忌諱的就是后方君主微cao。 “杜預要退,他自己會審時度勢,我們就不要干擾他,今后前線戰報先送與渭北,再送到姑臧!”楊崢決定徹底相信杜預一次。 地盤大了,不能什么事都自己來。 該放權就放權,只要制度拿捏好,掌握好平衡就行。 如果杜預都不可信,那么涼州還能信任誰? 衛瓘敬佩道:“將軍英明?!?/br> 就在此時,又是一名斥候在堂外求見,大老遠就嚷道:“隴西急報、隴西急報!” 楊崢心中一動,應該是姜維鄧艾分出勝負了! “勝敗如何?” “蜀軍、大??!” 楊崢心中一沉,最壞的結果出現了。 姜維果然沒玩過鄧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