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這對魏國無疑是一次重擊,無論司馬昭愿不愿意,必提重兵東來,而諸葛誕此人只想關門過日子割據淮南,不把他逼急,未必會反。 但若是鄧艾勝,以蜀國的國力,未來幾年,必定無力北伐,如果蜀軍在此戰中損失慘重,對蜀國無異于雪上加霜。 然后,鄧艾轉身,無論是進攻金城,還是夾擊杜預都是上上之選。 司馬昭也能憑借鄧艾的大功,進一步坐穩權位。 “蜀國勾心斗角,鄧艾同仇敵愾,屬下覺得姜維贏不了?!毙l瓘直接下了定論。 “贏不了可以接受,但若是蜀軍大敗……”一念及此,楊崢指著沙盤,“令南面統制尹春統率周旨、邵通、李特等將,出兵襲擾鄧艾之側,分散其兵力,盡量為姜維制造機會!” “唯!”林森接過龐青手中的令旗。 楊崢刷刷幾筆,寫下軍令,又蓋了印璽,交給請林森。 不管以后與蜀軍走向何方,至少現在還是唇齒相依。 能做的只有這些了。 現在盡起姑臧之軍南下協助姜維也不現實,鄧艾在隴西、南安修建了層層疊疊的塢堡與各種工事,自己要推到什么時候? 自己也缺糧草,能維持杜預的三萬大軍就不錯了。 蜀軍雖然是潛在盟友,但也是潛在敵人。 此次出兵長安,本質上其實就是吆喝兩聲,逗一逗司馬昭,并借機整合內部,而非真的跟司馬昭在長安城下扳手腕。 現在的楊崢也沒這個實力。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決定戰爭勝敗的永遠在戰爭之前。 楊崢忽然想起似乎歷史上,姜維在鄧艾手上吃過幾次虧,史書中一筆帶過…… 不過馬上,楊崢也沒心思為姜維cao心了。 “報將軍,洛陽司馬班領五萬步騎進駐潼關!” “報將軍,新城太守州泰領荊北精銳萬余出武關,屯于藍田?!?/br> “報將軍,司馬鏈領河北義從步騎兩萬橫渡黃河,已至櫟陽!” 壞消息接踵而至。 看司馬昭的架勢,似乎要將杜預一口吞下。 當然,他們也在等,等鄧艾姜維決出勝負。 然后四面圍擊。 第三百八十五章 段谷 武城山,蜀軍大營孤零零一座,而對面武城山上,魏軍大營九座,皆扼守沖要,互為依靠。 中軍大帳中,姜維也在等。 如今,隴右魏軍大部分被姜維吸引在武城山一帶,天水空虛,正是出兵的大好時機。 胡濟手上有四萬漢中精銳,還有陰平太守廖化協助。 而且雍涼軍自從被楊崢重創之后,一直沒有恢復元氣。 現在可以說是蜀軍奪取隴右最好、也可能是最后的機會。 不知不覺間,姜維就有些心浮氣躁了,七月的天氣,悶熱難當,姜維額頭上滲著汗水,“為何還無消息傳來?” 按照常理,十日之前,胡濟就應該出現在兵力空虛的天水。 胡濟乃荊州系的元老,諸葛武侯的諍友,多次隨武侯北伐,又在漢中督鎮多年,斷不會迷路失期。 除非……他不出兵了。 姜維越是往深處想,臉上的汗水就越多。 鄧艾只需要考慮戰場之上的事情,可以心無旁騖,而姜維要考慮前前后后,各種利害關系…… “既然胡都督失期,此戰當退,以圖后舉?!秉S崇建議道,心中卻是荊州士人嗤之以鼻,在如此重大的國事上,居然還在爾虞我詐。 費祎死后,蜀國的大權就應該轉接的。 但這幫人卻還死抓不放。 傅僉一把將手中長矛扔在地上,“可恨啊可恨!今日若退,他日便再無此良機,此必是胡濟以費大將軍之死歸罪于將軍!” 費祎遇刺身亡,表面上被蜀主按壓下去了,實則暗流早已洶涌。 加上這兩年姜維與陳袛越走越近,這已經被荊州系視為背叛。 費祎死后,蜀人以為錄上書事者不是荊州士人便是益州士人,卻不料蜀主一手提拔威望、資歷都不夠的陳袛,加尚書令、鎮軍將軍。 至此,蜀主劉禪不僅收歸丞相之權,連錄尚書事亦被削弱。 陳袛有尚書令之位,卻無錄尚書事之權。 姜維有錄尚書事之權,而無尚書令之位。 兩人都無法達到當初費祎時代的地位。 姜維錄尚書事有名無實,而且常年統軍在外,尚書臺歸于陳袛。 荊州系與益州系都被排除在外。 這是蜀漢自諸葛武侯之后,從未有之格局。 沒有人甘心權力被剝奪。 于是,荊州系反擊了。 卻是以這種方式,姜維眼神悲哀,站在他這個位置上,自然能看到很多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心知肚明,卻又不能說出口。 “胡言亂語!”姜維沉聲喝道。 黃崇與傅僉俱是一震。 姜維按劍而起,眼中所有失落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毅然,無比的堅毅,“昔日云長將軍三萬精銳北伐,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再戰曹魏傾國之軍!今本將麾下精兵兩萬,羌胡義從不下萬人,而魏賊亦不過兩萬,有何懼哉?傳令,今夜東進,隨本將攻取上邽!” 此時退回去,什么都沒有,姜維依舊會被拖入內斗的泥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