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好吧,不用殺人燒房子就能哄騙土著樂呵呵交出鹿皮,這勉強算是穿越眾比荷蘭人高明的一點了。 鬧哄哄的一天終于結束。第二天一早,軍營中的兩部士兵開始在cao場列隊。暫一營戰士手持梭鏢,統一戴斗笠,上身藤甲,下身七分褲,草鞋。 而30名陸軍學員包裹得更加嚴實:紗罩斗笠,上身短褂手套,下身打著綁腿,腳上捆扎著布套和草鞋,全身上下沒有露在外面的地方。 部隊在一聲電喇叭響亮的吆喝聲中,開始開拔,目的地是——繞一圈回來。 …… 沒有經過訓練,磨合的隊伍,至少在穿越眾這里,是不能派上戰場的;哪怕粗糙如土著戰士,眼下一樣珍貴,有巨大的提升空間,調教成精銳戰士后,能節省穿越眾今后大量的人力物力,這一點很重要。 所謂精銳戰士,要求其實并不高:能在17世紀被原始植被覆蓋的臺南荒野,配合好拿著ak的主力行動,當好輔兵,就ok啦。 這個小目標,從今天開始執行。 暫一營的士兵首先要學會的是行進隊列。他們要學會保持單列或者雙列行軍,并且根據口令隨時啟停。穿越眾對他們的要求并不高,不需要步伐齊整的軍列,只需要他們聽懂命令,學會排隊跟隨,像大工廠里排隊吃飯的工人一樣,有基本的秩序就可以。 隊伍開拔后一路向東,往島內走去。沿途的速度并不快,每隔一段距離都會有提著頭戴奔尼帽,身背步槍,手提短棍的穿越眾軍人維持秩序;隊伍時常會根據大喇叭傳來的命令突然停止,土著戰士們在這個過程中,隨著黑檀木短棍的問候,很快就學會了如何列隊走路和跟隨,暫停休息。 30個興高采烈的學員跟在隊尾——終于不用站軍姿走隊列啦!小伙子們腰間插著砍柴刀,臉上掛著笑容,他們踩著整齊的步伐,感受著腳下燒荒過后,新嫩野草的彈性,宛若郊游一般心情美好。 以赤崁新區為圓心的“腐地”政策,一直都在緩慢往島內擴展。海岸附近的野草或者被燒荒,或者被割走做成草鞋,他們遺留下來的土地被撒上藺草的種子。 內陸的灌木和林地遭到同樣處理;蛛網一般的溪流正在被一層層整理清淤,架設簡易木橋,填埋沿途死水潭。 所以,大部隊今天的行動還是很輕松的,志在訓練隊形的軍官今天沒有增加什么難度科目,就是簡單的讓土著熟悉各種口令,熟悉隊形,按照要求排隊過橋,以及在選定的地點跋涉溪流。 隊伍在半徑不到5公里的“腐地”上繞來繞去,走了整整大半天,中午還吃了一頓戰地竹筒飯:混合著蔬菜和魚rou丁的米飯被填進竹筒里,每人出發前都有一個,中午部隊就地生火,竹筒加熱后就可以食用。 這種雜燴飯本身已經做熟,所以不用臨時加水,在臺南這種氣溫下略略加熱就能食用,方便快捷,缺點是不容易儲存,最好不要隔夜吃。 按照訓練科目要求,隊伍里今天一半人吃熱的,另一半人直接冷食,吃完后所有竹筒丟棄,然后所有人在幾個橘紅色的折疊桶里給自己的水壺補充凈化水。 下午臨近回營之前,大部隊還特意走出安全的“腐地”范圍,去灌木,闊葉植物叢生的植被區小轉一圈,趕在傍晚前回到營地。 第131節 大員鷹 第一天的訓練很輕松,沒暴露出什么大問題,唯一需要加強的,是土著士兵的紀律性。隊伍里說話的,不打招呼隨地大小便的,各種不衛生的習慣…… 好在這些都屬于磨合,有檀木短棍在,很快就能解決。 從第二天起,行軍隊列跨出“腐地”范圍的路程越來越多,各種減員情況也開始出現:扭傷摔傷腳底受傷,蛇蟲咬傷。植被茂盛的情況下,電喇叭也就沒那么好使,視線被遮擋后,因為沒練成聽聲辯位神功,走失的,迷路的,掉隊的…… 總之,不要太相信土著所謂的來去如風,那個基本是在平原草地,隊伍一旦深入到植被茂密,需要尖兵不時用刀開路的陌生丘陵地帶,土著一樣會出現各種行軍減員。 就這樣磨合一個星期,期間傷號數量大增,好在另外100個土著士兵及時補充進來,暫一營300人的編制已經填充了三分之二。 一星期后,頭頂漫天繁星,腳踏海岸薄砂,土著和學員混編的大部隊,開始沿著海岸邊的泄湖濕地,正式進行夜間行軍訓練。 還是循序漸進的訓練方式,行軍環境從簡單到復雜。到這個時候,所有其他要求都已經降到最低,穿越眾軍官們對這些土著和正步都沒來得及踢的年輕學員們,只有一個要求:勻速行軍到地頭,人沒事,就是勝利。 進入夜間訓練后,錢鐵山的特種兵小隊成為主角。 一直以來默默蟄伏的前特種兵錢鐵山,在夏先澤整軍事件過后,不知怎么的,就分到了一箱珍貴的進口配額;大概是身體好耐粗活(論壇妒語),這之后他隨即被任命為海軍陸戰隊司令,一夜之間坐地升天,成為繼海陸軍之外單獨存在的第三大山頭,錢鐵山瞬間和韓小波劉哲平級了…… 新鮮出爐的錢司令,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他開始得意洋洋的在論壇上拉起人頭。 然而令他大失所望的是,包括陸海軍那些退役后已經有了小肚子的油膩男們,對擺明需要殘酷訓練的陸戰隊完全不感興趣——喜歡看特種兵電影的人,不代表喜歡背著磚頭跑十公里。