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涼州土地不在將軍手中,屯田剛剛賞賜給士卒,今年又招募了不少羌胡,若非太尉輸送糧食,我們早已支持不住。將軍若是愿意拿出軍糧出來,或許可以留住他們?!?/br> 西北的冬天一向漫長,秋收之后,迅速轉寒。 九月下旬至十月,便進入寒冬,天寒地凍,直至來年三月。 這漫長的四五個月,需要的糧食不是一個小數字。 就算性情豪爽的胡奮,也要仔細思量一番。 “若鼓勵本地豪右收容他們如何?”胡奮最終想出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衛瓘搖搖頭,“豪右們今年也在疏散家奴,就算他們愿意收攏青壯,也絕不會收容婦孺,而這些青壯幾百里趕來,將來還是會去西平,民心如此,不可欺焉?!?/br> 太尉司馬孚赴任之后,效司馬懿之舊制,也是大舉屯田。 但幾十年來,屯田已經不是當年的屯田。 司馬孚也頒布了很多惠民之策,減輕屯田客與自耕農的負擔,初衷是好的,但落實下去之后一塌糊涂。 連天子腳下的許昌屯都面目全非,更不用說關中。 司馬孚不能保證地方上每一個官吏都忠于司馬家。 沒有旱災也就罷了,勉強能維持,一出現天災,人禍接踵而至。 司馬孚的利民之策,利到了豪強頭上,害卻分攤給了百姓。 大量自耕農失去了土地,家破人亡。 一些實力稍弱沒有靠山的豪強與大戶,也被竭澤而漁,錢糧被抄送至司馬孚的府庫之中。 “既然不能為我所用,不妨誅之!以免落入楊崢之手?!毙熨|殺氣凜凜道。 胡奮目光轉向衛瓘。 衛瓘目光一閃,“將軍自行決斷?!?/br> 胡奮臉上神情變幻著,吸了幾口涼氣,昂首道:“某受司馬公所托,赴任涼州,保境安民,制衡西平,今非但不能保民,還要施以毒手,大丈夫不為爾!且此事傳出去,安定胡氏必為天下人唾棄!” 他到底不是一條瘋狗。 徐質卻頗不以為然,但也沒有多言。 衛瓘擊掌而笑,“將軍不愧是將門出身,某有一策,既可充實我軍,亦可加重西平負擔?!?/br> 胡奮責備道:“伯玉既有妙策,何不早說?” 徐質冷冷的看著衛瓘。 若非胡奮、衛瓘赴任西涼,徐質的征蜀護軍是最高長官。 胡奮也就罷了,畢竟是司馬懿看重的安定胡氏。 但衛瓘也騎在他這個征蜀護軍頭上,就有些不太舒服了。 衛瓘卻看都不看徐質,“將軍可擇其精壯,收入麾下,效仿西平編為奴隸或者待歸,嚴加看管,放老弱婦孺南下,消耗西平糧秣?!?/br> “妙策!”胡奮贊賞道。 “兩年之內此策甚妙,但兩年之后,若不能平定楊崢,則是為虎傅翼、助紂為虐?!?/br> 徐質插嘴道:“兩年之內,必取楊崢小兒人頭?!?/br> 胡奮與衛瓘對視一眼,默不作聲。 南下的百姓中,不知誰唱出聲來。 其聲斷斷續續,甚是凄切。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澤,豈曰無衣、與子偕行……” 隨著風雪越飄越遠,越來越多的人跟著唱,低沉而壓抑。 于是凄切之中,有了一種宏大的粗獷與悲愴,鋪天蓋地,風雪之勢亦為之所緩。 白雪覆蓋的荒野之中,到處都是這樣的聲音。 讓很多雙漠然的眼睛里多了一絲生機。 直到進入金城才稍稍改變。 楊崢看著涌來的百姓,也感受到莫名的震撼與悲哀。 西平只是開了一個小口,就引來這么多求生之人。 當然,這些流民中,有大量的細作與宣義郎在鼓動。 幾個月前,杜預和孟觀都提議過,加強關中各部屯田的細作和宣義郎,效果簡直是立竿見影。 但倘若他們有一口吃的,也就不會這么幾百里往西平遷徙。 粥、房舍、火盆早已準備好,宣義郎分發衣物。 大量空置的塢堡迅速充盈起來。 孟觀大罵一聲,“鄧艾、胡奮端的無恥,青壯盡為其所??!” 張特也一臉的怒色。 杜預道:“南下的都是婦孺,存心是想拖垮我們?!?/br> 楊崢搖搖頭,“他們這是在自掘墳墓,民心既然在我,豈是他們能阻擋的?” 婦孺也是人。 尤其是孩子,潛力巨大。 杜預眼神一亮,“不錯,流民青壯既然愿意來,說明心向將軍,日后稍加挑動,就可里應外合?!?/br> 張特拱手道:“將軍英明?!?/br> “所有孩子收入青營之中,宣義司登記婦人,有丈夫的,九野營代為尋找,沒有丈夫,就說媒嫁與有功將士為正妻?!睏顛樝铝畹?。 流民中也有一些漏網之魚,這么多百姓,前前后后近兩萬人,其中不乏有漏網的青壯。 在宣義郎的幫助下,尋到家人。 一家人抱在一起,喜極而泣。 “既然到了我西平,就不能讓一人受凍餒而死!府庫中的軍糧優先供給百姓?!睏顛槢]有任何舍不得。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在楊崢看來,別人這么遠來投,是對自己的信任。 這世道出來混的,還有什么比這個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