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
書迷正在閱讀:隔壁的jiejie們、情欲加勒比海、全能狂少、夜鶯、世家、素錦落繁、我真的是幕后黑手、天作之合【高H,繁】、我創造了巫師、重生之異能王妃
所以朱棣想快點結束大朝會。 開始之后,就讓臣工們迅速宣布在小朝會上決定了的國家大事,大朝會過去了大半時間,朱棣沒感覺肚子有什么不舒服,于是放下心來。 在沒有臣工上奏后,朱棣咳嗽一聲,“朕再說個事,諸位臣工看看,此事可行否?!?/br> 眾皆洗耳以聞。 朱棣緩緩的道:“昨日朕去過黃昏在東郊那塊實驗田里,嗯,這塊實驗田黃昏已經送給朕,從今以后便由官府來管理?!?/br> 列臣嘩然。 那片實驗田說大不大,只有幾十畝,說小也不小,也是一筆不菲的產業。 沒想到黃昏竟然說送了就送了。 只不過眾人一想到黃昏如今的身家也便釋懷了。 別看這小子還年輕,說身家的話,如今整個應天,不對,是整個大明都找不到幾個可以和他掰手腕的人,是還沒有得到公認的大明首富。 送幾十畝地給朱棣拍個馬屁,小事一樁。 朱棣繼續道:“這塊實驗田,諸位大概聽聞過了,也大概知道里面種的什么,有番椒、番薯之類的東西,都是從西洋那邊帶回來的農作物,大家也許會有微議,我大明物華天寶,何必稀罕西洋作物,但有道是有容乃大,我大明神州雖然物華天寶,可也要虛心接受外來的優秀的東西,比如那番椒,它雖然和茱萸子是一樣的功效,但它的味道更為純正,也更適合作為飯菜的佐料?!?/br> 眾臣有點茫然。 太子咳嗽一聲。 提醒父皇,老爹啊,這可是大朝會呢,說國家大事的時候,你怎么說起這些廚房事情來了,這可不是朝堂山該有的內容。 就那一句:君子遠庖廚。 不說滿堂的那些讀書等身的文臣,就是那些沙場出身的武將,也沒有一個人進過廚房,老爹你作為大明天子,更沒有在此刻說廚事的立場。 朱棣看了一眼朱高熾。 朱高熾嚇了一跳,立即跪下請罪,“兒臣偶感父皇,亂了朝堂禮儀,還請陛下贖罪?!?/br> 朱棣沒好氣的道:“有病就治!” 朱高熾心里松了口氣,“退朝后兒臣就請御醫診治?!?/br> 朱棣點點頭,給了大兒子臺階下,“你是太子,是要輔佐朕主掌國家大事的,你的身體不是你一個人的,是全天下老百姓的,你要是糟踐自己,天下老百姓也不樂意!” 朱高熾聞言愣住,有點不敢相信耳朵。 父皇這意思…… 無形之中更加的篤定了自己的太子位置,隱晦表達了今后不會換太子。 其他臣子心中亦暗暗凜然。 只有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已經紀綱等武將心里暗暗發苦,也不知道陛下是不是豬油蒙了心,以前他可從來不會當中篤定說不會換太子。 這句話之后,朝野之間那些還有想換太子的想法,大概又得消停一段日子了。 看著朝堂交頭接耳,聽著嗡嗡嗡的聲音,朱棣眼睛微微蹙起。 在一旁的狗兒大監一看,喲嚯,你們這是不將咱永樂陛下放在眼里了么,咳嗽一聲,尖銳著嗓子喊了一句:“肅靜!” 眾臣噤聲。 朱棣也沒追究這事,反正這都是些狗皮膏藥,司空見慣的事情,總不能因為這些雞毛蒜皮貶官罷,何況朱棣現在也沒底氣。 朝堂是真的差人手。 道:“在那塊實驗田里,真正重要的不是番椒,而是另外一種作物,也是從西洋帶回來的,叫番薯,不過去番化,改名紅薯?!?/br> “紅薯可以作為主食,也可以作為輔食,產量高,種植環境要求低下……”朱棣一番娓娓而來,將紅薯的添油加醋說了一遍。 話音還未落,戶部尚書夏原吉出列,“陛下,紅薯真有這等習性?” 作為戶部尚書,夏原吉要管的事情很多,農桑是他責內事,戶籍也是他責內事,所以整個大明,除了朱棣之外,只有這位尚書知道大明即將面對的問題:隨著人口暴增而來的糧食危機。 這一兩年,他為了此事幾乎是殫精竭慮,可無論他怎么想辦法,都明白一個真相:無論大明如何的有錢,只要不去搶番邦的糧食,要不了五六年時間,大明就要面對糧食危機,到時候很可能會出現大的饑荒,而一旦出現饑荒,則可能出現農民暴動,路有凍死骨的畫面將橫亙數年之間。 那時候的大明岌岌可危。 所以現在的夏原吉明白了一個道理:黃昏的醫療改革其實是把雙刃劍,一個不好,就會將大明帶著走向看不見底的深淵。 輕一點,王朝自此衰落。 重一點,改朝換代! 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當老百姓吃不飽飯,則什么都有可能發生,須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第788章 人盡其才 朱棣頷首,“沒錯,朕親眼所見還能有假不成,我知道夏尚書你的想法,這也是朕的想法,朕已經決定,要在全國推廣紅薯的種植,確保朕的千萬子民都能吃飽飯?!?/br> 一位都察院的御史出列,道:“啟稟陛下,微臣起于寒門,少時躬耕于阡陌之間,閑暇讀書,雖不若鑿壁偷光,但亦是花費了別人數倍的時間,別人十年寒窗苦讀有今朝,微臣則需躬耕之余讀書,才有今日報效家國的機會,所以其實深諳農事,還請問陛下一件事,這紅薯雖然生長習性對環境要求不高,但它產量幾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