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都調查清楚了?!?/br> 吳襄想了想,開口道:“末將已經派人,去接觸那幾位知府了,都是投其所好,情況比預想的要順利。 除此之外,通過那幾位,還接觸到一些武將……” 祖大壽聽著吳襄所講,心里卻在暗暗盤算著,這運軍謀改是件牽扯很大的事情,想一上來就徹掌運軍,是不現實的事情。 不過先將八省運軍重鎮搭建起來,再一步步在暗地里搜集把柄,等到合適的時候,將他們納歸到麾下,那事情就變得簡單多了。 隨他南下的那批遼將,必然是要安插到要害所在,只要能徹掌住運軍,祖大壽相信自己的分量,在天子心中會增強很多。 “末將祖大壽,拜見總督!” “末將吳襄,拜見總督!” 在漕運總督衙署正堂,李侍問神情平靜,看著祖大壽和吳襄二人,便知二人是為運軍謀改而來。 一番簡單寒暄過罷,祖大壽遂開門見山。 “總督,末將想暫離淮安,到各處去巡察一番,盡快將陛下所明旨意,落實下來?!弊娲髩圩诠倜币紊?,微微欠身說道:“畢竟末將離京赴任,也有些時日了,倘若八省運軍重鎮,遲遲沒有進展的話,末將亦不好對陛下交差?!?/br> “這件事情的確要盡快明確?!?/br> 李侍問點點頭,說道:“現在漕運總督府的情況,祖提督亦是清楚的,可謂是千頭萬緒啊。 這涉及運軍謀改一事,還需祖提督多多費心才是。 不過祖提督可曾想過,要率先在哪處地方,明確這運軍謀改?畢竟運軍的安定,關系到漕運運轉,不能出現任何差池?!?/br> “這些末將還在思索之中?!?/br> 祖大壽繼續說道:“不過請總督放心,末將所做之事,定不會叫漕運所轄運軍,出現任何紕漏的?!?/br> 此番過來尋李侍問講明來意,僅僅是出于官場的規矩,向李侍問表明態度,至于涉及運軍謀改的機密,祖大壽是絕不會講出來的。 畢竟在這漕運總督衙門,可不單單只有李侍問啊,在那些官吏的背后,究竟都站著哪些人,縱使是祖大壽都不敢確定。 江南諸省的官場環境,實在是太錯綜復雜了,在沒有明確運軍一事之前,祖大壽這個外來者,還是武將身份,肯定會受到很多無形掣肘。 就算是李侍問這個漕運總督,在初來淮安府赴任時,亦是安然待了一段時間,接見一些地方官員和士紳后,才逐步掌控住相應的話語權。 第二百二十八章 直隸大建設(1) 大明奉行流官制度,各級地方父母官,不在原籍為官,這能有效遏制和避免一家獨大,使得地方秩序相對清平。 只是新任的父母官,往往想在當地站穩腳跟,就要籠絡當地的士紳和讀書人等群體,否則政令就推不下去。 不是所有的大明官員,都具備一開始就能掌控權柄,在任地站穩腳跟的能力。 這也導致一部分的大明官員,面對地方勢力的糖衣炮彈,變相的進行妥協,甚至干脆同流合污。 像以權謀私、苛捐雜稅、兼并土地這些現象,就是這等態勢下逐步形成,并對地方百姓造成沉重負擔的。 大明如果繼續奉行單一的科舉制度,叫多數不知何為治政,何為治民的讀書人,通過被壟斷的科舉遴選,去委派相應的官缺,哪怕前期會觀政一些時日,可終究擺脫不了官場糜爛的命運。 特權一日不除,大明永無寧日。 “撫臺,學生又重新核算一遍?!?/br> 閻應元神情嚴肅,捧著一摞公函,開口說道:“若是想重修直隸馳道,就算有天津直隸州,所提供的那批糧餉,還缺兩百多萬兩銀子,這跟先前是一致的。 而且最為重要的一點,是跟陳知州所明確的馳道規格,對水泥的需求很大,依著現有水泥窯規模,根本就滿足不了建設所需。 天津那邊籌建的水泥馳道,跟傳統的馳道夯筑,盡管說開支耗費上多了不少,但是不管是建設效率,還是堅硬程度,都提升很多?!?/br> “這個事情,本撫近幾日也在思索此事?!?/br> 盧象升聞言,端起茶盞,呷了一口,“既然現有所產,對建設需求滿足不了,那就籌建起一批水泥廠。 就跟天津直隸州一樣,籌建官辦的諸廠。 以直隸巡撫府的名義,在保定、真定、順德、廣平、大名等府縣,尋找合適的地方,開辟直轄的諸廠進駐區,先行籌建起一批官辦水泥廠。 等到這批水泥廠,能夠有效運轉起來,再分批籌建起煉鐵廠、鐵器廠等,這樣一來的話,能叫多數無產的百姓,招募其中賺取工錢。 不過諸廠的具體管轄,要直隸賑災行署實控,不能叫地方官員掌控,至少現在是不能這樣做的?!?/br> 先前趕赴天津視察,這期間的所見所聞,叫盧象升、閻應元這些人,眼界都被打開了很多。 陳延生在天津直隸州,磕磕碰碰所摸索出的那一套,使得盧象升發現其中精髓,亦尋找到解決直隸安定的關鍵! “現在直隸賑災行署,所登記造冊的災民和流民,規模太過于龐大?!北R象升神情嚴肅,看向閻應元說道。 “固然現在有籌謀的馳道建設,加之賑災行署這邊,要謀劃的地方水利建設,能夠有效分流走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